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云计算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主流发展方向,除了互联网行业,许多传统企业也都从云计算的应用中大获裨益.它不仅能够使用普通的商业机器替代昂贵的专业设备,减少IT资产采购投入,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能实现“按需分配”,有效降低IT运营成本,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云计算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最热门的新兴技术产业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在经过了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等发展阶段后,云计算已经进化成一种先进的IT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2.
《上海信息化》2011,(5):89-89
2011年4月11日举行的“2011云海论坛”上,一系列上海自主创新的云计算解决方案集中发布,多个区政府和企业集团与云计算服务企业签约,共同建设云计算示范项目,这些项目还有望纳入本市专项支持体系。与会专家认为,云计算发展为我国IT产业领域实现“中国创造”带来了机遇。  相似文献   

3.
《上海信息化》2006,(7):94-95
“2006首届中国供应链管理发展高层论坛”近日于上海举行。在会上专家指出:国内企业追于组织内部和外部市场的压力,在运营上将采取“精耕细作”的策略,企业间竞争形态逐步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为ERP系统扩展供应链模块以提升供应链运作绩效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2005年中国ERP整体市场规模达到了27.76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比增长24.2%。中国本土ERP软件企业在新的市场需求驱动下,呈现平台化、移动化和托管化的新动向,其竞争力大大加强并超越了国际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的文化产业向着高度集中化、国际化方向快速的发展.21世纪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供应链是文化产品产业链、价值链的发展趋势.本文从文化产业和供应链内涵的角度,提出了文化供应链的特征和几种文化供应链运营模式.并从供应链资金流即供应链金融的角度,构建了推动文化供应链的运行机制,为推进文化供应链的发展提供探索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广东科技》2005,(7):6-6
ERP(企业资源管理计划)是在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的基础上.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对整个企业资源的一体化管理。它是一种可以提供跨地区、跨部门、甚至跨公司整合实时信管息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自从1996年被引入中国后,众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就以它(ERP)为核心。随着信息化力度的加大,如何让ERP更科学、合理和实用,需要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制度环境的变迁(尤其是产权制度)以及企业发展和竞争环境的变化是中国企业信息化推进的大背景,而信息化以办公自动化、财务革命、MIS、ERP、供应链等IT管理概念为主要线索展开。信息化带给中国企业最大的触痛是将内部权力的透明化和再分配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7.
作为举足轻重的变革力量,云计算正对IT供应、组成、消费等各个领域产生重大影响.而综观国内“云”市场,从“春秋战国”到“三国演义”,哪些企业能在白热化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云时代的真正赢家? 2015年,全球实体经济与ICT全面融合、“云计算”概念全面落地并深入人心.7月21日,联想云携“点亮云未来”主题参展2015中国互联网大会;7月29日,阿里云召开“云栖大会”并获得阿里巴巴集团60亿元的增资.  相似文献   

8.
《上海信息化》2005,(8):88-89
在如火如荼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IT人才匮乏一直是阻碍企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瓶颈,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建立一套良好的,高效的人才培养与供给机制势在必行。2005年,中国高端ERP领导企业浪潮集团联合全国百所高校推出ERP人才培养计划——“飞翔计划”,旨在通过发挥专业厂商的优势,为中国信息化培养更多即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综合型ERP人才。  相似文献   

9.
“牛鞭效应”是供应链信息风险中的一个主要现象,如何最大程度地弱化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对改善供应链的有效运作、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企业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界定“牛鞭效应”定义的基础上,就供应链风险中的“牛鞭效应”的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供应链管理和应用引起了很多中国企业的重视,一些企业在成功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同时获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也有一些企业没有实施供应链管理,但这并没有影响其在行业中的地位.文章针对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公司和北京晓通公司两个典型案例,从企业ERP系统、上下游的压力、竞争对手的压力、在供应链中的地位和一致的标准 5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企业实施供应链整合的动因,目的在于为企业选择是否实施供应链整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影响我国汽车供应链成本的动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的竞争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我国的汽车企业在积极地掌握国外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技术的同时,如何将单个企业内部的成本控制扩展到整条汽车生产供应链条上?本文以成本控制为中心,从成本增值率的角度出发,分析我国汽车产业供应链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升我国企业竞争优势的成本控制方法与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环境,ERP这种先进的管理软件被企业广泛运用,ERP能根据市场需求对企业供应链上各环节的资源进行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和严格控制,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但ERP的成功必须与业务流程重组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时下无人不谈“云”,手机、家电、网络、汽车、创意……似乎一挨上“云”,就可以“腾云驾雾”扶摇直上。云计算时代,“云”上的日子令人遐想,也催人奋进。从北京的“祥云工程”,到上海的“云海计划”,再到深圳的“鲲云计划”……如今,国家级云计算工程已呈遍地开花之势。初步形成了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为核心、各重点区域快速发展的宏大格局。然而,要使云计算大规模落地,不再是飘渺无端的“空中楼阁”,还需要付出更多思考和努力。  相似文献   

