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12,(19):10-11
现年25岁的英国伤残老兵安德鲁.加斯维特成为了英国第一位"机械战士"。2010年9月,在阿富汗战场上,加斯维特在与塔利班组织的一次交火中被火箭弹击中后炸掉了右臂。而这位在阿富汗战场上失去右臂的老兵于2012年1月在维也纳接受一次长达6个小时的手术后成功地安装了一副智能机械手臂,这种与神经系统相连的机械手臂可通过大脑控制其行为。如今与妻子定居于英国泰恩赛德郡的加斯维特不仅仅可以灵活地使用自己的机械手臂抓取物品,而且还可  相似文献   

2.
机器人当哨兵 这台担当哨兵的机器人名叫"水星",由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在飓风来临前部署在新泽西州附近海域.它的设计者是加州的"液体机械"公司,这家公司研发了一系列被称为"海浪滑翔者"的海上作业机器人,"水星"即是其中一款.从外形上看,水星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由工作时始终位于海面上"浮器"组成;还有一个是装有水翼的"潜器",它位于海平面以下.浮器和潜器之间由一根长约6米的缆线相连.这台机器人的好处在于不需要装备马达,上下分离的设计使它能够将海浪中的能量转化为前进的动能.  相似文献   

3.
在需要发送一条重要的短信时,手机电池刚好没电,想必很多人都遇到过这种郁闷的事情。随着美国工程师研发出一项神奇的新技术,这种郁闷将成为过去。这项技术被称之为"环境背反射技术",利用电视和Wi-Fi信号让设备之间进行通讯同时还可将其作为能量源。环境背反射技术由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发。他们制造了无需电池的小型设备,所安装的天线能够探测、利用和反射可被其他类似设备获取的电视信号。通过发射现有信号进行信息交互,两台设备彼此间可以进行通讯。华盛顿大学计算机学与工程学助理教授希亚姆·  相似文献   

4.
ElumensVisionstation最近设计出了一种真正的三维显示器。这种显示器造型非常奇特,有点与我们房顶上接收卫星电视的天线相类似。这种可以显示虚拟三维影像的显示设备被称为“真实显示器”,只要将其于计算机显卡相连就可以在直径1.5米的显示器中与别人面对面的交谈、游戏,使用非常方便。我们还不清楚这种三维显示系统的技术参数和具体使用方法,而这款产品目前已经用于军事的飞行(驾驶)模拟训练中,但是相信就像互联网最初由于军事需要而诞生的一样,科技的发展最终要服务于全人类,所以相信我们不久也会用上如此酷的显示器了。———Pchome电…  相似文献   

5.
曾经历史1998年8月,英国的沃威克教授将一块芯片植入自己的左手臂中,植入的芯片位于左手臂上肘和肩膀之间的中间位置,处于皮肤的最下层,但位于肌肉之上。这块芯片将沃威克活动的信息通过无线电波,传送给雷丁大学信息控制系办公大楼上的一组天线,天线再把接收到的信号传给计算机。这样,计算机就可以监控沃威克在办公大楼里的活动。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04,(12):23
噪声能干扰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健康,因此人们对控制和消除噪声的呼声日益强烈。将噪声降低到无害的程度,已经成为国内外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发动机减噪美国希格比教授利用反噪声技术,成功地减小了大柴油机的低频振动。其原理是用一组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柴油机信号输入计算机,然后,用计算机对这种声音进行分析,并把“反”信号通过一组密布在发动机表面的喇叭发送出来,这样柴油机就完全“沉寂”了。飞机减噪国外专家研制出一种特制的耳机,它由一个微型的拾音器和一个通话器组成。当进入耳机的声音由拾音器送入一个很小的电气箱后接受分析并测出…  相似文献   

7.
"信号携带信息"是信号博弈分析的基本命题。该命题涉及三方面的信号研究问题:一是信号携带信息的技术论问题,即信号携带信息量的计算,由香农解决。二是信号携带信息的知识论问题,即信号携带信息的内容分析,正由知识论学者在努力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的研究将信号携带信息问题汇聚到了概率,信号传输和使用过程中,信息量和信息内容的概率特征分析,将信号携带信息转化为了信号传输博弈问题。  相似文献   

8.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报道,近年来,美国兴起一股另类钓鱼热,有人将其称为"埃佛勒斯峰"式(喜马拉雅山主峰之一)钓鱼,但多数人直观地称其为"手钓"。也就是说,钓鱼者无须什么鱼竿之类的工具,而是用手臂当诱饵就可钓到几十公斤  相似文献   

9.
吉喆 《科学大观园》2010,(12):39-40
<正>美国科学家发现了玛雅人使用的蓝色染料的成分。据了解,玛雅人推崇和喜爱蓝色。他们将蓝色同其宗教中的雨神联系在一起,在祭神求雨时,会将作为祭品的人和物都染成蓝色,然后扔进称为"圣井"的祭祀池中。另外,在玛雅人的壁画和其他物品上,也都发现过这种蓝色染料的痕迹。这种不易褪色的染料成分是由一种靛青植物的提炼物和被称为坡缕石的黏土矿物中提炼的。但这两种成分如何被制成一种  相似文献   

