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比较野生型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与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PDE1和PDE2基因敲除的突变菌株(PDE1/Δpde1、Δpde1/Δpde1、PDE2/Δpde2和Δpde2/Δpde2)对蓝莓果酒发酵特性及品质的影响。测定了蓝莓果酒发酵醪液总糖、酒精度、总酸、pH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总酚、总黄酮和花青素等指标。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相结合的方法对蓝莓果酒挥发性物质进行比较。探究了PDE1和PDE2基因对酿酒酵母的发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Δpde1/Δpde1菌株能有效提高蓝莓果酒发酵速度,酿造的蓝莓果酒活性物质含量最高,抗氧化能力最强;PDE1和PDE2基因的缺失会降低发酵蓝莓果酒的抗氧化能力,且敲除PDE2的酿酒酵母酿造的蓝莓果酒的抗氧化能力比敲除PDE1的更弱,而Δpde1/Δpde1突变菌株酿造的果酒中香气成分含量较多。  相似文献   

2.
以浓香型白酒发酵糟为微生物源,经青梅酒发酵试验,以酒精度和感官评价为指标,筛选出2株耐酸性好、发酵能力强的菌株,并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测序鉴定。鉴定结果表明,2株菌株均为酿酒酵母。根据2株酵母各自的发酵特性,采用双菌株混合发酵工艺进行青梅果酒的发酵。实验对菌种比例、接种量、碳源、p H值、温度共计5个涉及到青梅酒质量的主要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优化后的青梅果酒发酵工艺为:以白砂糖﹕葡萄糖=4∶1(质量比)为混合碳源,初始p H值为5,混合酵母(10号酵母﹕16号酵母=3∶2,v/v),酵母接种量为4%,发酵温度为28℃,发酵7天后酒精度为12.5%vol。与优化前相比,发酵周期缩短一半,青梅果香突出明显,酒体丰满,口感柔和,具有明显的果啤风味。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红薯糯米酒发酵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pH值及酒精度变化,以及不同条件下各贮存阶段红薯糯米酒各成分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发酵第3天为红薯糯米酒发酵关键时期;不同贮存条件下可溶性固形物、总酯、总酚含量变化不大,而酒精度、黄酮、维生素C含量随温度及果胶酶添加量的变化有明显差异,其中在贮存温度4℃,果胶酶添加量2%条件下,能保存红薯糯米酒品质和提高风味,降低杂醇油生成。抗氧化活性测定表明,随果胶酶添加量增加,贮存酿液抗氧化能力和总还原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开展了啤酒酵母CBR-3120的发酵实验,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测定其基本发酵性能、菌体生成情况.实验表明,菌体在生长60h后发酵程度最高,吸光度达到3.6.随后通过气相色谱仪对其发酵液中杂醇油含量进行分析,发现异戊醇、异丁醇、正丁醇含量较高,其中异戊醇的含量在发酵72h后达到最大值48mg/L.  相似文献   

5.
以西瓜和玫瑰茄为主要原料,酿制玫瑰茄西瓜复合果酒。以酒精度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研究发酵时间、玫瑰茄提取液浓度、酵母添加量和白砂糖添加量对果酒品质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确定复合果酒的最佳配方和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玫瑰茄西瓜复合果酒品质的主要因素是酵母添加量,其次是白砂糖添加量和玫瑰茄提取液浓度,而发酵时间的影响最小。最佳配方和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77 h、玫瑰茄浸提液浓度为3%、酵母添加量为0.04%、白砂糖添加量为44%(均以西瓜汁重量计)。经单宁、果胶澄清处理后的复合果酒,色泽为淡黄色,酒体澄清透明,微酸爽口自然,酒精度为8.33%Vol。  相似文献   

