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俄南部海滨城市索契这个地名对我们而言并不陌生。无论是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还是俄罗斯两位总统叶利钦、普京,都喜欢来到这里度假。政治对手更是趁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远在索契,发动"宫廷政变",前者拱手让出权力,而后者则因此成了70年苏联史的"末代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地球最北端的亚热带地区索契位于俄罗斯的黑海沿岸,由于大高加索山脉阻断了来自北方和东北方的冷空气,使这里拥有了宜人的亚热带气候。索契的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如春,夏季不超过30℃,冬天在8℃左右。这里也是地球上最北端唯一一块属于亚热带气  相似文献   

2.
地球暖化问题吵得沸沸扬扬,长久以来被认为是十分可疑的点子而遭到排挤,透过“地质工程”方式来改变气候,最近有播士重来之势。 来自美国加州劳伦斯利渥摩国家实验室的气候物理学家麦克柯拉肯,在1991年时的一。篇论文中,从掩埋二氧化碳到增加阳光折射回太空的比率等  相似文献   

3.
近年,热带太平洋地区高分辨率气候记录研究对学界普遍接受的气候突变"高纬驱动说"提出质疑,全新世气候突变事件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热点。亚洲季风-干旱环境是地球气候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全球物质和能量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亚洲季风区和干旱区全新世气候突变事件研究仍十分薄弱,百年-年代际气候变率研究尚未展开。本项目选择湖泊沉积和石笋为研究材料,以亚洲季风区和干旱区高分辨率气候记录的关键空白区为重点研究区,开展全新世气候变化的高分辨率、多指标综合集成研究以及多模式、多尺度数值模拟研究,以期查明亚洲季风区和干旱区全新世气候突变事件的结构特征与空间表现、百年-年代际气候变率的时空特征以及现代增温的自然背景,阐明全新世不同时间尺度亚洲季风变异和干旱演变的动力学过程与驱动机制。本项目有望在全新世气候研究领域取得引领性学术成果,在理论认识层面,为理解全新世气候变化机制提出原创性观点;在国家需求层面,为评估和应对全球变化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4.
末次冰期的特点是陡峭的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化。这些气候波动在东亚季风系统的记录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它似乎与北大西洋环流的变化有关。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孙有斌研究组与合作者,获得了中国西北黄土高原的沉积颗粒尺寸变化的记录,以及相应的光释光测年结果。基于这些结果,他们重建了过去6万年来东亚冬季季风  相似文献   

5.
人类活动引起的大范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是影响气候变化的三大人为因子之一,其影响机理是气候与全球变化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在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支持下,利用地球系统模式,本研究模拟了LUCC对对流层气温及季风区气温年际变率的影响。结果表明:LUCC可以显著影响对流层气温,东亚地区最显著的降温出现在春季和秋季,在对流层低层和中上层分别出现一个峰值;在欧洲和北美,显著的降温可以从对流层低层向上扩展到300—400hPa,最大降温出现在夏季的对流层低层,气温降低约0.8℃。此外,LUCC还显著地影响地表气温的年际变率。在秋季和冬季,LUCC导致黄淮地区—贝加尔湖以南地区气温年际变率减弱,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地表气温年际变率增强。LUCC影响气温变率的机理也在文中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隶属于中国科学院,依托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其前身为1984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室。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35人,现任实验室主任为周卫健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安芷生研究员。实验室以黄土等多种地质载体为研究对象将研究目标确立为:在长时间尺度上,探索东亚季风环境系统变化规律,研究东亚季风环境形成和演化过程及其与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及全球变化之间的动力学联系;在短时间尺度上,通过100年、10年和1年分辨率气候环境变化序列的研究,探索其变化特点及其发生的原…  相似文献   

