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朊病毒(prion或PrP)是医学生物学领域中至今尚未彻底弄清,与病毒和类病毒都很不同的一种蛋白质传染病原。最早提出“prion”一词的是1982年美国加州大学Prusiner等人,当时他们将该病原描述成蛋白性传染颗粒(proteinaceous infectious particles),有时也描写为蛋白酶抗性蛋白(proteinase resistant protein)。在此之前曾经有过许多不同的名字,如:非寻常病毒、慢病毒、瘙痒病伴随纤维(scrapie associated fibrils,SAF)等。多年来大量的实验说明,这是一组至今不能查到任何核酸、对各种理化作用具有很强抵抗力、传染性甚强、分子质量在27000~30000道尔顿的蛋白质颗粒,它们能在人和动物中引起可传递的海绵脑病的特殊病因。我们实验室**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多以慢病毒(slow viruses)、亚病毒(subviral agents)、非寻常因子(unconventional agents)、非寻常病毒(unconventional viruses)等不统一的名词来描绘这种特殊病因。80年代后期我们改用朊病毒。在多年来的实践中,我们已习惯于称它们为朊病毒,而并无不恰当之感觉,这是因为:1.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prion本身不含任何核酸成分,由分子量为27000~30000道尔顿膜蛋白组成。2.它们与感染性成分一致。3.在正常细胞里,既有朊病毒的前驱蛋白质,细胞朊蛋白(PrPc),或朊病毒的异构体(isoform),又有编码正常细胞朊蛋白的基因。我国已克隆了人和动物的这种基因,并在体外表达出相应的细胞朊蛋白,经动物免疫获得抗朊蛋白的抗体。4.Prusiner等人用纯化和转基因动物等方法已证明由细胞朊蛋白(PrPc)转化为朊病毒(PrPSc)发生在蛋白质产生之后即翻译后变化(post translational change),因此,就出现了构型变化和构型疾病(transformational diseases)的提法。* 洪涛院士是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病毒名词审定组组长。**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形态研究实验室。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 Prion是美国科学家S.B.Prusiner发现的一种新病原物,并因此获得1997年度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几年来此词的中文名一直比较混乱,本刊在此栏目中对其展开讨论。我们欢迎有关学科的读者参与书面讨论,在适当的时候全国名词委将召开研审会,确定其规范名。一、Prion的提出、定义及相关术语Prion的概念由美国加州大学神经病学家Stanley B.Prusiner(斯坦利·普鲁西纳)于1982年4月在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上首次提出。他在研究与疯牛病(牛海绵状脑病,BSE)有关的一种人类大脑疾病时,发现了一种全新的致病因子,命名为prion。他的该项研究荣获1997年度诺贝尔医学奖。Prion来源于英文proteinaceous infectious particle。该项研究诞生了一系列相关的词语,有:prion(1982《Science》)[1];prion protein(PrP)(1982《Biochemistry》)[2];prion disease(1984《Scientific American》)[3];PrPC(1986《Cell》、《Proc Natl Acad Sci USA》)[4,5];PrPSc(1986《Cell》、《Proc Natl Acad Sci USA》)[4,5];以及PrP27~30[6]、prion rod等。普鲁西纳给有关术语所下定义为[7]:prions是不含核酸的蛋白质性的感染粒子(Prions are defined as proteinaceous infectious particals that lack nucleic acid.)。PrPC是细胞prion蛋白(PrPC is the cellular prion protein.)。PrPSc是可致病的prion蛋白异构体(PrPSc is the pathologic isoform.)。二、Prion已有的中文译名由于该项研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所以国内一开始介绍此项研究时,给prion的中文译名较为混乱。如有:朊病毒、朊蛋白、毒蛋白、蛋白病毒、蛋白粒子、蛋白感染粒子、蛋白侵染因子、感染(性)蛋白子、锯蛋白等,以及音译名称普恩蛋白、普里安、普利昂、泼里昂、普赖子。前期中应用较多的译名为“朊病毒”。据考查,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这一译名曾被列入《病毒名称》一书中。有关prion的译名情况参见表1。三、有关讨论与中文译名的变迁1987年出版的《病毒名称(第二版)》已收有prion,列入附录Ⅲ“病毒和亚病毒的部分术语”中,译为“朊病毒(感染性蛋白质)”。1996年《生命的化学》第6期中廉德君将其译为“蛋白粒子”;此后该刊在1997年4期上即有张友尚的文章对此提出讨论,认为“在其他报刊中也有称之为锯蛋白的。在prion发现的初期,曹天钦先生曾建议译为朊病毒”。张友尚也同意将其译为朊病毒;该刊1998年2期贲昆龙等又认为其他译名不妥,建议中文译名为蛋白传染子,或者将音与义结合,译为普赖子。《实用传染病学》(李梦东主编,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4月)将prion译为朊毒体,与此相关的疾病译为朊毒体病。《参考消息》从1997年10月开始介绍此项研究时用了“朊病毒”这一名称,并一直沿用了很长时间,如1999年5月29日还用“朊病毒造成致命失眠症”为题发表文章;但到1999年10月16日,在“法国科学家预言21世纪疾病”一文中已改称“感染性蛋白子”。《医学与哲学》一书中傅杰青、禹宽平的系列文章主张用“感染蛋白子”。[8]有一点是肯定的,在所有译名中,初期以“朊病毒”的影响最大,连《科学通报》也用了“朊病毒”。后来,由于研究已明确阐明prion并非病毒(其结构较病毒更为简单,不含DNA和RNA),用“朊病毒”来表述prion明显是不合适的,所以“朊病毒”一词必遭淘汰无疑!部分学者在注意到该点后,已试图用其他词语代替应用较广的“朊病毒”。如《实用传染病学》、《医学与哲学》、《参考消息》、《中国中医药报》。在研究阐明prion有正常型和致病型两种之后,prion本身所表达的意义也有所变迁。所以,在其中文名称中出现“传染(感染)”或“毒”的意义也显得并不确切。可以说prion目前仍没有确切的、令人满意的中文译名!笔者认为很有必要重新给出规范性的命名。四、关于prion中文译名的建议由于prion是一种新的致病因子,因此其译名应与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已有的致病因子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最好能用两三个字来表达)。笔者认为应遵循以下原则:译名应当确切(能体现出其蛋白质的本质);译名应具有新颖性(可创用新词,体现出这是一新的研究领域);译名应当简洁(便于作为一个词素来应用,方便这一新学科一系列复合性新术语的构词)。根据以上原则,以及笔者对该项研究较长时间的关注和思考,建议将prion译为“普朊”。此为音译加意译,简洁明白。理由如下:(1)prion与蛋白质的关系已经阐明,笔者对用“朊”代表蛋白质的作法表示赞赏,可以使译名具有简洁的特点。(2)prion提出的早期,普鲁西纳认为它是有致病性的,故称其为“感染性的……”。但后来的研究简明,PrP有正常的(PrPC)和致病的(PrPSc)两种不同的形式,因此产生了“一种蛋白,两种构型”的论断。但这在命名学上产生了逻辑矛盾。[8]因为正常型是没有致病性的,谈何有感染性?所以我们在命名prion时,不必受其原有的限制。故将prion的词头音译为“普”字。将prion整个词语译作“普朊”。“朊”之发音与prion之后半部分亦极为接近。这是一种巧合。(3)prion与proteinaceous、Prusiner的词头都是p,译作“普朊”暗含有普鲁西纳中文名称的首字,这更是一种巧合。(4)“普朊”的命名可以使该领域产生的一系列新术语也变得简洁明了,符合这一门新学科的需要。试译如下:prion——普朊;prion protein(PrP)——普朊蛋白;PrPC——正常型普朊蛋白;PrPSc——致病型普朊蛋白;prion disease——普朊病;PrP27~30——分子量为(27~30)千道尔顿的普朊蛋白;prion rod——普朊小体。  相似文献   

