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互联互通蓝图下,依据修正的波特"钻石模型"分析我国产业的转型发展和竞争优势,对互联互通蓝图下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中高速增长提出以政府继续发挥主导作用为前提,构建良性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完善产业升级发展的法律法规、密切与国际关联产业的交流等对策,以实现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
以乌鲁木齐市为研究区域,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构建新型城镇化与旅游产业两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2003—2016年乌鲁木齐新型城镇化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状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与旅游产业两系统综合发展水平逐年提升;耦合协调度值由0.386 4上升到0.943 7,实现了两系统耦合协调度从2003年的轻度失调到2006年的勉强协调再到2016年的优质协调的转变;为进一步深化两系统协调发展,需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契机下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政府部门主导的多部门相互合作与监测,以产带城,提高旅游城镇化的支撑力.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的背景下,开发区作为区域经济活动集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高地,其自身的转型升级是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在构建改进的开发区生命周期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探索引入开发区发展水平指数和开发区生命周期阶段评价体系,选取湖北省作为典型研究区域进行开发区生命周期阶段与转型升级路径研究.研究结果认为,开发区是一个复杂的生命系统,具备生命周期阶段的演进特征,利用改进的生命周期理论构建定量模型,研究开发区发展的生命周期阶段,把开发区划分为工业园、产业园区、城市新区和产业新城四个阶段,提出不同阶段开发区的可能转型升级路径,对不同阶段的开发区转型升级策略进行分级分类指导,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指导湖北省开发区转型升级实践.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互联互通蓝图下,基础设施、资金、政策和人才的互联互通,使区域合作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呈现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通过分析我国农业发展形成的资源依赖型、设备精良型、集聚效应型和"互联网+现代农业" 4种农业模式,及存在居民对农产品消费需求和农业供给之间、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之间、农业投入与产出之间、农产品市场融合度与农业竞争力之间以及农业结构优化与农民持续增收之间的矛盾,提出在农业相关产业链的创新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和调整过程中,我国政府、社会、企业和农民各方的合作与努力,最终构建市场调节引导、国家综合调控、产业融合发展、企业创新发展和农民优质参与的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发展机制,并提升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以促进我国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的中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5.
叶笛  林峰 《科技与经济》2017,30(5):41-45
针对福建自贸区发展机遇下产业升级转型的现实问题,利用创新网络等相关理论,对"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战略下福建唯一地方试点——福建泉州制造业进行实际调研,分析产业龙头企业创新转型能力的市场导向、吸收能力以及协同能力维度,以探析转型企业的项目关联度定位以及区域创新网络结构特点,最终提出促进福建自贸区集群龙头企业转型带动下的产业创新网络辐射效应优化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科学管理研究》2016,(3):56-59
分析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应当从全球价值链角度开展,这是当前相关研究的前沿问题。由于国内外各项制约因素的存在,中国实现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以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困难重重。在分析世界与中国产业集群的现状的基础上,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实证检验了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结论认为:人力资本供给质量、服务化水平、价值链治理强度、政策支持力度对转型升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FDI强度却抑制了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7.
自由贸易区战略是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战略观的高度来洞察中国已构建以及将来可能构建的区域贸易协定争端解决机制,对深入理解区域争端解决协定争端解决机制的缘起与未来发展有所助益。在中国现有场域下,区域贸易协定争端解决机制中的战略问题主要表现为权力转移、问题转移和范式转移。具体而言,区域贸易协定争端解决机制的形成既是区域经济组织的权力表征,也是区域贸易争端解决的制度保障,更是区域治理的典型范式。要明晰区域贸易协定争端解决机制的战略定位,应从国内战略、地区战略和全球战略等方面作出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基于互联互通蓝图下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现状,研究了人工智能技术与经济之间的正作用——促进生产、提供新经济增长动力、增加高水平就业岗位并改善工作环境、解决社会治理问题、促进国际友好往来,也分析了二者的负作用关系——减少了传统岗位、增大投资风险、冲击传统管理方式、增大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带来法律规章制度的漏洞。提出区域治理保持与时俱进、建立技术基金会、注重人才培养与人员培训、企业承担其角色、重视文化与科技的关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科技与经济》2007,20(6):62-64
创新体系建设论区域创新系统中技术预见的角色涂辉文史永安裴学进1-3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的信息风险分析姚超秦德智1-7南京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研究丰志勇唐启国1-11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与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研究王立军2-26区域自主创新与融资支持探讨王新生张伟周鲁柱2-30区域创新系统合作研究李铁立宿军杰2-34科技创新与思维方式饶世权2-38日本技术创新模式的转型及相关政策研究胡萍何丹卢姗3-3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建议吴生高季春罗利华3-7建设提升产业结构升级的江苏自主创新体系王元地张衡谢惠于晴3-11基于提高自主…  相似文献   

