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城市地貌试点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城市地貌学研究的发展概况.重点阐述了国内城市地貌试点研究的主要内容:①中国城市分布与地貌格局的关系;②地貌环境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影响;③城市地质环境对城市建设的影响;④城市地貌与城市灾害;⑤城市人为作用及人工地貌体;⑥水体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⑦城市地貌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城市灾害的环境地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四川省城市地貌环境和城市灾害的主要类型.认为,地貌环境与城市灾害的形成机制、致灾过程和分布状况明显相关.在四川,平原城市的主要灾害是洪灾;丘陵城市则是洪灾和坡地灾害;山地城市则是坡地灾害、泥石流与洪灾.  相似文献   

3.
山城重庆城市地貌研究构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重庆市城市地貌研究,提出初步设计.阐明城市地貌研究的对象和工作目的,对城市自然地貌条件及城市灾害地貌进行分析.探索城市人工地貌、城市地貌制图及城市地貌质量评价等.  相似文献   

4.
重庆城市地貌研究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重庆城市地貌研究的设计思想和设计依据,并简要介绍了设计方案.笔者认为,城市地貌研究应从城市的地貌环境和人为活动这两个系统的矛盾运动中,分析城市化与地貌环境的相互联系与作用,揭示地貌与城市之间的规律,使城市环境进一步协调.这是城市地貌研究设计时的根本思想.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的地貌环境与城市扩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分析了重庆市地貌环境的特点和城市扩展过程,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依据地貌环境和城市发展状况,预测了重庆市地域扩展的趋势及其引起的城市格局变化.  相似文献   

6.
沙坪坝地区城市地貌分类与制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重庆市沙坪坝地区1:20000城市地貌试验样图为例,试图就城市地貌的分类原则,编图思想及其图面内容作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宁夏城市(镇)地貌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宁夏位于我国地质地貌东西两大部的过滤地带,城市地貌可初步划分为四大地貌区十种地貌类型,城市地貌类型不同,影响城市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将有较大的差异,宁夏城市地貌具有4方面的基本特征:(一)、城镇分布受大地貌单元影响深刻;(二)、城镇主要分布于冲积平原、河流阶地及二个地貌单元的过渡地区;(三)、现代地貌过程和地表组成物质的不同极大影响了城市的布局和发展;(四)、沿河分布城镇,具有沿河,但不靠近河流分布的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城市地貌系统的定义和空间范围.认为,该系统具有开放性、有序性、连续性和整体性等特点.详细论述了城市地貌系统各子系统及诸组成要素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相互间的网络结构关系.认为,环境功能,经济功能和景观美学功能是该系统的基本功能.最后分析了城市地貌系统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与结构、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武汉市城市地貌与城市环境生态系统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貌、水文、气候等因索是环境生态系统的子系统,上下两级系统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特别是人工地貌作用,对城市的环境影响较为显著,当其破坏作用超过环境生态系统的“阈值”时,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城市地貌灾害.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地貌分析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简介了重庆市地貌分析的构思与方法.作者认为:在进行城市地貌分析时,要依据地貌特点和城市需要来选取地貌要素,并采用恰当的分析方法.在分析重庆的城市地貌时,选取了4类主要的地貌要素(坡度、起伏度、切割密度和组成物质),运用了网格法进行分析与制图,成果是各类地貌要素的系列分析报告和1:50000的系列图件.  相似文献   

11.
影响中国城市分布和建设的地貌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地貌格局与城市的关系,全国可以划分为西南部高山高原、西北部内陆高原盆地和东部平原丘陵3个大区.据分析,我国城市多分布于河流交汇处、河流阶地平原、两大地貌单元交界处及沿海与岛屿.现代地貌过程对城市建设影响较大,常常给城市带来灾害,如洪水、地面下沉、滑坡、泥石流等,因此,要掌握其演化规律,予以防治.  相似文献   

12.
福州城市地貌与城市气候关系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根据近30年的福州城市及其邻县的气候资料。本文分析了福州盆地自然地貌和城市人工地貌对城市气候的影响。文章认为。一方面,福州盆地自然地貌明显地控制着盆地中的风向并使福州城市气温高于盆地外的气温,另一方面,福州城市人工地貌的形成和发展也导致了近年来城市气温逐渐升高以及风速逐渐降低。为了改善城市气候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必须采取措施限制城市规模过分扩大,降低建筑物密度,增加城市绿地,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相似文献   

13.
成都市区的城市地貌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都市位于川西平原的中心.川西平原属山前复合冲积——洪积扇(以冲积扇为主).市区旧城全部座落在岷江冲积扇前缘微倾斜地面上,新城除大部分建筑在冲积扇上之外,还部分修建在台地上.台地分两级.解放后市区发展迅速,面积比解放初扩大了近五倍.已产生了许多地貌学问题.例如:斜坡泥土蠕动和滑坡,深井抽水并将导致地层塌陷,人工束狭河床被冲刷,洪水期低洼街区受淹,地下水枯竭,灰渣淤塞河床,垃圾成山,等等.这些城市地貌问题应在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加以重视.建议用煤灰渣制砖瓦,停止毁田取土烧砖瓦;利用桥礅在沙河、府河和锦江上修建流水型湖泊,弥补成都市区自然风光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城市地貌环境的脆弱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城市地貌环境具有两大地域系统和三类地貌单元。由于城市中人类活动产生的反馈效应日益强化,城市地貌环境具有明显的脆弱性,表现为:环境变异敏感度高,环境的持续利用性降低和环境对灾变的承受弹性较小。  相似文献   

15.
银川市城市地貌对城市住区及城市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城市地貌及地貌条件入手,分析论述了银川市城市地貌对城市住区及城市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城市地貌分类研究——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介绍国内城市地貌分类系统基础上,以重庆北碚区为例,研究城市地貌分类系统.该分类对城市自然地貌采用相同地貌成因之下的形态分类原则,从坡度和起伏度两方面划分城市自然地貌类型;对城市人工地貌采用“生态—形态”分类原则,从地面透水性和稳定性等生态角度,以及单个建筑形态差异和其空间平面组合形态差异角度来划分城市人工地貌类型.  相似文献   

17.
对韶关市地貌类型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各主要地貌类型的特征、分布及对城市建设的影响,从地貌角度出发,指出韶关市地貌对其城市发展的有利影响及不利影响,未来的韶关市应往南头村—林家坝—车头洲北江沿岸带方向发展,并对一些地貌类型的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城市地表水系的变迁及其地貌形态的变化来探讨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地貌的变化.对于一个城市,从它形成初期、发展期、极盛期直到发展后期,它的人口密度分布经历了从“平原型”到“丘陵型”、……“山地型”、“高原型”、“火山口型”的发展阶段,而地表水系却经历了一个不断消亡、退化、改造、转入地下、水质恶化,然后再不断复苏、水质不断改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城市地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分析了四川省地貌的区域特征及其对该省城市布局、结构和整治的影响,对该省城市地貌作了初步分类,划分出3个基本类型和7个亚类,并对各亚类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岩溶地区城市地貌演变与生态持续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坡  孔繁雯 《贵州科学》1999,17(2):127-131
人类活动已成为城市地貌及生态环境的演变重要因素。本文通过一些岩溶地区城市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了岩溶城市地貌对生态环境,特别是气侯系统、水文系统及地质灾害的影响,特别是负面影响。并相应地提出了保持城市生态持续能力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