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星巴克、迪士尼等大型公司挺进中国。外媒称,霍华德·舒尔茨认为自己是全球性的文化介绍者。作为星巴克的创始人,他在上世纪70年代把意大利浓咖啡带到美国并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咖啡馆帝国。现在他想在中国做同样的事情。星巴克在中国拥有庞大的生意,那里的门店已经超过2000家。中国现在已经为星巴克的成功业绩作出了重要贡献。瑞士《新苏黎世报》网站报道称,舒尔茨想干更  相似文献   

2.
苏原 《世界知识》2013,(24):63-63
不久前,一位朋友坐火车从瑞士的卢塞思到苏黎世旅游。出了火车站给我发微信,问我在苏黎世市内能够步行前往的器点有哪些。我不假思索地告诉了对方。发送完毕,我不禁一呆:我竞如昨日刚刚离开苏黎世一般。而实际上,我与这个美丽的城市久违已经十多年了!  相似文献   

3.
1925年10月中旬的一天,瑞士马乔列湖畔的小镇洛加诺人头攒动,人们拥集在“正义之宫”附近街头,翘首等候在那里举行的一次重要国际会议的结束。忽然,会议室的一扇窗户打开了,一个人将一份墨迹未干的文件高高举起。这时,街上的人群热烈欢呼、鼓掌,祝贺全欧瞩目的洛加诺公约的诞生。洛加诺公约是个什么文件?它是否值得人们欢庆呢?这要从各方关注的欧洲安全问题谈起。  相似文献   

4.
唐凯  宁宵宵 《世界博览》2010,(10):28-29
治理水污染,在瑞士苏黎世是有传统的——1860年,苏黎世人就从巴黎。取经”,建成了第一个污水处理厂。  相似文献   

5.
瑞士观感     
一年一度的国际世界语大会今年在瑞士卢塞恩举行。我作为中国世界语代表团的一员,参加了大会,顺便访问了瑞士,南至与意大利交界的卢加诺,北达与西德隔河相望的沙夫豪森,西到与法国毗邻的日内瓦,都走马看花地观光了一下,有了一些浮光掠影的见闻和感想。旅游业的摇篮瑞士以“世界公园”著名,又有“旅游业的摇篮”之称。瑞士山青水秀,风光旖旎,这两个美名,它确可当之而无愧。瑞士是一个山国,阿尔卑斯山脉蜿蜒于它的中部和南部,四周又环绕着很多高山。它是个内陆国家,没有海域,但在这块四万一千三百平方  相似文献   

6.
来到苏黎世后,一直感觉这座城市出奇的洵洵儒雅,在msn上和国内朋友聊天时,我经常对他们说,作为瑞士的首都,苏黎世实在是一个宁静而平和的城市,它就像欧洲皇室的名门闺秀,气质优雅,秩序井然,可是3个月后的一场街游(Street Parade),让我见识到了苏黎世疯狂的一面,彻底颠覆了我对这个城市的印象。  相似文献   

7.
黄昏 《世界博览》2014,(2):69-71
正对于走进巧克力店的人来说,保持自制力简直难于登天小时候看《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一直印象深刻。一群孩子去参观大企业家的巧克力工厂,流淌的巧克力河,有小松鼠剥坚果壳的画面,还有"可以免费吃一辈子巧克力"的大奖许诺,更有片中对小主人公大口吃着巧克力的镜头,都足以让一个孩子心醉神迷。等长大后,自己也曾经有过一段疯狂迷恋巧克力的日子,尽管年纪渐长,已经不大嗜甜,但是依然对巧克力有种特殊的感情,或者说是依然对那些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巧克力的商店充满了感情。瑞士的百年老店那是深秋的天气,我独自走在苏黎世的班霍夫大街上,散散步,去苏黎世湖喂喂天鹅。苏黎世这个商业城市虽然干净漂亮,但是城市不大且趣味性不强,唯有街上一家家巧克力店看上去热热闹闹。每走进一家店里都好像进了童话里的糖果屋,好像有仙女棒一挥,眼前就处处闪动着包装纸的光芒,飘散着芬芳,仿佛漫步在摆满了各种口味各种形状  相似文献   

