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旅游效率是衡量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识别黄河流域城市旅游效率的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对于推动黄河流域的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SBM-DEA模型,对2007—2018年黄河流域98个地级市城市旅游效率进行测度,运用修正引力模型分析城市间的空间关联强度,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揭示其空间网络特征与演化规律,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 黄河流域城市旅游效率空间网络整体发展态势向好,但发展速度缓慢;空间网络中核心城市多位于中下游,上游城市基本处于“孤岛”状态.2) 空间网络集聚模式表现为“局部聚集,全局松散”形态,网络核心区扩散效应不稳定且范围有限,尚未形成稳定的空间网络结构.3) 地理空间邻近、旅游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及地区产业结构等因素对空间网络的形成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研究提出,应从国家和地方等多个层次推动黄河流域城市的协调发展,形成由中心城市—城市圈—城市群—区域城市网络的分层网络发展路径,并促进旅游发展要素的一体化建设与升级.  相似文献   

2.
分析城市的扩张特征及其驱动因素,有助于探索城市化的规律.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20年3期GlobeLand30的地表覆盖、人口密度、GDP、DEM、铁路公路数据及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以扩张速度、扩张强度、城市空间紧凑度等指数分析了2000—2020年喀麦隆大区首府城市建设用地的时空演变特征,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地理探测器分析了城市扩张的时间和空间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喀麦隆城市建设用地由2000年的1 185.9 km2增加到2020年的5 590.7 km2,各大区首府城市是城市扩张的主要区域,城市扩张的速度与强度逐渐增大;2)时间上,经济增长、人口增加、产业结构变化、政策效应是影响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因素,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GDP总量的增加;3)空间上,GDP、人口密度、到主要公路距离是城市扩张的主要驱动因子.不同驱动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城市扩张的影响力大于单因子,其中GDP与人口密度、到主要公路距离之间的交互作用最为显著.社会经济发展是喀麦隆城市扩张的基础,人口增长是城市扩张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利用就业人口统计、手机信令以及地铁站点人流等相关数据,以深圳市为例,研究快速移民城市的就业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深圳市的就业人口重心呈现由东向西再向北的移动趋势,多中心的就业空间格局正在形成;(2)就业人口密度总体呈现从中心区向中间地区、外围地区依次下降的圈层格局;(3)金融就业向心集聚性强,制造就业趋向外围分布,消费服务就业呈现向心集聚和外围新增的双重特征;(4)中心区的职住失衡程度较高,导致大量跨行政区的通勤交通;(5)深圳市的就业空间特征及变化与其移民城市的发展密切关联,其中,产业布局、交通条件、城市规划和住房价格是影响深圳市就业空间形成的主要原因;(6)与合肥市和沈阳市2个非移民城市相比,深圳市的就业空间演变速度较快,新的就业中心正在形成,城市呈现多中心的就业空间格局,深圳市的职住分离程度更加明显,职住通勤的平均距离也较大.  相似文献   

4.
以职住比作为测度指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生成的浮动单元进行空间范围-平衡度分析,进而通过累积统计指标变化曲线和数值分布的可视化,得到超大城市的就业中心、居住区和一般建设区的职住平衡空间尺度.采用上海岗位、人口、路网等基础数据,以80%、85%、95%等不同收敛值的路网距离阈值筛选结果,研究表明,就业中心的职住平衡空间尺度最大,按85%的收敛值,其浦西部分为15~25 km,浦东部分为20~28 km;就业次中心为4~10 km.其他区域的平衡尺度由就业中心决定,随着与中心的距离增大而扩大、由3 km向外扩展到8~17 km,邻近就业次中心的区域平衡尺度因叠加效应而缩小.该方法亦能用于职住空间结构和就业、居住可达性等分析,通过与岗位、居民通勤距离进行对比,有助于解释职住空间错位与长距离通勤交通现象的关联和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5.
利用2021年9月至12月的手机信令数据、POI及网络数据等多源数据,以前人对北京城市职住空间研究的结论为参照系,对空间错位指数进行测度与比较,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挖掘居住和工作在北京中心城区出生于1995—2010年的“Z世代”群体居住—就业空间的职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北京“Z世代”的居住空间和就业空间总体呈现多集聚小组团的特点,且与北京城市居住—就业中心的总格局基本一致,但空间错位指数要高于全年龄段;2)所在地区的生活设施配置、交通条件是影响“Z世代”对居住地和工作地选择的主要因素,房价也是影响居住地选择的重要因素;3)“Z世代”的职住空间选择影响因子均存在交互作用,表现为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说明居住地和工作地选择受到多个条件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交通发展对中心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心城-卫星城间交通在大城市空间结构扩展中的作用机理及贡献程度的量化研究问题,采用改进的传统土地预测引力模型,并结合计算机模拟技术,构建了中心城-卫星城间交通对城市空间扩展影响模型,揭示了中心城-卫星城间交通在大城市空间结构扩展中的作用机理及贡献程度.应用实例表明,中心城-卫星城间交通普遍化费用的降低,导致了城市扩展单元在卫星城分配比例的增长,而建成区和边缘区的分配比例则会降低.可通过发展中心城-卫星城间交通来引导城市空间向卫星城扩展.  相似文献   

