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今科技创新引领国家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以上海某互联网大厂的科技研发人员为研究对象,研究科技研发人员资质过剩感对工作单元导向主动行为的内在影响机制,并进一步探究能力面子压力的中介作用与未来关注的调节作用。对285份有效样本层级回归发现:对于科技研发人员而言,资质过剩感对工作单元导向主动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能力面子压力完全中介两者之间的关系;未来关注正向调节了资质过剩感对工作单元导向主动行为的影响,也正向调节了能力面子压力在资质过剩感与工作单元导向主动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为企业与社会有效利用科技研发人员过剩的资质及企业与员工实现双向互赢提供理论启发和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2.
员工流动性大,将严重影响创业企业可持续发展。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运用层级回归和Bootstrap方法,以361名企业员工为样本探究了压力知觉与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通过引入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职场友谊分别作为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研究表明:(1)压力知觉对员工离职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上述关系中起中介作用;(2)职场友谊不仅在压力知觉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之间起调节作用,同时还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压力知觉与离职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中起着调节作用;(3)当员工具有较高职场友谊时,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压力知觉与离职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更显著。研究结果对员工心理建设和单位组织环境建设提供参考,以减少人员离职率。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同伴支持、大学生情绪适应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采用同伴支持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大学生适应量表中情绪适应分量表对72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情绪适应现状较好,在性别、年级、留守经历上有显著差异,女生情绪适应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老生情绪适应得分显著高于新生,无留守经历学生情绪适应得分显著高于有留守经历学生。同伴支持对大学生情绪适应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同伴支持对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情绪适应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同伴支持与大学生情绪适应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4.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研究资质过剩感对越轨创新的影响机制,并从个人责任感知角度引入建设性责任知觉,探究其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法,对数字化转型企业331位员工的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员工资质过剩感对越轨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建设性责任知觉在两者之间发挥中介作用。结合当前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严峻形势,考虑数字化转型的影响,为企业管理提出建议,最大限度发挥越轨创新的积极作用提升科技创新实力。  相似文献   

5.
以福州、厦门两地13家高星级酒店的361名员工为实证研究对象,选取不支持型组织氛围和负向领导风格两个组织环境中抑制性因素为前因变量,引入创造力自我效能感为中介变量,探讨组织环境中抑制性因素对酒店员工创造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支持型组织氛围与负向领导风格显著负相关于员工创造力,负向领导风格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更大;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对员工创造力有显著的正向关系,有显著的中介作用。为提升员工创造力的自我意识与信心,企业应当积极营造支持型组织氛围,组织领导者应努力塑造自身的伦理型领导风格,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关注员工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西藏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发展情况,研究运用PLS-SEM方法分析西藏地区109名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认同、自我效能感和工作投入间的关系,并对其影响机制展开研究。结果发现:西藏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认同和自我效能感均正向影响工作投入;职业认同正向影响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在职业认同和工作投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是否师范专业毕业与生育情况起到调节自我效能感在职业认同和工作投入关系间的中介效应作用。  相似文献   

7.
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是指主管表现出的支持员工家庭的行为。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以科技人才为研究对象,研究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对科技人才工作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并探究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和主动性人格的调节作用。通过对318份科技人才有效问卷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显著正向影响科技人才工作幸福感;工作投入在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和科技人才工作幸福感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主动性人格在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和工作投入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并正向调节工作投入在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与工作幸福感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326名科研人员的问卷调查,研究挑战-阻碍性压力对工作绩效的作用机制,以及工作控制感的调节作用与主管支持感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挑战性压力对工作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阻碍性压力对工作绩效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主管支持感在挑战性压力与工作绩效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工作控制感增强了挑战-阻碍性压力对主管支持感的作用,此外,工作控制感调节了主管支持感在挑战-阻碍性压力与工作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表现为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式;挑战-阻碍性压力对个体绩效存在最佳与最劣组合效应。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社会支持对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影响及自尊、自我效能感在其间的作用机制,采用社会支持问卷、抗挫折能力问卷、自尊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对967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中学生抗挫折能力与主观社会支持、支持利用度、自尊、自我效能感显著相关;主观社会支持正向预测抗挫折能力,客观社会支持负向预测抗挫折能力;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在主观社会支持和抗挫折能力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且存在主观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自尊→抗挫折能力的链式中介效应.认为主观社会支持能通过自尊和自我效能感影响抗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创新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充分调动员工创新行为,为企业创造出更多效益,是管理者应重视的关键问题。本文以创新自我效能感作为中介变量,深入探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通过实证数据分析得出:创新导向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创新行为有直接的、正向的影响,并能通过增强员工创新的信心即创新自我效能感,进一步激发创新行为。企业在应用创新导向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时,可更注重职位描述、内部流动、员工参与、深度培训、绩效评价、激励回报、职业安全等维度,更好地激发员工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11.
基于角色理论视角,以企业创新的主力军——研发人员为研究对象,探究职场友谊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与边界条件.300份有效样本的实证分析发现:①职场友谊显著影响研发人员创新绩效;②角色冲突在职场友谊与研发人员创新绩效关系中具有完全中介作用;③组织支持感调节职场友谊对角色冲突的正向影响,即组织支持感越高,职...  相似文献   

