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凝血酶原活性与肝硬化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巨齿蛇毒显色底物法检测36例肝硬化肝功能C级病人,结果:死亡与存活病人的凝血酶原活性有显著差异。结论:凝血酶原活性检测对肝硬化病人的预后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凝血酶原活性(FⅡ,CA)与老年肝病患者肝功能的关系,方法:应用巨齿蛇毒发色底物法检测老年肝病患者凝血酶原活性105例,结果:疾病组正常老年人(大于等于60岁),青壮年(小于等于45岁)的FII,CA有明显差异,老年肝病患者的FII:CA明显低于健康老年人,结论:老年肝病患者应及时检测FII:CA。  相似文献   

3.
血清叶酸浓度在乙肝时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检测了150例各型乙型肝炎的血清叶酸浓度,结果显示:血清叶酸浓度随着肝功损害的轻重不同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故血清叶酸浓度的测定有助于各型乙肝的诊断及预后的估计。  相似文献   

4.
运动训练对小鼠心肌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活性电泳方法,研究了运动训练对小鼠心肌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不同运动训练组小鼠心肌的中性和碱性蛋白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酸性条件下,未检测到蛋白酶活性;(2)运动心心肌碱性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比对中性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更为显。  相似文献   

5.
小麦幼苗经渐进水分胁迫处理后,吉绿体的电子传递活性将随处理时间逐渐的增长而降低,而24h轻度胁迫下,光合全电子链,PSⅡ和PSⅠ电子传递活性有轻微下降,而48h中度和72h重度胁迫,将使它们明显降低。这表明,叶绿体电子传递活性对水分胁迫的响应与胁迫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肝复肽对慢性肝病患者过血酶原活性(FⅡ:CA)、血浆白蛋白(ALB)及丙氨酸转移酶(ALT)的影响。方法;采用治疗前后对比观察。结果:肝腹肽能升高各种慢性肝病的FⅡ:CA、ALB,降低ALT。结论:肝复肽是改善慢性肝病肝功能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人血清中促肝细胞生长素(HGF)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厂家直病患血清中HGF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自人胎肝匀浆中提取、纯化HGF,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建立双抗体夹心法的HGF测定技术。结果:X经的HGF于SDS_PAGE呈条带,分子量17500。正常人血清中HGF水平为28-140μg/L。各型肝病患和SLE患血清中HGF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动态观察肝病患血清中HGF  相似文献   

8.
血清白蛋白(ALb)、总胆红素(SB)检测是衡量肝脏功能的常用指标。本文通过对96例肝硬化病人血清采用巨齿蛇毒显色底物法(ECV法)检测凝血酶原(FⅡ)及同步检测ALb及SB,并对三者异常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FⅡ检测异常率高,并同病情严重程度相一致,具有敏感、快速、稳定性强的特点,是肝功能检测的一个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9.
烟草中多酚氧化酶的生理生化特征及其活性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对烟草叶中的多酚氧化酶(PPO)进行了部分纯化,对比了叶中PPO在苗期和田间的活性差异,研究了其活性变化规律,发现生长旺盛期PPO活性高于其他时期,研究了烟叶在不同水势条件下PPO活性变化规律,发现水势过高、过低,PPO活性均较低,在一872.78kPa水势条件下,PPO活性最高,所以细胞中的含水量是影响PPO活性的因素之一.研究了PPO在35℃、40℃、45℃、50℃、55℃、60℃、65℃、70℃和75℃等烘烤温度条件下的热敏感性,发现: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5℃;温度由35℃升至75℃,活性逐渐下降,在每一温度下保持5min,活性趋于稳定,用回归法得出了烟叶中PPO的下降百分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式.用双倒数作图法比较了NaDiCa、EDTA、巯基乙醇和硫脲4种常用抑制剂对烟叶中PPO活性的抑制强度,结果表明:同一浓度下它们对PPO的抑制强度依次递减,而NaDiCa抑制效率明显高于其他3种抑制剂;CuCl2可以促进PPO活性,用回归法得出了活力增加百分数与二价铜离子浓度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0.
大豆叶片衰老过程中光合作用与有关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衰老过程中的大豆叶片的光合速率、希尔反应活性、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及同工酶分析,发现大豆叶片衰老过程中光合速率、希尔反应活性均下降,活性氧自由基清除剂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也逐步下降,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其同工酶谱带数均随大豆叶片衰老与增加,以大豆叶片为材料,讨论了光合活性与同工酶的关系及自然条件下叶片衰老中光合活性下降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观察血清胆碱酯酶活力与临床肝脏疾病疗效及预后评价的关系,把140例肝病患者按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分为五组;对照组149例为通辽市传染病医院体检人员,均采用速率法测定血清胆碱酯酶活力.五组肝病患者治疗前后组内及各组间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肝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胆碱酯酶仍较低或升高不明显,提示肝细胞受损严重,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2.
内质网是真核细胞中重要的细胞器,参与多种生理过程.各种外界诱因会引发内质网应激,使细胞产生各种生物活性分子,从而导致细胞生理活性变化,引起癌症等多种疾病.生物活性物种,如活性氧、活性氮、活性硫等,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活性和生物活性,在众多生理病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荧光探针技术是检测这些生物活性物种的一种较理想的手段,具有光学性质优异、定位效果突出、可以进行多功能实时原位监测等特点.因而,借助荧光成像技术监测活性物种在内质网中的变化过程,对攻克某些代谢疾病和癌症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可以靶向于内质网、特异性检测活性物种的荧光探针,在对其结构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展示了其功能性和生物应用前景,并进一步阐述了定位和检测机制,最后对该类探针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以5种抗旱性不同的水、旱稻品种在水分胁迫下全生育期的茎叶为实验材料,采用NBT光还原法测定SOD活性,探讨不同品种全生育期的不同阶段对水分胁迫的反应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受到水分胁迫的水、旱稻SOD活性均高于对照;孕穗期和抽穗期是水分敏感期,在孕穗期SOD上升19.60%,抽穗期上升6.40%;成熟期SOD活性平均下降11.73%,不同品种在此期间SOD活性下降幅度有明显差别,旱稻品种下降17%~26%,水稻品种下降7%左右  相似文献   

