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新疆是中国的荒漠化大区,也是中国最大的盐土区。有关文献记载:新疆盐渍土面积约占全国盐渍土总面积的1/3和新疆土地面积的6.6%,盐渍土对公路造成的危害严重,盐渍土地基通常在岩土工程中归为特殊地基。新规范定义:当土层内平均易溶盐含量大于O.3%时,一般可称为盐渍土。盐渍土是土层盐渍化过程的产物,在公路工程中,主要是指地表土层1米厚度内,易溶盐含量超过O.3%的含盐土层。在新疆部分地区分布有大量的盐渍土。由于土体中易溶盐的存在,盐的种类与盐的含量会改变土体的基本工程性质,因此也就会对路基工程带来直接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细粒盐渍土盐胀基本特性以及侧限条件下的基本力学特性,文中通过在西宁盆地细粒盐渍土化学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对西宁盆地细粒盐渍土在侧限环境下西宁盆地细粒盐渍土的盐胀力学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宁盆地细粒盐渍土地基盐胀与含水量、易溶盐类型和数量、覆压影响等因素相关,其中,同种硫酸盐含量的减少、覆压的增加,可以抑制盐胀量。室内试验表明盐渍土的强度指标在一定限度内随含盐量的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3.
中国南海珊瑚钙质砂地基在荷载作用下的压缩沉降直接决定着上部构筑物安全,通过室内侧限压缩试验对珊瑚钙质砂的压缩特性展开研究,确定了含水率、碳酸钙含量与颗粒粒径对其压缩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珊瑚钙质砂中的碳酸钙含量越高,土样的压缩量越小;中粗颗粒(2~0.25 mm)越多,其压缩量越小,承载力越高;随着含水率增大,土样的...  相似文献   

4.
洗盐效果是盐渍土工程性质和土壤改良研究领域的焦点问题之一。为了研究氯化钡滴定法的合理性以及洗盐后盐渍土性状的改良效果,结合分析盐渍土的洗盐机理,采用蒸馏水浸泡过滤的方法对青海茶卡盐渍土做了洗盐处理,并采用BaCl_2溶液滴定法对该方法洗盐的洗盐效果进行检验,对比了洗盐前后盐渍土的颗粒分析试验和易溶盐离子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茶卡地区盐渍土经过洗盐处理后,土体粗粒组即粒径大于2 mm,按比例减少14.37%,相应细粒组组份增大14.37%;盐渍土中易溶盐含量最少降低至0.096%到非盐渍土的标准。但由于空气中CO_2与水的作用,碳酸氢盐含量增加0.023%。因此使用BaCl_2溶液滴定法检验青海茶卡盐渍土的洗盐效果是有效的方法,且仅适合作为定性研究的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相同粒径和级配的钙质砂与石英砂,通过单粒径三轴渗透试验和混合粒径三轴剪切渗透试验,对比分析单粒径砂渗透性受围压的影响规律,以及三轴剪切过程中混合粒径砂渗透性演化行为的差异.三轴渗透试验结果表明:钙质砂渗透性随围压的升高而降低,随粒径的增加而增加,与石英砂规律相似,钙质砂渗透系数与围压表现出较好的指数关系;在同级配条件下,钙质砂的渗透性小于普通石英砂;在给定围压和渗透压的条件下,钙质砂渗流量和时间呈现线性关系,依然服从达西定律.三轴剪切渗透试验结果表明:在较低围压下,钙质砂变形由剪缩到剪胀,渗透系数随应变的增加先下降,后升高,石英砂变形规律及渗透规律与钙质砂相似;在较高围压下,二者差异明显,钙质砂变形表现为剪缩特性,且伴有一定量的颗粒破碎,渗透系数降幅由快变慢直至稳定,而石英砂无论是变形规律还是渗透规律,均与较低围压下一致.  相似文献   

