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阐述了我国及我省生态环境基本情况,强调确保生态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并就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良性循环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2.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林业作为陆地生态环境系统的主体,对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调查榆中县生态公益林管护措施,分析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生态公益林保护作了分析,旨在促进榆中县生态公益林持续健康、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浅析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危机的全球特征引发了人类对自身发展危机的严重思考,认识到发展现代生产力,必须走以生态生产力为基础并使之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协调发展之路,社会经济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及环境状况相协调,必须考虑到生态环境改变对社会经济的决定作用。从资源总量看,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品种丰富,一些重要资源拥有量位居世界前列。但从人均资源占有量看,我国又是一个资源小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文章对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状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近代以来,伴随资本全球化的过程是全球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持续恶化。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的生态破坏力进行了深刻批判,提出了自然生产力观点。21世纪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正是对《资本论》这一理论批判的现实应验。中国共产党历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随着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入了解,党的领导人对生态环境问题认识也愈加深刻。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发表的生态系列讲话,代表了我党生态文明思想的新高度,是对《资本论》自然生产力观点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我们国家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创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省",不仅是应对危机、调整结构、保持增长的现实需要,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发展理念,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河南生态省建设对实现中原崛起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推进生态省建设,实现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需要,将有利于加快河南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更好地为生产力的发展增添后劲。  相似文献   

6.
发展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阐述了对生态经济的基本认识,结合长治市经济和社会基本情况,分析了该市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认为长治市作为中部资源型后发地区应发挥自身的优势,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从布局规划、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生态旅游、科教兴市等方面提出了长治市发展生态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山区村镇的生态环境是影响流域全局安全与发展的基本单元.如何设计山区村镇的发展路径是涉及长江这样的大河流域生态重建的重要课题.调整产业结构·生态农业·生态重建·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程·生态教育·农业产业化与小城镇化建设的系统思维和因地制宜的规划与实施是关键.北川县黄家坝村正在进行着成功的探索与实践.该村位于长江上游嘉陵江水系湔江下游窄河谷浸蚀区.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退化己使渴望致富的农民体验到自身利益与区域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开始实施按生态微区的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发展具有山区地域特色的农、林、药、旅多元经济,多功能庭院经济和农村第三产业,小康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建成生态文明示范村落的初期目标;和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围绕县城拓展农业产业化规模,加快小城镇化步伐,积极参与构筑区域生态屏障,不断提高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确保生态环境基本单元可持续发展的中长期目标.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畜牧业健康养殖是推进青藏高原地区生产力进步,地区繁荣稳定的重要内容.青藏高原标准化牧场的设计,以"生活三化"和"生产三化"为基本原则,通过对标准化牧场建设的参数指标进行设计和控制,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改善牧民住房质量,完善畜牧生产建设标准化等内容.通过种植养畜,走建设养畜的道路,探索一条从根本上解决高原生态环境与生态畜牧业的矛盾的协调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赵刚 《科技咨询导报》2013,(5):160-161,163
根据党和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结合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状况和人们对生态公路传统认识的局限,阐述了新时期“生态公路”的基本内涵,提出了绿色、低碳、资源高效利用、产品价值最大发挥和因地制宜的核心理念,并探讨了一些实现山区公路可持续建设发展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项目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研究了项目对生物种类及生产力产生的影响.并对工程建设期和营运期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针对问题提出了缓解生态影响的措施.评价认为漯河至平顶山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有限的,其建设开发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改革开放首先是从经济体制入手的,市场经济的手段促进了物质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却也伴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从宏观上看,生态文明建设不但是改革开放的必然要求和遏制环境恶化的战略选择,生态文明本身也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性和固有价值。因而,生态文明的提出意味着改革向社会主义固有价值的回归,标示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问题.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而不能背离这个制度.要使社会主义具有生命力,必须发展市场经济;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有发展前途;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市场经济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13.
左江壮文化生态保护区主要是保护国家级重点文物-花山岩画.通过对保护区进行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应用样方调查确定物种及重要值;同时采用区域蒸散模式推算陆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根据危险系数表达物种的保护价值及优先排序法、综合评分法、景观生态学分析法等评价生态环境.认定该区域生态系统质量优良,生态完整性高.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建设现代化国家,走欧美"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行不通,必须探索走出一条环境保护新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的着力点是生态高校师资队伍的内涵、生态要求和建构策略.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高校师资队伍包含生态教师个体和生态教师整体.建设符合生态系统理论的高校师资队伍,需要创建生态环境,实施生态管理,注意其远离平衡态的耗散发展和竞争协作的动态发展特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材料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提出了生态材料学的概念 ,即生态材料学是关于材料及材料循环过程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 ,其目的在于使材料在满足所需性能的前提下 ,具有优良的生态环境协调性 .分析了生态材料学的基本思想和主要研究内容 ,给出了环境负荷表达式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新判据 .以铝合金熔体纯净化生态处理工艺为例 ,指出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方向 .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不能成立.官民相争、官官相争、民民相争构成人类社会的三大基本予盾.民主或法治既是从根本上协调三大矛盾的制度装置,也是生产力主体迫使政府供给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的保证.第一生产力的主体是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8.
近20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经济人口的压力,以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可持续旅游成为人类关注的热点.三峡是我国最著名的旅游区之一,近年来其旅游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科学分析三峡地区脆弱的旅游生态环境及三峡工程引发的生态问题是促进库区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前提.调查分析表明,库区目前主要的旅游生态环境问题有:自然灾害、水土流失、蓄水引发的地质灾害、旅游资源消失、水质恶化、库岸消落带、"三废"排放及移民所产生的生态压力等.基于这种旅游生态环境条件及可持续旅游的系统性要求,提出促进库区可持续旅游的建议:1)推进库区旅游生态环境建设;2)创新旅游开发理念;3)开展旅游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科研工作:4)加强环保教育、转变观念等.  相似文献   

19.
 柴达木盆地生态功能重要,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光热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实施将进一步增大生态环境的系统压力。有效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分析柴达木盆地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压力,对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基本判断,进而提出柴达木盆地“生态保护优先”、“产业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驱动”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人类文明是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组成的有机整体,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具体体现。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已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一起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的三大基本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重要内容。强调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的牢固树立,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