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自然寿命究竟有多长?这一直是科学家非常感兴趣的问题。最近,俄罗斯一位科学家发表研究成果称:人的自然寿命应该是280岁。这一消息引起了世人的关注,人们也不得不由此想一系列问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14,(15):14-15
<正>微博上曾经流行一种说法,称"人一生能吃九吨左右的食物,谁先吃完谁先走"。"一生只能吃九吨"引起了众多网民议论,甚至有网友调侃"绝食是不是能长生不老?"调查发现,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如果按照70岁寿命计算,人一生大概要吃掉50吨食物。营  相似文献   

3.
秋瑜 《科学大观园》2014,(16):72-72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一些科学家正在研发一套根据人脸老化速度进行寿命分析的系统,即通过观察人脸的老化速度来预测人的寿命。提出这一构想的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生物统计学家杰伊·奥利尚斯基说:"在变老的过程中,一些人比另一些人衰老得更快,衰老较慢的人的后代往往比其他人活得更长。"据了解,这项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技术包括使用电脑扫描面部照片,以记录衰老的迹象。除了将种族、性别、教育水平和  相似文献   

4.
科学家发现,通过测量儿童基因,可以预测一些人的寿命有多长。寿命被写进我们的DNA里,而且从我们刚刚出生就能看到这些信息。寿命的长短主要取决于端粒的长度,人们形容端粒的“作用就像鞋带上的塑料头”,可以用来防止染色体磨损。  相似文献   

5.
<正>"人们争夺的最终不再是金钱,而是生命"科技进步让人们活到百岁和返老还童都不再是痴心妄想,但这引发了另一个问题——拥有良好生活习惯、无压力、负担得起昂贵医疗费用的富人将越活越长,穷人却可能比父母一辈还要短命。有人甚至预言,富人的寿命将是穷人的2倍,一场因贫富间寿命鸿沟引发的革命一触即发。美国的贫富差距非常惊人,自1975年以来,个人收入80%的  相似文献   

6.
<正>大家每天都会在座位上坐多久呢?随着办公桌一族逐渐增多,不少人一天有一半的时间都坐着度过,这其中,有不少人会想着"平常运动不足,周末加强运动就好了"。然而研究发现,减少坐着的时间比增加运动更具有增寿效果,"反正都有加强运动工作过程中久坐也没关系"的想法非常危险。那么,对于久坐的办公族来说,养成哪些好习惯才能有助延长寿命呢?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社会中,恐怕还没有哪一种社会力量能与科学、技术所起的社会作用相媲美.它们延长了人的寿命、增强了人的能力、扩大了人的视野、确立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甚至使人们无所不能.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中起着如此举足轻重的作用,以至于人们在分析某种社会现象时总会论及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尽管这需要进一步进行分析),并且常常在用词上把二者紧密联系起来或者干脆把它们简称为"科技".然而,这种不假思索的混同和简化却往往会造成诸多歧义和混乱.  相似文献   

8.
西班牙马德里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的玛莉亚·比拉斯科博士提出了一种"科学算命"的方法:通过提取血液中的细胞,测试细胞中端粒的长度便可推断一个人的寿命有多长。这种检测方法将于2011年年底在英国上市,也引起各方争议与关注。那么,这种"科学算命"的疗法是否管用?端粒与寿命的关系这项商业端粒检测方法的发明者,西班牙马德里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的玛莉亚·比拉斯科博士说这是一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10,(19):12-12
<正>英国食品标准局8月3日证实,一头由美国籍克隆父母所"生"奶牛的奶制品,在没有任何标识情况下进入英国市场,不仅让很多英国人震惊、担心,也引发了全球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从"多利"开始,不断有克隆猪、牛、羊、马等动物出现,且克隆动物的肉制品和奶制品逐渐被推上人们的餐桌。对此,争议一直不断。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14,(21):25-25
<正>语言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和象征,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工具,人们通过字词句的排列组合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然而,这项看似普通的能力却并非人人都能拥有。有不少孩子在该开始说话的年纪却迟迟没有开口。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王小亚指出,"听"是"说"的基础,听力的  相似文献   

11.
"科技:天使抑或魔鬼",这是一个很有意义但又颇具误导性的话题.它马上使人回想起两百年前卢梭写给法兰西科学院的著名征文--<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正是它首次为科技戴上了魔鬼面具.对于经历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和切尔诺贝利核泄漏的现代人说来,这是一张既令人惊惧又令人迷醉的面具;当"小男孩"核弹飞临广岛之时,魂飞魄散的人们无疑看清了那面具背后使人颤栗的死神;而当享受空前繁华富足之际,沐浴于科技阳光下的人们,又难免轻信该面具后躲藏着一位令人倾心的天使.  相似文献   

