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纸张包括水印、安全线(金属或塑料线)、红蓝纤维丝或彩点等。印刷技术包括多色接线印刷技术、双面对印技术、凹印技术等。油墨技术包括荧光油、墨、磁性油墨、热变色和光变色油墨、防涂改油墨等。激光全息图像由于全息图像的制版技术具有指纹一样的不可重复性,而且用其制作的防伪标识为一次性使用,仿制难,成本不高,在我国广用好广^电码及电话防伪系统该系统由电码标识和电话识别两部分组成。每个产品标签上都设置一个顺序编号和一个随机密码,前者为明码,后者为暗码。电话识别系统是一个能存贮数千亿个产品防伪数码的大型中心数据库…  相似文献   

2.
第一代为初级的视觉防伪阶段,如激光、油墨防伪标签等。这类防伪方法的主要缺点是:标签本身具有可仿性。仿造标签能做得和真实标签一模一样(只要肯花成本,这实在是一件可能的事),甚至连技术监督局和厂家也难以分辨真假标签。第二代的防伪技术是电话电码防伪,克服了第一代防伪技术的主要缺点,使防伪标签变的不可能仿造,但也存在一些缺点。  相似文献   

3.
2D,3D 一次性防伪密码商标:全息图像分前后两景,层次分明,清晰度高,立体感强,色泽鲜艳,形态逼真,并采用独特的加密技术,在图案中加入密码标记,使防伪标志绝对安全、可靠,无法伪造。适用于  相似文献   

4.
<正>长期以来,我国假冒伪劣产品横行,长期困扰着正规企业和消费者。今天电商、海淘等购物方式的兴起,也为伪假产品的流通销售带来了很大空间。虽然相关部门和企业不遗余力地对造假进行打击,但假冒产品依然大量地在市场上流通。防伪技术就是针对造假而产生的一种技术。防伪溯源技术具有产品信  相似文献   

5.
《苏南科技开发》2004,(10):35-35
1 防伪"金戒指"是由经销企业商标图案,"阳澄湖蟹协监"字 样、短信数码防伪、电话数码验证和防伪结构件组成。 2 商标图案在防伪"金戒指"的"戒面"上;协会名称和专用短信 接入号在其外圈上,消费者均可直接辨认。商标图案和协会名称未 经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3 短信防伪:消费者用手机键入防伪"金戒指"内圈显示的18位  相似文献   

6.
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溢很大程度土刺激了防伪产业链的发展。目前市场上销售好,市场定位较高的产品基本都采用了防伪标志技术。本文运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智能标签和NFC技术的防伪系统,并以国内家具制造业为实例进行系皖的设计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可溶性防伪标志,主要由能溶解于水的可溶性纤维和商品标记制成。 可溶性纤维采用公知的可溶性止血纱布。它作为基材,在其表面设置商品标记,也可将可溶性止血纱布制成商品标记置于以纸张、织物、塑料作为基材的表面。 本发明与现有的防伪技术相比,具有制作容易、不易仿制、识别真伪简便等特点。使用时,只需将可溶性防伪标志投入水中,以其能否在水中  相似文献   

8.
依果 《青年科学》2010,(9):23-23
一项新研究发现了一种模仿热带蝴蝶翅膀颜色的新方法,这一仿生技术可用于钞票和信用卡的防伪标志处理,届时犯罪分子想仿冒造假,恐怕会比登天还难。  相似文献   

9.
采用商品上现有的各类标志的群体防伪价值,设计了一种“全信息”的防伪标志,以高信息容量的新型条形码为载体,可用计算机终端检验并集中管理。  相似文献   

10.
商品包装防伪在商品的整个生产销售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简单可行的防伪技术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生产厂家的损失,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目前市场上运用最广泛的防伪技术是高壁垒防伪技术,但该技术成本高且容易被仿造.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形技术的防伪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分形技术生成防伪图标,同时为每张分形图生成一张对应的二维码.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对比查看两幅图片是否一致就能知道商品真伪.本文方法利用分形图对参数敏感并且难以复制仿造的特点有效生成商品商标,能够有效提高防伪水平.实验证明,使用基于分形技术的方法进行防伪,仿造难度大、防伪效果明显,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肖蓉 《科技潮》2008,(5):36
发明人:陈旃 陈旃老先生研究防伪技术及防伪规律长达二十多年.他发明的幻文防伪标志具有可肉眼直观识别、批量使用、不可仿冒三大特点.其幻纹特征原版是人的主观愿望无法控制的,其重复出现的几率无穷小.能够同时具备这"三性"的识别特征是防伪领域里一个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的世界性难题.他说,这项发明如果用于身份证件,金融票证等每年可为国家减少数以亿元计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据英《新科学家》2002年11月2日报道 :为了防止造假者复制防伪标志 ,法国的Novatec公司研究出一种无法复制的防伪标签。这种防伪标签不仅可以用于服装 ,也可在手表、CD光盘或电子产品中使用 ,效果和纤维产品一样好。这种防伪标签是用一种直径在1~10毫米之间的Prooflags塑料片制造的。制造时 ,当塑料冷却时 ,其中形成不规则的气泡 ,每个标签形成的气泡图型绝不会相同(两个标签形成完全相同的气泡图形的概率只有10的40次方分之1) ,然后将制出的每个标签的气泡图型和标签的序号一起记录在数据库中。消费者…  相似文献   