10.
通过构建要素配置效率测度模型,基于技术创新视角探究2011—2020年我国各地区应急装备产业要素配置水平,并分析其如何推动应急产业发展升级.主要研究结论有:(1)样本期间内中国应急装备产业创新效率水平不断提高,而要素错配程度呈“U”型变化趋势.若资本和劳动要素错配得到改善,则分别可使效率提高83.43%和7.59%.(2)应急装备产业区域发展不均衡.创新要素配置效率较高的东部沿海、北部沿海地区,应急装备产业发展规模均处于前列.发展规模较小的新疆、青海等地,创新要素错配更严重.(3)应急装备产业资本和劳动要素错配程度的降低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干预负向影响应急装备产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化程度以及对外开放程度与产业转型升级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化工材料产业集群创新是推动石化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和必然路径。本文通过对宁波化工材料产业集群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从协同合作网络构建与机制完善视角对产业集群链接共生、集群企业创新网络建设进行系统研究,为进一步推动宁波化工材料产业集群智能融合发展,提升集群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研究——以河南省三门峡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范围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内旅游业迅速兴起,区域旅游产业的地位基本确立.区域旅游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传统旅游区面临旅游产业转型和升级.以三门峡市为例,在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产业集群和区域旅游增长及构建的角度,提出"点轴驱动、集群开发、重点突破"的发展思路,构建一个重点突出,产业互动、集群开发的产业布局网络,实现区域旅游空间布局由点状分布向点线结合网络互动集群式布局转变.  相似文献   

13.
新发展格局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历史机遇和强大动力。基于新发展格局视角,在分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的主要成绩、面临的主要困境基础上,提出新发展格局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加强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国家顶层设计,破解示范区产业“卡脖子”技术难题;强化示范区产业链与创新链精准对接,推动示范区上下游企业创新链产业链联动协同发展;加快推进示范区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强示范区产业数字化平台建设;全面推动示范区产业绿色生态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示范区产业新发展格局;持续推进示范区政府“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14.
《河南科学》2016,(11):1934-1942
旅游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也为旅游产业水平的提高提供经济基础.首先,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权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模型,对河南省18地市进行空间和时间两个层面的耦合协调研究,随后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做进一步探讨和优化.结果表明,在空间层面上,郑州市、洛阳市、焦作市和南阳市实现了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而其他14地市则处于不同程度的失调状态,同时,除郑州市达到优质协调外,开封市、洛阳市和焦作市为区域经济相对滞后型,其他14地市均属于旅游产业相对滞后型;在时间层面,河南省不同地市两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郑州市提高幅度最大,济源市提高幅度最小,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差异不断拉大.最后提出促进旅游产业内涵式发展、打造国际旅游品牌等提高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的建议,促进河南省由旅游大省到旅游强省的跨越.  相似文献   

15.
刘洋  张展生  裴启银 《广东科技》2012,21(23):12-13
转型升级是专业镇当前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专业镇的产业升级应当与城市转型同步。专业镇不仅要通过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总部经济等来实现产业升级;同时,也需通过提升城市建设、人才集聚、管理方式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城市服务功能反哺产业发展。以"产业支撑城市、城市提升产业"的同步发展思路,形成产业升级、城市转型和管理创新的三轮驱动,实现产业与城市的协调共融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5—2019年长三角地区产学联合申请专利数据构建合作网络,运用空间网络分析法、模体分析法和指数随机图模型研究网络的演化特征及动力机制。研究发现:在空间格局上,由“三足鼎立”向“核心-边缘”演变;在局部模体上,闭合模体是网络中的重要模体,网络存在集团化现象;在网络动力机制上,内生结构效应和节点属性效应是网络关系形成的重要动力,演化过程中存在显著的“马太效应”与“同质效应”。从战略协同、高地共建与机制重构等方面提出优化区域创新合作网络结构和促进长三角创新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转型升级是专业镇当前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专业镇的产业升级应当与城市转型同步.专业镇不仅要通过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总部经济等来实现产业升级;同时,也需通过提升城市建设、人才集聚、管理方式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城市服务功能反哺产业发展.以“产业支撑城市、城市提升产业”的同步发展思路,形成产业升级、城市转型和管理创新的三轮驱动,实现产业与城市的协调共融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产业要发展就必须实行转型升级,构建和引入EAP是中国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EAP是提升产业文化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企业员工自身发展的先进机制;是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有力帮手。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中EAP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产业转型升级呼唤着EAP,也为中国EAP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相似文献   

19.
《世界博览》2014,(22):7-7
事件: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周活动,于11月5日至11日在北京举办,这是我国时隔13年再次举办APEC。此次APEC会议就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增长,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三大重点议题达成了广泛而深入的共识,通过了《北京纲领:构建融合、创新、互联的亚太——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宣言》《共建面向来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亚太经合组织成立25周年声明》两份成果文件。  相似文献   

20.
区域创新与武汉城市圈特色产业的空间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推动世界经济形态转型,区域竞争加剧、地区合作需求上升,基于创新的特色产业发展将主导区域竞争格局.武汉城市圈是一个松散的“经济联邦”,但存在一体化发展的产业、创新和空间基础.以钢铁及新材料等8个特色产业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与产业集群网络兼容的空间组织系统,能够充分发挥武汉市的产业组织和创新扩散功能,从而加速区域发展、提升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