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法对第16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与竞赛对手的攻防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进攻能力方面主要表现在场均投篮次数、命中次数和前场篮板球偏少,与对手差异非常显著(P〈0.01);2分球投篮命中率低、助攻次数少,与对手差异显著(P〈0.05);防守能力方面主要表现在各项防守指标数据与对手差异不显著(P〉0.05),但各项防守指标数据都不及对手等问题;通过对第16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与竞赛对手的比较分析,找出中国队与竞赛对手在攻防能力方面存在的差距,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为中国男篮的更好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前锋队员进攻能力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前锋队员与赛队前锋球员5场小组比赛进攻能力的对比分析,发现中国前锋队员在助攻、两分投篮的出手次数以及命中率、失误次数等方面与赛队前锋队员有显著性差异;进攻篮板球的成功率、突破得分、快攻得分能力均逊色于赛队;只有罚球、三分投篮的次数和命中率以及进攻篮板球的次数与赛队相当.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录像观察、技术统计、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北京奥运会中国男篮6场比赛的得分、投篮命中率、进攻篮板、助攻、失误等进攻能力,抢断、防守篮板、犯规等防守能力等技术指标与对手进行比较研究。中国队虽然重回4年前的第八名,但意义不同。可中国队的投篮命中率、失误、身体对抗、整体配合等方面与世界强队存在明显差距,是阻碍中国男篮实现历史性突破的重要因素,我国男篮人需要向欧洲学习,增强队员身体对抗能力,坚实基本技术,让篮球运动真正从娃娃抓起。  相似文献   

4.
第28届奥运会中外男篮优秀后卫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对我国男篮后卫与取得本届奥运会前4名的阿根廷、意大利、美国、立陶宛男篮后卫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男篮后卫与世界优秀男篮后卫相比,失误较多;较低的2分球命中率及投篮构成比不合理是造成中国男篮后卫得分能力不足的关键;防守选位离对手较远,防守的主动性、对抗性不够,侧重于平面防守,空间防守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5.
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30届奥运会上中国男篮与对手5场比赛的技术统计进行分析,旨在为中国男篮攻防实力的提高提供咨询。研究表明:投篮次数少是中国男篮失利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男篮与对手的整体实力差距明显;在进攻方面,与世界强队相比得分、投篮次数、内线得分及助攻有极显著性差异,三分投篮次数、快攻得分及二次进攻得分具有显著差异;在防守方面,篮板球拼抢能力与世界强队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并对以上结论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史伟 《科技信息》2012,(30):339-340
运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中国男篮在伦敦奥运会上与世界强队的比赛录像进行研究,探讨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的差距。数据显示中国队在两分球投篮命中率、总投篮次数、篮板球、失误、抢断、快攻以及助攻等指标上与对手均存在差距。其中两分球投篮命中率、篮板球及总投篮次数、快攻、助攻次数与世界强队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7.
王威 《科技信息》2009,(2):195-196
以第29届北京奥运会男子篮球比赛中国队与对手的数据统计为依据,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资料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从中国男篮进攻方面的投篮次数、命中率、助攻及失误等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注重锋线、外围球员进攻能力的培养,加强快速、精准投篮技术训练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马洋  殷学锋 《科技信息》2009,(33):184-185
采用文献资料发、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29届奥运会男子篮球比赛中国队与前八名的比较研究。结果是:我国男篮在进攻技术能力上有了一定得进步,但同国外世界男子强队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虽然中国队的罚球命中率最高,但在贴身挤靠授篮、助攻、前场篮板球和失误上与对手有较大的差距;并且在总投篮命中率、限制区内得分、快攻得分、对方失误得分、助攻等9项指标上与世界强队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9.
为客观认识第十一届CUBA篮球联赛丙组比赛的技术状态和水平,采用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对投篮方式及命中率、投篮总次数、失误和犯规4项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比赛成绩与技术指标呈显著相关,河南大学代表队的场均投篮总次数少于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的场均投篮总次数,但河南大学的投篮命中率是比赛中最高的队伍,由此可见命中率与比赛胜负紧密相关.由于队员年轻,技术粗糙,虽然比赛中对抗积极、激烈。但失误和犯规较多.比赛中各个队的得分手段较为单一,投篮的区域较小,结果显示二分球得分占总得分的比例高于三分球.  相似文献   

10.
运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文献资料、对比分析等方法对第30届伦敦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比赛的进攻技术数据进行统计,并与同组其他5支参赛队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在快速移动进攻技术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同世界男子强队相比,在得分方式和身体对抗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中国男篮的两分球投中数、三分球出手次数、利用对手失误快攻得分等方面,尤其在总投篮次数、总投中次数、内线得分、二次进攻得分方面有明显差距。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北京奥运会我国男篮与竞赛对手及前四名队防守技战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在防守上存在攻防转换节奏慢、快攻和内线失分较多、篮板球不占优势、抢断等指标与竞赛对手及前四名队差异具显著性,防守缺乏攻击性、轮转换位不及时、身体对抗能力差、整体协同防守配合能力不足。  相似文献   

12.
采用数量统计及观看录像的方法,对中国男篮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与对手五场比赛的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对比,找出中国队与对手的差距,为中国男篮技战术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结果表明,中国队与对手的主要差距是总得分、前场篮板球、助攻等指标;次要差距是三分球投篮次数、失误等技术指标;其他差距是两分球命中数量、两分球投篮数量、两分球命中率、三分球命中数量、罚球命中率、后场篮板球、抢断等指标.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归纳分析法,对第28届奥运会和第15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男篮与对手的攻守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了中国男子篮球队在进攻与防守方面的优势与差距,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中国男子篮球队今后的训练、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RSR秩和比法对2012年第三十届伦敦奥运会男篮B组赛攻防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旨为中国男篮比赛攻防能力作出客观定位;找出技术层面存在的差距,为今后有针对性训练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第七届全国农民运动会男子篮球赛事采用了"竞赛委员会"组织运行模式,这种赛事组织模式带来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议:在单项赛事筹办期,建议采用单项竞赛委员会领导下的"块状""团队运行"管理模式;在赛前准备期和竞赛期,建议在采用"竞赛委员会"组织运行模式的同时并行一种类似北京奥运会采用的"场馆运行"样式的"核心团队运行"赛事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观察记录、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对28、29届奥运会1/4决赛中国男篮与立陶宛队比赛技术统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在罚球次数、前场篮板球两方面略占优势,其它各项技术指标均与对手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3分球命中率极低是导致被立陶宛队两度止步四强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第五届城市运动会男子篮球赛共计40场比赛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探讨我国男篮可持续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和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男篮在第25届亚锦赛上的比赛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中国男篮失利的原因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为中国男篮今后的发展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