6.
以贵州省麻江县蓝莓为酿酒原料,采用发酵法生产蓝莓果酒,选取加入酵母量、发酵时间、初始pH、发酵温度等影响果酒品质的4个关键因子,分别以感官评分、酒精度等质量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蓝莓果酒发酵工艺条件。得到以下结论: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酵母用量为1.0 g/L,发酵时间为7 d,初始pH为7,发酵温度25℃,发酵酒精度为12.7%vol。最终酿造出品质优良,酒液透亮,且具有浓郁香味的蓝莓果酒,为优质蓝莓果酒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烟台地区霞多丽葡萄自然发酵醪为材料,筛选鉴定本土酿酒酵母并测定其发酵力和耐受性,选育优良酵母用于霞多丽干白和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的酿造。用孟加拉红培养基筛选酵母菌,经WL显色鉴别培养基和5.8S ITS序列鉴定获得12株酿酒酵母。通过测定受试菌株发酵后残糖量、酒精度及耐受能力(酒精度、SO2、酸、高糖),选育4株酵母用于酿造霞多丽干白葡萄酒,测定发酵参数指标和主要挥发物含量,并结合感官评定确定酵母YXF2、YXF5和YXF10适宜酿造干白葡萄酒。菌株YXF5和YXF10酿造生产的干红葡萄酒香气特征明显,不同于商品酵母,具备酿造地域特色葡萄酒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实验基于主要发酵副产物的生成含量评价优选发酵毕赤酵母与酿酒酵母混合发酵对葡萄酒质量的影响。采用优选发酵毕赤酵母Z9Y-3和商业酿酒酵母F33设计同时和顺序两种接种方式启动模拟葡萄汁的酒精发酵,以酿酒酵母和发酵毕赤酵母单菌株发酵为对照。琥珀酸和乳酸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油采用高碘酸钠氧化法分析,挥发酸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测定。结果显示,优选菌株参与下的发酵没有显著影响酒精发酵的进程,但在发酵过程中发酵毕赤酵母生长速率低于酿酒酵母。与酿酒酵母纯发酵相比,混合发酵提高了甘油的含量,降低了挥发酸的含量,其中顺序接种的发酵过程中酿酒酵母活菌数最高,发酵毕赤酵母存活期最长(7d),发酵过程中甘油累积量最高(2.7g/L),挥发酸含量最低(0.2g/L)。不同发酵处理中,琥珀酸和乳酸含量均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但其最终含量变化不显著。综上可得,优选发酵毕赤酵母和酿酒酵母的混合发酵具有应用于葡萄酒酿造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以山葡萄为材料,通过模拟家庭自酿葡萄酒的酿制过程,探究加糖(冰糖和砂糖)对自酿葡萄酒中酒精度以及糖类、总酸、甲醇和杂醇油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自酿葡萄酒时加糖显著降低了酒液的酸度,且酒液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冰糖组和砂糖组酒液中甲醇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3组的甲醇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国家标准≦0.4 mg/mL);酒液中杂醇油含量在国家规定含量(白酒的杂醇油标准≦2.00 mg/L)范围内;不同加糖方式与甲醇含量存在显著相关性,自酿葡萄酒时加糖量应≦1∶10.  相似文献   

10.
给出了以两瓜为原料,采用酶解提汁及同定化葡萄酒酵母发酵技术制取西瓜果酒的方法.实验表明:在果胶酶添加量3‰,酶解温度50℃,pH值为3.5,酶解120 min的条件下制汁效果最明显;在初始糖度18%,发酵温度30℃,酸度2g/L,接菌量10%,主发酵18d,可得到酒香纯正,酒体浓厚,酒精度12%的西瓜果酒.  相似文献   