7.
防止100年后海水淹没地球 据"全球气候演化政府间组织"发布的报告预测,由于气候变暖造成冰山融化等因素,全球海洋洋面将会在21世纪上升20到90厘米,相比起20世纪上升的10厘米,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担忧的数据.而一些未来学家甚至相信,在全球气候环境越来越恶劣的情况下,地球很可能在100年甚至几十年后就变成一片汪洋,到那时本来生活在陆地上的人类将失去栖身之所.  相似文献   

8.
地球上神秘的北纬30度 在我们地球的北纬30度附近,有我国的庐山、黄山、峨嵋山以及壮观的钱塘江水潮;有四川自贡的恐龙灭绝之谜;有埃及的金字塔之谜;有大西洋诸岛沉没之谜;有撒哈拉沙漠之谜;还有美国的圣塔柯斯镇斜立之谜;有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也有世界上最深的大西洋马里亚纳海沟;另外在北纬30度附近,历史上曾出现过著名的巴比伦文明、亚述文明、以及神奇的苏美尔人……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对亚洲季风气候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综合最新的研究成果,本文对高原的阶段性隆升及其气候效应、北半球大冰期形成的可能原因和对亚洲气候的影响进行了初步讨论.并指出,高原的隆升可以划分为3个主要阶段,也就是10-9百万年的有意义隆升,亚洲季风开始形成;3.6-2.6百万年,高原加速隆升,亚洲冬、夏季风同时加强;2.6百万年以来,高原持续隆升,亚洲季风冬夏季风变率加大,冬季风加强.  相似文献   

10.
进入夏季,在人们苦恼于气温"一年更比一年高"时,美国一群科学家又给了人们当头一棒,他们的最新研究表明:要想阻止气温逐年升高的趋势、化解温室效应的威胁,人类还得另想办法,而不能像从前那样寄厚望于森林.因为森林吸收的大量二氧化碳,最终几乎会如数奉还给地球.  相似文献   

11.
海峰 《科学大观园》2006,(16):15-17
南非位于非洲大陆南端,面对印度洋,背靠大西洋,著名的好望角即位于西南的开普敦附近。面积122万平方公里,人口3600万。地跨南纬22°-35°,东经17°- 33°。年平均雨量511毫米,大部分为半干旱区,西北部为卡拉哈里沙漠,也有小面积的湿润区。南非属亚热带气候,夏季炎热,冬季也有雪。其季节变化正好与北半球相反,12月到2月为夏季,6月到8月是冬季。以首都比勒陀利亚为例,年均温15.5℃,但温差大,  相似文献   

12.
正地球历史大约有45亿年,而存留到今天的最古老岩石大约可以追溯到40亿年前。在岩石记录出现后不久,生命似乎就开始留下存在的痕迹。而今科学家在地球最古老的岩石中找到了最早的生命证据,科学家描述了在澳大利亚发现的纤维状化石痕迹,指出这些在35亿年前的微生物能从阳光中获取能量。另一项研究中,科学家在格陵兰岛发现了一组可以追溯到约3 7亿年前的岩石,内部含有可能是叠层石——由蓝细菌等微生物黏结堆砌而成的结构。一些科学家宣称,  相似文献   

13.
进入夏季,在人们苦恼于气温“一年更比一年高”时,美国一群科学家又给了人们当头一棒。他们的研究表明:要想阻止气温逐年升高的趋势、化解温室效应的威胁,人类还得另想办法,而不能像从前那样寄厚望于森林。因为森林吸收的大量二氧化碳,最终几乎会如数奉还给地球。温室效应被列为21世纪人类面临  相似文献   

14.
<正>科学家们曾在早些时间预言的地球灭绝种种可能里,地球两极翻转也赫然在列。而近日,科学家在研究地层深处构造时意外发现,在地球深处的一个活动剧烈的熔岩核,能产生具有让地球抵御毁灭性太阳风能力的磁场。这个保护性区域延伸数千英里,直入太空的磁性能影响从全球通信、动物迁徙到天气模式等各个方面。但这个对地球生命具有重要意义的磁场在过去200年中减弱了15%。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地球两极将要翻转  相似文献   