6.
通过一系列的室内单次降温盐胀试验,研究了砂类硫酸盐渍土的盐胀特性及其规律.结果表明,影响砂类硫酸盐溃土盐胀量大小的主要控制因素是含盐量、含水量及初始干密度.且这3个因素互为联系彼此影响;上覆附加荷载对盐胀量的大小也具有很大的抑制作用;在砂类土中,其细粒土的含量对盐胀量的影响起关键作用.试验进一步揭示了粗颗粒盐渍土的盐胀特点及影响因素,为今后在粗颗粒盐溃土地区进行高等级公路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盐渍土地基的溶陷特点,采用室内模拟潜蚀溶陷变形的离心模型试验方法,在最佳含水率条件下,向典型天然盐渍土中添加不同含量的氯化钠盐,研究典型天然盐渍土和不同氯离子含量的盐渍土溶陷系数的特点,以及在相同氯离子含盐量条件下不同温度对于盐渍土溶陷系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向典型天然盐渍土中添加氯离子的含量(质量分数)由3.48%增加到5.31%时,其对应的最大溶陷率分别为0.83%、1.65%;当氯离子含量增加到9.59%时,其对应的最大溶陷率达到1.58%,溶陷系数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温度对氯盐引起的盐渍土溶陷特性影响甚微;浓度与时间关系曲线、浓度与滤液关系曲线均符合幂函数。  相似文献   

8.
石膏易溶盐复合对黄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探索石膏与易溶盐复合对黄土强度的作用规律,分别以易溶盐Ca Cl2、Na2SO4和石膏含量为因素,设计L9(34)正交试验方案,应用全自动三轴仪进行了石膏易溶盐复合对黄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黄土的强度随石膏含量的增大而增大,随易溶盐含量的增大而减小;石膏和易溶盐对黄土强度的影响均为极显著水平,显著性顺序为Ca Cl2Na2SO4石膏。石膏与易溶盐复合,石膏增强了易溶盐的作用效应,易溶盐则使石膏对黄土的强度的贡献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9.
盐渍土内部水分渗流过程是影响区域生态环境演变、水资源利用以及工程施工、使用安全的重要因素.为预测饱和硫酸钠盐渍土渗透系数曲线,通过修正土水势模型推导了饱和盐渍土渗透系数计算模型,并通过渗透试验验证该计算模型的可靠性;此外,通过室内渗透试验研究了微纳米材料对盐渍土渗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渗透系数计算模型可较好反映饱和硫酸钠盐渍土渗透系数的变化规律,渗透系数随着含盐量的增加而减小,当含盐量大于2%后变化很小.硫酸钠盐渍土的渗透系数随着纳米二氧化硅的掺量增加而减小,随着纳米碳酸钙的掺量增加先减小后增大,随着相变材料的掺量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并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0.
边坡滑动、地基液化等灾害现场土体中都含有一定含量的黏粒,且黏粒对砂土液化影响显著,因此研究不同黏粒对砂土力学特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通过常水头渗透与变水头渗透试验,测定了纯砂及掺入不同黏粒后砂土的渗透系数。探讨了干密度、孔隙比与渗透系数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不同种类黏粒的砂粒间孔隙比对砂土渗透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黏粒含量越大,砂样的渗透系数越小;膨润土较高岭土对砂土渗透系数的影响更为显著;含黏粒的砂土砂粒间孔隙比随着黏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1.
盐渍土作为一类特殊的工程地质体,其变形特性受环境的影响繁多而复杂。通过郑徐高铁兰考段硫酸盐渍土的室内变水头渗透试验及标准固结试验,研究了不同含盐量的硫酸盐渍土渗透系数与压缩系数在不同含盐量下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含水量条件下,硫酸盐渍土渗透系数随含盐量增加而减小;在干容重为1.75 g/cm3,含盐量为5%条件下,渗透系数KT∈(4.84~8.44)×10-5cm/s;在同一含盐量条件下,不同含水量的硫酸盐渍土渗透系数几乎不变;在干容重为1.75 g/cm3,含水量为21%条件下,试样的压缩系数a1-2∈0.21~0.60 MPa-1,且随含盐量的增加先减小,在含盐量5%处取得最小值后又略微增加。为郑徐铁路路基的设计及施工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2.
马欢欢  常立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8):12193-12203
为探究含盐量和含水率对黄土状盐渍土力学特性的影响,本文通过人工配制不同含盐量的黄土状盐渍土进行室内三轴试验,分析了不同含盐量和含水率条件下的黄土状盐渍土抗剪强度参数和渗透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低含水率时,盐渍土的抗剪强度参数随含盐量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无水硫酸钠掺量为3.2%时,抗剪强度指标达到最低;高含水率下,盐渍土的抗剪强度参数随着含盐量的增大而减小;在含盐量一定的条件下,盐渍土的抗剪强度参数均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且含盐量越高,抗剪强度指标随含水率的变化越明显。另外,含盐量一定时,随着含水率的增大,盐渍土的渗透系数呈现明显增大趋势;在含水率一定的条件下,盐渍土的渗透系数随含盐量的增大而减小,且含水率越高,渗透系数随含盐量的变化越大。  相似文献   

