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智文  蔡志军 《科技信息》2013,(19):296-297
本文首先通过对"招工难"这一热点问题的实况调查,提出"招工难"与"就业难"同时并存的现象;然后从劳动力供需关系变化、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劳动者期望与企业环境之间矛盾和就业工作不充分等四个层面分析了"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构建了由资本、技能和非技能劳动力这3要素嵌套的CES生产函数;剖析了资本投入与劳动力结构对相对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影响;利用中国2004—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测算出相对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并从经验的角度检验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2004—2018年相对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呈小幅上升趋势,劳动力结构效应使相对人力资本投资效率降低,而资本品质、资本与技能劳动力匹配等效应使相对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增加;2)资本投入与劳动力结构对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影响受制于要素的替代弹性,非技能劳动力出现挤出效应,而技能劳动力的需求量大,各区域对劳动力需求迥异,但都可通过增加技能劳动力的投入、调整劳动与资本要素结构来有效提高投资效率;3)相对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成因检验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水平和技能劳动力投入比例的提高,可有效降低技能溢价,进而降低相对人力资本投资效率,且在技能劳动力投入比例较低的情况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水平会降低相对人力资本投资效率;4)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水平对相对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影响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东部地区表现强于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3.
劳动力市场整合与福建省经济转型升级紧密相关。劳动力市场被整合为创新型人才、专业型人才和普通人才,经济转型升级从生态结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和企业结构五方面来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劳动力市场整合与经济转型升级间的耦合机制,并从个人、企业和政府三个方面构建劳动力市场与福建省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十三五"时期是萍乡适应经济新常态加快转型发展的决胜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萍乡推进市场供需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是萍乡化解即期经济下行压力与有效应对过剩产能消化困境的重要契合点。文章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归纳总结新时期萍乡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的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对策建议,以促进萍乡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增效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下岗失业人员和新成长的劳动力及农村劳动力的涌入相互交织,加之失业人员年龄偏大、就业观念陈旧、就业技能较差的结构性矛盾,无法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就业稳定性差,再就业问题突出.  相似文献   

6.
二元经济理论视角下劳动力大量剩余与劳动力工资快速上涨并存、“民工荒”与“就业难”并存有悖于经济发展规律.文章通过动态比较分析了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和收益,认为本世纪初我国初代农民工向城市转移所面临的成本和收益已经发生变化,他们逐渐倾向于选择留守农村,而大学生劳动力已经迈入中端劳动力行列,向低端劳动力市场转移的成本大于收益.成本收益比的变化是我国“民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的重要原因.加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转移、放宽农民工招工条件、降低大学生培养成本以及积极调整大学生培养模式,是解决“民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放大效应相对不足之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Arth Okun)的观点,失业和经济增长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业和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的关系。但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不存在正相关的关系,或者说这种正相关的关系不是太明显,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就业增长弹性却在缓慢下降。原因有四:第一,“速度型”经济增长战略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低效性;第二,资本市场与投融资体制不利于就业效应大的民间经济部门发展;第三,经济增长及就业弹性的结构性差异导致就业效应不足;第四,劳动力市场的特殊性及政策滞后对就业产生负面影响。对此,应以户籍制度改革为切入点,打造人力资本配置市场;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制度,降低劳动力转换成本;加速中小企业的发展,以吸纳新增或待业的劳动力;加大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提升劳动力的人力资本价值;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培养大批高级创新人才,提高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推进职业化教育,弥补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供需失衡;构建劳动力市场中介及信息体系,以减少摩擦性失业。  相似文献   