3.
朊病毒 (prion或PrP)是医学生物学领域中至今尚未彻底弄清 ,与病毒和类病毒都很不同的一种蛋白质传染病原。最早提出“prion”一词的是 1982年美国加州大学Prusiner等人 ,当时他们将该病原描述成蛋白性传染颗粒(proteinaceousinfectiousparticles) ,有时也描写为蛋白酶抗性蛋白 (proteinaseresistantpro tein)。在此之前曾经有过许多不同的名字 ,如 :非寻常病毒、慢病毒、瘙痒病伴随纤维(scrapieassociatedfibrils ,SAF)等。多…  相似文献   

4.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简称ASU)并不是一所顶尖学校,综合排名连世界前200都排不进,在一般人心中和"好学校"是沾不上边的.在这个位于坦佩(Tempe)的公立研究型大学里,有一个设在生命科学院下名叫"生物与社会中心"(Center for Biology and Socie...  相似文献   

5.
将 prion的中文名称为“朊病毒” ,自 2 0世纪 80年代起见国内诸文献 ,至今已被广泛使用。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 ,“朊病毒”的用法也许有瑕疵 ,但并非十分不妥。按照“尊重约定俗成”的定名原则 ,笔者赞成继续沿用“朊病毒”的定名。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 ,我们对prion的认识也不断深入。然而一个名词一经广泛使用 ,只要不产生歧义 ,不导致与其他名词相混淆 ,一般不应轻易改变。当初曹天钦先生建议使用“朊病毒”的定名 ,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十多年后的今天 ,尽管已经提出“构象病”(conformationaldisease)的理…  相似文献   