14.
李慧 《科技信息》2010,(18):I0394-I0394,I0396
供应链管理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因其在压缩库存、降低成本、改善客户服务等方面为企业开辟的广阔空间而倍受瞩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供应链管理思想的成熟,建筑业供应链管理将是行业未来的主要管理模式。本文从IT治理的角度,分析了IT治理的管理思想和IT治理的运作机制在建筑产品供应链中的运用,从而提升建筑产品供应链的管理水平,提高建筑供应链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让计算能力像水和电一样作为一项公共事业随时提供给用户是云计算最初的思想起源.2007年“云计算”概念诞生,5年后的今天,这个概念已开始逐步“落地”转向应用.但因尚处发展初期,云计算领域还面临不少问题.在12月3—4日举行的“2012国际云计算大会”上,专家指出在云计算领域,统一标准尚未形成、数据中心重复建设、核心技术尚未突破、缺乏强有力的带动性应用,以及安全标准缺乏等多个问题都是今后发展需要跨越的障碍.  相似文献   

16.
云计算是继个人电脑、互联网之后,信息技术的重大革新,它的出现与发展将改变CPU、存储、服务器、终端、操作系统,以及应用软件的整条信息产业链,并会深远地影响着人类从生产到生活的信息化应用.当前,信息产业强国纷纷将云计算纳入了战略性产业,一些发达国家已开始部署国家级云计算基础设施.一些国际知名IT企业,更是纷纷投入巨资进行前沿技术研发,井推出了一系列云计算的相关产品,发展极为迅猛,目前微软、IBM 、谷歌、亚马逊、雅虎等公司已捷足先登,成为了云计算开发、应用和运营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17.
《科技智囊》2003,(1):22-22
近几年,IT技术向大众化发展,IT产品制造的“门槛”逐渐降低,这意味着竞争将日趋激烈,利润空间也在缩小,因此许多企业都把目光移向IT服务市场,竞争形态也由产品竞争转向服务竞争。金融成为最大行业客户尽管全球IT市场一片低迷,但中国市IT服务市场却是一枝独秀,2002年中国IT服务市场规模为504亿元,增长25.4%;2006年中国IT服务市场的规模将达到1362亿元,保持27.7%的高速增长率,“服务”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像温暖的阳光吸引着仍处在寒冬里的IT企业。为什么IT产业在下滑但IT服务却能逆市而上,原因在于一个企业在IT上的投入…  相似文献   

18.
据报道,全国提出“云计算”发展计划的地方政府已覆盖了30多个省市自治区,而投巨资建设的云计算中心利用率却不到20%。“造云运动”的背后不仅仅是圈地建房,更是缺乏买质内容的“规模”攀比建设。这与云计算提高IT资源利用率和节约能耗的初衷相悖,只会使其发展停于表面,并承担浪费社会资源的风险。因此,中国云计算持续发展,理性支撑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云计算的产生符合信息技术领域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三国定律",云计算"一切都是服务"的商业模式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并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云计算不仅引发了IT产业第三次变革,还快速影响着其他产业的发展。本文从云计算产生的背景、带来的变革、发展瓶颈来分析中国云计算产业的现状和未来。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移动通信、社交媒体、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飞速发展,IT技术不断创新并应用于商业活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基于融合发展理念的IT技术今后将如何发展?通过对融合发展下的IT进行剖析,掌控IT的发展趋势,继而对企业挑选重点技术并制定长期发展规划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