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文将主成分分析、空间自相关算法及两维图论聚类算法有机结合,探索建立区域绿色经济的综合评价模型.在建立区域绿色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进行绿色经济竞争优势评价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最后,将绿色经济得分与局部Moran’s I指数作为观察值,采用两维图论聚类法对其进行空间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对山东省绿色经济发展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探索具有空间内涵的绿色经济评价模型是可行的,弥补了过去定性分析绿色经济的不足,能够客观系统地反映区域的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将有助于决策者科学制定区域绿色经济发展战略,从宏观角度综合地发展区域绿色经济,使其发展构成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2.
基于聚类分析的油气成因类型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成因类型的确定是油气成藏研究的重要基础,常规的定性描述与经验公式存在一定的局限。聚类分析从数学模型入手,通过相似统计量来衡量地质样品或分析指标间的相关性。通过介绍了树状聚类、逐步聚类和双向聚类的原理和方法,并分别应用于油气成因类型研究中,结果表明聚类分析适合多要求下的成因判别,克服了常规方法的局限,判别结果清楚、正确。  相似文献   

3.
针对湖南省各地级市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选择了涵盖23个指标的城市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运用功能互补的主成分分析法和系统聚类方法,对湖南省13个地级城市(不含湘西自治州)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影响各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7个主要因素,从而将13个城市划分为4大类,并提出了符合各城市特点的循环经济发展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灰色聚类分析将我国财政部1995年颁布的企业经济效益指标10项分成5类,对比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得出:评价企业经济效益,考察资本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销售利润率、资产负债率、资本保值增值率等5项指标即可得大概.  相似文献   

5.
基于城镇化的内涵,从城镇发展、经济发展、服务功能三个维度建立城镇化发展的指标体系。针对目前测度方法所存在的问题,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来测度城镇化水平,通过研究山东省十七个地级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得出此方法对于解决综合测度问题是合理的和可行的,最后对城镇化水平的排名的合理性进行了简单分析,并提出加快推进山东省城镇化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依据2005年和2006年的有关经济统计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与模糊聚类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西部12个省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模糊分类,初步划分出8种具有不同经济发展状况特征的类型。该方法比传统的聚类方法灵活,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获得不同的聚类结果,而且分析结果更贴近我国西部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7.
运用多元统计中的主成分分析、聚类方法对我国各地区农民收入状况进行了分类与研究,并用判别方法检验了分类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地区电信业务发展水平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重庆市1997-2003年的电信业务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用主成份分析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数学处理,得出表示电信业务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再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指标聚类分析,找出了影响重庆市电信业务量的主要因素,并对如何提高重庆市电信业务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南充市所辖9县(市、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和聚类研究.  相似文献   

10.
张瑞寒 《科技信息》2013,(14):119-120
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要从其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去考察,要看各项生产能力的综合效果。为了客观、科学地分析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本文从诸多经济指标中选择20个引入评价指标体系中,提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水平综合指标体系,并通过R软件分析软件进行得分计算,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34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为我国实现均衡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较好地评价区域工业经济结构的合理性,以西藏自治区工业经济结构为研究对象,提出以综合经济效益为基准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标准并且运用因子分析法,将反映工业经济效益的多项指标集结为一个综合指标,通过对各经济成分和各工业部门综合经济效益的排序对西藏自治区2001年工业经济结构进行分析,指出了西藏工业经济从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两个方面存在不合理,并给出了相应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评价地区经济实力应以GDP和人均GDP为基础指标的观点,并从经济指数理论的角度探讨了量化地区整体经济实力的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刘周成  黄浩杰 《河南科学》2013,(12):2238-2242
江苏是我国经济社会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但其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存在很大差异,以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为研究方法,运用SPSS软件,选取10个人均国民经济指标,对2010年江苏省13个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13个地市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较为明显,位于苏南的苏州、无锡两地综合经济水平明显好于其他地市;区城内居民平均生活水平差异较大,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居民未享受到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成果;既要继续主动接受上海的辐射,也要因地制宜,注重区域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世界各国间经济依存度加强,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与经济全球化相伴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增。经济全球化在刺激区域经济一体化向更高形式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冲破与经济区域化相适应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框架。在这波及世界各个角落的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过程中,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将呈现出新的特点、新的趋势和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太原市迎泽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情况和做法,分析了区域结构调整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依据石家庄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通过选取经济总产值、第一产业总产值、第二产业总产值和第三产业指标四大指标体系建立数学模型,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石家庄市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和评价,明确了区域的经济状况及差异程度,为促进石家庄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分析是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始点,这一过程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质量.本文就其理论依据及基本途径进行初步讨论,试图把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分析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深化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服务.  相似文献   

18.
程永静  师谦友 《河南科学》2014,(11):2360-2365
基于2006—2012年统计数据,构建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山西省11个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时序研究和空间分析.结果显示:山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在不断扩大;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将11个地级市的发展水平划分为4个等级:优秀、良好、一般和落后.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转变煤炭产业发展方式、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城市体系结构等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泛珠三角"经济圈发展梯度分析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泛珠三角”经济圈特点之一就是区域间差异显著,但它也是“泛珠三角”成员间经济互动、优势互补的前提和基础.文章建立了“泛珠三角”经济圈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15个指标的权重,根据2003年统计数据对“泛珠三角”经济圈的9个省区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划分了4个经济发展梯度区。并对“泛珠三角”经济圈协调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0.
区域人力资本提升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人力资本投资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存在很大的差异性。重庆面对"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的目标,加快区域人力资本开发是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关键。基于经济增长理论,通过对重庆六区的数据来拟合生产函数,得出人力资本对经济的贡献仅有不足5%,对于提升人力资本、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