13.
李玲  李爽  艾贤臣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2):9583-9590
为探究不同供给源下的粗粒土水盐迁移时空分布特性,根据新疆盐渍土地区的实际工况,选择氯盐为研究对象,掺配3种不同细粒掺量的粗粒土,开展不同压实度与不同供给源组合的粗粒土水盐迁移试验,分析在不同供给源下,细粒掺量与压实度对粗粒土水盐迁移时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细粒掺量由10%、20%、30%依次递增,水盐迁移趋势逐渐显著;压实度对水盐迁移的影响会因供给源的不同而不同;盐溶液供给源下的水盐迁移速率较小,但迁移高度较高;盐渍土供给源下的水盐前期迁移速率较大,但后期迁移速率有所减小。盐溶液供给源宜选用细粒掺量少的粗粒土进行换填,并尽可能提高压实度;盐渍土供给源的盐渍土部分宜适当降低压实度,换填非盐渍土宜选用细粒掺量为20%左右的粗粒土并提高压实度,由此控制水盐迁移水平。研究成果可为粗粒盐渍土路基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冯鑫  陈兴长  陈慧  唐勤  谢奎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32):13934-13943
泥石流堆积物是一种宽级配砾石土,深入研究其结构特征和渗透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根据粗细颗粒的含量,提出了接触式堆积、紧密堆积和基底式堆积三种结构类型,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和分析;分析表明,细粒含量是决定宽级配土结构的关键。击实实验显示土中细颗粒含量达到16.52%时,干密度最大;渗透实验也表明此时其渗透性接近细粒土的渗透性;数值模拟表明,细颗粒含量达到22.23%时,孔隙率最小。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认为,宽级配砾石土中紧密堆积结构的细颗粒含量上限应为20%,超过这个含量,粗颗粒的骨架作用会被减弱,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粗粒盐渍土水盐迁移特性,通过室内试验开展了不同细粒含量和盐分供给源的水盐迁移及时空分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粗粒土中细粒含量不同,盐溶液和盐渍土两种盐分供给源有不同的迁移规律.随细粒含量增加盐溶液供给源水盐迁移量逐渐减小,迁移速率最快的为10%细粒含量的土柱.随细粒含量增加盐渍土供给源短期水分迁移高度增加,整个土柱盐分迁移量增大,盐分迁移最显著的是30%细粒含量的土柱.因此粗粒盐渍土地区道路工程宜通过控制细粒土含量来抑制粗粒盐渍土水盐迁移.  相似文献   

16.
粗颗粒土颗粒破碎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室内粗颗粒土的大型三轴和单轴试验,对粗颗粒土的颗粒破碎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粗颗粒土母岩性质、级配、围压及应力状态对颗粒破碎的影响.结果表明:粗颗粒土的母岩强度或细颗粒含量越高,或粗颗粒土的浑圆度越好,颗粒破碎率越小;随着围压和应力的增大,粗颗粒土的颗粒破碎率也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氯盐渍土的溶陷特性及其影响因素,以青海地区铁路沿线砂性氯盐渍土为依托,以初始含水率、氯盐含量、压实度及起始溶陷压力为四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室内正交试验。探究了以上四个影响因素对溶陷的影响程度;并通过三维曲面散点图对其进行拟合,定量分析了这四种影响因素对氯盐渍土的影响关系;论证了青海地区锡铁山到北霍布迅地区铁路沿线地表土在铁路路基中的适用性。试验结果表明:氯化钠含盐量对溶陷影响最大,初始含水率次之,起始浸水压力和压实度影响最小;得到了地表土溶陷系数随初始含水率、含盐量、压实度、浸水荷载和溶陷系数的Rational Talor关系式。当列车时速不超过250 km·h~(-1)时,地表土可用作铁路路基填料;当车速超过300 km·h~(-1)时,不可用作高速铁路路基填料。  相似文献   

18.
青海东部地区盐渍土的分布特征及工程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东部地区盐渍土主要分布于山麓斜坡带高阶地和河谷高漫滩,前者属中一弱硫酸、亚硫酸盐渍上,且多具中等-强烈湿陷性,盐份主要来自斜坡后缘含盐碎屑岩风化物及易溶盐;后者为亚氯、亚硫酸盐渍土,溶于土中的盐份系浅层咸地下水常年毛细上升蒸发所致.盐渍土具有溶陷性、盐胀性、腐蚀性,工程建设中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