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平艳  王凯  李琦  刘勋 《科学通报》2012,(35):3367-3375
情绪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在学习和记忆中的作用尤为关键,它影响着个体和族群的生存状态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研究者已经对动物和人类被试进行了长期的研究,然而最核心的问题是,情绪如何影响记忆,特别是在人脑中情绪信息加工的脑区和记忆的神经环路之间的交互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简要综述了脑成像和神经心理学的研究,梳理和评述了有关记忆和情绪的神经机制以及情绪影响记忆的神经机制研究.基于现有研究证据,我们提出以下假设并预期今后的研究能够检验这个理论框架:情绪的两个维度——唤醒和效价可以影响记忆信息在杏仁核-海马回路中的加工,这种影响是分别通过额-顶叶注意控制网络和以纹状体-前额叶为核心的奖惩系统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2.
新的研究发现,一个人即使没有受过西方音乐的训练,同样可以理解音乐中的情绪表现。 人们心情不好的时候,往往会想到用听音乐的方式来转换情绪。但是今天,不论是古典音乐还是流行音乐。大部分音乐都是根据欧洲的音乐系统谱写出的。那么一个人如果没有接受过欧洲的音乐系统的训练,  相似文献   

3.
邹钰 《科学之友》2010,(4):22-23
网络是一项正在研究中的技术,它改变了人们使用资源的方式,使人们能够以一种全新的、更自由、更方便的方式使用计算资源。本文就网格的定义、特征及其体系结构谈几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4.
网络是一项正在研究中的技术,它改变了人们使用资源的方式,使人们能够以一种全新的、更自由、更方便的方式使用计算资源。本文就网格的定义、特征及其体系结构谈几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5.
最近,美国《研究与发展》杂志进行了一项调查,从大量的读者的回复中,评选出了近30年来改变我们生活的最有影响的30种产  相似文献   

6.
网络是一项正在研究中的技术,它改变了人们使用资源的方式,使人们能够以一种全新的、更自由、更方便的方式使用计算资源.本文就网格的定义、特征及其体系结构谈几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7.
语言不仅能够表达概念信息,也能承载情绪信息.研究语言中蕴含的情绪信息加工,对情感神经科学和语言理解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行为学、脑电和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表明,在不同加工阶段,情绪词中情绪信息的加工既表现出自动化加工又表现出控制性加工;情绪词语加工具有优先性和优势性,词汇加工的网络受到了情绪加工网络的影响.当情绪词出现在句子中时,情绪凸显性使情绪词语的加工优先于句子水平上的语义加工.另外,句子水平上情绪信息加工的研究发现,情绪性句子可以激活情绪加工相关的脑区,并且相比中性句子可以更强地激活语言加工相关的脑区.因此,语言网络与情绪网络有着复杂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正A在电影中创造恐怖情境,营造恐怖氛围,产生恐怖效果,正是恐怖片、悬念片、犯罪片、战争片、科幻片等多种类型电影的自觉追求。恐惧比其他任何情绪更具有感染性,恐怖电影总让人有种非同一般的心理体验:难以言表的恐惧,却又满怀惊喜。人们为什么要自讨苦吃,被吓得胆战心惊但却不亦乐乎?一是恐怖电影在观众没有实际危险的情况下营造出各式各样的骇人情景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刺激性,同时又让人在危险与死亡的极度体验中感受到自身的安全可靠,因此给观众带来验证自  相似文献   

9.
词汇阅读中情绪调节的神经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已有的阅读模型和近年来在该领域的研究, 初步提出了一个整合了情绪调节作用的词汇阅读模型. 模型包含4个基本假设, 即优势激活区假设、情绪调节假设、注意水平假设和交互作用假设. 模型的现有实验证据来自4个方面: (ⅰ) 阅读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即关于阅读的神经网络的研究); (ⅱ) 情绪对词汇阅读影响的研究; (ⅲ) 注意的两种水平对词汇阅读影响的研究; (ⅳ) 不同注意水平下阅读的情绪调节作用. 上述假设为今后的系统化研究指明了方向, 也是建立更加具体、精细的词汇阅读模型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
神经经济学: 打开经济行为背后的“黑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荣军  周晓林 《科学通报》2007,52(9):992-998
神经经济学是利用神经科学手段研究经济行为的心理及神经机制. 传统经济学注重对决策的行为描述, 无法揭示经济行为的内在认知机制, 对现实生活中的决策行为缺乏预测. 认知神经科学与经济学的结合使得我们有可能揭示经济决策过程的心理和生理机制. 本文归纳了有关效用计算神经机制的研究, 指出神经经济学可以从神经水平验证已有经济学理论的可靠性, 并对许多经济学现象提出新的解释; 探讨了后悔等情绪在经济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及来自神经科学证据, 指出通过测量情绪相关脑区的活动, 神经经济学可以深入考察情绪影响决策的内在机制; 总结了合作、信任等社会行为的神经科学研究, 指出神经经济学的一大趋势是在实验室中模拟真实的社会情境, 以提高经济行为神经机制研究的生态学效度. 神经经济学研究不仅为已有的经济学理论, 如前景理论、后悔理论、博弈论等提供神经水平的实验证据, 而且促进了更完善的经济学理论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
如果 UFO 劫持是真,就应有关于它的确凿证据。这一简单前提促使美国圣菲市的作家兼UFO 研究者维多利亚·亚历山大主张,利用犯罪现场调查技术来获取 UFO 劫持案的证据。亚历山大说:"人们指控外星人非法侵入房屋,绑架、袭击人类。所以现在是该调查典型的在卧室中被劫持案的时候了,就像在犯罪现场侦破小组那样做。"由于大多数被劫持者声称外星人有人的特点,并非是机器  相似文献   