8.
瑞士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堪称世界首富。但是,它的人民没有因致富而发狂,挥霍浪费、穷奢极欲与他们无缘。我曾先后两次出使瑞士,在那里工作和生活了五年半。瑞士为世界首富,这一点人所共知;而瑞士人的克勤克俭,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刚到瑞士不久,我和夫人举行晚宴款待当时的瑞  相似文献   

9.
接下来的几期中,周安平将结合他所了解到的德国实际案例,解析德意志民族为人称道的司法理念。我在瑞士和德国接触过许多重大刑事案件。这些欧洲国家没有死刑,因此无论罪犯作案手段多么残忍,最终都免于一死。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发生在苏黎世的一件碎尸案,丈夫残忍地将妻子勒  相似文献   

10.
参观了瑞士国家展览会以后,我们游览了瑞士联邦首都伯尔尼、瑞士第一大城苏黎世和瑞士化学工业中心巴塞尔,并游览了景色如画的琉森湖和瑞士的最高峰玫瑰峰。熊的城市——伯尔尼瑞士旅行社的一位向导,带我们乘汽车游览瑞士政治中心伯尔尼的市容。汽车爬上一座山岗,到了玫瑰公园(下图)。我们穿过绿茵茵的草地和鲜红的玫瑰花丛,凭临一道短墙,俯瞰伯尔尼的全景(右图)。向导介绍了伯尔尼的历史和主要建筑。这个城市建筑于1191年。据说,建城的时候,在这里发现了许多熊,于是,人们就把这城市取名为伯尔尼(德文的熊宇)。  相似文献   

11.
今年7月15日到8月7日,我随以对外贸易部卢绪章副部长为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贸易代表团,在古巴访问了三个星期。古巴是加勒比海中一个狭长的岛国,同我国相距万里迢迢。我们从北京出发,经过莫斯科和布拉格,到瑞士的苏黎世,然后再从苏黎世直飞古巴。飞机飞越大西洋,在大西洋上空连续不停地航行了十二小时才抵达加勒比海中的一个小岛库拉索,以后继续北上,到  相似文献   

12.
我与欧洲若即若离。1992年的初夏,第一次走出瑞士苏黎世机场时,我拿眼前的一切与我阅读过的欧洲相印证。天际边的一抹雪影,那是横亘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苏黎世湖畔的教堂,影响虽已细若游丝,但仍竭力想在现代欧洲人的生活中寻找昔日教父的尊严;叮当驶过闹市的有轨电车,唤起的不仅仅是写意的怀旧感……结束断断续续长达10年的旅欧生活后,重新梳理记忆,我与欧洲居然仍是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我曾那么亲密地贴近它,生活在它湿润的气息里;我又始终与它保持着一个有限的距离,或远或近地观察它、欣赏它、品评它、阅读它,从一个外乡人的角度.  相似文献   

13.
我与欧洲若即若离。1992年的初夏,第一次走出瑞士苏黎世机场时,我拿眼前的一切与我阅读过的欧洲相印证。天际边的一抹雪影,那是横亘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苏黎世湖畔的教堂,影响虽已细若游丝,但仍竭力想在现代欧洲人的生活中寻找昔日教父的尊严;叮当驶过闹市的有轨电车,唤起的不仅仅是写意的怀旧感……结束断断续续长达10年的旅欧生活后,重新梳理记忆,我与欧洲居然仍是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我曾那么亲密地贴近它,生活在它湿润的气息里;我又始终与它保持着一个有限的距离,或远或近地观察它、欣赏它、品评它、阅读它,从一个外乡人的角度.  相似文献   

14.
我与欧洲若即若离。1992年的初夏,第一次走出瑞士苏黎世机场时,我拿眼前的一切与我阅读过的欧洲相印证。天际边的一抹雪影,那是横亘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苏黎世湖畔的教堂,影响虽已细若游丝,但仍竭力想在现代欧洲人的生活中寻找昔日教父的尊严;叮当驶过闹市的有轨电车,唤起的不仅仅是写意的怀旧感……结束断断续续长达10年的旅欧生活后,重新梳理记忆,我与欧洲居然仍是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我曾那么亲密地贴近它,生活在它湿润的气息里;我又始终与它保持着一个有限的距离,或远或近地观察它、欣赏它、品评它、阅读它,从一个外乡人的角度.  相似文献   