8.
郭莉梅 《科技信息》2013,(14):238-238
高职院校应树立与面向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同步发展的职教新理念,新的发展目标,实现人才培养新定位的转型升级。我们探索实施以"双师双导"为重点的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建筑装饰专业的内涵改革与建设,实施校企深度融合,培养面向产业发展需求的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及成体系的职业技能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张幸莲 《韶关学院学报》2012,33(11):101-105
河南劳动力市场中,就业总量压力大,"就业难"和"招工难"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河南劳动力的就业现状和就业趋势及其突出问题说明,应该采取把产业结构、教育结构和城乡政策纳入就业结构来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来解决这一就业难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数字经济持续蓬勃发展,传统型劳动者难以适应新兴数字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文章从技能、行业和产业三个角度实证研究数字经济和劳动力结构之间的动态关系,发现数字经济促进了高技能、高技术行业以及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减少了中、低技能劳动力就业比重。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经济对劳动力就业结构的作用中存在中介效应,表明数字经济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促使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1.
上海、深圳、天津、南京四市在"十二五"期间不约而同地将发展的眼光聚焦在"建设创新型城市"和"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两大关键任务上,与杭州市"十二五"科技发展方向较为一致。未来五年,将成为城市之间竞争创新、竞争转型的五年。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特性:①近年来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增速不断下降,农民工3-资上涨,同时农村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比重下降,结构劣化,进一步转移劳动力困难;②转移劳动力出现区域重新配置的迹象,然而这种迹象受东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同步上升等因素阻碍;③“新生代”农民工的幸福感普遍偏低,可能成为城市的隐患。因此应完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与公共服务,提高农民工的城市待遇,建立农民工稳定的劳动关系。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力度,通过提高农民工整体的技能水平来抵消由于工资水平上涨带来的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效应。要逐渐将服务业作为吸收劳动力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电子商务行业快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腾飞新引擎之一。《上海市电子商务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着力构建电子商务市场体系,发展大型电商平台,优化产业链,推动电子商务在各领域中的应用。金山区结合自身发展现况,将电子商务与重点产业相融合,并以此为契机推动金山区传统行业产业结构转型。  相似文献   

14.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制约与影响,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和结构调整的步伐相对滞后,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结构性矛盾最突出的地区。从表层来看,东北地区的结构性矛盾表现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关系失调,第二产业比重较大。从工业的内部结构来看,传统产业占主导,高新技术产业相对弱小,资源主导型产业转型缓慢,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城市文化消费为例,基于空间面板杜宾模型方法,对省域层面农村劳动力对城市区域公共服务的影响机制及可能的空间外溢效应进行了识别。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会显著增加转入区域及其周边城市文化消费价格;转移劳动力的低技能水平并没有直接影响到劳动力的收入水平,而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与公共服务供给产生了较明显的负面影响。为了满足城市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迫切需求并抑制其对城市公共服务能力的负面影响效应,重点应该是加大对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全面提高转移劳动力的技能水平与劳动生产率。同时,积极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重点发展服务业特别是公共服务业,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和产业对转移劳动力吸纳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需要建立一整套成果转化的体系,培养一支专业人才的队伍,才能真正地实现技术要素市场的建设。"谢吉华说。回顾中国过去40余年科技体制改革,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一个热词频频出现在大小科技峰会上,可见它是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乃至市场化改革进程中不能忽略的主题。同时,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是加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对于推进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撑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7.
珠三角地区企业的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结构之间存在矛盾:企业存在着很大的缺工率,而很多劳动力却又无法就业。从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来看,这一矛盾的出现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说明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已经不适应该地区的发展,需要调整、升级。本文从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入手,介绍了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对珠三角人才供求矛盾解析最后阐述了珠三角产业结构升级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企业优胜劣汰机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从整体上摆脱困境的重要途径。而要搞好这两项国有企业制度改革,一个重要方面是要解决富余职工和破产企业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的主要原因在于技术进步的阶段性和两种类型技术进步的不同步性,即效率提高与经济结构调整之间出现的时间差。我国目前失业问题严重的主要原因是计划经济时期政府的错误管制,政府管制延缓了产业结构调整并导致了失业问题的积累。但失业既有消极影响也有积极影响,其积极影响在于提高劳动者技能、调整经济结构。而劳动力市场建设、教育和技能培训、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减少政府正常情况下的干预,是应对失业问题、充分实现再就业的正确措施。  相似文献   

19.
劳动用工"双轨制"现象的产生与中国劳动力的来源结构、国企改革政策、劳动法制进程、历史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一模式能发挥"鲶鱼效应",有助于企业把劳动力成本长期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以保持竞争优势;同时对"新人"、劳务派遣工、农民工等的市场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发挥了不同体制之间的"学习效应",有助于推动国企劳动用工管理的改革。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不公平等诸多弊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双轨制"模式最终会并轨,但其在转型经济中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能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产业结构的演进不是孤立的,经济发展的所有因素都可能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变化,人力资本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投入要素之一,通过影响供需变化来作用于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理论上论述人力资本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互动机理,对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作用关系进行假设,基于浙江1996—2012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浙江产业结构升级与人力资本发展具有长期稳定的关系,产业结构的升级是人力资本发展的重要原因,但人力资本的发展却不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