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家庭中每位成员都是心理健康者时,这多半会是个和睦家庭、少病家庭、长寿家庭。那么心理健康有没有大致可以遵循的标准呢? 我们根据国内外心理学界王登峰、张伯源及国外马斯洛、坎布斯等专家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的一些意见,特别提出心理健康十一条标准。  相似文献   

2.
社交天性     
<正>从本质上讲,人是一种社会动物。自出生之日起,我们便依赖天然的血缘关系与家人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当我们逐渐长大,不得不离开家庭的庇护,为自己在外界争得一席之地时,与陌生人的种种接触又使我们拥有了不同的社会关系。人类是如此的不同,虽然一些动物也可以组织起不同大小的群体,但没有任何物种会像  相似文献   

3.
<正>长期太空旅行可能对人体造成影响已经不再让人感到意外。但是,这种影响究竟在分子层面上的机制是如何的?科学家们为了弄清这个问题的答案,对18名曾经长期在国际空间站上执行任务的宇航员血液样本中的蛋白质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长期的太空环境会让人体的免疫系统在面临不熟悉威胁时"开启了所有可能的防御机制",这导致了人体多方面的改变——从器官到组织,  相似文献   

4.
晕车是由于脑部在环境中收到错误的信息所致。唐诺波斯基博士指出,为了使身体平衡,我们的感觉器官不断地收集外界的信息,并送到内耳。犹如电脑一般,内耳会组织这些信息,进而输送至大脑。当我们的平衡系统发现内耳所接收到的信息与眼睛所接收到的有出入时,便会发生晕车、晕船或晕机。并非每个人都会发生,但当它来临时,你会感到头晕、冒汗、肤色苍白、恶心,最后可能呕吐。一旦你感到晕车症状出现时,并不容易制止它,尤其当你觉得恶心时。下列疗法可以帮助你处理各种症状,而且可能使你提早结束症状。更好的是,它们还能防止症状的发生。下次搭船时,便可悠游于海浪的起伏间。  相似文献   

5.
<正>分子生物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在和同事发现了DNA结构后提出了"惊奇假说"。这种假说认为人类意识的各种方面,不管是对家庭的深厚感情,还是对上帝的信仰,都只不过是大脑神经网络电活动的结果。克里克在1994年写到:"你只不过是一堆神经元而已"。当这些网络收到刺激时,就会体验到构成我们生活的身体感觉和情绪体验,大脑将这些记忆存储起来,当存储它们的神经网络再次被激活时,我们就能想起这些记忆。尽管这种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07,(17):45
从心理角度来说,人的情绪总有一种处于平衡状态的需求。当心理平衡时,人就会感到心情愉快,精力充沛,信心百倍;而当心理失调,则会令人情绪多变,喜怒无常。心理失调时,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来维持心理的平衡呢?  相似文献   

7.
我们体内的细胞有一种特殊的模式识别受体,当它们识别出常见微生物的分子特征时,就会激发免疫系统.这些常见微生物的分了结构特征之一是脂多糖(LPS),这是一种锚定在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上的长链糖. 脂多糖具有标志性的特点,以至于很多研究人员以为我们的身体可以识别任何微生物上的脂多糖.但近日发表在《科学·免疫学》杂志上一项新研究表明,有一些深海细菌的脂多糖是我们身体的模式识别受体无法识别的.  相似文献   

8.
<正>即使可以选择移植器官,也会面临免疫系统的长期排异的问题,并且在移植的过程中,器官如何保存,手术本身会对器官造成哪些不可逆的损伤或破坏,也是需要深入考虑的。免疫系统发生排异反应主要是因为提供器官的人和接受器官移植的人的血清型不同,接受移植者的免疫系统无法正常识别移植器官,而是视为体外入侵物进行攻击。因此,病人需要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才能减轻排异反应,但这会削弱病人的免疫力,是一把需要谨慎使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15,(7):21-22
在小儿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为其提供饮食的方式也应是不同的,如何从饮食中给孩子更多的免疫保护呢? 0~3岁方案 孩子出生时从母亲处得到免疫力,一般可以维持6个月左右.6个月以后孩子自己的免疫系统逐渐发育,到1岁时小儿体内的抵抗力水平相当于成人的60%,到3岁时已经相当于成人的80%左右了.  相似文献   

10.
青木 《科学大观园》2012,(22):41-43
一些预言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时曾预言,人类到2012年就可以驾驶飞行汽车出行了,就可以到月球上购买房产了,还能享受机器人管家提供的服务。除此之外,可怕的癌症也将被攻克。而今已经到了2012年,飞行汽车虽然已经被研制出来,但还没有正式上路;尽管机器人开始走进家庭,但仍如凤毛麟角。这说明了有些技术的发展速度并没有我们想象得快,甚至无法与电脑和智能手机技术的发展相提并论。因而专家预测一些现代技术到2030年仍会使用。  相似文献   

