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烘茧是蚕丝生产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蚕茧的质量。73—1型车子风扇烘茧灶,由于其设备和工艺比老灶有很大改进,烘茧效能与蚕茧质量有较大提高,而且又节约能源,所以用户比较欢迎。但是由于它的铸铁炉胆在灶内,热惯性大,在烘茧的二冲后阶段,烘茧的温度不能按时降下来,以致不能适应干燥曲线前高后低的用温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红外测温的技术。运用这项技术,可以测得用常规方法难以得到的浆纱机上主要部件(例如:烘筒、纱片、烘房及压浆辊等等)的动态表面温度。快速、及时地测得这些温度数据,有助于改进设计,使工艺流程控制恰到好处。它关系着上浆质量、汽耗、电耗以及生产效率。这项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是件很有经济效益的事。  相似文献   

3.
以光伏板红外成像缺陷检测技术为对象,综述了近十年以来光伏板红外成像技术、光伏板故障类型和故障成因以及光伏红外图像处理算法新的研究成果,并对光伏板故障检测技术面临的挑战、光伏红外成像缺陷检测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建议.为相关研究者了解光伏红外成像故障检测技术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电力设备过热故障都是通过人工检测完成的,无法做到无接触检测,危险性较强。结合红外热成像理论,设计并实现基于红外图像处理技术的电力设备过热故障检测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总体结构,通过远程图像采集模块完成电力设备范围内红外图像数据的采集以及预处理,DSP模块作为红外设备图像实时处理的核心,实现整个系统的控制及调控。利用FPGA模块实现图像信号数据的暂存、预处理及匹配等操作。详细分析了基于红外图像分割技术的软件设计基础和实现方法,并给出系统程序实现代码。系统测试结果显示,所提系统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电力设备过热故障都是通过人工检测完成的,无法做到无接触检测,危险性较强。结合红外热成像理论,设计并实现基于红外图像处理技术的电力设备过热故障检测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总体结构。通过远程图像采集模块完成电力设备范围内红外图像数据的采集以及预处理,DSP模块作为红外设备图像实时处理的核心,实现整个系统的控制及调控。利用FPGA模块实现图像信号数据的暂存、预处理及匹配等操作。详细分析了基于红外图像分割技术的软件设计基础和实现方法;并给出系统程序实现代码。系统测试结果显示,所提系统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常规木材干燥烘房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木材干燥烘房风机同步回转自动供风系统和气流调控引导送风系统这两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两项技术配合使用能实现烘房内热空气流的平稳、均匀、可调的正反向循环流动,满足木材干燥工艺要求.实际应用证明,新颖烘房保证了多种木材的干燥质量,显著降低了木材的干燥能耗,节省耗电量60%以上,缩短了干燥周期,有效提高了烘房工作效率,方便了烘房的操作运行.  相似文献   

7.
红外热像仪因其突出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节能工程检测中。红外热像仪是利用红外原理,综合了光电子技术、红外探测器技术和红外图像处理技术的一项高科技产品。红外热像仪检测方法可分为无源红外检测和有源红外检测。在建筑节能工程检测中,主要应用于热桥、保温材料、气密性测试和加热系统检测。  相似文献   

8.
姜相格 《科技信息》2010,(35):270-270,301
本文主要以断路器为例探讨变电设备的红外诊断技术,介绍了红外检测原理和红外诊断技术的原理及构成;红外检测的现场要求;并对测试图片进行分析、诊断,确定设备缺陷类别,最后对缺陷的处理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城固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的故乡,先民历来就有栽桑养蚕的习惯,地理环境优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具备了桑树生长和一年多季养蚕、生产优质蚕茧的环境条件。但近年来在蚕茧质量上普遍有所下降,主要反映上茧率低、解舒率低、色泽黄、烘的干茧售价不高,只能作绢纺原料,势必影响本县蚕桑产业。  相似文献   

