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首次通过对浙江象山爵溪镇下沙、大岙和岱山大长涂岛小沙河3个中全新世海滩岩剖面进行以动物群分析为基础,应用δ^18O和^14C等手段相结合的综合研究,初步分析了浙江沿海中全新世的古气候、古环境。  相似文献   

2.
浙江中全新世古气候古环境变化与河姆渡古人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初步讨论了浙江东部中全新世古气候古环境变化及其对河姆渡古人类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全新世大暖期是促使河姆渡古人类定居、发展和稻作农业在本区出现发展的重要条件,古气候古环境不同变化阶段与河姆渡古人类的发展阶段可以相互对比,而当时近于热带的古气候古环境变化,包括其导致的自然灾害的加强,对河姆渡古人类的生产,生活面貌的变化和发展有深刻影响,特别是缓慢降温后紧接着急剧升温的变化过程是引起人类发展面貌发生重大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对西安地区全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建立该地区全新世以来黄土—古土壤沉积年代序列,揭示其反映的东亚冬、夏季风变迁规律,为预测西安地区乃至中国和全球未来环境的发展趋势提供依据.通过对西安白鹿塬刘家坡典型剖面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地层的岩性描述、地层划分和对比,结合泾阳县新庄村AMS14 C的年代测定和其他学者的测年数据,建立了该地区全新世以来黄土沉积年代序列.根据磁化率气候替代指标显示的曲线特征,阐述了这一替代指标在剖面上的变化规律,探讨了该黄土剖面所反映的东亚冬、夏季风强弱变化特点,论证和详细分析了西安地区全新世以来环境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进而对该剖面磁化率曲线特征与其他学者的孢粉谱建立的温度曲线对比,对西安地区全新世以来古气候的阶段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论证.将西安地区10 000年以来的气候演变划分为7个气候阶段.  相似文献   

4.
5.
西安半坡遗址全新世古气候环境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讨论最近10000年来的植被和环境,制定治理黄土高原及其水土流失的战略方针,预测未来黄土高原的气候变化。方法 通过对西安半坡遗址大围沟剖面的地质调查、密集采样和孢粉分析,讨论该区植被的演替。结果 论证了全新世古气候环境的特征,总结了早、中、晚全新世在该区发育的植被及其所代表的气候环境。从该剖面17个样品中分析出了大量孢粉,做出了黄土地层的孢粉图式。据该剖面上孢粉组合变化的分析,得出了全新世的植被与相应的气候在时间上的演变与空间上的分布范围。结论 中全新世气候温暖湿润;晚全新世温凉干旱。  相似文献   

6.
7.
中全新世和末次盛冰期东亚古气候的模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耦合了陆面过程的9层15波菱形截断全球大气环流谱模式(AGCM+SSiB),引入全球最新的6和21ka时陆面植被分布,并转换成模式格点值,开展了系统的6和21ka古气候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该模拟设计得出了较真实的气候特征,并揭示出太阳辐射和下垫面植被是中全新世气候格局的主控因子,而海温和北半球两大冰流则是末次盛冰期气候的主控因子.植被场改变对模拟结果影响的显著性检验表明,6ka时植被的改变对降水、温度和海平面气压场的模拟均有显著影响,而21ka时植被影响的显著性区域较小,且比较零散,说明寒冷气候时期对植被强迫改变的敏感性没有温暖气候时期大.  相似文献   

8.
江苏苏州昆山的绰墩遗址,良渚期、马桥文化层中的孢粉组合揭示了古代先民的生存环境是亚热带森林和广泛发育的湖塘沼泽.良渚期的先民对森林有所破坏和利用,太湖平原约5700cal yr B.P.以来,森林中阔叶树种的减少,以及针叶树的增多,主要原因可能是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气候影响不明显,良渚文化的消亡,若是自然环境灾害引起,则与4300~3100cal yr B.P.太湖地区的溯源堆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全新世华北平原古洪水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粒度分析与沉积构造观察表明 ,华北平原不同类型沼泽沉积剖面都具有洪水 沼泽沉积旋回特征 ,每一个旋回对应一个洪水期和一个沼泽期 .以沼泽层层顶14 C测年结果为划分沉积旋回的时代界限 ,华北平原全新世至少存在 10个洪水 沼泽沉积旋回 .各旋回的结束时间为 :( 130 0 0±140 )aB .P .,( 12 910± 180 )aB .P .,( 10 530± 12 0 )aB .P .,( 950 0± 4 0 )aB .P .,( 8760± 2 50 )aB .P .,( 80 30± 150 )aB .P .,( 560 0± 85)aB .P .,( 50 2 0± 2 0 0 )aB .P .,( 4 60 0± 190 )aB .P .,( 34 70± 12 5)aB .P .华北新石器时代晚期及夏商周时期文化遗址大多分布于山前洪积台地 ,可能与当时平原区洪泛频繁有关 .  相似文献   

