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每个人背后都有故事,只不过它有可能恰好也是一段关于后背疼痛的故事,因为估测数据显示,约2/3的美国成年人将在一生中遭受背部或者颈部疼痛。很多背部疼痛的例子由椎间盘损伤或退化引起。椎间盘是位于椎骨之间黏糊糊的小"冰球",能帮助人类脊柱移动并且吸收震荡。严重的椎间盘退化通常利用脊柱融合手术治疗。在这种手术中,受损的椎间盘被移除,同时相邻的椎骨被"焊接"在一起,形成一块坚实的骨头。这致使脊柱丧失了一些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12,(19):32-33
一项新研究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大约5亿年前,在海底有一条无脊椎生物经历了两次成功的DNA复制——这是一次"程序错误",但这个"错误"却意外地触发了包括人类在内的其它生物的最终出现。而且这一次古老的基因"突变"极大地改善了细胞通讯系统,因此我们的身体细胞整合信息的能力比现有最先进的智能手机还要好。不过也有坏消息,那就是这种信息通讯偶尔会出现崩溃,导致这一现象的基因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寒武纪时期,这一缺陷会导致糖尿病,癌症和神经错乱。有关这一研究的论文作者之一,英国邓迪  相似文献   

3.
术语故事"不可能"——人类的无奈在人们的心目中,选举的意义恐怕就在于大家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通过投票推举出最受我  相似文献   

4.
环科 《科学大观园》2014,(13):10-11
<正>很多科幻片都向观众讲述僵尸入侵的恐怖故事,而在我们的现实中从未遭受过僵尸军团入侵。然而美国五角大楼却是认真对待这种从未在现实世界出现过的威胁。根据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获得的一份名为"CONOP8888"的非保密文件,五角大楼制定了应对僵尸入侵的计划,"确保所有非僵尸人类保持作为人类的圣洁与尊严"。CONOP 8888的  相似文献   

5.
几百年来,东南亚南部的苏门答腊一直流传着一些神秘恐怖的故事,讲的是一种毛茸茸的两足动物,名叫"苏门答腊小矮人",或"丛林小矮人"。科学家发现,一种矮小的史前人类曾在印度尼西亚的另一座岛上居住,有人给他们取了个绰号,叫"霍比特人"。这项发现引发了无边的猜测。有没有可能这种小矮人并未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遥远的计划,要向太空发射一枚名叫"RAO"的微型卫星,卫星上带有人类公元2000年前文明历史的各个方面的记录,将围着地球运行到50000年以后再返回地球,告诉50000年后人类的后代,50000年前地球上已经和正在发生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观园》2011,(19):15-15
糖尿病患者要想控制好病情,除了积极治疗,还要避免常犯的6个错误。美国"网络医学博士"最新载文提醒,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不妨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1.不了解疾病。美国俄勒冈卫生与科技大学糖尿病健康中心主任安德鲁·阿曼博士表示,糖尿病患者看医生的时间是有限的,在99.9%的时间里,糖友是自己的"医生"。如果不了解糖尿病,不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饮食、  相似文献   

8.
人类克隆主要涉及到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目前,国际社会在反对生殖性克隆人立场上几乎高度一致,但对治疗性克隆却充满分歧。对治疗性克隆的不同伦理立场,形成了不同的人类克隆公共政策选择。本文讨论了关于人类克隆的不同伦理立场,分析了从"限制"到"自由"的五种公共政策选择,认为作为形塑"硬科学(hard science)"的重要力量,伦理文化诸因素通过公共政策选择,去鼓励或阻止某些行为,实现了社会对科技活动的引导、干预和控制,保持了公众利益、科技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必要张力。  相似文献   

9.
正早在2005年,联合国就通过宣言明确:克隆人的做法违反人类尊严和保护人的生命原则,克隆人是不人道的,也不符合伦理。《西游记》里的神话正在成为现实。克隆猴"中中"和她的妹妹"华华"在中国诞生近两个月!北京时间1月25日,它们的故事登上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封面,这意味着中国科学家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中中"和"华华"是体细胞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2011,(9):50-51
糖尿病发病率急剧上升,我国患病人数近9240万,每年以170万速度递增,预计2025年,可达1亿.历代医家将糖尿病归属于消渴范畴,按"三消"进行辨证.目前,2型糖尿病人群中有40%~60%缺乏典型"三消"症状,因而按"三消"辨证可致漏诊.当前,现代医学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尚缺乏理想的药物和有效的防治措施,仅限于控制血糖以延缓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而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慢性病变有一定的优势和特长.但糖尿病中医临床辨证尚欠规范,没有统一辨证标准;缺乏对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早期有效干预模式;缺乏降血糖和防治并发症有效中药方药的筛选方法;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机制尚不明确.34年来,针对上述难点,开展了"三型辨证"临床应用及系列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1.
狗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在阿根廷中部的维拉卡洛斯帕兹镇,就上演了一段人与狗之间的感人故事。一只叫做"队长"的德国牧羊犬在主人去世后,自己从家里跑到墓地,守护在主人的墓前,一守就是6年。"队长"的主人叫做米盖尔古兹曼。他于2005年将"队长"买回家,作为送给儿子的礼物。然而,第二年的3月,古兹曼突然去世。古兹曼的家人将他安葬在当地的公墓。但当他们参加完葬礼回到家后,却发现"队长"  相似文献   

