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该项成果采用土壤-烟叶对应取样方法,分析土壤养分,进行吸附研究,掌握不同类型土壤容纳养分的能力,系统诊断植烟土壤养分状况,分析烟叶化学成分、营养元素及主致香物质成分并据此对烟叶进行香气质量分级,全面探明土壤养分、烟叶内在品质状况及相互关系。该项技术证明了土壤类型对烟叶品质有明显影响,提出生产优质烟最好及最差的土壤类型,探明对烟叶品质有显著影响的土壤因子,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祁东县三种主要植烟土壤类型的肥力状况比较,发现不同类型土壤养分含量有一定差异.紫色土的各种养分指标都处于适宜范围;水稻土的pH和有机质含量偏高,红壤的pH、速效钾、有效锌、有效氯含量偏低.因此在该地区紫色土壤比较适宜种烟,其次是水稻土,对红壤应进行相应土壤改良,提高肥力,为生产优质烟叶提供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皖南优质烟基地的土壤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皖南地区主要植烟土壤类型有红壤、黄棕壤、潮土和水稻土。其中以红壤植烟面积最大。本文从土壤环境、土壤质地、土壤酸碱度、土壤养分和土壤含量五个方面对皖南烟区植烟土壤作了初步评价,总的说来,皖南烟区植烟土壤环境能满足优质烟叶生长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叶面营养在烤烟生产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望立  张强 《科技资讯》2011,(32):80-80
叶面营养是烤烟根外营养的重要途径,叶面肥的应用是土壤施肥的补充或辅助手段,强化了烤烟营养的调节能力。根据烤烟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养分的需求特点.遗传特性等,科学规范的喷施合适的叶面肥,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烟株农艺性状,提高烟叶产量、协调烟叶中各化学成分,改善其品质,从而实现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5.
辽东山地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化学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辽宁清原森林的三种森林类型(红松林、落叶松林、次生林)不同层次(0~10 cm,10~20 cm)土壤的化学性质进行了测定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同种林型,不同层次的土壤养分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H值和土壤养分也因林型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土壤有机质与氮、磷、钾等养分含量相对较高.从而在化学性质方面有力地揭示了清原森林不同森林类型的土壤特征.  相似文献   

6.
恩施州不同海拔高度植烟区气候和土壤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恩施州不同海拔高度下植烟区气候条件和主要土壤养分含量状况的差异,结果表明:(1)各气候因子和多数土壤养分含量与海拔高度呈极显著相关关系.随海拔高度升高,恩施州烟区烟叶生长季节气温降低、降雨量增大,日照时数增多,全生育期≥20℃持续天数和无霜期天数逐渐减少;土壤pH值总体降低,有机质、速效钾和碱解氮含量增加,而速效磷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2)对海拔高度进行分组,应用方差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海拔高度下的气候条件和土壤养分含量特征,表明各气候因子和多数土壤养分含量在海拔高度间的差异达到1%极显著水平.在恩施州现行烟叶生产管理条件下,1000-1400 m烟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最为适宜植烟,1000 m以下烟区较为适宜植烟,而1400m以上烟区气温较低、土壤氮素稍高.  相似文献   