10.
南京江北地区全新世环境演变的沉积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区域地貌调查及对南京浦镇林峰桥剖面沉积物进行粒度、地球化学和稳定碳同位素等环境替代指标的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本区在 140 0 0aBP左右先后经历了沼泽扩张期 ,此后气候变干 ,沼泽开始退缩 ,直至消失 ,在经过了长时间的沉积间断后又经历一次洪水泛滥期 .经过新仙女木期(10 2 0 0~ 10 80 0aBP)的寒冷期后进入了全新世的增温期 .后又经历多次冷暖波动 ,在 756 2± 90aBP~ 380 0aBP全新世最适宜期增温事件后 ,受 14~ 19世纪小冰期气候的影响 ,气候又开始向冷干转变 .同时在研究中还发现 ,古洪水多发生在气候转型期 ,因此笔者提出古洪水的发生可能与全球气候变迁历史中的突变事件有某种必然的联系 .  相似文献   

11.
浙江象山爵溪镇下沙中全新世海滩岩中热带贝类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了浙江省象山县爵溪镇下沙中全新世海滩岩中的部分热带贝类,计有8属9种。这一动物群的现生种均生活于热带海域的潮间带及潮下带。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海滩岩是迄今发现的拥有大量热带生物的最北面的海滩岩,进一步证实了海滩岩是热带海洋的产物,以及浙江沿海地区中全新世时的气候与现代气候有很大差别,这对古气候变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陕西蓝田锡水洞哺乳动物群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了锡水洞化石哺乳动物群的性质及其所反映的古气候环境后,通过对该时期古人类分布及活动的推断,确定出该动物群的时代为中更新世,进而推算出了第四纪中期以来秦岭大约抬升了110m。  相似文献   

13.
浙东史学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先后传承,有着相近的治史宗旨或方法的史学流派。它从南宋时期开始形成,经过元明、清初,一直到晚清,其发展不绝如缕。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有的特色,其中民族精神是其显著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叶华 《科技与经济》2009,22(6):73-76
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省在区域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区域差距也不断扩大。运用锡尔系数、基尼系数等方法分析了浙江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特征,得出总体差距以及三大区域间差距和县域间差距明显。导致区域差距的原因复杂多样.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区域发展策略是主要因素,经济全球化和中心城市规模对区域差距的影响也很大。最后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浙江沿海采集的标本进行了整理、鉴定,共有织纹螺科动物1属13种,其中1个新种,1个未定种。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以对浙江省企业信用状况的调查问卷为基础,分析了当前浙江省企业信用缺失的各种表现,揭示了导致企业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并就如何提升企业信用,重塑浙江企业诚信经营的新形象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浙江农村水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浙江农村水污染现状,指出了浙江农村水污染的成因,包括乡镇企业的排污,由农药化肥的过量或不合理的施用所致的农业面污染,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灌溉,畜禽养殖污染以及居民生活污染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浙江农村水污染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龙王山自然保护区是天目山区植物区系和植被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地处浙江西北部的安吉县境内,北纬30°23′,东径119°23′,主峰海拔1587.4米,面积约为12km~2。龙王山的自然植被保存完整,植物区系种类丰富,计有维管束植.149科,560属,1179种。区系起源古老,植物区系中有相当数量的中国特有属,形态上孤立的单型属和少型属,及为数众多的古老孑遗和珍稀、濒危植物。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过渡性明显,具显著的亚热带和暖温带双重特征。龙王山植物区系成分以华东植物区系为主,与华中植物区系关系密切,华南、华北及东北植物区系成分的侵入和影响显著。龙王山与邻近的黄山、庐山和西天目山的植物区系基本一致,它们是一完整植物区系,北与大别山天堂寨,南与浙南的九龙山和闽北的武夷山之间无明显的分界线。  相似文献   

19.
浙江龙王山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龙王山自然保护区是天目山区植物区系和植被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地处浙江西北部的安吉县境内,北纬30°23',东径119°23',主峰海拔1587.4米,面积约为12km~2.龙王山的自然植被保存完整,植物区系种类丰富,计有维管束植物149科,560属,1179种.区系起源古老,植物区系中有相当数量的中国特有属,形态上孤立的单型属和少型属,及为数众多的古老孑遗和珍稀、濒危植物.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过渡性明显,具显著的亚热带和暖温带双重特征.龙王山植物区系成分以华东植物区系为主,与华中植物区系关系密切,华南、华北及东北植物区系成分的侵入和影响显著.龙王山与邻近的黄山、庐山和西天目山的植物区系基本一致,它们是一完整植物区系,北与大别山天堂寨,南与浙南的九龙山和闽北的武夷山之间无明显的分界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