14.
用花生根瘤菌某些Hup~+和Hup~-菌株作回接,有接种的植株其根瘤数比对照多。所试菌株在共生条件下表现吸氢和乙炔还原活性。离体根瘤 72 h内其吸氧活性表现起初较低,随后逐渐升高,而后又逐渐下降;但乙炔还原活性则随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根瘤吸氢依赖于氧并受CO的抑制。10%外源分子氢可提高乙炔还原活性20~60%。不同生长期的吸氢和乙炔还原活性以盛花期为最高。  相似文献   

15.
活性初乳素对吸O3小鼠的抗衰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鼠吸O3后,机体的助氧化一抗氧化系统平衡失调,引起体温,体重和体力下降,免疫器官萎缩,脑B型单胺氧化酶(MAO-B)活性增高,红细胞SOD活性代偿性升高,血清过氧化脂质含量增加等一系列衰老现象,造模同时服用活性初乳素,能显著改善上述病症,说明活性初乳素可延缓衰老进程,具有明显的抗自由基损伤和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桑叶多糖不同组分在体外的抗凝血活性,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桑叶粗多糖,聚酰胺进行脱色和脱蛋白。用DEAE sepharose CL-6B 和 sepharose CL-6B 对桑叶多糖进行纯化,得到5种水溶性多糖组分(MPS-1、MPS-2a、MPS-2b、MPS-2c和 MPS-3)。单糖检测结果表明:桑叶多糖主要是由半乳糖、葡萄糖、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和甘露糖等组成。体外抗凝血活性检测显示5种桑叶多糖组分均能延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和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而对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影响不显著,说明它们是通过影响内源性途径或共同途径而发挥抗凝血作用;与对照相比,MPS-2b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对 APTT 和 TT 的效果达到极显著,表明 MPS-2b 有潜力开发成抗凝血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7.
探讨血浆内皮素(ET)在慢性肝病患者中的变化规律以及与肝损害的关系。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10例慢性肝病患者及30例正常人血浆ET含量。结果表明,各种类型的慢性肝病患者血浆ET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且与临床类型有关。ET水平与谷丙转氨酶(ALT)及血清胆红素(SB)呈正相关,与白/球比例(A/G)和凝原酶原时间(PT)呈负相关,与甲胎球蛋白(AFP)无显著相关性。提示ET与肝病的慢性化程度及肝损害程度有关,可作为病情及预后判断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8.
端粒酶是一种具有逆转录酶特性的DNA聚合酶,临床检测发现在很多恶性肿瘤中都能检测到端粒酶的活性,端粒酶可以作为诊断这些肿瘤的生物学标志.在某些肿瘤中,端粒酶表达会随着肿瘤的进展而上调,因此又可以作为肿瘤恶性程度评价的一个指标.而化疗后端粒酶的变化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因此也可作为临床疗效及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詹毅  谢峰  杨耀  张萍  魏翠英  金耀泉 《甘肃科技》2004,20(6):146-147
慢性肝病 ,无论是哪一型 ,其临床表现最后都将导致肝硬变 ,应用彩色多普勒可判断肝病的轻重程度、病变转归及预后 ,给临床提供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彩色多普勒观察慢性肝病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对肝病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苯硫酚对棕色固氮菌固氮酶催化底物还原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体系中固氮酶钼铁蛋白与苯硫酚的摩尔比为1:4时.固氮酶的乙炔还原活性比对照组下降了62.3%,下降的幅度随着苯硫酚浓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在乙炔存在的情况下,固氮酶的放H2活性随着苯硫酚的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在氩气氛下,苯硫酚浓度的升高对固氮酶放H2活性的影响不明显.这一现象有可能是由于苯硫酚取代与铁钼辅基的Fe1原子连接的半胱氨酸的巯基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