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互联网络RCP(Ringed Crossed cube Petersen)拓扑结构被提出后并没有给出组播算法.本文利用RCP(n)网络的正则性、良好的可扩展性,以及比Qn,HP(n),RHP(n)网络直径更短和构造开销更小这些特性,按照构造组播树的方法,给出了RCP(n)网络的组播路由算法,并对该算法作了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新的互联网络拓扑结构——基于交叉立方体环连接的Petersen图互联网络RCP(n).研究互联网络RCP(n)的通信特性.通过RCP(n)的单播路由算法、广播路由算法、可分组性算法,证明RCP(n)不仅具有环、彼特森图和交叉立方体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同时又具有自身独特的拓扑性质.研究结果表明,RCP(n)是一种具有良好拓扑结构和通信特性的互联网络.在通信效率上的花费只有由超立方体构成的互联网络的1/2,而通信效率却是由超立方体构成的互联网络的一倍.  相似文献   

3.
基于Petersen图的短直径与超立方体节点的高可连接性,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互连网络拓扑结构——基于超立方体的双Petersen图连接的互联网络PHP(n);并对其拓扑性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PHP(n)网络具有正则性和良好的可扩展性与容错性.另外,还设计了PHP(n)网络上的单播、广播路由算法,证明了其通信效率均为n+...  相似文献   

4.
多元De Bruijn图UB(d, n)是De Bruijn网络的拓扑结构, 它具有高效网络应该具备的许多特性, 如短直径、小最大度和多节点. 本文研究无向多元De Bruijn图的的限制边连通性, 证明当n≥4时UB(d, n)是超级限制边连通的, 回答了张克民等人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设h,n是满足条件2≤h<n/2的两个正整数.无向双环网络G(n,1,h)是一个无向图(V,E),这里顶点集V=Zn={0,1,2….,n-1},边集E={i→i 1(modn),i→i-1(modn),i→i h(modn),i→i-h(modn)|i=0,1,2,…,n-1}.双环网络在并行处理的互连网络与局域通信网络的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利用G(n,1,h)的直径与平行四边形中格点间距离的关系,我们给出了无向双环网络G(n,1,h)新的直径上界估计.设n=qh r这里0≤r<h.当q<r时,我们所给出的上界估计比D.Z.Du等人所给的上界估计精确.  相似文献   

6.
基于Petersen图,提出了Binary Tree Petersen的网络结构,并对其特性进行了研究,证明了Binary Tree Petersen网络具有正则性以及良好的可扩展性,同时还具有比RP(k)、2-D Torus更短的直径和良好的并行能力.另外,还基于Binary Tree Petersen网络分别给出了其上的单播和广播路由算法,证明了通信效率都为2j+4.  相似文献   

7.
考虑下面的反凸规划问题(RCP):(RCP)minf0(z)s.t.fm(z)≤1, m=1,...,p,fm(z)≤1, m=p 1,...,M,z∈Ω={z|zil:=ln yil≤zi≤ln yiu=:ziu<∞, i=1,...,n0},其中,fm(z)=∑Tmt=1δmtexp(∑n0i=1ηmti zi),m=0,1,...,M. Zaleesky[1]指出反凸约束在很多经济管理应用中会出现.问题(RCP)的主要困难在于反凸约束的出现,它破坏了可行域的凸性甚至连续性. 少数论文[2]致力于求解一个凸函数在线性和反凸约束下的全局最优解.关于全局求解问题(RCP)的研究进展很小,故很有必要研究它.  相似文献   

8.
环网的直径是网中任意两点间距离的极大值。对于给定的n个顶点,设计出具有最短直径的优化环网,必须首先解决计算环网直径的问题。本文利用数论的方法得到计算有向环网D(n;s_1,s_2,s_3)的直径的公式,解决了出度为3的有向环网的直径计算问题。对研究具有任意出度的有向环网的直径计算问题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旋转交换网络REn 的一些代数性质并给出了此网络的一个路由算法. 并且证明了(n2-2n 1)/4相似文献   

10.
设n,s_1,s_2是3个正整数,满足1≤s_1s_2n/2,gcd(n,s_1,s_2)=1.无向双环网络G(n;±s_1,±s_2)是如下定义的无向图(V(G),E(G)):其节点集V(G)={0,1,…,n-1},边集E(G)={i→i+s_l(mod n),i→i-s_l(mod n),i→i+s_2(mod n),i→i-s_2(mod n)|i=0,1,…,n-1}.本文中通过对无向双环网络任意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进行刻画,进而给出了该网络强彩虹连通的一个着色方案,最后得到了该网络强彩虹连通数的一个上界,该上界主要由G(n;±s_1,±s_2)所对应的同余方程xs_1+ys_2≡0(mod n)的最小非负解和最小交叉解的4个参数表示.  相似文献   