10.
<正>大多数义肢只能起到简单的支撑作用,很难提升被截肢者实际的生活体验度。迪恩·卡门发明的义肢却可以让佩戴者使用"意念"控制,让残障人士也可以轻松地做出喝水、吃饭、拿东西等各种日常生活中的动作。科幻电影里出现的半机械人的时代即将到来。蜥蜴断尾可以再生,螃蟹断脚可以再生,可是与这些看似"原始"的动物相比,人类的肢体再生能力几乎为零。那些因为事故或者疾病失去四肢的人,生活质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世界迎来互联网诞生50周年。半个世纪前人们不会想到,世界会如今天这般紧密相连。历史埋下了充满戏剧性的伏笔。1969年10月29日,随着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计算机首次连接起来,互联网前身、美国军方组建的"阿帕网"诞  相似文献   

12.
美国科学家研发出世界首个人-人大脑界面,并声称发现了心智操控的秘密。起先科学家们利用电脑将大脑产生的电信号翻译成命令,控制机械臂或者鼠标指针,而后杜克大学的科学家曾演示过两只老鼠之间的脑-脑通迅,哈佛大学的科学家曾演示人与老鼠之间的这种通讯。而今在研究过程中,华盛顿大学的拉杰什·拉奥利用脑电波记录和一种磁刺激向同事安德烈·斯托克传输脑信号,以便达到控制斯托克的手指在键盘上移动。斯托克表示:"互联网是连接电脑的一种方式,现在我们又用这种方式连接大脑。我们希望利用大脑的优势,直接在大脑与大脑之间进行通讯。"斯托克将这项技术形象地比作"瓦  相似文献   

13.
投影彩电进人家庭是近两年的事,以背投式产品为主.背投式彩电将电视调谐及信号处理系统、伴音系统、投影系统等集成为一体,其信号接收原理与普通电视基本相同.接收的信号经处理后,再经会焦电路和滤波电路优化,最后由投影管、透镜、反射镜、屏幕组成的投影系统来实现大屏幕的图像显现.它与直投式形式不同,直投式好像电影院放电影,投影机将光影打到屏幕正面,供人们观看;而背投式彩电将"放映设备"都安装在一个大箱体内,由屏幕下方的投影管将节目影像通过组合透镜放大打到屏幕后方的反射镜上,再反射投影到半透明屏幕的背面,故名为"背投式",人们在屏幕的前面观看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14.
无创高通讯速率的实时脑-机接口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简称BCI)是通过实时记录人脑的脑电波,在一定程度上解读人的简单思维,并将其翻译成控制命令,来实现对计算机、家用电器、机器人等设备的控制(参见图1)。自20世纪初发现脑电信号以来,它就被用于神经系统疾病诊断、脑功能研究等方面。不过,与  相似文献   

15.
基因调控网络中的"信息"可以通过信号框架的方式来展示。这种展示证明了在发育生物学中至少有一些"信息"是可以被谈论的。同时,这里"信息"的使用是一种意向性信息。只有在基因调控网络的语境下才能通过信号框架将遗传信息与基因在发育生物学中发挥的特定作用连接在一起。可以发现,在不同的语境下生物学信息可以被不同地使用。当然,这与它在所有语境中是否都是合理的,是一个分开的问题。对生物学信息而言,语境论的认识是一种有前途的方法。只要运用恰当,不同语境下的生物学信息使用都有可能是合法的。而这种语境论的"信息"意义的构建就实现了生物学信息的语义形成。  相似文献   

16.
<正>英国《每日邮报》网站发表题为《美国军方正在研制无声电动摩托车将令战士们悄无声息地接近敌人》的报道称,一批特种部队的精英队员悄无声息地驾驶无声摩托车越过敌军阵线,敌方士兵将决不会怀疑有摩托车正在靠近。这是美国军方希望通过其研制的"无声鹰"实现的一种场景。这种混合动力越野摩托车在执行常规任务时,使用柴油、汽油或喷气燃料。但当越靠近敌人时更改为电力驱动,这样己几乎悄无声息的方式通过阵线。  相似文献   

17.
在众多的科幻影视作品中,充斥着各种赋予人体超强机械功能的题材。如今,科学家们已经拥有将这种科幻小说中的情节变为现实的技术和能力。美国西雅图未来智能机构和英国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所等机构专家认为,将真人打造成"无敌金刚"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8.
美国宇航局的工程师们正在尝试新的途径降低卫星的成本,现在他们想到的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直接使用智能手机的部件来组装卫星。正是基于这种设想,诞生了"电话卫星"项目,这项技术验证项目共包括首批三颗电话卫星,其将于明年发射开展正式测试工作。这种微型卫星每个重量仅有大约1.4公斤,它们将搭载于美国轨道科学公司的星宿二火箭上,在改型火箭的处女  相似文献   

19.
正"阿凡达"异体操控在科幻电影《阿凡达》中,人通过脑电波控制可以掌控克隆外星人"阿凡达"的躯体。而今美国科研人员报告说,他们首次在猴子身上实现了这种异体操控,这一成果有助于未来帮助瘫痪者重新控制自己的身体。脊髓损伤会阻碍大脑指令信息向躯体的传递,导致运动能力受损甚至瘫痪。目前许多科学家都在研究通过模拟脑电波信号对受伤脊髓进行电刺激,使伤者的躯体能重新接收运动指令。  相似文献   

20.
<正>据美国生活科学网站报道,当你行走或者奔跑时,你的腿部负责完成多数运动,通常人们会忽视手臂的运动方式,跑步时人们的手臂会弯曲交替摆动,而行走时手臂则保持垂直,这是为什么呢?科学家发现,当测试者弯臂行走时,他们的体能消耗增加了11%,很可能是由于在相对较慢速度下手臂保持弯曲摆动需要消耗更多能量,这说明了为什么人们行走时会自然地将手臂伸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