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南高原农户生计可持续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甘南高原为例,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建立了农户生计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评价了甘南高原农户的生计可持续性,并提出了促进甘南高原农户生计转型的建议.结果发现,甘南高原农户的生计资本存在空间异质性,纯牧区农户生计资本指数最高,半农半牧区次之,农区最弱;农户的生计策略存在空间分异,农区农户生计策略指数最高,半农半牧区次之,纯牧区最弱;农户的生计可持续性水平存在空间差异性,半农半牧区农户的生计可持续性最强,纯牧区次之,农区最弱.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一个怒族村落的个案研究发现,怒族社会在相对封闭的峡谷环境中发展出一套自给自足的家计经济体系。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扩张,村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深地卷入到市场体系之中,其原有的家计经济正在逐步遭到瓦解。在市场化的社会环境中,怒族社会的生计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型。现在,人们要通过将当地资源商品化以及外出打工等找钱方式来维持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农户生计资本的客观定量评价,以2012年在四川省抽样调查的402户农户数据为基础,借鉴英国国际发展机构(DFID)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将5类生计资本下的12个二级指标对农户生计策略的3个水平——纯农型、兼业型、非农型进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选择出显著的变量及其偏回归系数,用该系数构造生计资本大小的评价权重,对生计资本进行客观定量评价.结果发现:对农户生计策略选择影响显著的变量有现金收入、耕地面积、赠送礼金等6个变量;在农户生计资本评价中,现金收入占其权重的64.4%,前3个重要变量——现金收入、耕地面积、赠送礼金权重占比达89.2%;大多数农户选择兼业型的生计策略,选择不同生计策略的农户生计资本水平差异较大,稳定水平也不同.?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4.
通过典型个案,探析当地哈尼族生计转型的过程和动因,并反思民族地区生计转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发现:20世纪80年代之前,西双版纳哈尼族还基本保持以种植旱谷为主的刀耕火种的生计方式,此后,在国家政策引导、支持橡胶种植产业发展的条件下,当地哈尼族逐渐打破了传统的生计方式,经过过渡时期的犹豫和探索,最终完全转向橡胶种植业。  相似文献   

5.
广西大化县七百弄布努瑶传统的生计是以玉米种植为主,兼营一些家禽家畜养殖和土特产销售等。自20世纪末以来,砍头树、金银花等经济作物的引进种植和猪、羊养殖等的推广等使当地传统的生计逐渐发生了转型,并在农民的生产、生活和思想观念等方面形成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旅游作为当前传统村落开发的重要方式,直接给当地农户的生计和文化带来了深刻影响.探讨农户生计转型与文化适应,对于旅游驱动型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该文以湖南省江永县兰溪村为例,从可持续生计框架的角度出发,利用问卷调查测量农户的生计资本指数和生计多样化指数,将农户分为均衡经营型、其他商贸型、旅游主导型、务工主导型、规模种植型和传统纯农型等6大类型,分析了每一类型农户的生计转型,并以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从日常生活、传统规则、民族认同和民族节庆等角度进行了文化适应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生计多样化指数和生计资本指数越高,农户的生计转型情况越好,生计结果也越可观.2)生计转型程度越高,农户的文化适应能力越强.根据研究结果,后续的相关研究应深入探讨传统村落旅游的可持续性、农户失权现象的影响以及文化适应的反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岐山县凤鸣镇农村的实地调查,重点研究了农户面对疾病、缺乏市场信息、教育、医疗等多种风险困扰而生活不稳定等这些风险的感知情况,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帮助农户应对风险的基本策略,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9.
介绍了客家古村三僚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况,分析了三僚村乡村生计模式转型的原因,认为三僚村个案的意义在于充分发挥自身力量,积极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抓住政策资源和社会资本向农村倾斜的时机,将乡村生计模式转型与新农村建设对接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以沛县为例,分析了以传统农业为主的苏北乡村转型发展与乡村土地利用转型的耦合特征.研究表明:2006~2012年间,沛县乡村土地利用变化以生产用地向生活用地转变为主,具体体现在耕地-农村居民点用地、耕地-城镇用地的转变.计算结果表明,沛县全县乡村性指数较高,为0.06~0.70,其中>0.50的有8个乡镇,<0.20的只有2个.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耕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耦合系数与乡村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等级相关.  相似文献   