11.
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在交叉立方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互连网络上的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将其应用到交叉立方体上可以得到交叉立方体的广度优先生成树。连通图的广度优先生成树的树高不会超过该图其他同根生成树的高度。利用这一性质,通过分析交叉立方体的广度优先生成树的特征,给出了n维交叉立方体CQ的直径为[(n 1)/2]的另外一种证明方法;该算法可以用来求解单源节点最短路径问题。并为讨论新的互连网络拓扑结构的直径和故障直径问题以及单源广播算法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新型并行计算系统的研制依赖于对新型互连网络结构及其性质的研究.超立方体及其变型——Mbius立方体两者都具有优点,也具有缺点.本文给出了在超立方体与Mbius立方体的顶点之间的一种连接,从而得到一种称为HMm-立方体的新型网络,证明了HMn-立方体不仅保持了超立方体和Mbius立方体的低顶点度数和高连通度以及其直径至多比Mbius立方体大2的性质,而且它克服了超立方体对圈模拟能力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证明了如果一个环-4-连通三正则图不包含立方体图子式,则该图同构于V_n,n6和Petersen图,利用这个结果,将所有不包含K_(4,4)-图子式的环-4-连通三正则图分为三类:Petersen图、M(o|¨)bius带和定义的一类特殊图类.  相似文献   

14.
新型并行计算系统的研制依赖于对新型互连网络结构及其性质的研究.超立方体及其变型--M(o)bius立方体两者都具有优点,也具有缺点.本文给出了在超立方体与M(o)bius立方体的顶点之间的一种连接,从而得到一种称为HMm-立方体的新型网络,证明了HMm-立方体不仅保持了超立方体和M(o)bius立方体的低顶点度数和高连通度以及其直径至多比M(o)bius立方体大2的性质,而且它克服了超立方体对圈模拟能力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多处理器系统中的互连网络为处理器之间相互通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机制,是决定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互连网络的容错性可以用互连网络中设备出现故障时,网络保持正常工作的概率来刻画.笔者用概率方法对4种规则互连多处理器系统(超立方体,交叉立方体,M(o)bius立方体,局部扭曲立方体)的容错性进行了分析.通过仿真试验,得到结论:基于超立方体或其变体结构的多计算机系统均具有较好的容错性,其中,交叉立方体具有最好的容错性.  相似文献   

16.
交叉立方体CQn和交换交叉立方体ECQ(s,t)是计算机系统里常用的2个拓扑结构.CQn中系统地移除了一些边后,获得了交换交叉立方体ECQ(s,t).在ECQ(s,t)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边,就获得了一个新的互连网络交换折叠交叉立方体EFCQ(s,t).连通度和超连通度是衡量互连网络可靠性和容错性的2个重要参数.证明了EFCQ(s,t)的连通度和超连通度分别等于其最小度和最小边度.  相似文献   

17.
一种基于局部扭曲立方体的无死锁路由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局部扭曲立方体是一种新提出来用于并行计算的互连网络.经研究发现,局部扭曲立方体中已有最小路由算法存在着死锁.针对原有算法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无死锁路由算法并给出了无死锁证明.利用将物理通道分成2条虚拟通道进而形成2个不相交的虚拟网络,将不同的点对之间的路由限定在某一个虚拟网络中,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死锁的产生.同时,利用一个局部扭曲立方体可由2个低维子立方体和2-扭曲立方体构成这一性质,在局部的低维子立方体和2-扭曲立方体中均采用自适应路由,从而提高了算法的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交叉立方体互联网络有不少独特的性质。已经证明当n≥3时n维交叉立方体Dn是Hamilton连通的,一个将长度l,(4≤l≤2^n)的圈以扩张1嵌入Dn的O(llogl)算法。本文利用交叉立方体的Hamilton连通性给出了一个将长度l,4≤l≤2^n的圈以扩张1嵌入Dn的新的算法也被给出,其时间复杂度为O(l)。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概述四种SIMD——PW2I、Cube、PS和IL网络的定义、硬件实现应和用特性,然后着重用置换群性质分析四种网络互连函数的循环结构,并计算它们的不同置换数,指出在硬件复杂性等同下,Cube网络有最大不同置换数。进一步探讨了四种网络在MIMD环境下应用特点,指出Cube函数只是PW2I函数的一个子集。从互连和模拟能力比较四种网络的优先顺序是PW2I、Cube、PS和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