13.
作为现代防伪包装 ,总的发展趋势是 :高的安全可靠性和识别的简易方便性。防伪包装将向如下几个方面发展 :1 已广泛使用并推广的防伪技术将被新的专有防伪包装技术所取代。激光全息防伪包装 (标识 )和荧光油墨、磁性油墨、热敏油墨 ,特种制版技术与印刷等 ,由于它们已成为公知的 ,在市场上可得到其技术和原料 ,因此难以起到真正的防伪作用 ,如永芳公司正告消费者 :永芳正宗产品是没有使用激光防伪标识的 !2 任何一种单纯依赖于设备或资金投入的防伪包装技术都将会在一段时间后被新的包装防伪技术所取代。任何依赖于设备或资金投入的防伪包…  相似文献   

14.
陈旃  肖蓉 《科技潮》2008,(5):36
"aigo爱国者杯"第二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银奖发明人:陈旃陈旃老先生研究防伪技术及防伪规律长达二十多年。他发明的幻文防伪标志具有可肉眼直观识别、批量使用、不可仿冒三大特点。其幻纹特征原版是人的主观愿望无法控制的,其重复出现的几率无穷小。能够同时具备这"三性"的识别特征是防伪领域里一个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的世界性难题。他说,这项发明如果用于身份证件、金融票证等每年可为国家减少数以亿元计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信用卡、证件以及商标等都需要安全稳定的防伪标志。目前社会上的很多防伪标志因为技术含量低而经常被伪造,给国家、企业或个人造成巨大损失。于是,一种为防伪光学图像保密和作安全检查的技术就成为这个领域里的热门。利用两个随机相位掩模将振幅识别的初始图像编码为复振幅稳定的白光噪音,从而使仅对光强敏感的探测器无法接收,以达到保密的目的。对保密的光学图像进行安全检验的方法则是利用光学4F系统或联合变换相关器对图像进行解码或识别。这种方法具有很强的抗盲卷积性质,是一种简便稳妥而实用的图像保密和安全检查方法,在广大的国家安全和商业保密领域里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6.
信息扫描     
《华东科技》2005,(7):30-30
“火眼金睛”手机一键鉴别商品真伪只要用搭载了“火眼金睛”芯片的手机在粘贴了榕基商品信息条码的商品上一划,不出十秒钟,手机的屏幕上即为您显示出该商品的真伪信息,这是记者6月18日在福建省第三届项目成果交易会上看到的真实一幕。这项由福建榕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历时三年首创成功的“四位一体”全国商品信息数字防伪系统技术,引起了前来参加交易会的各界人士的浓厚兴趣。据公司董事长鲁峰介绍,这项着眼于当前防伪技术和防伪体系的缺陷,基于治本而提出的防伪新技术。它把防伪作为系统工程,即建立“榕基火眼金睛智能查询终端、榕基数字防伪信息标签、榕基全国防伪数据中心以及电子商务服务”四位一体的全国商品信息数字防伪系统,建立严密符合防伪原理的业务运营体系,以实现更高级别的商品信息认证与防伪自我保护,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当前防伪工作“不防不得了,防也防不了”的技术困惑。  相似文献   

17.
指纹识别是一种验证身份的常规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指纹识别相关技术也越来越趋向自动化和智能化.随着先进的指纹采集仪的普适应用,对采集到的连指图像进行分割和防伪检测也变得意义重大.该文介绍了一种连指指纹分割算法、指纹防伪的一些算法和能够判别出几种常见的造假方式.  相似文献   

18.
基于DNA分子密码算法的防伪认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DNA分子的密码实现方法和DNA分子的防伪认证技术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DNA防伪技术的发展背景以及目前该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并指出了此技术今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正请出示您的证件首先,请出示您的证件,我们必须核实证件上的文字和照片是否真实可靠。这一点不能只靠肉眼分辨来完成,如今的造假手段可是五花八门,伪造出您的照片简直太容易了。因此,我们便在证件本身上动心思,在证件上添加了团花、底纹、花边等各种特征,并由专业的防伪公司或防伪印刷厂进行设计生产,增加伪造证件的难度和成本。  相似文献   

20.
李荣 《科技咨询导报》2011,(19):126-126
企业为保护自己和消费者权益,在产品的包装印刷中采用不同的防伪技术打击和杜绝假冒产品。本文就包装印前设计防伪、材料防伪、印刷工艺防伪及智能防伪等防伪技术在包装印刷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