11.
宋菊香  张乐 《江西科学》2021,39(3):441-447,494
农地流转是实现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前提,是缓解当前农村地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重要途径.然而,农户的农地流转行为存在很大差异,目前的认识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为了阐明这一问题,分析了不同农地流转行为农户的生计状况.结果表明:1)在2012—2014年间,农地流转面积和涉及农地流转的村、户数量均有所增加,但不涉及农地流转的农户在2014年所占比例仍高达60.7%;2)农户间的农地流转大多是便于调整的短期行为,仅有2.7%的农户经营农地规模超过1 hm2,且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老龄化较为严重;3)农地净转出户、无农地流转户和农地净转入户最重要的收入来源都是非农就业,但农地净转出户比不涉及农地流转户和农地净转入户更富裕,后两者富裕程度相当;4)这3类农户非农就业的劳动生产率没有显著差别,但农地净转出户从事非农就业的时间最长,尤其是中老年家庭成员从事非农就业的比例最高,这是他们收入水平高于其他2类农户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基于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 对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农牧户生计资产进行定量评估, 揭示了生计资产与生计策略之间的关系, 探讨退耕禁牧政策对生计的影响。结果表明: 1) 草场面积、信贷情况、家庭收入、牲畜数量是重要的农牧民生计资产, 但研究区社会资产和人力资产存量较低, 使得丰富的自然资产和较充足的金融资产, 因人的能力和素质相对较低, 不能形成最佳的生计策略; 2) 人力资产、金融资产和社会资产丰富的农户往往倾向于非农活动, 而物质和自然资产丰富的农户往往更愿意从事农业活动; 3) 退耕政策的实施导致耕地数量和种植结构发生变化, 主要表现为“为养而种”, 农业劳动力逐步往非农转移; 禁牧政策的实施导致牧业经营转变为以农业方式来经营, 倾向圈舍饲养羊和猪, 发展规模化养殖和特色养殖; 部分移民存在角色转变和职业培训问题; 4) 退耕与禁牧政策的实施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尤其表现在对移民的生计指导、 部分 农牧民基本生活的保障、补贴金额的合理厘定及后续补贴的保障、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吸纳力等方面。基于此, 从可持续生计的角度提出提高研究区农牧民生计策略的途径及推进退耕禁牧政策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是中国政府的郑重承诺。关注深度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从解决显性的绝对贫困转向瞄准隐形的相对贫困,要从社会资本、心理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旅游文化资本深入分析深度贫困地区可持续生计存在的风险因素,提出社会、心理、金融人力和文化旅游支持深度贫困地区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全球剧烈变革背景下乡村适应演化研究可为区域乡村振兴提供切实的经验认识路径。研究以西北典型干旱区民勤县为例,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农户调查数据,运用综合指数法、分段线性回归法等方法,分析了政策变迁背景下干旱区乡村适应演化过程,并厘清其与农户生计之间的互馈机制。结果表明:(1)改革开放以来干旱区乡村适应演化经历了3个阶段:经济理性主导的无序发展阶段、政府主导生态治理阶段和生态恢复与转型发展阶段;(2)农户生计方式响应过程整体上呈现从传统农业型向工农复合型分化的趋势;(3)农户生计恢复力增强,其中物质资本、金融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和多样性指数增加显著,而社会资本增加幅度较小;(4)政策制度促使干旱区乡村社区与农户之间建立了一种互馈机制,形成乡村适应演化过程迫使农户生计分化和农户生计变化推动乡村适应演化两种作用形式,构成乡村适应演化的层级结构。  相似文献   

15.
利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和方差分析法,建立了土地流转感知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了三峡库区不同生计方式农户的土地流转感知指数,分析了不同生计方式农户的土地流转感知指数差异及原因.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农户生计方式单一,生计多样化指数仅为3.75,河谷平坝区、低山丘陵区、中高方山区的农户非农户水平依次降低,非农活动均以外出打工为主;随着地势升高,农户的土地流转质量感知、关注度感知等呈递减规律;随农户非农化水平提高,农户的土地流转质量感知、关注度感知等呈递减规律,农户的土地流转变化感知、土地流转现状参与感知呈递增规律;不同区域、不同生计方式农户的土地流转必要认知感都较高.  相似文献   

16.
为评估土地整治绩效满意度, 选取四川省邛崃市冉义镇为研究区,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获取数据。依据职业, 将农户划分为纯农业、以农为主兼业、以非农为主兼业及非农业4种生计类型, 从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5个方面构建生计资本测算表, 对土地整治区不同生计类型的农户生计资本现状进行评价。基于测算结果, 考察土地整治对农户满意度的影响, 并采用Probit模型分析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1) 农户生计资本略失衡, 社会资本和物质资本值较高, 金融资本与人力资本值较低; 2) 农户对土地整治工程的满意度总体上较高, 自然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和收入来源变化等因素对满意度产生积极影响, 教育程度、金融资本和生计活动开支对非农类型农户的满意度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生态脆弱区是贫困发生率高的区域,研究其农户生计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引入工程学抗逆力理论,以四川藏区农户生计为对象,建构了生态脆弱区农户生计研究理论框架:生态脆弱区农户生计脆弱性是内部致贫因子和外部孕灾环境二元结构所致,解决其贫困问题是一场涉及多元主体参与的区域社会发展行动,明晰政府、社区、家庭、个人抗逆驱动机制,才能针对性制定实践策略,以完成农户可持续生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以陕西省黄陵县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种植多样化指数、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等研究方法,对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和农户未来生计策略选择趋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陵县农户生计策略类型中典型纯农户很少,兼业户和非农户是主体,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农户生计策略结构;不同生计策略农户在空间...  相似文献   

19.
基于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农牧户生计资产进行定量评估,揭示了生计资产与生计策略之间的关系,探讨退耕禁牧政策对生计的影响。结果表明:1)草场面积、信贷情况、家庭收入、牲畜数量是重要的农牧民生计资产,但研究区社会资产和人力资产存量较低,使得丰富的自然资产和较充足的金融资产,因人的能力和素质相对较低,不能形成最佳的生计策略;2)人力资产、金融资产和社会资产丰富的农户往往倾向于非农活动,而物质和自然资产丰富的农户往往更愿意从事农业活动;3)退耕政策的实施导致耕地数量和种植结构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为养而种,农业劳动力逐步往非农转移;禁牧政策的实施导致牧业经营转变为以农业方式来经营,倾向圈舍饲养羊和猪,发展规模化养殖和特色养殖;部分移民存在角色转变和职业培训问题;4)退耕与禁牧政策的实施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尤其表现在对移民的生计指导、部分农牧民基本生活的保障、补贴金额的合理厘定及后续补贴的保障、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吸纳力等方面。基于此,从可持续生计的角度提出提高研究区农牧民生计策略的途径及推进退耕禁牧政策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19年底突发的新冠疫情使农户生产生活受到较大影响,明确不同疫情发展阶段及其防控措施对农户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至关重要.基于赣南山区95户农户的调研问卷,系统研究了新冠疫情对不同类型农户生计所产生的影响及疫情发展不同阶段农户生计策略的应对情况.结果表明:(1)疫情对不同类型农户生计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非农户的户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