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筛选区域森林资源资产审计重点地块,既可以提高中国森林资源资产审计效率,又可以完善国土审计的地理信息应用技术。【方法】基于林地景观格局视域,运用ENVI和ArcGIS将浙江省各市域2000、2005、2010、2015年4期遥感影像数据转换为网格分辨率为30 m ArcGrid数据格式,并运用Fragstats 3.3进行林地破碎度指标计算,构建基于林地破碎度综合指数和集中度指数的森林资源资产地域审计重点筛选模型,用此模型筛选浙江省森林资源资产重点审计城市。【结果】所构建的模型有望提高政府国土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重点甄别效率; 利用所构建的模型对浙江省11个地级市森林资源资产进行评估,筛选出舟山、金华、湖州、嘉兴和绍兴5个重点审计城市为全省森林资源资产地域审计的重点区域,佐证了模型科学性; 模型在浙江省的案例应用表明,在森林资源资产审计中将森林资源清查和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可提升国土审计的地域主体识别效率与审计结果的可视化解读。【结论】基于林地景观格局的视角构建森林资源资产审计重点区域识别模型,可将提高审计效率的基点落在林地景观变动幅度较大行政区层面。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探究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前景,通过对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数学基础和无人机航测优势分析,研究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可以从整合数据资源、建设信息化平台、制作专题地图等方面来服务于乡村振兴,认识到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基础性、先行性作用,未来能在乡村振兴工作、助力乡村农业产业发展中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当前市场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如何把握科学的审计方法,有的放矢地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有效地开展审计活动,是审计工作应该注重的问题。笔者从长期的财务工作经验中深感现代科学的审计技术是企事业单位资产、财务管理不可缺少的具有举足轻重的一项工作。本文试从自身的工作实践并借鉴同行的先进做法,对内部审计的基本方法、效益审计的基本方法、经济责任审计基本方法、基建工程决算审计基本方法、审计方法发展新趋势进行探讨,提出现代科学的审计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应注意的问题,愿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4.
张喆瑜 《科技信息》2012,(9):102-102,82
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应用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审计中的审计对象、审计方法和技术以及审计环境和风险等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理解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理论、方法、过程,应当成为我们的必修课。本文主要从信息系统审计定义、审计内容以及目前常见的审计过程几个方面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草原资源资产负债表构建存在数据资源分散、计算过程复杂等问题,而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为构建草原资源资产负债表提供了无限可能。通过分析草原资源资产负债表大数据平台构建的依据及原理,从4个方面设计了草原资源资产负债表大数据平台总体架构,并剖析了构建大数据平台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草原资源资产负债表大数据平台的构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宽带用户资源管理是在地理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等计算机科学技术结合的基础上,实现对各种网络线路资源及终端用户的综合管理过程.本文运用关系型数据模型与面向对象型数据模型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对地理信息进行有效设计,通过单一的接口来管理不同类型的信息,实现了对宽带用户的有效管理.本文给出了系统的设计方案,阐述了实现的功能,为推动宽带用户的智能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空间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快速发展的新兴技术,在开展文化遗产和历史研究领域得到广泛运用。空间信息技术为档案资源开发带来了新机遇,档案的数据和信息资源是空间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的基础,促进空间信息技术与档案资源开发的互动和耦合,以档案为基础、结合空间信息技术、开展日常管理工作和研究、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马长志 《科技资讯》2007,(35):232-232
本文从资产减值会计的基本理论出发,述及了资产减值会计定义、确认、计量及计价的问题,阐述了资产减值对会计信息质量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并举例说明了这一重要影响主要反映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这两个方面,同时对有关资产减值准备审计的必要性及在具体审计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信托投资公司的资产负债业务中,股票投资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对股票交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是了解其资产状况的重要手段。在吉林省信托投资公司审计中,审计组运用计算机审计技术,利用C#结合SQL Server编写股票投资审计程序,可计算出任意时点的股票投资浮盈浮亏情况,极大地提高了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改造了地理教学结构,翻新了学生学习方式,激活了地理教学艺术,拓展了地理教师职能。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学习之中,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建构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对政府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提出了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作为其内涵和外延也面临解决审计监督全覆盖问题。信息技术的运用已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创新手段。就目前国内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信息化现状作简要分析,并对未来可能应用的方向作了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12.
盈峰 《科技信息》2011,(13):399-399,389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内部审计内容、审计线索、审计技术和内部审计人员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审计部门应加快信息技术条件下内部审计法规的制定,加强对内部审计风险的控制,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全面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促进内部审计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地理空间信息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数据,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航天航空技术、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卫星导航定位等高新技术为核心的地理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地理信息产业是指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地理信息资源进行生产、加工、开发、应用、服务和经营的全部活动,以及涉及这些活动的各种设备、技术、服务、产品的实体集合体。  相似文献   

14.
宁夏草原昆虫区系分析及生态地理分布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夏草原昆虫已知21目207科1374种,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金龟类(Scarabaeoidea)、蝗虫类(Othoptera)、蝶类(Rhopalocera)、夜蛾科(Noctuidae)和蝽科(Pentatomidae)5个类群,结合宁夏生态地理实际分析其区系组成特点,并对草原昆虫的一般地域分布和垂直分布进行基本分析,据此提出宁夏昆虫生态地理区划的初步意见,即3个区:六盘山森林草原昆虫区;黄土高原干草原昆虫区;荒漠半荒漠草原昆虫区。荒漠半荒漠草原昆虫区又分3个亚区:贺兰山、罗山草原昆虫亚区;河套绿洲草原昆虫亚区;荒漠半荒漠草原昆虫亚区。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革命为企业带来了机遇,也使企业面临更加复杂的风险环境.这种变化必将突出内部审计在公司运营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要求内部审计能够满足企业决策层对于风险控制的要求.审计风险既是决定审计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分配审计资源的先决条件.本文对审计风险的成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内部审计风险的识别及防范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探索、分析变革后的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下,教师如伺更有效地开拓新的地理课程资源的问题.文章先借鉴了普遍意义的对课程标准的一些解释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在了地理课程资源的描述和分析上.而新的地理课程标准的精神更是融入了本文的主旨的探究中.并初步得出了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应从与学生日常的生活相贴近的入和事物、现象中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甘肃河西地区资源与环境基础信息系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甘肃河西走廊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的目的,就是利用地理信息资源与环境数据库和空间分析方法,探讨河西内陆流域水资源分配和调控的优化模型和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模式,进而探讨人地关系协调发民遥综合模型。本文系统介绍了甘肃河西地区资源与环境基础信息系统的结构、功能、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对甘肃河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作了初步的探讨,分析了河西地区社会经济空间格局的基本特点,认为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综合研究一个地区社会  相似文献   

18.
采用基于.NET平台的B/S与C/S混合模式,以草原灾害预警模型为核心,应用数据库技术、GIS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了融合通用地理信息功能与草原灾害预警功能的分布式系统;以甘肃省牧区为例,讨论了草原灾害信息系统实现的技术平台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枝术的普及和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阐述了体育信息资源的含义、特征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探讨了在教育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做好体育信息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20.
随着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向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扩展渗透。信息化对于审计工作也带来了挑战。审计信息化系统的开发有利于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改革审计手段和方式,及时、准确和全面了解审计对象和审计项目的情况,科学制订审计计划和调整审计力量,实现审计资源的整合,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促进审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加强审计"人、法、技"建设,全面提高审计工作质量,规避风险,更好地履行审计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