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十一五"至"十三五"十三年间湖北省颁布的82项科技人才相关政策及法规进行梳理,从科技人才政策的发文频度、发文部门、政策文种、适用对象、政策类型构建五维度分析框架进行计量分析。研究表明,湖北省围绕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制定科技人才政策,政策的颁布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但也存在发文主体较多、政策指导性可操作性不足、人才评价与激励政策较少、人才保障政策缺乏等问题。因此,联合发文应明确主体部门,注重政策的落实和作用的发挥;建立科学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健全科技人才流动机制,激发人才队伍创造活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西部发展优势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的比较优势表现在:自然资源优势、国家政策扶持优势、科技人才优势、沿边开放优势,后发展优势等方面辩证地认清和发挥这些优势,对于西部发展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科技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源泉,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兰州市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多项并举为推动兰州市经济转型跨越,率先崛起创造条件,在实施科技人才战略布局,重点引进和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人才生态环境是影响人才居留意愿的重要因素。为了解上海科技人才生态环境现状及其与人才居留意愿的关系,本研究在国内外研究文献基础上进行问卷设计,采用SPSSAU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科技人才分别对5个人才生态环境因子存在着认知差异。不同性别、职称、职务及学科领域的人才居留意愿存在显著差异。经济基础、居住生活、文化特征和人才政策对居留意愿有正向显著影响,其中人才政策对居留意愿的影响最大。研究表明:上海人才政策应在满足人才基本生活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对不同人才实行不同的政策标准,以满足不同人才的不同需求。  相似文献   

5.
分析创新型人才开发的现状与意义,归纳总结发达国家和地区创新型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在教育培养方面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找出我国创新型科技人才资源开发的不足与差距,探索政府、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业在创新人才开发中所承担的功能与角色定位,力图寻找和归纳创新性科技人才资源开发的规律和思路,为在新形势下创新型科技人才资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综合评价安徽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分析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建议。研究表明,安徽省科技人才队伍呈现高端人才集聚能力日益加强,研发人员数量持续增长,科技人才队伍发展环境日益优化等发展态势。通过与沪苏浙比较,安徽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在引进培育高端人才能力、科技人才的优质科技成果、双一流大学发展等方面还有差距。同时还存在高端创新型人才仍较缺乏、性别歧视现象、科技人才分布不均衡、人才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建议从营造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和政策环境,发挥科技创新平台的人才集聚作用,建立科学有效的科技人才评价新机制等多个维度提升安徽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能力,推进安徽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7.
正一、政策概况"十二五"以来,安徽省省级层面共发布实施了25项科技人才相关政策。其中涉及人才引进方面有12项政策,人才使用方面有18项政策,人才激励方面有12项政策,人才评价方面有9项政策。安徽省科技人才政策体系(见图1)得到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我国于 1 998年底正式把旅游业列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1 999年又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这给西部旅游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政策机遇。发展旅游业对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但是 ,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在旅游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社会、经济等方面出现繁荣景象的同时 ,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当地生态及人文环境 ,不利于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文章认为 ,西部地区应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在充分发展旅游业的同时 ,确保西部地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发展状况是吸引人才流入的外在动因,也是当地人口迁移的潜在驱动力,影响人才流动的“推力”和“拉力”同时动态存在,最终致使地区人才流失或集聚。基于2009—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检验高等教育规模对科技人才集聚的效应机制,重点关注净经济劣势下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对省域内科技人才集聚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等教育是省域内科技人才集聚的关键动因,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规模对科技人才集聚的倒U型效应显著,但受制于净经济劣势,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较快产生导致人才相对流失的净“推力”效果。具体而言,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对研究生科技人才有“拉力”作用,但进一步扩张可能致使其未来面临科技人才总量的相对“流失”。中部地区高等教育规模与科技人才集聚之间呈现一定的倒U型关系,从侧面反映出高等教育规模对科技人才潜在的“推力”作用。此外,中西部科技人才具有显著“人随钱动”的集聚特征。破解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与科技人才流失之间的内生循环困境,需进一步削减“推力”、创新“拉力”,完善高教体制分权化改革,厚植高校扎根地方情怀,释放产学研一体化集群创新活力,建成经费、政策、公共服务综合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需要对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成效进行科学有效地评估,为后续政策调整改善提供依据。基于因子分析和DEA模型对河南省2011~2015年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成效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不同年份河南省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成效有显著差异,规模效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科技人才政策的运行机制、完善科技人才政策体系以及优化科技人才政策综合环境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孙志强  郑巧玲 《科技信息》2010,(28):I0201-I0202