7.
蚕豆需肥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对不同土壤类型及蚕豆植株体养分在蚕豆不同生育期的测定分析,提出蚕豆不同土壤类型供肥及植株需肥的规律性,为蚕豆生产提供了科学施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内蒙古化德县七号镇为例,分别于2000,2008和2013年,在典型地段的6种主要不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地块土壤浅层0~20 cm进行土壤样品采集.通过化验土壤养分含量,对比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块土壤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生态建设对土壤浅层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浇地因定期施较多优质有机肥和磷肥,土壤养分含量相对稳定,其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变化水平不显著,速效磷含量上升,因隔年种植喜钾作物马铃薯,导致速效钾含量呈波动变化;旱滩地因有机肥施用严重不足,其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含量下降;旱坡地因定期休耕压青,土壤养分得以维持;天然草地因退牧还草,其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增加;柠条林地、围栏草地因土地沙化严重,导致土壤养分变化不大;旱坡地、天然草地、柠条林地、围栏草地pH值稍有下降.牧草地通过自然修复,可有效提高土壤养分含量,耕地土壤养分含量由施肥和耕作方式决定.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块土壤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原因,提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壤养分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说明移土培肥工程对土壤养分变化的积极影响,为今后表土剥离再利用工程提供理论支持。采取土样进行化验,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通过对重庆市开县三峡库区移土培肥工程不同采样点土壤养分-移土培肥措施响应差异分析发现:以萝卜、白菜、花生、红薯、玉米和榨菜为代表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采取移土培肥措施和未采用移土培肥措施土壤养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采取移土培肥措施后土壤养分响应也有所不同。研究结论:移土培肥对工程区域土壤养分变异具有积极影响,说明以移土培肥为代表的表土剥离再利用工程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鄱阳湖湿地典型植被群落土壤养分有效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鄱阳湖湿地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理化性质特征及其对土壤养分元素的影响,选取苔草(Carex.cinerascens)、南荻(Triarrhena lutarioriparia)、芦苇-苔草(Phragmites communis-Carex.cinerascens)混合群落3种典型植物群落土壤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颗粒组成以粉粒为主,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含水量和pH值差异显著,表现为距湖心较近的苔草群落较高,沿湖岸分布的芦苇-苔草混合群落较低;2)土壤碳氮磷钾等养分元素在不同植被类型土壤间存在显著差异,除速效钾和有效磷外,有机碳、全氮和碱解氮基本表现为苔草群落土壤高,南荻群落土壤次之,芦苇-苔草混合群落土壤最低;3)土壤颗粒组成、含水量和pH值与土壤碳氮钾等养分元素显著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水文情势变化引起的植被演替将会促进土壤养分元素的累积。  相似文献   

11.
为废弃的烟杆、烟叶寻求资源化利用途径,为生物炭配合生物质农用提供科学依据,探究了烟杆生物炭配施烟叶生物质的混合材料对土壤氮磷钾养分有效性的影响。在室内恒温条件下开展培养试验,共设4个处理,包括不施生物质材料照(CK)、100%烟杆生物炭(T1)、70%烟杆生物炭+30%烟叶生物质(T2)、30%烟杆生物炭+70%烟叶生物质(T3)。结果表明:添加烟杆生物炭和烟叶生物质混合材料能够显著提高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T3处理对土壤铵态氮提升幅度最大,增幅为141.09%~161.21%;T2处理对土壤硝态氮提升幅度最大,增幅为207.52%~239.45%;培养期内,CK处理土壤有效磷、缓效钾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低于T1,T2,T3处理,T1处理均显著高于T2,T3处理,培养结束后T1处理相较于对照土壤有效磷、缓效钾、速效钾增幅分别为257.76%~283.67%,209.30%~216.67%,450.00%~472.00%。添加烟杆生物炭和烟叶生物质混合材料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效氮磷钾素含量,不同配比效果不同,需根据生产实际选择适宜配比。  相似文献   

12.
三江源区高寒草原草地不同退化程度土壤养分变化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分别对轻度退化、重度退化和极度退化的高寒草原草地土壤养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高寒草原退化程度加剧,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由对照的90.75g/kg降低到极度退化的18.74g/kg。全氮、碱解氮含量逐渐减少,而全磷、全钾、速效钾和碳酸钙含量逐渐增加,但不同养分成分变化幅度各有所不同,速效磷含量及pH基本保持不变,土壤速效养分受退化程度影响较大,其变化幅度明显高于全量养分,表层土壤养分受退化影响的程度较深层土壤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三峡库区迎江坡面5种已持续经营15a以上具有代表性的农林复合结构类型的土壤养分状况的监测,研究了不同农林复合结构对土壤养分分布的影响。从坡顶至坡脚,农林复合结构类型分别为坡耕地-经济林-林地、林地-经济林-坡耕地、经济林-坡耕地-林地、林地-坡耕地-经济林、林地-经济林-梯地。通过测定土壤全N、全P、全K、水解N、速效P和有机质,分析得出:林地-经济林-梯地、经济林-坡耕地-林地结构具有较好的土壤养分保持功能。  相似文献   

