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转变职能、精简机构、裁减冗员为重点的政府机构改革.是现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进行机构改革、管理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就是有步骤地从整体上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促使政府机构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和科学决策.实现精简高效。一、精简高效是政府机构改革的基本原则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首要问题。1982年的机构改革,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完全展开、政治体制改革尚未明确提出的情况下进行的.当时的着重点是调整班子,提拔中青年干部。由于没有体制改革相配套.撤并转的机构当改革浪潮过后又纷纷恢复,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中国30多年的改革实践证明,政治体制改革走渐进之路是正确的选择。在今后,中国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体制改革不但要一如既往地走渐进之路,还要在渐进改革过程中以均衡态势走整体发展的道路。渐进与均衡相互配合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优选之路。渐进政治体制改革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与激进政治体制改革相比,更有助于维持社会稳定、协调社会利益关系。而均衡的政治体制改革是渐进改革的有益补充,它可以促进政治系统整体结构的完善,促进政治系统整体功能的优化,从而更好地缓解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3.
政治体制改革一定要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理论上这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规律的要求。在中国的改革实践中,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政治体制对于经济体制发展而言已经严重滞后了,阻碍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和深入发展。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中,都应当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使得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邓小平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教训,准确把握改革开放的发展形势,不失时机地提出了详尽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为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规划出一幅宏伟蓝图。他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必要性、目标、内容和方针原则等方面的论述,体系完整,切中时弊。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并对政治体制改革做出新的部署。从邓小平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到十八大,虽然时过境迁,但他当年对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些重要论述,仍然适用于当前中国的形势,对我国继续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既面临着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一样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又面临着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类似的经济社会政治发展的问题。这两重任务集于一身,使中国经济、社会、政治的状态呈现出有别于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特殊性,从而具有中国特色。因此,除了要从改革的角度认识中国问题外,尚需从发展的角度丰富这一认识。鉴此,就要从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演进的过程中获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在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中,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或重点任务是什么?这是关系改革和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前几轮改革是怎样确定突破口的为了选好新一轮改革的突破门或重点任务,明确选择的内在逻辑,有必要回顾一下30多年来在前四轮改革中是怎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进程与非政府组织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进入新阶段,以改革促发展是中国经济转型时期非政府组织发展的重要特点。非政府组织必将伴随着政府改革、社会团体改革、事业机构改革、行业协会改革、社会协商对话制度的建立、对外开放、"以法治社"以及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而发展,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8.
东莞行政体制改革顶层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东莞的大部制改革、简政强镇改革、村级体制改革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各项改革不断推进,但是由于行政体制改革缺乏顶层设计,缺乏一个总体规划,各项改革各自为政,从而使改革很难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甚至在某些方面相互制约,改革方向有些迷茫。要进一步推进政府体制改革,必须进行宏观、系统的思考,在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的基础上,纵向上以优化"两级行政,三级管理"扁平化的行政架构,横向上以区划调整为目标的总体规划,各项改革设立一个共同的价值取向,协同推进。注重改革的整体性与延续性,突破"局部改革"的陷阱,前期改革必须有利于后续的改革推进,而不应成为后续改革的阻碍,东莞行政体制改革才能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9.
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最基本的国情.赵紫阳同志以此为立足点,在十三大的报告中指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兴利除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从我国的国情和现行政治体制的实际情况看,改革必然包括加强民主和完备法制两个方面.因为只有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才有可能高效率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迅速发展,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但也必须看到,改革是一个持续的渐进的过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的过程,不经过几代人坚持不懈的  相似文献   

10.
发展当代中国民主,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既要重视政治体制改革的作用,又不能忽视基层民主建设的进步,尤其是社会基本构成细胞——公民——的政治参与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推进公民政治参与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突破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思政"教学理念的先进性逐渐显现出来,在进行高校"大思政"教学运行机制有效构建时,务必要注重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要意义,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运行的实效原则、可行原则以及广泛原则,通过构建新型教学组织架构,建设"三位一体"的教师队伍,创设特色教学体系以及改革成绩考评体系等来实现高校"大思政"教学运行机制的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立为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了重要部署。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必须培养法治意识,树立法治精神。然而,新中国法治体系建立不足70年,普法教育工作开展不到30年,要在全体公民中培养和树立法治意识、法治精神,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中国改革开放20年来,与持续深化、成效显著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相比,政治体制改革略显滞后。因此,加大政治改革的力度,已成为新世纪中国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地位、作用是什么,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在逻辑关系和未来趋向是什么,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政党推动束顺利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等问题都是本文予以阐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进行划分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学者对此观点不一.根据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及重要文献的发布日期这一划分标准,可以分为提出和起步、强化和铺开、受阻和停滞、调整和渐进、制度化和规范化五个阶段.十六大报告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论述,标志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同时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今后前进的方向所在.  相似文献   

15.
1978年,中国在踏上经济改革之路的同时也迈入了政治改革的大门,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而社会政治领域也产生了许多新的思想观念,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进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之路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我们要继续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使政治发展成果惠及全民。  相似文献   

16.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与依法治国的辩证统一,坚持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机结合,坚持积极稳妥,走渐进式民主发展之路。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任务,既要在党政分开、党内民主、党际民主和人民民主方面全面展开,又要在改革选举制度和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方面实现重点突破。  相似文献   

17.
孔曼 《科技咨询导报》2007,(19):213-213
清末随着新政的开始,清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体制改革,其中军事改革一直走在前沿,清末制定了有关训练新军、军衔制、勋章制等奖励法规,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中国接受西方法制思想,军事走向近代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理论是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邓小平所设计的政治改革的路径、政治体制改革启动的原因、政治体制改革的着力点、政治体制改革评价标准和应达到的目标可知,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理论始终围绕着发展社会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实现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逻辑主线展开,具有坚定的政治性,鲜明的中国特色,操作过程的务实性,理论的前瞻性和创新性等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9.
荆维玲 《菏泽师专学报》2012,(5):123-125,135
用经济学、政治学的相关理论,从历史沿革中分析了中国竞技体育体制的成因;分析了世界范围内“举国体制”产生的原因与行为的性质;探讨了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问题,认为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要通过深化改革解决,改革要与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发展方向一致,应该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认为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 ,是我国改革开放总格局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政治体制改革的六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服从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整个目标系统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科学的政治前提和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