12.
《科学大观园》2001,(9):16-17
话说45亿年前的太古年代,如今被"锁定"在太阳系各行星中的原子,包括构成你我生命的原子,只是游弋于一大团圆盘状的宇宙尘埃、气体之中.这种被称为"星云"的星际云绕着我们幼年的太阳缓缓而行,犹如一个巨大的唱盘徐徐旋转,直到混沌初开的那一刻:星云开始聚集,继而"石化"成团,直到几百万的前,引力使星云形成了一个个行星,包括孕育了我们人类的地球.但是迄今为止,在地球上逐渐进化而成的人类智慧仍无法解释宇宙尘埃"石化"的成因,而"混沌初开"这一刻的重要性又是不言而喻的--这正是科学意义上的开辟鸿蒙,也是我们人类"创世纪"故事的开始.可我们能够利用的证据偏偏又是支离破碎的:我们仅有若干珍稀的陨石,即那些不小心闯入地球运行轨道、从天而降的一些远古时代小行星的残骸;而在无意间入侵地球之前,这些小行星自太阻系"石化"之初便一直漂浮在太空中.  相似文献   

13.
《科学大观园》2014,(7):76-77
正"柔情可爱"被人类用各种文学形式无数次地赞美,感人的故事多于天上的繁星。其实,动物界的柔情可爱也是一样的。一只小白兔从桶里探出身子,与一只毛茸茸的波美拉尼亚种小狗的嘴巴贴在一起。这是两只满怀柔情的动物"以吻封缄"的可爱瞬间。其实在自然界中,有很多含情脉脉的动物都在无时无刻地感受着对方的柔情。  相似文献   

14.
几百年来,东南亚南部的苏门答腊一直流传着一些神秘恐怖的故事,讲的是一种毛茸茸的两足动物,名叫"苏门答腊小矮人",或"丛林小矮人".科学家发现,一种矮小的史前人类曾在印度尼西亚的另一座岛上居住,有人给他们取了个绰号,叫"霍比特人".这项发现引发了无边的猜测.有没有可能这种小矮人并未灭绝,现在还生活在丛林深处?或者,林子里会不会栖息着某种未知的类人猿?  相似文献   

15.
再创人类     
现在人类所面对的地球上的种种变化已经超出了地球的承受能力,产生了全球危机。人类思维之技术如果不能与自然界的技术相兼容的话,人类必然受到自然的惩罚。所以“再创人类”是我们要承担的伟大工作。这种再创是在人类对危机反思的层面上,在生命系统的共同体内,在一个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是以故事的内涵和所共享的梦的体验为依据的。  相似文献   

16.
正狗无法选择主人,它的一生取决于跟随了怎样的人类。在这些取材于真实故事的影片中,汪星人淋漓尽致地诠释了狗与人类的故事。它们的忠诚、聪慧勇气、信任,打动了无数观众。我的小狗斯齐普上映时间:2000年豆瓣评分:8.0关键词:陪伴、忠诚剧情简介:电影根据威利·莫里斯的回忆录改编,讲述了小朋友威利与一条名为斯齐普的狗的故事。威利是家中独子,在那个年代独生子十分罕见,威利因此受到同龄人的排挤,只有隔壁的丁克让威利感到快乐和安全。可没过多久,这个值得信赖的朋友走上了战场。为了安慰伤心的威利,母亲送给了他一只名叫斯齐普的小狗。整部影片在温馨的定格画面和柔和的背景音乐  相似文献   

17.
<正>关于吸血鬼的恐怖故事已流传数百年。科学家新近的一项研究显示,"吸血的人"并非我们所想的那样"超凡脱俗",很可能与一种基因突变密切相关。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研究提出确凿证据表明,人们所观察到的人类吸血现象源自一种血液紊乱。尽管红细胞天生性原卟啉病(EPP)非常罕见,但该病症很容易被理解为一种基因突变,它会影响血液中的氧气,使患者对阳光照射产生光敏,就像传说故事中吸血鬼  相似文献   

18.
正向皮肤照射光线或成为一种测试人们是否处于糖尿病和心脏疾病最早期阶段的新方法。该方法之所以奏效,是因为血液和其他体液中的葡萄糖能随机粘住皮肤和其他组织中的很多不同蛋白质分子。"它们就像胶水。"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Bruce Wolffenbuttel表示。这些"糖化"的蛋白质被称为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会导致包括血管壁在内的组织变得更加僵硬,而这带来了高血压。AGEs在人类组织中的累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  相似文献   

19.
《科学大观园》2001,(11):23
中山医科大学陈系古教授等人在国际上率先使用被丢弃的人体皮肤细胞与家兔卵母细胞结合,成功克隆出100多个人类胚胎,这些胚胎可以用作治疗性克隆研究,获取人类胚胎干细胞.人类胚胎干细胞可在体外诱导分化,克隆出人体全身所有的200多种组织和器官、但这一在治疗性克隆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成果公布后,立刻遭到一些人的质疑.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的4位专家联合致电<文汇报>,认为该成果亵渎了人类尊严,是对生命伦理的"突袭".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13,(1):59-60
心血管系统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首敌,彻底阐明其发病机理并寻求相应的治疗措施,是当今世界医学界亟待攻克的一项重大课题。临床研究结果提示,糖尿病与代谢综合症是心血管疾病的诱因,而循环血液中脂联素(APN)含量和/或活性的降低是糖尿病与代谢综合症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