10.
李琼 《科技资讯》2014,(15):209-211
当前我国红外图像的处理办法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红外图像的检测算法有很多,都是依据其自身的特点而定的,对红外图像处理内容与平时可见光的处理方式是有所不同的,红外图像主要是对于变形的图像进行处理矫正,根据函数的不同进行改变,对于直流方向的校正,以及改变图像的亮度、对比度,处理图像的尖锐部分,让其变得平滑,这方面包括图像像素间的积累,像素的增加,直方图的处理等等,但是由于整个红外处理要求很高,因此,要想实现高质量的检测,并提升准确程度是有一定困难的。我国对于船舶的检验是从较简单的人工检验下发展起来的,现在适用于较为复杂的背景检测,人工背景检测一般包括天空、海洋、墙面等,目前检测技术就是通过现代的数字处理技术、红外图像理论进行检查,通过先进的技术对复杂的直观图进行分析和检测,增强人们对于图像的认识和识别。本文将首先介绍分析运动目标检测的方法,然后分析了Sobel算子的检测方法,整个实验都对于检测红外图像有着很好的效果,希望能为日后的推广运用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11.
红外诊断技术用于检测电力设备的热故障,为电力设备状态维护提供有力技术依据。阐述了红外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工作流程、应用现状等。最后,结合实际工作,结合红外诊断技术在新店变电站、冶峪变电站故障诊断中的成功应用案例,为电力检修人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帮助,验证了红外诊断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采用热释电人体红外感应模块对工作场所环境扫描检测以判断有无人员在场,然后通过多个无线模块n RF24L01发送信息给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再对相应的用电器或者开关等进行相应的控制。系统采用无线接收与发送来实现匹配,并且将红外传感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单片机技术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结合实现对无人值守环境的管理,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基于ZigBee技术的煤矿甲烷红外检测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气体在中红外波段的选择性吸收原理,分析了甲烷特征吸收谱线,并针对现有煤矿甲烷检测装置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Z igBee无线通信技术的煤矿甲烷红外检测系统架构.本系统以ARM9 S3C2440微处理器作为硬件开发平台,以嵌入式Linux作为软件开发平台,设计了煤矿甲烷红外检测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的硬件及软件开发流程图,实现了检测信号的获取和无线传输.  相似文献   

14.
随着红外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探测距离的要求越来越高,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技术已成为国内外红外探测领域的研究重点。简介了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的背景及意义;重点综述了目前在红外弱小目标检测领域中各类典型方法的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给出了几种不同类型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方法的实验对比;最后对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技术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可视化检测技术在山西电力系统设备状态检修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几种可视化检测技术(包括红外成像检测技术、紫外成像检测技术、X光成像检测技术、红外成像SF6检漏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并对可视化检测技术在电网中的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探索玻璃制品旋转条纹和烘口操作的生产工艺,攻克了成型、烘口、退火等工艺过程中的难关,配备了良好的生产设备和有效检测手段,达到较高的产品合格率.经检测,产品各项指标均符合Q/321302KDJ009-98<翘边罗纹异型玻璃灯罩技术条件>的企业标准.  相似文献   

17.
蚕茧是制作生丝的原料,鲜茧经过一般时期后,蚕蛹发育成蛾,形成蛾口茧,就丧失了缫丝价值.目前我国蚕蛹处理通常采用加热烘干法,不仅操作繁琐、能耗多,而且丝胶蛋白受热变性,影响产丝的品质和产量.为适应缫丝工业常年生产,保证蚕茧安全贮藏,达到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基于光锥结构的红外厚度传感器,用于样品厚度的检测.给出输出功率与样品厚度、供电电流及供电频率的理论模型,采用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对参数进行多参量系统优化,找出最佳参量条件,与实验数据获得的最佳参量基本吻合.根据面型设计理论及高、低折射率交替镀膜技术制作顶角为20°、长45 mm、内表面反射率高达99%的光锥,实现了红外厚度检测中光线的聚集与准直,提高了光电探测器单位面积上接收的光能量,减少了在传统红外厚度检测中光学镜片结构复杂且成本高的不足.结果表明,实验结果与该模型边界条件基本吻合,通过高、低折射率交替镀膜技术实现了一次曲面光锥内表面反射率达99.45%,防止基底缓慢氧化引起的反射率衰减从而影响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9.
利用红外热成像测温技术进行陶瓷制品无损检测的研究,并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用有限元法研究了陶瓷制品红外无损检测的可行性,找出了影响红外无损检测的一些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以及红外检测陶瓷制品的一些基本规律,从传热的角度上探讨了红外无损检测的机理,为陶瓷制品的无损检测开辟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中红外光谱衰减全反射检测技术对柏子养心丸及牛黄解毒丸进行测量,再结合化学计量学的主成分分析法对2种药物进行鉴别分析.结果表明:中红外光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可以实现对中药材的快速检测和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