15.
我与欧洲若即若离。1992年的初夏,第一次走出瑞士苏黎世机场时,我拿眼前的一切与我阅读过的欧洲相印证。天际边的一抹雪影,那是横亘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苏黎世湖畔的教堂,影响虽已细若游丝,但仍竭力想在现代欧洲人的生活中寻找昔日教父的尊严;叮当驶过闹市的有轨电车,唤起的不仅仅是写意的怀旧感……结束断断续续长达10年的旅欧生活后,重新梳理记忆,我与欧洲居然仍是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我曾那么亲密地贴近它,生活在它湿润的气息里;我又始终与它保持着一个有限的距离,或远或近地观察它、欣赏它、品评它、阅读它,从一个外乡人的角度.  相似文献   

16.
我与欧洲若即若离。1992年的初夏,第一次走出瑞士苏黎世机场时,我拿眼前的一切与我阅读过的欧洲相印证。天际边的一抹雪影,那是横亘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苏黎世湖畔的教堂,影响虽已细若游丝,但仍竭力想在现代欧洲人的生活中寻找昔日教父的尊严;叮当驶过闹市的有轨电车,唤起的不仅仅是写意的怀旧感……结束断断续续长达10年的旅欧生活后,重新梳理记忆,我与欧洲居然仍是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我曾那么亲密地贴近它,生活在它湿润的气息里;我又始终与它保持着一个有限的距离,或远或近地观察它、欣赏它、品评它、阅读它,从一个外乡人的角度.  相似文献   

17.
我与欧洲若即若离。1992年的初夏,第一次走出瑞士苏黎世机场时,我拿眼前的一切与我阅读过的欧洲相印证。天际边的一抹雪影,那是横亘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苏黎世湖畔的教堂,影响虽已细若游丝,但仍竭力想在现代欧洲人的生活中寻找昔日教父的尊严;叮当驶过闹市的有轨电车,唤起的不仅仅是写意的怀旧感……结束断断续续长达10年的旅欧生活后,重新梳理记忆,我与欧洲居然仍是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我曾那么亲密地贴近它,生活在它湿润的气息里;我又始终与它保持着一个有限的距离,或远或近地观察它、欣赏它、品评它、阅读它,从一个外乡人的角度.  相似文献   

18.
离开苏黎世,汽车向东南方行驶,不到两小时,就来到莱茵河边。一座灰白色的小桥横跨河上,我们的车子就停在桥中间一个高高竖起的金属牌旁边。金属牌的一面标着“瑞士联邦”;另一面,上方是一个由王冠和红、黄两色旗组成的徽记,下方是两个字母很多的德文字。我正纳闷,同行的朋友说:“列支郭士登公国,桥那边就是。”列支郭士登是欧洲四个袖珍国之一。以莱茵河与瑞士为界,但河两边既没有守卫,也没有关卡。我们驱车过桥,无须检验护照和签证。从瑞士到列支敦士登就这样简便。  相似文献   

19.
瑞士的一切似乎都能归结于:这里实在太多山了。瑞士的国菜是干酪火锅,叫做"fondue",其实是地道的法语词,取"融化"(fondre)一词的阴性变位。这词很是传神:18世纪初,苏黎世就有记载,这锅是"以酒烹调千酪使之融,配以面包"。最传统的瑞士千酪锅,没有中国千锅与火锅的香料、涮肉、藕片、蔬菜,没有日本寿喜锅那么精于汤的调味,就是一味干酪一点儿酒,融软化粘,蘸面包  相似文献   

20.
本书作者B.埃克曼是瑞士当代著名数学家,以研究拓扑、微分几何、同调代数和群论而著称。他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著名学府EHT(联邦技术学院),后来曾在瑞士洛桑大学及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任教和从事科研工作,1948年起任EHT的数学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