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黑龙江省大气中多溴联苯醚(PBDEs)的污染特征,在黑龙江省均匀布置了8个大气采样点,采用PUF被动采样器进行大气样品的采集,利用GC-MS对14种PBDEs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大气中14种PBDEs(∑14PBDEs)的总浓度范围为17.7~724pg·m-3,中值和几何平均值分别为65.2和77.5 pg·m-3,其中BDE-209为大气中PBDEs的最主要组分,浓度范围为7.58~711 pg·m-3,占总浓度的87.6%。采用主成份分析对大气中PBDEs的来源进行了研究,发现黑龙江省大气中PBDEs主要来自于商用十溴联苯醚和商用五溴联苯醚。PBDEs的日暴露量计算结果显示,暴露量随年龄增加有减少的趋势(不考虑婴儿人群),小孩年龄组人群日暴露量最大,为5.89 pg·kg-bw-1·day-1。  相似文献   

2.
大兴安岭南麓是我国北方草原向森林过渡的重要生态带,为了解该区域内环境中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的环境风险,采集大兴安岭南麓土壤、凋落物和树皮等环境样品,分析不同环境介质中多溴联苯醚(PBDEs)的含量、组成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南麓土壤、凋落物和树皮中均检测出PBDEs存在,其中土壤中共检测到25...  相似文献   

3.
多溴联苯醚(PBDEs)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一种,对其引起的环境问题正成为我国环境工作者研究的一大热点。介绍了PBDEs的性质、生产状况和用途,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对PBDEs的研究情况,总结了PBDEs在各种环境介质及人体内的浓度水平,分析了城市大气中PBDEs的浓度与城市人均GDP之间的关系,为我国今后更深入全面地开展PBDEs研究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多溴联苯醚及其衍生物的生态毒理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及其衍生物(羟基化多溴联苯(OH-PBDEs)和甲氧基化多溴联苯醚(MeO-PBDEs)对生物体的毒性效应主要包括神经毒性、内分泌系统毒性、生殖发育毒性、免疫毒性、致癌毒性和细胞毒性.对三者的生态毒理效应进行比较,发现OH-PBDEs对内分泌干扰作用、神经毒性及细胞毒性效应大于母体PBDEs和对应的MeO-PBDEs,MeO-PBDEs的脂溶性比OH-PBDEs强,对细胞内类固醇物质形成的干扰作用更强.同时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我国东北地区室内灰尘中德克隆类(DPs)物质的污染特征,在黑龙江省采集了17个室内灰尘样品,采用GC-MS分析了其中DPs的种类和浓度。结果表明,室内灰尘中DPs的总浓度范围为0.697~105 ng·g-1,中值和几何平均值分别为9.59和9.66 ng·g-1,其中德克隆(DP)为室内灰尘中DPs的最主要组分,浓度范围为0.697~104 ng·g-1,占总DPs的82%。DP和Mirex具有显著相关性,表明两者可能有共同的来源。室内灰尘中顺式DP的丰度(fsyn)值普遍低于工业产品,表明顺式DP和反式DP在环境中的降解速率不同。人体暴露分析表明,1~5岁的小孩通过室内灰尘所产生的DPs暴露量最大,日暴露量为36.1 pg·kg-bw-1·day-1。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兰定高速和兰州某物流园区汽车尾气对土壤中总铅及有效态铅含量的影响,研究物流基地、高速公路边和对照区土壤20cm和80cm深度中总铅含量及有效态含量,T检验比较不同区域、不同土壤层中有效态含量差别.结果证明:物流基地和高速公路边50m以内土壤总铅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区域.T检验结果表明物流基地、高速公路边和对照区总铅含量有显著差异,物流园土壤20cm和80cm深度中总铅含量平均值为212.6mg·kg-1、148.4m4g·kg-1,明显高于兰定高速土壤总铅55.2mg·kg-1、46.9mg·kg-1的含量,3个区域有效态铅含量无显著差异.车速低、车流量大,则土壤总铅含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采暖期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其来源,分别采集PM_1和PM_(2.5)样品,分析两种颗粒物中金属元素的粒径分布特征和质量浓度变化。分析结果显示,As、Ba、Cr、Cu、Zn、Mn、Ni、Pb、Sr、Ti在采暖期的质量浓度变化范围为0.018~0.8μg·m~(-3),且12月份未检测出Ni;Al、Ca、Fe、K、Mg、Na的质量浓度变化范围为0.478~17.470μg·m-3,其中Na和Ca的质量浓度较大,最大浓度分别为17.470和12.271μg·m~(-3)。粒径分布特征分析发现,16种金属元素在PM1中的比例为56%~97%,说明金属元素主要富集在超细颗粒物(PM_1)中,其中Pb、Zn在PM1中的比例是10种重金属中较高的,这主要是由于采暖期道路上机动车较多,导致燃油排放的Pb、Zn增加。  相似文献   

8.