7.
针对使用单源数据提取城市建成区精度过低的问题,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以Landsat陆地卫星遥感影像和夜间灯光数据作为主要数据源,对2002—2018年晋江市建成区拓展动态进行监测分析。利用GIS空间叠加分析功能,结合多源数据对城镇用地的提取结果,得到各时期建成区扩展信息,并分析促使晋江市建成区拓展的驱动力。结果表明,2002—2018年晋江市建成区拓展过程中,拓展速率先快后缓,建成区空间重心不断南移,建成区分布格局逐渐形成以陈埭镇-池店镇-青阳街道为中心的北部主城、以安海镇-灵源街道为核心的中部辅城和以英林镇为核心的南部辅城的"全市一城、一主两辅"大城市新格局。研究结果可为有关部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城市经济规模以及城市中心体系空间规模的关联特征,采用2012年我国15个特大城市的中心体系各产业用地的空间规模数据为基础,以城市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产值为经济指标进行量化分析,研究了中心体系生产服务、生活服务、社会服务、居住等产业职能的空间规模与城市经济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证明,城市中心体系的空间规模与城市经济规模存在明显的互动规律,城市中心体系的构成要素与城市第三产业的构成要素之间也具有明确的互动规律,并从产业、人口及政府推动3个方面对背后的关联特征及其机制进行解析,为城市中心体系的发展找到城市产业经济的支撑.  相似文献   

9.
戚路辉 《科技信息》2013,(23):21-22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各个大城市都相继提出土地上的"腾笼换鸟"与产业上升级改造,城市总体规划也做出相应城市结构拓展的调整,但这对作为第三产业的重心——生产性服务业空间载体的商务办公空间布局是否会产生结构拓展是本文的研究中心。本文通过分析广州市总体规划对商务办公空间的开发与布局结构影响,发现商务办公空间有着强烈的聚集特征,城市总体规划对商务办公空间的布局影响的作用有限,其作用范围主要集中在城市核心区。  相似文献   

10.
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例,借助大数据的思维和方法,结合空间点模式分析,运用Arc GIS等软件,对武汉市中心城区热干面馆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武汉市中心城区热干面馆呈现集中分布态势,与长江的关系较为密切,整体沿西北—东南方向分布.呈现出很强的中心集聚性和一定的空间偏向性,但方向性不是很明显,与城市综合商业中心的分布有一定的关系.非连锁型热干面馆沿江集中分布特征更明显,连锁型热干面馆的沿交通道路分布态势更为明显.同时,武汉市中心城区热干面馆的形成和发展均受到武汉市特有的历史因素、人口因素、交通因素、热干面馆自身经济实力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1.
轨道交通可重塑城市职住空间格局,其在承担长距离通勤出行的同时也使得职住空间进一步分离﹒为了交通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的协调发展,本研究采用宜出行热力数据分析了合肥市中心城区的职住空间分布,并基于职住比将站域划分为职住平衡、就业型和居住型3种职住空间类型,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其建成环境与职住平衡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合肥市中心城区已形成以老城区、政务区和滨湖新区为核心的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站域的就业密度及其土地利用混合度与密度对职住平衡有显著影响;轨道交通站点有助于就业中心的形成,但对居住型的职住空间影响不大;BRT(bus rapid transit)对职住空间类型的影响并不显著﹒该研究结果可为依托轨道交通重塑城市职住格局、改善职住平衡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2.
基于第6,7次区县尺度常住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2010—2020年长三角地区人口空间格局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长三角人口进一步向浙东北、苏南、浙西南集聚,上海、苏北和苏中地区常住人口比例有所下降;(2)长三角地级及以上城市划分为5个类型,其中杭州市、苏州市和宁波市为高增长型,上海市为中增长型,常州市、台州市和徐州市为低增长型,泰州市和淮安市为低减少型,盐城市为高减少型;(3)苏北、苏中地区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上海、南京、苏州等大城市的中心城区人口逐渐减少;(4)长三角常住人口规模空间演变影响因素复杂多变.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武汉市为例,基于DSMP/OLS夜间灯光数据、多源遥感影像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通过构建城镇用地复合指数,提取2000,2005和2010年3个年份的武汉市城镇用地面积,分析了武汉市城镇用地扩张的形态特征、城镇用地演变规律和影响其变化的因素.研究表明,2000年到2010年之间武汉市的城镇用地扩张速度不断加快,并呈现非紧凑型发展.城镇用地空间扩张逐渐复杂化,离散破碎之势逐年显著.位于西北和东南方向上距主城20~30km的远城区扩张强度最大;总体城镇用地空间格局基本稳定,受地理条件、空间距离、经济发展和政策指引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方向上城镇用地扩张差异化显著.  相似文献   