12.
依据已有的相关理论与文献,基于313名员工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相关分析、层次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员工的组织公平感在强制性公民行为与员工工作倦怠间的传导机制,并分析了员工心理资本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强制性公民行为对员工工作倦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员工的组织公平感在强制性公民行为影响员工工作倦怠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员工的心理资本水平调节了强制性公民行为通过员工组织公平感影响员工工作倦怠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以295名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探讨“社交型”“放松型”“辅助型”和“福利型”工作乐趣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类型的工作乐趣均对员工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内部动机在4种工作乐趣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自主性支持负向调节福利型乐趣对员工内部动机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师徒制情境下工作重塑的影响机理,基于文献分析和理论推演,构建师傅工作重塑、师傅角色楷模、徒弟自我效能感与徒弟工作重塑四者间的关系假设模型,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及中介效应检验对搜集到的华北某企业135对师徒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师傅工作重塑对徒弟工作重塑有正向影响作用;师傅角色楷模和徒弟自我效能感在上述关系中分别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师傅角色楷模-徒弟自我效能感中介链在师傅工作重塑影响徒弟工作重塑的过程中发挥着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矿工的安全绩效,明确自我效能感对安全绩效的作用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梳理,构建了自我效能感、安全绩效、自主型安全动机和工作投入四者关系的假设模型。使用SPSS软件分析样本数据的相关性,AMOS软件检验自主型安全动机和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自主型安全动机、工作投入和安全绩效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自我效能感对安全绩效起显著正向影响;自主型安全动机和工作投入均在自我效能感对安全绩效作用中起独立中介作用;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自主型安全动机和工作投入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安全绩效。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Aitken学业拖延问卷以及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对18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无聊倾向对学业拖延的影响,以及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2)无聊倾向、学业拖延、学业自我效能感均呈显著相关;3)无聊倾向显著正向预测学业拖延水平,显著负向预测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自我效能感显著负向预测学业拖延水平;4)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无聊倾向对学业拖延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使用新浪微博的204名大学生的调查, 发现线上社会支持、社交媒体使用和社交自我效能感之间显著相关, 它们之间的关系因社会支持类型的不同而各有特点: 把社会支持看成一个整体时, 社交媒体上的社交互动在线上社会支持对社交自我效能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随着社交媒体的社交互动增多, 线上社会支持对社交自我效能感的正性影响越来越显著; 而从线上社会支持的归属感维度讲, 社交媒体上的社交互动在线上社会支持和社交自我效能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归属感促使大学生更多地在社交媒体上进行社交互动, 由此提升其社交自我效能感。研究结果可为理解人们为什么喜欢使用社交媒体以及线上行为如何影响线下心理与行为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矿工的安全绩效,明确自我效能感对安全绩效的作用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梳理,构建了自我效能感、安全绩效、自主型安全动机和工作投入四者关系的假设模型。使用SPSS软件分析样本数据的相关性,AMOS软件检验自主型安全动机和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自主型安全动机、工作投入和安全绩效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自我效能感对安全绩效起显著正向影响;自主型安全动机和工作投入均在自我效能感对安全绩效作用中起独立中介作用;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自主型安全动机和工作投入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安全绩效。  相似文献   

19.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创业承载着时代精神、引领着时代潮流,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正迎面而来。一些高校和学者开始意识到培养大学生创业意愿的重要性,但是如何提高创业意愿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说还在探索,因而研究影响创业意愿的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研究领导能力、创业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基于191个大学生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领导能力正向影响创业意愿,创业自我效能感在领导能力与创业意愿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创业社会支持在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愿的调节效应不显著。该结论对于高校提升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实践有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考察个体心理韧性、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投入对理工科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影响,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国内464名理工科博士生。结果显示:心理韧性对预测博士生的创新能力有正向作用;我效能感在心理韧性与创新能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博士生心理韧性能够通过增强自我效能感进而提升创新能力;学业投入在自我效能感与创新能力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无论学业投入处于低、中、高水平。自我效能感都能显著提高博士生的创新能力水平,高学业投入使得自我效能感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更明显。这一结果对于高校更科学有效地选拔具有创新潜质的博士生,以及培养并提升博士生创新能力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