针对25个采自漳州市近郊自然土壤的表层样品进行了细致汞总量检测,依据市国土部门提供的空间图形数据构建环境信息系统,利用GIS的相关功能进行分析成图.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总汞含量分布不均,空间变化大.近郊表土中总汞含量在0.203-1.265mg·kg^-1范围内,平均为0.64mg·kg^-1高于福建土壤背景值.以2003与2007年二个时间断面观察,漳州市城市化主要为其东部区、西部为差异性扩张.扩张迅速区虽然不是总汞含量最高值区,但同未扩张区比较却明显偏高.全区中的总汞高值区与重工业区有一定程度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生产的多氯联苯(PCBs)组分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中国变压器油和Aroelor 1254中PCBs同系物组成为基础,计算中国PCBs产品同系物组成,结果显示中国PCBs产品主要以低氯代PCBs为主,CB-18含量最高为15.66%;三氯联苯含量最高,占56.48%,高氯代PCBs比例比国产变压器油略有增加,但远低于Aroelor 1254.中国PCBs产品高氯代组分比例低于全球PCBs产品.中国PCBs产品中7种指示性PCBs占总PCBs的百分比为15.3%;三种类二(噁)(口英)PCBs,CB-77、CB-105和CB-118,占总PCBs的2.6%,其百分含量TEQ值为9×10~3%,稍高于Aroclor 1242的7×10~3%,但远低于Aroelor 1254的3.4×10~3%.中国大气中PCBs同族体分布与中国PCBs产品基本一致,中国表层土壤中PCBs中高氯代组分明显高于中国PCBs产品.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明磷酸洗脱剂作用下土壤砷的变化特征,在不同的萃取剂浓度、液土比条件、萃取时间下,对萃取后土壤总砷和各形态砷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砷含量为98.53 mg·kg~(-1)的土壤,随着磷酸浓度的升高,对土壤砷的萃取率呈先增加后基本不变的趋势,磷酸萃取土壤砷的最佳浓度为1.5 mol·L~(-1);土液比对磷酸萃取土壤砷的影响较小;随着萃取时间的增加,磷酸对土壤砷的萃取量变化较小,变幅在9.3%以内,萃取效率最高的时间为1 h;在浓度为1.5 mol·L~(-1)、土液比为1∶3、萃取时间为1 h的条件下,磷酸对土壤中各形态砷的去除量特征为:铝结合态>铁结合态>交换态>水溶态>钙结合态>残渣态。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明柠檬酸对土壤砷污染物的适宜萃取修复条件,通过萃取试验,研究不同的萃取剂浓度、土液比、萃取时间对土壤砷污染物的萃取效果差异。结果表明:当萃取剂浓度为0.5~1.5mol·L-1,随着萃取剂浓度的升高,对单位质量的土壤砷萃取量增加,超过这一范围,萃取量变化不显著,柠檬酸萃取剂的最佳浓度为1.5mol·L-1;土液比(g∶mL)为1∶10、1∶15条件下,1.5mol·L-1的柠檬酸对土壤砷的萃取量显著高于土液比(g∶mL)为1∶3和1∶5;萃取时间4h时,柠檬酸对土壤中砷的萃取量显著高于萃取时间为1h时,当萃取时间高于4h时,随着萃取时间的增加,萃取剂对土壤砷的萃取量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选择闽南安溪云中山山区由天然林转换的竹林及其前身丝栗栲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碳氮含量及物理性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丝栗栲天然林和竹林林下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最大持水量、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迅速下降;与丝栗栲林下土壤相比,竹林林下土壤表层(0-20 cm)容重、最大持水量和有机碳含量分别高0.18g·cm-3、低12.08%和低11.80 g· kg-1,这可能是森林转换的结果,但竹林林下土壤60-10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和40-60 cm土层全N含量均显著高于丝栗栲林下相应土层,与表层的对比结果相反,天然林转换成竹林后,有机碳含量和全N降低了45.23%和10.0%.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气相色谱负离子化学电离源质谱法测定污水样品中溴代阻燃剂(BFRs)的分析方法.水样采用经典的液液萃取法同时提取水相和颗粒相中的BFRs,经过硅胶净化,采用优化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条件进行定量分析,实验方法经过严格的质量保证和控制步骤,回收率,精密度,仪器分析条件均满足定量分析的要求.分析污水结果表明,进水BFRs浓度在119.2 ng·L-1,三级出水7.5 ng·L-1,其中BDE-209和HBCD分别占进水溴代阻燃剂总量的53.9%和29.9%.