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神经网络——模糊控制(ANN—FC)与自组织理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2.
3.
组织与自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计算主义纲领关于生命现象或过程是可计算的主张,与关于生命现象的还原论是一脉相承的。生命科学与物理科学之问的还原性解释关系,要求解决两个层次的问题,即如何把生命科学中占核心地位的目的性陈述转换为因果性陈述和如何把生命科学的术语与物理科学的术语联系起来,而还原论在此遭遇着难以解决的“无限”问题和复杂性的困境。计算主义在还原性解释中的地位,由自组织理论在还原性解释中的地位所决定,而自组织理论在还原性解释中的地位,则由前者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克服还原论所遭遇的“无限”困境或复杂性困境所决定。  相似文献   

5.
自组织理论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平衡自组织理论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它所提出的科学思想和哲学问题,极大地丰富了自然辩证法的研究。近年来,人们对非平衡自组织理论的一般哲学问题,做了比较深入的探索,但对其方法论问题则研究得较少,本文试图对非平衡自组织的方法做些初步研究,以引起讨论。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哲学思维方式的特征--从自组织动力学的观点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主义哲学思维方式是与自组织动力学理论相一致的动力学思雏方式,具有"二总三分"的特征.在总体特征上,两者都反对线性化和封闭性的静态逻辑,主张从差异子系统间的交互作用出发把握事物的生成发展过程;在具体特征上,两者都重视子系统交互作用中的竞争策略和协同策略,强调事物的发展意味着打破旧的运动模式(结构)对子系统的控制和支配.  相似文献   

7.
泛化的与本意的“自组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组织是自组织理论的核心概念,它的本意是明确的,但当对这一概念进行解释、或与其他相关概念进行涵义比较时,却出现了概念的泛化。本文为此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指出了自组织与组织、自我组织的根本区别,针对他组织概念的不当使用,明确了组织形成与发展的两个不同过程,最后对自组织的本意进行了针对性总结。  相似文献   

8.
现代系统科学的发展中,有许多学者和许多学科在自组织问题的纲领下工作,但是,目前在自组织的整个面貌,诸理论的相互关系方面尚有许多不清晰之处。本文根据现代自组织理论的成果,探索性地提出四种自组织的基本机制。作者认为,自组织运动是这四种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并对它们在自组织整体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做了简单的探讨。这些讨论对清楚认识自组织纲领的全貌,对恰当理解诸种理论学科在整个纲领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会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关于分形理论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0.
思维创新的社会演化运动经历三个基本阶段。在潜思维创新阶段,个体的思维创新是作为一种思维涨落即对传统社会常规思维平衡态的偏离或摆脱而出现的。在趋显思维创新阶段,由于思维创新非线性运动的相干扩展效应,形成了思维创新巨涨落,并向更高层面演进。在显思维创新阶段,由于思维创新活动的全面展开,从而导致了思维方式的革命,在新的层面上形成了以新的思维范式为核心的社会思维有序化结构即思维耗散结构。  相似文献   

11.
弗雷格意义理论与达米特意义理论是两种不同形态的意义理论。论文从理论构建的出发点、理论核心概念——“真”概念的诠释、认知因素在意义理论中的地位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二者差异的根源,以此表明“真”概念是意义理论的核心概念,“真”概念从实在论的形态到反实在论形态的转化导致了意义理论从实在论形态到反实在论形态的转型,由此生动昭示和例证了当代意义理论研究中的认知转向。  相似文献   

12.
关于生态美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3.
网络行为的哲学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学术界对网络空间的特点、网络行为、网络伦理、网络经济的价值理论进行了许多探讨,这方面的研究是信息时代社会科学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4.
关于休闲哲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哲学视角透视了休闲哲学,呼吁重视和加强对比领域的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了近来生物学哲学的进展和我国生物学哲学的现状。文中强调,作为科学哲学的一个分支,生物学哲学是理论生物学创新的基础,理应引起重视。为此,文中还提出了加强学科建设的几个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哲学和科学的关系何以可能的问题及与此相关的二者的中介问题,长期以来被我国哲学界所忽视。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在其经典著作中是非常关注这些问题的。蕴涵在思格斯《自然辩证法》中的科学问题的哲学解便是将哲学和科学沟通起来的中介。科学问题的哲学解是指科学主体在一定时代的科技知识背景条件下对某个科学问题不能从科学角度用科学方法作出准确的解答时,而从哲学的角度用哲学思维的方法解答的结果,其实质是哲学科学化和科学哲学化双向运动的结晶。这为哲学和科学的关系成为可能奠定了基础,一方面,科学问题的哲学解哲学通向科学的中介,使哲学作为科学的理论指导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科学问题的哲学解是科学通向哲学的桥梁,使科学作为哲学的基础成为可能。该研究对于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充实、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科学的发展,以及对于深化哲学和科学的关系的理论等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也谈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兼与张华夏、张志林教授商谈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从技术与科学的划界及技术哲学与科学哲学的划界,探讨了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对把技术看作是知识体系,对把技术知识论和技术逻辑作为技术哲学研究核心内容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技术主要属于实践活动范畴,主要与经济领域相关,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主要不是两种知识体系的不同,认为技术价值论问题应是当代技术哲学研究纲领的中心。  相似文献   

20.
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哲学思考—论重点突破与整体带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主要从哲学视角探讨了产业结构调整中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提出结构调整重点选择的“双基”标准,以及产业组织与技术结构协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