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研究构造煤对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作用,通过解译钻孔测井曲线,结合现场揭露情况,对7#煤各钻孔构造煤厚度进行了判识,并利用软件Surfer8绘制了7#煤构造煤厚度等值线图,在此基础上对7#煤构造煤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煤构造煤普遍发育,东部构造区较为发育,且构造煤厚度变化较大;中部构造区,构造煤厚度分布稳定;在西部构造煤在向斜核部较发育,两翼相对变小。井田构造分布受褶曲构造和断裂构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大田县水井坑矿区位于福建省中部含煤条带中-北段,煤系地层以"天窗"的形式分布在矿区的北部沟谷一带.区内地质构造发育,发育多条缓断裂构造,对煤系地层的赋存影响较大,对该区构造控煤的研究,对本区及外围的找煤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南桐矿区构造对破坏煤发育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详细研究南桐矿区破坏煤发育规律的基础上,论述了矿区构造对破坏煤发育的控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构造应力是造成煤层破坏的直接因素;(2) 破坏煤是构造运动过程中压剪变形的产物,是构造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3) 煤层厚度、煤层在煤系剖面中的位置、煤层倾角和断裂发育情况控制了破坏煤的横向和纵向变化,其它因素的影响居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为定量判识构造煤并获取其分布信息,以测井曲线技术为指导研究了构造煤的地球物理特征。总结了煤体结构测井参数变化规律并做出了测井曲线模版,并应用此原理对柿庄北区块煤体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构造煤具有自然伽马负异常、声波时差正异常、低电阻率、井径扩径、人工伽马高幅值等特征;人工伽马与声波时差组合对于煤体结构划分具有较好的判识性。柿庄北区块15号煤构造煤(46%)比3号煤更为发育(13%),为制约15号煤煤层气产量的关键因素;柿庄北区块东北部与西南部构造煤发育,主要受西部NE-NNE向断层及褶皱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王新坤  邢军委  高万兴  任青山 《科技信息》2012,(18):111+106-111,106
构造煤是煤与瓦斯突出的重要条件之一,构造煤作为构造作用在煤层中的产物也是构造研究的重要变形标志。利用测井曲线判识构造煤,可以摸清煤体构造的结构与地质构造之间的密切联系。在平顶山十三矿已发生的三次突出中,都有构造煤的参与且构造煤厚度都在1.2m以上,因此研究构造煤的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对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域以及为今后指导煤矿动力灾害预测、防治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山东某矿地质构造特征及31煤层小构造分布规律,探讨了31煤层小构造发育的影响因素,认为顶部和底部岩性是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杨宜春 《贵州科学》1993,11(2):37-43
本文应用显微镜,从煤岩组分、煤岩类型、显微结构和显微构造特征上,获得构造煤突出危险性的初步定量指标。为了表征构造煤的抗破坏性,对构造煤还进行了显微硬度测定。并采用顺磁共振法,从煤的自由基浓度方面判别突出煤与非突出煤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缓断裂构造普遍发育于龙永煤田各个矿区或井田.通过对苏邦矿区发育的三条缓断裂构造的特征进行描述,分析其成因以及对煤系的控煤作用,为今后寻找煤炭资源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煤储层渗透性是影响煤层气开发选区和产量最重要的因素,运用资料查阅、文献综合研究等方法,分析了煤层变质、煤层厚度、煤体结构、构造曲率等因素与煤储层渗透率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煤储层具有双重孔隙结构,割理裂隙的发育程度直接影响煤层渗透率的大小,天然裂隙的发育密度与煤岩类型条带或分层厚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在云南龙陵镇安狭长的山间盆地内,发育着一套以粗碎屑岩为主并含巨厚褐煤层的含煤建造,外表根像河流成煤环境,为此颇有争议。本文通过对该区成煤期构造、气候、植物、水文条件及其地理环境的研究分析,认为此粗屑物质并非通常所说的河流沉积物,是大量边缘互相重量入湖的冲积扇沉积,是个特殊的扇湖成煤环境。由于盆地小,相分异差,搬运短,含煤建造和湖沼是以粗碎屑岩为主。故它不同于国内外一般扇间湾和扇三角洲平原成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