6.
正朊病毒是一类"阴险"的蛋白,会像传染性病原体一样扩散并且引发诸如疯牛病等致死性疾病。新研究显示,一种和糖尿病相关的蛋白同它们拥有一些相似之处。研究人员通过向小鼠体内注射这种蛋白,将糖尿病从一只小鼠传播到另一只小鼠身上,结果并未表明糖尿病具有像感冒一样的感染性,但输血甚至是食物都有可能传播这种疾病。未参加此  相似文献   

7.
将prion的中文名称为“朊病毒”,自20世纪80年代起见国内诸文献,至今已被广泛使用。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朊病毒”的用法也许有瑕疵,但并非十分不妥。按照“尊重约定俗成”的定名原则,笔者赞成继续沿用“朊病毒”的定名。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我们对prion的认识也不断深入。然而一个名词一经广泛使用,只要不产生歧义,不导致与其他名词相混淆,一般不应轻易改变。当初曹天钦先生建议使用“朊病毒”的定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十多年后的今天,尽管已经提出“构象病”(conformational disease)的理论,但我们对prion的本质及作用机理,仍无一致的认识。1998年笔者与逆转录酶的发现者,诺贝尔奖得主David Baltimore博士讨论当年的诺贝尔奖,他就表示过,将来真正阐明prion的本质,值得再颁发另一个诺贝尔奖。由此可见,今天我们对prion的了解可能还很肤浅。今年4月,另一位诺贝尔奖得主,Kuru病的发现者Carleton Gajdusek博士在北京介绍有关Kuru病及羊瘙痒症的研究进展,也仍将Kuru病视为第一个得到证实的人类慢病毒感染。鉴于某些羊瘙痒因子可以耐受600℃高温而仍然保持感染性,Gajdusek博士还将之比作来自无机界的“病毒”。不同意将prion称为“朊病毒”的主要理由就是认为prion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病毒,不含有核酸。诚然,prion与病毒有所不同。但在历史上,prion一直被视为非寻常病毒,至今这一命题仍然不能被彻底否定。prion与病毒都具有某些共同的特性,prion仍然是病毒学研究的内容,研究prion的科学家多数是病毒学家,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我们既无必要也不应该割断prion与病毒的联系。考虑一个名词的使用,必须照顾到历史的因素。轻易改变业已广泛采用的定名,往往弊多于利。如果一定要咬文嚼字,恐怕许多中英文名词术语都经不起推敲。就算是prion英文原意中“particle”的含义,今天严格说来也未必准确,然而从未有人提出要修改。一个名词既已使用,无十分之必要都不要改动。至于说“朊病毒”这一定名引入了英文prion中没有的意思,这确实是一个缺点。然而按照当时的认识,“朊病毒”的含义还是准确的,无可厚非。“朊病毒”这一定名的另一个缺点是容易让人联想到“腺病毒”、“肠病毒”、“甲病毒”等具体病毒的名称。但只要将“朊病毒”的定义说清楚,也就不会导致混淆。“朊病毒”不是病毒,正如“蓝细菌”(cyanobacteria)也不是细菌一样,多加几句解释也就明白了。如果我们因噎废食,硬要生造一些新词,只能造成新的混乱和不便。综上所述,我认为“朊病毒”(prion)的定名可以沿用。  相似文献   

8.
“朊病毒”这个译名易引起误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rion这个缩写词的译名"朊病毒"已经使用了20多年,许多医学出版物的读者看到或谈到这个译名时,相当普遍的反应是:极易引起误导.其主要原因是译名中含有"病毒"二字.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07,(17):25
庄生找了深圳大学学心理学专业的几个应届毕业生,向他们建议:不妨做做性家教。结果,双方一拍即合。庄生向这几个学生提出一个要求:在他们结束做性家教时,每人写一篇文章,题目是"在我做性家教的日子里"。  相似文献   

10.
见到《科技术语研究》编辑部关于讨论prion中文命名的一部分意见和附件, 我基本同意曹天钦*先生生前的意见,prion一词的中文名用“朊病毒”较好。理由如下:1.约定俗成。从丁兆平文中的表1看来,用朊病毒的有九处,远比用其他译名为多。2.用普朊不妥,容易给人以一种普遍分布的蛋白质的错觉;用普字头的其他译名也有类似缺点。3.其他译名太长,使用不便。4.有的人认为prion不含RNA或DNA,因而反对用“病毒”,这个理由不成立。因为prion的发现本身就突破了病毒必须含有核酸的传统概念,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至于因为PrPC本身不致病,PrPSc才是病原体的问题,可以用朊病毒原代表PrPC,朊病毒代表PrPSc来解决。以上意见仅供讨论时参考。* 曹天钦院士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前任院长,生物化学家。生物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1.
《科学大观园》2005,(11):53
曾有媒体报道江西首例同性恋公开举行“结婚”典礼的新闻,引起不少人对同性恋的关注。虽然近年来人们对同性恋渐持宽容态度,但这一社会现象毕竟有悖常理,还不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而且按照中国人的观念,同性恋毕竟是某种程度上的心理缺陷。事实上同性恋之中的不少人对现实中的自己及其心理状态也还不能接受,所以他们常常采取若明若暗的、并不公开的态度。从有些同性恋者的心理冲突中,我们可看到陷于同性恋者,也有其苦衷。28岁的张先生几年前毕业于W市,与大学同学云(化名)恋爱三年,并已有一年多的性生活史。2年前,就在他们谈婚论嫁时,由于事…  相似文献   