15.
文龙 《科学大观园》2013,(10):48-49
根据美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发生在2亿年前的一系列大规模火山喷发曾吞噬地球上多达一半的生命。科学家在研究中对从美国、北非等地区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确定这些火山喷发的具体时间,最终证明2亿年前的物种大灭绝与大规模火山喷发有关。研究人员表示大规模火山喷发可导致气候突然变化,致使很多生物无法适应。火山喷发导致的气候变化可能与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16.
占地球表面积 71%的上层海洋是人类活动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并直接影响、调制着全球气候变化。数值模拟是研究上层海洋动力过程和海洋环境预测预报的重要手段 ,但国际上所有海洋数值模式都面临着同一经典难题 :夏季所模拟的海洋表面海温过高、上混合层深度太浅、海洋跃层强度偏低 ,该问题的实质是海洋的垂直混合强度不够。过去的研究由于受到理论发展和计算能力的限制 ,一直将相互作用的海洋环流、潮流、波浪分别单独研究。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科学和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 (MASNUM )在 973计划项目“中国近海环流形成和变异机理、数值预测方…  相似文献   

17.
海洋是地表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显著影响地球气候系统。生物泵和微型生物碳泵是海洋储碳的两个重要途径,其储碳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海洋和大气中的碳库变动,是碳增汇的关键过程。本项目目标是阐明海洋固碳过程和储碳机理,诠释海洋酸化对固碳和储碳的影响,建立古海洋沉积碳库变动与全球变化的关联,深入揭示海洋生态系统储碳过程的多尺度调控机理。项目将从现代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入手,研究不同层级水平上海洋生态系统的固碳过程、储碳机制及其对海洋酸化的响应;并结合不同沉积系统近2000年来的碳库变动,以及工业革命以来高分辨率的海水温度、p H值和碳库记录,探讨海洋碳库变动对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机制,阐明生物泵和微型生物碳泵储碳的调控机理。项目的实施将显著提升我国在海洋碳循环和储碳机制研究领域的国际地位,为我国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和实施海洋碳增汇政策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8.
《科学大观园》2002,(12):28
大气中的氧气是由绿色植物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而到了冬天,很多树木都落叶了,花草也大多枯死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大大减弱,空气中的氧气肯定也会减少。但人在冬天为什么不会感到呼吸困难呢? 原来,由于各地的气候条件不同,植物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因此光合作用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正>众所周知,撒哈拉沙漠在今天是个广袤无垠、极为干旱的平原,终年高温干燥、降水极少。然而,几千年前的撒哈拉却是点缀着湖泊的青葱原野。一位考古学家认为,撒哈拉沙漠的形成是由于人类活动引发了一连串的事件,导致撒哈拉演变成今天干燥和贫瘠的状态。考古学家David Wright博士的研究表明,人类在大约8000年前进入了这片地区,并在撒哈拉大量砍伐森林,以及开垦草原和过度放牧,使这片曾经美丽富饶的土地开始衰落。在不到一千年的时间内使撒哈拉由绿洲变成了寸草不生的大荒漠。  相似文献   

20.
一滴来自海洋表层100米内的水,其中都含有数干个自由漂浮的微生植物,这些就是“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这些单细胞生物包括硅藻与其它藻类,居住的地区占据了地球表面的四分之三。全球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所含的碳有6000亿吨重,而浮游植物占的比例却不到其中的百分之一。这片隐形森林个儿虽小,不过一点也不妨碍它们在地球上最关键的自然循环中记上重要的一笔。按说海洋浮游植物活动的最大效应,就是它们对于气候的影响:这些身形奇小的海洋住民,能够从大气中撷取温室效应气体,即二氧化碳(CO2),并将之储存到海洋深处;但直到不久前,还只有非常少数的研究者对此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