12.
正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加拿大东北部的古代岩石中可能含有超过39.5亿年的生命化学物质。如果得到证实,这一发现将成为地球上已知最早的生命迹象,并将最古老生命的纪录往前推了1亿多年。对一些科学家来说,这项研究增加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年轻的地球曾充满了许多不同种类的生物体。"接受它!"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地球化学家Dominic Papineau说。他在2017年3月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报告来自魁北克的至少可以追溯到距今37.7亿年前的微生物化石。但也有人对这项最新的工作是否  相似文献   

13.
黄韫慧  施俊琦  王垒 《科学通报》2008,53(12):1479-1481
禀赋效应是指这样一种倾向: 人们在卖出一个物品时的索价高于其购入同一物品时乐于支付的价格. Thaler认为禀赋效应的原因在于卖出造成了损失而买入带来了获益. 虽然先前研究显示存在损失规避心理, 但是还没有研究证明“卖出-买入”与“损失-获益”之间的联结关系, 而且最近的研究未能为这一联结关系提供支持证据. 本研究应用内隐联结测验, 一种反应时实验方法, 首次确认了这一联结关系. 结果表明, 卖出更紧密地与损失相联系, 而买入更紧密地与获益相联系. 这就证明损失规避和获益偏好之间的偏差是禀赋效应的潜在心理机制. 以往研究无法证明这一联结关系的原因可能在于自陈报告实验方法的不敏感性. 本研究对有关发现和方法对实验经济心理学的启示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正英国海军曾用小甜甜布兰妮的歌曲来阻止索马里海盗袭击船只和绑架人质,充分展现了音乐的神奇魅力。如今有证据表明,音乐能抵达其他治疗方法所难以触及的人的大脑的某些部位,从而产生神奇的治疗效果。近来,音乐疗法再次引起人们的兴趣。在人类的进化之路上,音乐一直与人类相生相伴。如今更有证据表明,音乐可以降低血压、减轻焦虑情绪。从临床医学的角度来看,音乐能抵达其他治疗方法所难以触及的人的大脑的某些部位,从而产生神奇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创新神话中屡屡被提及的比尔·盖茨和史蒂夫·乔布斯,在人们心中形成了这样一种流行观念:美国的创新者是具有雄才伟略的早慧的大学辍学生。车库创业、年轻的孤狼式发明和苦苦奋斗的初创公司常常荣登各大媒体榜首,成为创新的标志性事件。然而,一项由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开展的"美国创新的人口统计学研究",却有力地挑战了被大众媒体固化的刻板印象。该研究调查了包括国家发明奖获得者和三方专利申请者在内的美国6 418名最具代表性的创新者,抽样多元化而又目标  相似文献   

16.
乐观者胜     
迄今为止,美国健康专家对15000人进行过有关人体的104项研究,发现主动思维所产生的乐观精神能够使人更健康,更快乐,更成功。相比之下,被动思维引起的悲观情绪却让人变得更加绝望、多病和失败,因为这种精神状态总是与沮丧、孤独和畏缩联系在一起的。 对美国梅特里普人寿保险公司进行的调查表明,乐观的雇员比悲观的同行收到的保险金额多37%。更有趣的是,该公司录用了一批业务考核不及格但是性格乐观、思维活跃的新手。这些本来不会被雇佣的人却创造了奇迹,其营业额与别人相比,越过了10%,他们成功的秘诀在于乐观。  相似文献   

17.
为科研不端行为付出的高昂成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项研究试图对美国高校科研不端行为进行调查所付出的成本得出一个数字:仅仅对一项科研不端行为的调查就花费了52.5万美元调查成本花费巨大据8月中旬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称,美国院校每年花费在科研不端行为调查上的成本超过1.1亿美元。  相似文献   

18.
《大自然探索》2003,(1):32-32
俄罗斯莫斯科营养研究所向社会公布了一项调查研究的结论说:“绿色食品有益健康”是一种错误见解,如果只吃绿色食品,人体健康将受到伤害。  相似文献   

19.
近期的研究发现了可以通过级联反应缓解心脏疾病的分子机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与心脏相关疾病的发病数字直线上升。当时,人们对导致心脏疾病的原因还不甚了解。鉴于此,1948年,美国卫生署开展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5000名马萨诸塞州弗雷明汉市的市民参与了这个项目的研究调查。弗雷明汉研究确认了多项容易导致心脏疾病的要素:吸烟、高胆  相似文献   

20.
一家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旧金山新办的企业--Solazyme,已经开发出了一种利用水藻将生物质转化成燃料的技术,可以制造出价格更便宜的生物质燃料,该公司最近展示了其生产的一种在柴油汽车中使用的水藻燃料.今年1月,Solazyme宣布与雪佛龙公司签订了一项开发和检验这种水藻燃料的协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