11.
烟草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这一点已为人们广泛认识。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烟草不仅促进癌细胞的生长,还会帮助刚形成的癌细胞逃脱人体免疫系统的侦查、攻击,使癌细胞加速在人体内扩散开来。这项成果是由纽约大学的简·A·麦克卡勤和同事共同发表的。该项成果显示,细胞表面的一些物质会向免疫系统发出信息,显示该细胞是不是对人体有害,而免疫系统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决定是否破坏它。而受烟草影响的细胞此种预警物质明显减  相似文献   

12.
在家庭中,当有成员患病时,必然会给其他家庭成员带来影响。尤其是在夫妻之间,这种影响甚至可能是致命的。据美联社报道。最近,有研究人员发现:丈夫或妻子患上虚弱的疾病,会加速自己爱人的死亡。研究人员认为,夫妻一方患病后,生活的压力、无人陪伴、实际帮助以及家庭收入和其他维持生活的来源都会减少,从而影响到另一方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3.
健康生活,首先要从爱自己做起。专家建议我们要做的是:改变室外活动方式,选择交通路线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在外出时选择一些较为僻静的道路,以避免尾气;不要在马路上从事体育锻炼;市内1~3公里内应尽量走路或骑自行车;驾驶汽车时,也要有环保意识,注意少刹车,匀速行驶。亲近绿地大多城市女性已习惯从楼宇到楼宇的灰色生  相似文献   

14.
《科学大观园》2010,(21):28-29
<正>据《每日电讯报》报道,在英国,有多达一半的人患有花粉过敏症。这种疾病是因人体免疫系统对花粉起反应所致。鼻子和眼睛里的细胞与花粉接触后,会分泌组胺和其他化学物质,造成眼睛红肿、鼻塞等症状。  相似文献   

15.
<正>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鸟类没有嘴唇也生活得很好,乌龟的嘴唇也硬化成喙。但是绝大多数哺乳动物却都长有嘴唇,人类也不例外。我们在吃饭时还可能将嘴唇误认为食物,把嘴唇咬伤。每到这个时候不禁会问,这个环绕嘴巴的超级敏感并且很容易受伤的组织究竟有什么用?虽然偶尔会在无意间将嘴唇咬伤,尤其是下嘴唇,但它们非常重要,我们也非常重视嘴唇。用嘴唇吮吸是我们出生后拥有的第一种技能之一。嘴唇的最基本  相似文献   

16.
当婚姻的帷幕徐徐拉开时,夫妻俩开始在家庭的“围城”里演绎一幕幕故事。日子久了,有的人感到婚姻如平淡的电视连续剧,再也无法导演下去;如同嚼过的口香糖,无滋无味。从两情相悦到彼此间出神入化的心灵相契,最后走进结婚的礼堂,家庭的重担已历史地落在  相似文献   

17.
《科学大观园》2009,(5):46-46
心理压力即精神压力,现代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所体验,心理压力总的来说有社会、生活和竞争三个压力源。压力过大、过多会损害身体健康。现代医学证明,心理压力会削弱人体免疫系统,从而使外界致病因素引起肌体患病。现代生活的压力,像空气一样无时无刻不在挤压着我们。那么,怎样才能摆脱压力呢?据研究,下列20种心理调节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减压方法。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8.
<正>人类平均每天吸入体内的霉菌孢子数量在1000到100亿颗之间,特别是在暴雨和洪水灾害过后的几天,真菌大量滋生,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发霉的气味。每一颗微小的霉菌孢子都有可能附着在我们温暖、潮湿的肺部,在那里伸展卷须,像藤蔓植物一样生长,入侵我们的内脏器官,慢慢地消耗掉我们的生命。幸运的是,人类的免疫系统使大部分人免于遭受如此痛苦的死亡方  相似文献   

19.
道技合一     
"请对准屏幕,请张嘴,请眨眼……",拿起手机,不用去柜台,轻松办理银行转账;点开购物APP搜索几款"种草"的物件,下次打开手机时,便会有一堆你可能感兴趣的信息推送到你的屏幕上…… 不知从何时开始,个人在大数据面前变得越来越透明,我们在享受着互联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担心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科学大观园》2009,(3):8-10
美国《时代》周刊评出的2008年十大医学突破,从早老性痴呆的治疗到干细胞疗法悉数入选。从这些榜单中我们也可以领略到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