11.
葡萄酒野生酿酒酵母的筛选及其生物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蓬莱葡萄酒产区君顶酒庄霞多丽葡萄果实表皮和葡萄园土壤中分离纯化得到200个单菌落,经初筛和复筛,获得性能较好的菌株11株,对其进行26SrDNA D1/D2区序列分析、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测定,将编号为PJ16的菌株鉴定为酵母属酿酒酵母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通过耐受性及发酵性能测试,表明菌株PJ16适合用于酿造葡萄酒。所酿葡萄酒的香气成分,如正己醇、1-壬醇、2-壬醇、壬醛、苯甲醛、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异戊酸乙酯、乳酸乙酯、乙酰苯、苯并噻唑、2-乙酰基呋喃、2-甲基四氢噻吩-3-酮和β-突厥酮,浓度远高于对照组商品酵母所酿葡萄酒,体现出酿酒酵母PJ16的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12.
杂醇油提取异戊醇和异丁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杂醇油为原料,经脱水,脱色处理后,一次精馏分离出乙醇(95wt%)和异戊醇(〉99wt%)其余部分经二次脱水后精留提取异丁醇(〉99wt%)异戊醇和异丁醇的收得率分别达到85%和71%以上。  相似文献   

13.
用原生质体融合法优化啤酒酵母的凝絮性和发酵性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发酵度较高、凝絮性较差的啤酒酵母菌株H38的原生质体为受体,以凝絮性较强、发酵度较低的啤酒酵母菌株N1热灭活的原生质体为供体进行融合.用正交试验法分别优化两亲株的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条件以及原生质体融合的条件.用制霉菌素抗性为遗传标记选择融合子.融合子初筛时以凝絮性为指标,复筛时以发酵度和发酵液中的主要风味物质的含量为指标.对得到的融合子进行了异核体和遗传稳定性的检验,结果得到两株凝絮性以及发酵特性较好的菌株HN31和HN40.  相似文献   

14.
以红枣为原料,对乳酸菌发酵的工艺进行优化,并将其初步应用于米酒生产,测定了米酒产品的理化指标。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红枣汁的最佳条件为接种量2%,发酵温度41℃,发酵时间24 h。添加8%的发酵红枣汁于米酒中,产品的还原糖和总糖含量降低,Vc含量增高。在此工艺条件下酿制的米酒色泽浅红,味甜醇厚,酒体协调,有红枣特有的醇香。  相似文献   

15.
以改善桑椹精粉的加工特性(粒径、粉体特性、色泽)和保持脱氧野尻霉素(DNJ)、总多酚、总黄酮和花青素等活性成分为目标,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研究营养和外观品质俱佳的低糖型桑椹精粉的制备工艺。将桑椹原浆经肠膜明串珠菌(Leuconstoc mesenteroides)和葡萄酒高活性干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发酵、冻干后制备低糖型桑椹精粉,并以干桑椹直接粉碎后的桑椹原粉为对照,比较桑椹原粉、桑椹精粉和添加黄豆辅料的桑椹精粉的加工特性以及活性成分含量。与桑椹原粉相比,2种低糖型桑椹精粉的葡萄糖和果糖含量、水分含量、水分活度、吸湿性、堆密度、休止角、粒径都明显降低,色泽、流动性等加工特性显著改善。桑椹原粉的DNJ含量为0.68mg/g,发酵后DNJ含量显著提高,为2.07mg/g,冻干处理后为1.39mg/g,冻干并添加辅料处理后其含量为1.03mg/g。发酵、冻干以及添加黄豆辅料对总多酚、总黄酮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桑椹原粉、桑椹发酵液、桑椹精粉、添加黄豆辅料的桑椹精粉的总多酚含量分别为27.70、28.55、25.83、25.85mg/g,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24、1.01、1.16、1.30mg/g。发酵处理造成花青素含量显著下降,而冻干和添加黄豆辅料对花青素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桑椹经发酵、添加黄豆冻干处理后,其加工特性得到改善,DNJ含量增加,花青素含量降低,而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6.
发酵型洋葱保健酒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酿酒酵母对洋葱破碎物进行发酵,开发一种新型的低醇保健酒.通过对发酵过程中酒度、酸度、总糖和还原糖等成分的测定,研究了发酵法酿制洋葱保健酒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