14.
以长江中游开放开发为背景,分析了武汉市作为中国内陆最大城市在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武汉经济协作区中的地位和作用,利用空间互作用模型研究了武汉市城市影响域;讨论了武汉中心城市经济影响域的衰减,扩延新特征,旨在为研究武汉在加快长江中游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东中西部差距中的战备地位和作用提供一些新的佐证。  相似文献   

15.
当代媒介生产地点都选择在城市,而且呈现出小城市向大城市、一般城市向省会城市、内地城市向沿海城市转移的趋势,甚至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已初步形成了密集的媒介城市带,从而形成媒介的地理集群和能量积聚,使城市成为信息的生成与传播中心、大众的消费与娱乐中心。媒介在地理上的集群具有磁吸、整合、优化、发散等功能,而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它的功能则必须坚持根植性、特色性、共生性、互动性和柔韧性等原则。  相似文献   

16.
利用移动通信信令数据识别上海—苏州组成的巨型城市区域内通勤联系,应用非参数分析方法识别区域内就业中心,以此测度巨型城市区域的多中心结构。利用移动通信信令数据识别就业者工作地数据,得到整个区域内基于网格的就业密度分布。应用改进的非参数分析方法识别巨型城市区域内就业中心。第一阶段利用局部加权回归识别出候选就业中心;第二阶段识别围绕候选中心的高就业密度网格,与候选就业中心组成就业中心范围。最后,用内外交互指数和水平交互指数验证了该区域的功能多中心程度。研究发现,在通勤联系视角下,上海和苏州组成的巨型城市区域内存在20个有区域影响力的就业中心,已经形成了功能多中心结构。利用移动通信信令数据和非参数分析精确识别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就业中心范围,避免了既往研究中行政单元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为准确认识上海—苏州巨型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7.
土地的利用和改造是造成大气中CO2含量增长的重要原因,土地利用调控措施的实施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5—2020年4期遥感数据,分析辽宁省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讨辽宁省土地利用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并在碳平衡分区基础上提出了辽宁省低碳发展策略.结果显示:(1)研究期间内,辽宁省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和林地为主,耕地转出面积最多,林地转入面积最多;辽宁省土地利用碳排放量高值区大致可分为经济高水平城市、资源型城市、港口型城市与粮食主产区等4种类型,低值区始终为丹东市.(2)辽宁省土地利用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具有显著的通达性和非均衡性特征,沈阳市既是中心行动者又具有中介作用,城市碳排放联系模块内部的组成城市存在动态更替现象,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3)结合辽宁省块模型划分结果,确定出丹东和本溪等为碳汇功能区,沈阳和辽阳低碳发展区,大连和鞍山等为高碳优化区,朝阳和锦州等为高碳控制区.未来辽宁省应实行差别化土地利用和管理政策,形成土地低碳化布局,着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人口数据空间化是对人口统计数据的空间化处理,旨在揭示人口数据在空间上的分布信息,对精确刻画人口空间分布、合理制定人口规划等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传统的人口空间化往往是基于行政单元的人口统计数据进行公里格网的人口分布估算,最终得到的数据精度往往满足不了实际应用需求.基于此,在武汉市公安部门"实有人口、实有房屋"(以下简称"两实人口")调查和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基础上,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提出了一种精细化人口数据空间化的方法,并以武汉市中心主城为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运用此方法得到的武汉市中心主城50m×50m分辨率的人口数据空间化和栅格化成果,总体误差分别为0.10%和0.11%,较好地达成了人口数据空间化的精细化目标,为城市人口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基于1991—2011年湖北统计年鉴及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人口密度分布.分析结果显示:圈内人口密度呈逐年增长趋势,各地区增长不平衡,且存在空间集聚现象,人口主要聚集于城市中心;远离核心城市武汉市的地区,人口密度较小,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不均匀且随时间变化;圈内人口密度总体呈现中部密集两侧稀疏,西部密集东部稀疏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以2010—2020年各个城市的市区常住人口为依据,结合ArcGIS和Origin等分析工具,运用城市首位度、位序规模法则、城市人口基尼系数等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等级规模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1)长三角历年的2城市指数明显高于理论值2,但自2013后总体趋势为逐年下降,从2010年的3.1199降到2020年的2.3220。(2)Zipf指数和城市规模基尼系数显示长三角城市规模分布比较合理,但具有分散分布的趋势,高序位城市的集聚效应显著,人口规模分布趋于大城市,大城市与小城市存在较大的差距。(3)长三角城市群自扩容以来,“V”字形城市空间格局逐渐演变成“Z”字形城市空间格局,城市体系越来越接近于自然状态下的最优分布。(4)长三角城市规模等级结构演化体现出区域差异性、轴线延伸性、圈层聚集性等空间特征。最后依据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