12.
正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估计,全球超过14亿成年人由于身体活动不足而面临疾病风险,尤其是高收入国家的成年人"最不活跃"。这项发表在最新一期英国《柳叶刀·全球卫生》杂志上的研究说,2016年全球超过四分之一(约14亿)的成年人身体活动不足,这使他们出  相似文献   

13.
<正>在巴黎街头漫步时,会经常看到身着运动装的法国人从身旁大汗淋漓地跑过,他们中有老人、孩童、中年人,更多的是青年男女,甚至还有孕妇。最让人称奇地是,很多还躺在推车里的小宝贝,也被他们热爱运动的爸爸妈妈推出来"强迫"锻炼,更有省事的父母连推车都不用,背着自己的小孩也要跑步。那么,法国人究竟为什么这么爱跑步呢?法国埃普松调查公司在2008年做过一  相似文献   

14.
<正>据悉,《泰晤士报》正在开发自己的算法,使James可以根据收集的用户数据,为他们精准"投喂"新闻内容,James又被业界称为"数字管家"。为了精准评估人工智能的成效,《泰晤士报》曾以自家平台的30万注册用户(包括11.7万的订阅用户)为样本,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测试。他们将用户分为使用James和  相似文献   

15.
营养学界基本公认的看法是:少吃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含量高的食品、不抽烟、多运动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的有效手段。但是法国人的调查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他们在这三个方面都做得不怎么样,然而他们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心脏疾病导致的死亡率却比其他地方要低!这个现象被称为"法国悖论"。在1991年,美国一家电视台介绍了这一现象,并且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  相似文献   

16.
正如果宇宙中存在其他高级智慧生命,即科技水平远远超过我们的智慧生命,那么他们就有可能变得神乎其神——他们自身或他们留下的活动痕迹,可能被我们误以为是大自然本来就存在的东西。尽管这种观点听起来十分疯狂,但是当前宇宙中的一些未知现象似乎从侧面对其进行了印证。不久前,一名火星"异象搜寻者"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火星车拍摄的图像中发现了一个看似绿色瓶子的奇怪东西。这个奇怪的瓶状物似乎有一张红、绿、  相似文献   

17.
《科学大观园》2011,(10):22-24
我们刚刚用绳索横越了奔腾咆哮的Rao Thuong地下河,翻越了6米高、边缘如刀刃般锋利的石灰岩抵达一片沙岸。伴着头灯光柱沿着去年的足迹独自继续向前。2009年春天,西姆斯作为韩松洞(又叫河山洞)探险行动的一员曾到过这里。这个洞穴藏在越南和老挝边境地势崎岖的峰牙己榜国家公园之中,是安南山脉中150多个岩洞织成的网络当中的一部分。第一次入洞探险时,小队在韩松洞中摸索了4公里后被一堵60米高的方解石泥墙挡住了去路。他们将这堵墙命名为"越南长城"。他们隐约可  相似文献   

18.
<正>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917年的12月25日,吴自良出生在浦江前吴村,他9岁进私塾,在上学的时候就因为能将四书五经倒背而被广为称赞。那个年代正倡导以读书救国,所以吴自良院士怀抱志愿走出了前吴村。1939年从北洋大学工学院航空工程系毕业后,他曾先后任云南垒允中央飞机制造厂、昆明中  相似文献   

19.
李奇 《科学大观园》2012,(10):66-66
能有机会在野外观察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大灰熊,这听起来一定像是一次终生难忘的经历。然而,当时游客们正观赏大灰熊。他们被告知,大灰熊在河里捕鱼时,他们可以在"安全距离"内观察这些庞然大物。可令人吃惊的是,一头大灰熊突然离开群体,沿着河岸向他们跑过来。当这头  相似文献   

20.
正这种从小到大、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严格的教育系统,让日本的小孩子从习惯到自然,学会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做出"条件反射"式的正确避险反应,学会保护自己。儿童安全不仅是父母、学校的责任,更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在这方面,邻国日本的做法值得借鉴。据日本警察厅统计,2017年日本全国共发生了620起以儿童为目标的各类违法案件。其中,针对0~12岁儿童的诱拐案件为72起,比前年减少34起。日本警察厅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