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饶培娟 《甘肃科技》2012,28(16):34-36
主要对滑坡工程地质勘查内容及滑坡防治措施进行了探析.滑坡防治是一项综合性治理工程.在滑坡的防治措施中,主要有截排水、削坡及对坡体的稳固,而对坡体的稳固主要采用下档、中固、上护的基本方法,主要表现在治水和滑坡上部的削坡减载;增加阻滑力的措施主要采用坡脚压载和各类支挡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滑坡治理的全过程入手,阐述了滑坡地质灾害的调查方法、治理手段及各环节的关键和要点。通过对纳拉河滑坡采用削坡减载的治理措施,有效的消除了滑坡危害的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3.
根据堆积体边坡的稳定分析结果,提出抗滑桩、削坡减载、削坡减载+抗滑桩、削坡减载+挡土墙等四种方案,通过方案比选,得出削坡减载+挡土墙方案能较好的满足工程和费用优化的要求治理后,堆积体内部和基伏界面处的塑性区明显改善,不再具有贯通趋势。  相似文献   

4.
李文洲 《科技信息》2012,(15):59-60
巩义市地质环境条件较复杂,是河南省地质灾害的多发区。铁生沟滑坡位于巩义市夹津口镇铁生沟村黄土丘陵区。通过勘查和监测,该滑坡为一大型滑坡,滑坡变形的主要原因是地质因素、降雨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仍处于不稳定状态,危害较大。结合滑坡体实际情况对滑坡治理进行初步研究,提出了采用削坡减载、地表地下排水措施及设置抗滑桩挡土墙支挡工程等综合治理措施.为黄土丘陵区相同类型的滑坡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刘晓云 《甘肃科技》2023,(11):39-42
引洮供水二期静宁配套工程田堡调蓄水池傍山临河而建,为半挖半填的注入式水池,设计调蓄容积30万m3。在施工过程中边坡北东后缘出现裂缝,后期裂缝宽度逐渐扩大并加速发展,最后左侧山坡出现整体滑坡,且滑坡趋势加剧较为明显。经现场地质复勘和对滑坡原因进行3种方案比选(坡脚抗滑桩+截水沟综合治理方案,前缘支挡+削坡减载+后缘锚固+截排水,全部削坡、地表至滑面的土体全部进行清除),分析评价后选择坡脚抗滑桩+截水沟的方案对滑坡进行综合治理,工程治理后滑坡达到稳定,保护滑坡坡脚下调蓄水池及135乡道过往行人、车辆的安全,治理工程可靠性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治理工程满足Ⅷ度抗震设防。  相似文献   