14.
结合GPS定位,对内蒙古自治区阿荣旗耕地土壤进行采样,分析了土壤样本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铜、有效铁、有效锌、有效锰、有效硼、有效钼等理化指标,运用GIS技术获得土壤养分分布点状矢量图,并将行政界线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坡度图、土壤类型分布图、土壤养分含量图、积温图、地形部位图等进行叠加分析,围绕积温、地形部位、坡度3个影响因素.分析了阿荣旗的耕地土壤养分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5.
利用有效养分系数计算出土壤供肥量,获得不同土壤类型在测土配方施肥实际运用中的有效养分系数.回归分析显示,其结果达到极显著程度.根据测得的有效养分系数进行复混肥配方的筛选试验,得到三大作物(玉米、大豆、水稻)的专用肥配方.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安福县16个乡镇农田土壤养分调查分析,得出其养分现状。结果表明:安福县土壤pH值为5.00~5.21,偏酸性。各乡镇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水解氮、有效磷含量范围分别为3.04~3.8%、172.66~246.72mg/kg、15.02~38.14mg/kg,根据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均在3级以上,比较丰富,速效钾含量在48.18~139.31mg/kg范围内,属3-4级,含量较低。结合安福县土壤肥力基本状况,建议该县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注重农田合理施肥。尤其注意:通过合理耕作,增施有机肥,防止养分的侵蚀与淋失;注意平衡施肥,针对不同类型土壤应采用不同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变化对于理解生态系统恢复至关重要,其状态直接制约植被恢复及生态系统功能表达。为探究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变化规律,研究以退化喀斯特森林不同自然恢复阶段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建设并进行土壤取样及测定,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等手段,探讨退化喀斯特森林不同恢复阶段下土壤养分与酶活性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研究地土壤全磷含量低于亚热带地区平均水平,且恢复阶段显著影响了土壤全磷含量变化;(2)土壤脲酶活性在恢复过程中差异显著;(3)不同阶段内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主导因子不同,灌木阶段主导因子为全磷、硝态氮、中性磷酸酶和脱氢酶,次生林阶段主导因子为全钾、全磷、脲酶和蔗糖酶,老龄林阶段主导因子为速效钾、碱解氮、蔗糖酶和脱氢酶,土壤脲酶、蔗糖酶、中性磷酸酶、纤维素酶与不同恢复阶段土壤养分转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发挥文山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不断生产出优质烟叶原料,对云南文山烟区气候因素、土壤养分状况及所产烟叶的质量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文山烟区积温高,气温适宜,日照充足,降雨充沛;植烟土壤p H值适宜,有机质含量丰富,具有较强的保肥能力;氮、磷、钾含量适宜,多数中微量元素含量适宜;有效硼含量偏低,有效硫含量偏高,应注意追施硼肥,控制硫肥;文山烟叶外观质量及感官质量较好,化学组成比例协调,符合优质烟叶标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内岩溶地貌背景下,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养分与化学计量特征,评价南方岩溶连片分布区北缘林地生境土壤养分供给状况,以期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林分经营管理、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石漠化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河南淅川县岩溶区栓皮栎天然次生林、侧柏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下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实验对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全钾(TK)、碱解氮(AN)、速效磷(AP)和速效钾(AK)含量进行测定,并计算土壤各元素的化学计量比,分析不同恢复模式林地生境土壤养分变异状况。【结果】岩溶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SOC、TN、TP含量分别为10.23~28.99、0.89~2.42、0.43~0.77 g/kg;土壤碳氮质量比(C∶N)、碳磷质量比(C∶P)、氮磷质量比(N∶P)均值分别为10.41~11.89、13.69~80.00、0.18~6.61。土壤养分含量与化学计量比受植被类型与土层深度的影响,表现为表层土壤(0~10 cm)高于下层土壤(>10~20 cm、>20~30 cm)。除TP含量外,两种植被恢复模式土壤...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不同耕作模式对烤烟生产中栽培土壤养分变化及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试验采取两种保护性耕作方式:1 9月下旬深耕播黑麦,翌年3月底将黑麦掩青,然后整地栽烟;2 9月下旬深耕起垄播黑麦,烤烟移栽前10d用除草剂将黑麦杀死、免耕、直接栽烟.以目前常规烤烟栽培方式作对照,进行烤烟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养分流失和烤烟产量和质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与常规耕作模式相比,保护性耕作能减少径流的冲刷,从而减少土壤养分流失.与对照相比,两种保护性耕作黑麦掩青或杀青覆盖能够为烤烟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提高烤烟的经济性状.黑麦掩青或杀青处理烟叶使产量和产值显著增加,烟叶产量分别提高2.56%和1.75%,产值分别提高4.77%和1.92%;烟叶内在化学成分更加趋于协调,并以9月下旬深耕播黑麦,翌年3月底将黑麦掩青,然后整地栽烟效果最好,每公顷增加产值2 067.8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