12.
<正>被俗称为"无卧牛之地"的洛阳地区有很多很多的古墓,也就是说尽是墓葬多到连牛休息的地方都没有。清末当陇海铁路修到这边后,发现了许多唐三彩。当时人们并不懂,只是把一些随葬的青铜器、玉器和金银首饰拿回家,甚至把一些唐三彩砸坏了。后来有些人把唐三彩拿到北京的琉璃厂卖,被王国维和罗振玉先生看到了,这才引起了世人的关注。此后,随着国内外的古玩商人对唐三彩  相似文献   

13.
<正>地球上很大一部分人都居住在富裕或发达的社会中,医疗和科学的进步在近两个世纪中已经大大延长了人类的预期寿命。但随之而来的是,这样的长寿是否同时带来了更好的健康状况。更进一步说,人们是否比旧石器时代的地球居民们享受到了更好的生活,人类的生活方式是否比新石器时代的农民们更好?  相似文献   

14.
<正>元朝的寿命并不长,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政权,元明完成了朝代更替。这样的消息很快就进入了日本,在日本应安三年(1370),日本禅僧义堂周信就在自己的日记《空华日用工夫略集》中写道:"唐人刮字工陈孟子、陈伯寿二人来,福州南台桥人也,丁未年七月到岸,太元失国,今皇帝改国为大明。"就是说福州的两位雕版工  相似文献   

15.
<正>霍比特人真的存在过吗?在看过《魔戒》和《霍比特人》的人们中,很多人对影片中的形色各异的"霍比特小矮人"一定印象深刻,那"霍比特小矮人"有没有可能在地球的某一个地方真实存在呢?英国伦敦帝国学院进化动物学家林德尔·布朗厄姆和马塞尔·卡尔迪洛在2007年4月出版的《生物学通讯》上发表文章说,电影中出现的"霍比特人",也许是原始人类的一支,由于进化压力才演变成矮小体型。也就是说,影片中的小矮人在人类进化史上可能确实存在过。"小矮人"真实存在过的证据  相似文献   

16.
《科学大观园》2005,(3):16-18
运动能够预防很多慢性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肠癌、精神抑郁和焦虑等,一般说来,坚持运动的人比不做运动的人寿命要长。而科学的运动锻炼不但能帮助老年人独立生活,还能加强各年龄段人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正>心脏支架真的是医生的摇钱树吗?人们对心脏支架滥用的担忧有根据吗?"要想富,干介入。"不同的人会对这句话有不同的解释。医学生可能将它视为学科受欢迎指南,心血管病人可能将它当作医生人品的试金石,而医学专家、媒体公众则从中嗅到过度医疗的信号。2019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博士生举报导师杨向军乱装支架并收回扣。"成本两百多,暴利三四万",心脏支架真的是医生的摇钱树吗?人们对心脏支架滥用的担忧有根据吗?  相似文献   

18.
人是不可能永恒的,即使你的名字在几十年几百年后依旧被人铭记,那么几千万年后呢?这些人的名字或许已被世人淡忘,然而人们不会忘记科学家记下F=ma这个伟大的公式,即使人们记不清他的名字叫牛顿;人们不会忘记元素周期表中"镭"这一元素,即使居里夫人的尸骨已荡然无存。人们或许记不清甚至记不得电灯、电话、电视  相似文献   

19.
科学家认为,理论上人类寿命有120岁,乌龟有150岁,狗有20岁。这种物种之间的寿命差异是由基因决定的。科学家已经在若干个物种里找到了跟寿命有关的基因,其中既有延长寿命的“长寿”基因,也有缩短寿命的基因。生物体内有一种新陈代谢的副产物,叫活性氧,也叫自由基,与机体老化、癌症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细胞氧化会造成细胞损伤或老化,而“长寿”基因的产物能防止细胞氧化,从而使人长寿。还有些基因的产物能修复受  相似文献   

20.
《科学大观园》2012,(15):18-19
"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无法活到基因‘指定’的年龄,"来自伦敦的罗森医生说,他是世界级的长寿权威人士。"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对大多数人来说,行为和生活方式对你寿命的影响远比基因要大得多。"最近的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