6.
崔宪丽  贺可强  孙林娜  唐文洋 《科技信息》2010,(35):J0021-J0022
本文根据边坡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通过协调坡面与基岩面两者之间关系及"正负地形理论",确定出削坡减载及反压堆载的位置;采用经验类比法确定了坡形改造的优化防治方案;并采用FLAC3D软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模拟后边坡的塑性区、位移场及应力场的特征分析验证了坡形改造在边坡稳定性改良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某库岸滑坡稳定分析及治理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质条件出发,详细分析了滑坡的成因,以大型的岩土工程数值分析软件(ADINA)为研究手段,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用强度折减的方法分析了滑坡体在初始工况、蓄水工况、暴雨工况、水位骤降工况和地震工况下的稳定情况,根据滑坡的失稳情况,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提出了削坡减载和地表排水相结合的治理措施,计算结果表明,治理措施是可行的,研究结果对设计和施工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河南科学》2016,(7):1140-1147
为研究连续暴雨状态下南京地区下蜀土滑坡的失稳机制及应急处置方法,以南京燕子矶太平村75-4号滑坡应急抢险处置为例,利用Geo Studio软件多个模块进行耦合模拟,运用非饱和土力学理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连续暴雨状态下下蜀土滑坡易发生在浅层非饱和部分以及土岩交界处,变形滑动过程为持续暴雨—孔隙水压力增高、自重力增加、土体强度降低—坡脚临空面土层剪断滑出—后缘拉裂变形破坏.通过现场监测和模拟表明,使用减载反压、锚拉工字钢、坡面防雨等措施进行应急处置,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永靖县黑方台滑坡灾害治理措施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孔令辉 《甘肃科技》2008,24(1):60-62
黑方台滑坡次数逐年增加,滑坡规模越来越大,严重威胁着盐锅峡镇9000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2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和14户乡镇企业的生产安全,威胁着通往盐锅峡的公路、输电线路、通信线路及自流灌溉渠、威胁着八盘峡水库安全,黑方台滑坡的治理势在必行。综合考虑地质灾害的常用措施和永靖县财政困难的实际,根据各滑坡群特征和危险度,确定在台塬实行小畦灌溉,台塬边实行退耕还林草,边坡设置树枝状排水系统,重点部位实行削坡减载和边坡支挡等措施的综合方案进行治理,加上严格执行《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加强监测、群测群防、预警预报,相信盐锅峡黑方台滑坡灾害的治理会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有限元的基本理论,通过对边坡坡体内岩体不同部分的模拟及建立概化地质模型,对边坡坡体应力、位移及其稳定系数进行了计算.分析表明:边坡分级开挖、级间设平台的工程措施合理有效,但由于岩体软弱,仅采取削坡减载措施尚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该边坡的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汾河水库岩石高边坡坍塌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岩石高边坡设计中重点研究的6个问题,阐述了水库岩石高边坡加固措施的选择,重点介绍了削坡减载、锚固、支护施工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2.
引江济汉工程建成通水后,局部膨胀土换填段面渠道受渠顶积水长期渗透影响,出现马道及以上边坡变形的情况。为保障引江济汉工程的安全运行,针对膨胀土换填渠段脱坡这一普遍性难题,结合南水北调中线以往处理经验,打桩加固和削坡减载是较为常用方案,这两种方案各有优缺点,需根据脱坡严重程度结合应急抢险工期要求和施工场地限制,选择最合理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3.
陈铁力 《科技信息》2013,(12):132-133
该项目区为牌楼镁矿排岩场,1999年停排,采矿废渣及地表剥离的大量废石顺坡堆积,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并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多种地质灾害,植被、水环境及大气环境等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采取削坡、平整等措施消除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坡脚路边采取挡土墙措施,在坡面上覆土后进行绿化,以达到护坡与恢复生态的目的,分别就削坡、平整、客土、道路及水利水保、种植等工程提出不同的施工方案及技术要求,对该矿区地质环境治理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削坡减载法在边坡稳定治理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坡稳定治理方法有多种,结合具体边坡工程,利用极限平衡方法对该边坡在天然工况、开挖施工工况等7种工况下的稳定状况进行分析,该边坡在暴雨工况下安全系数不能满足稳定安全要求,考虑此边坡表层为深厚覆盖层,选用削坡处理方案对该边坡进行治理设计,校核边坡处理后的稳定状况,各工况下该边坡安全系数均满足要求.表明对该边坡采用削坡减载方式进行处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阶梯形堆载方法在软基堆载预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削坡减载"的思想,结合工程实际应用,提出了在堆载预压法处理中应用阶梯形堆载的方法,不仅保证了足够的抗滑安全系数,防止了地基滑移破坏,而且大大缩短了工期,最后,用软土地基堆载的塑性极限分析方法对全面堆载预压法与梯形堆载预压法处理软基时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比较,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梯形堆载方法的合理性,提高了处理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储备,加快了堆载速度,缩短了工期。  相似文献   

16.
宝泉滑坡体方量巨大,且处于宝泉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的关键部位。通过极限平衡法和三维有限元模拟计算,模拟了宝泉滑坡体的稳定性和工程处理方案。削坡减载是工程处理的最有效措施。将滑坡体开挖至770m高程后,滑坡体稳定性将大大提高,即使在Ⅶ度地震条件下仍将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7.
7#号滑坡位于西和县马元乡境内,兰成渝输油管线自滑坡前缘通过。自管线运营以来,由于削坡等人类工程活动,滑坡前缘出现多处的小型滑塌体,局部复活,引起多方关注。通过对滑坡的调查分析,对其形成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7#号滑坡的局部复活主要由人类工程活动和降水等因素形成的。同时由于管线辅路修建对坡脚的开挖,破坏了滑坡的抗滑段,有可能导致老滑坡复活,对输油管线存在潜在威胁。根据对滑坡稳定性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评价,提出了抗滑桩支挡、排水和削坡等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地质灾害多发,且多为与斜坡稳定性相关的崩滑流。湖南省某黏土滑坡自2016年2月初发生局部滑动与垮塌等现象,后续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该滑坡特征和变形破坏成因,得出如下结论:边坡的初始变形破坏的形成因素包括地形地貌因素、岩性因素、持续强降雨、人类工程活动及极端气候下的冻融作用等;夏季暴雨期间变形加剧主要与强降雨有关;采用截排水工程、削方减载工程、坡脚挡土墙工程和监测工程相结合对该滑坡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安徽省208省道巢湖大尖山滑坡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该滑坡的现状、特征和形成条件,重点分析了滑坡的运动特征和形成机制.指出在山区公路的新建和改建过程中应充分调查地质环境,盲目的削坡开挖极有可能造成不良的后果。  相似文献   

20.
为复杂高边坡滑坡病害的预防与治理提供借鉴与指导作用,基于坡体变形测斜实测数据,并结合地质钻孔资料与坡面逐级开挖观测资料,对梅列互通高边坡滑坡病害的发生与发展规律与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施工开挖对坡体稳定度的影响规律同坡体的宏观历时变形破坏表征具有一致性;从坡体测斜位移监测曲线来看,应急锚固和根治锚固工程都有效地抑制或减小了加固坡体范围内的变形,应急锚固在抑制坡体变形的同时影响或增大了坡体深部的变形;根治锚固工程首先抑制住坡体深部变形的发展,继而使坡体的浅部变形趋向停止。综合分析各工况阶段的监测结果表明,梅列互通边坡滑坡经治理后,坡体已趋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