本文分析了西部地区地市属高职院校面临的形势,指出地市级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一方面是西部地区由于农业化、城市化水平比较低,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阶段,当前急需大批实用技术人才;另一方面是高职院校发展目前存在着政策、观念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发展状况不尽如人意,远跟不上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就地市级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基本对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在整体规模、高层次人才数量、结构和产出效率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应从夯实政策体系、加强机制创新、营造发展环境、丰富引才渠道、加大人才投入等方面进一步加快天津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大国竞争的新变局与新冠肺炎等全球性挑战使得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不断凸显,战略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凸显.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是新时期我国人才工作的一项重点议题.本文以科技创新视域下的战略科技人才培养为切入点,梳理时代特征与发展现状,提出战略科技人才培养的"点、线、面、体"动态框架,强调战略科技人才"生态化"培养的理论概念,详细分析我国战略科技人才培养的具体路径.研究旨在通过系统分析以期为新形势下我国人才战略部署以及人才工作开展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科技人才的状况决定着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兴衰.本课题组通过对淮南市科技人才状况特别是人才流失情况的调查分析,就如何留住高层次科技人才、培育地区经济发展有用人才、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合理设计和政策安排来完善中小企业科技人才的激励措施,能够让广大中小企业吸引、留住、用好科技人才,切实提高中小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目前,在科技人才的开发与培养、科技人员薪酬福利的改善和提高、科技人员的精神激励、科技人员个人发展机会的创造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一是需要完善科技人才教育培训政策,加大对科技人员培训力度;二是需要改进和完善科技人才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三是需要完善科技人才引进与交流政策,建立一个行之有序、有效的人才流动机制;四是需要完善中小企业科技人才激励政策和法规,并狠抓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16.
《甘肃科技》2005,21(10):I0005-I0005
9月26日上午,“科学与中国”兰州系列报告会在西北宾馆举行。赵忠贤院士和吴澄院士在会上分别做了精彩演讲。报告涉及西部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科学教育与人才培养、西部资源、环境和能源发展等诸多方面,对西部地区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公众科学素质的提高,对广大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面向未来10~15年的科技发展战略,青年科技人才的重要性愈加凸显,成为影响未来国家科技发展的关键因素。从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人才评价4个方面分析了未来中国青年科技人才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层次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有重要驱动作用,近年来各地频频出台高层次人才政策,这些政策的竞争力如何值得探究。以政策竞争力评估为切入点,以陕西为例,在梳理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服务等方面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基于专家调查法构建高层次人才政策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以区域环境竞争力、政策支持竞争力为一级指标,以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水平、发展性因素、福利性因素为二级指标,以人均GDP等16个因素为三级指标的高层次人才政策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为中部和西部省份人才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科技创新人才是科技活动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运用文本分析法、关键词分析法以及词云可视化的方法对1996—2016年浙江科技人才的创新创业共67条相关政策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探讨了浙江为鼓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所颁布政策的热点及演变路径。研究发现,浙江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政策颁布数量呈上升态势,独立发文部门增速较大,政策热点主要聚焦在完善科技人才引进、培养与评价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打造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平台,落实科技人才后勤生活保障等方面,且形成了"探索阶段-发展阶段-深化阶段-成熟阶段"的演变路径。  相似文献   

20.
科技人才是影响西南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但长期以来该地区人才外流严重,人才开发问题研究刻不容缓。缘此,文章做了一些探讨和思考,认为科技人才开发首先要转变人才观念,其次要加大投入力度,培训、培养和储备各类科技人才,同时要合理、科学、有效地引进、配置与使用人才,最后还要为他们营造宽松和谐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