总体浓度低于国内已经报道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对南宁市内采集的公园绿地土壤样品中重金属含量特征进行分析,采用潜在危害生态指数法评价了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危害,并进行相关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土壤中的Pb、Cu、Zn、Cr、Ni、Mn、V等8种重金属的含量范围分别为17.87~90.45,4.92~32.08,38.18~247.22,6.79~44.92,5.57~28.07,43.22~482.73,13.34~72.10(mg/kg)。Zn的积累最明显,含量达到背景值的2.76倍。南宁市公园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在危害生态指数为22.22,处于轻微生态风险。南宁公园绿地土壤中Zn-Cu、Mn-Ni、V-Cr极显著相关,Cu-Pb、Zn-Pb、Ni-Pb、Cu-Ni、Zn-Ni之间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
以祁连山北麓自然垂直带(2 500~3 000m)高山草甸为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样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海拔土壤(0~60cm)有机碳和全氮分布及与土壤水分入渗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机碳氮在不同深度土壤中含量并不相同,在表层含量较高,随着土层的加深其含量逐渐递减,且随海拔的上升,土壤有机碳氮含量呈增加趋势,表现为2 800~2 900m2 700~2 800m2 600~2 700m2 500~2 600m.不同海拔高山草甸土壤水分初渗速率随土壤碳氮含量呈同步正相关关系,入渗速率随时间的增加而呈递减趋势,但在不同海拔条件下土壤水分入渗速率的递减率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16.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皖北小麦三个生育期土壤腐殖质组成和含量特征。结果显示,四个功能区小麦生长过程中土壤样品紫外-可见光谱表现出相同的特征,吸光度随波长的增加而下降。小麦生长过程的三个时期,皖北农业区、居民区、交通区土壤总有机碳(TOC)均高于工业区。根据三维荧光光谱图可以看出,皖北地区小麦苗期土壤DOM样品中在紫外可见光区有类富里酸峰和类蛋白荧光峰,但除工业区以外的三个功能区仅含有类富里酸峰,说明土壤中富里酸物质的含量相对较多。各功能区小麦三个时期土壤样品中富里酸的含量随着小麦的生长而下降。苗期阶段交通区富里酸所占百分比小于其他三个功能区;抽穗开花期阶段农业区富里酸所占百分比大于其他三个功能区;成熟期交通区富里酸所占百分比大于其他三个功能区。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肥料种类及用量对玉米和大豆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用油枯、复合肥与过磷酸钙3种不同肥料,分别采用0.5、1、5、10、15、20、25、30 g·kg-1(自然耕作风干土壤)8种不同用量,观测大豆和玉米播种后7、10、14 d的出苗率和萌动率以及14 d的根长和芽长.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肥料对出苗的效果不同,复合肥以0.5、1g·kg-1 2个用量效果较好.在玉米上施用油枯以1、5 g· kg-12个用量效果较好,施用过磷酸钙以20 g·kg-1效果较好.在大豆上施用油枯以10、15g·kg-1 2个用量效果较好,施用过磷酸钙以20、25 g·kg-1 2个用量效果较好.同一类型肥料对玉米发芽出苗情况比大豆好,出苗速度快.  相似文献   

18.
王文彪  李建 《河南科技》2023,(2):107-111
【目的】土壤盐渍化一直是生态环境修复和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揭示土壤盐渍化程度与空间分布特征是区域盐渍化防治与治理的重要依据。【方法】以红崖山灌区0~20 cm表层土壤盐分数据以及室内试验分析数据为基础,以Arcgis为基础,结合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方法,研究该区土壤含盐量及盐基离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以期为该区生态环境修复、盐渍土改良、农业生产发展等提供合理的依据。【结果】红崖山灌区土壤盐分整体呈现出西南侧整体偏低、局部偏高,东北侧偏高的趋势。其中,土壤含盐量、Ca2+、Mg2+、SO42-和HCO3-的空间分布特征高度相似,表明红崖山灌区土壤中Ca2+、Mg2+与SO42-、HCO3-为主要的结合方式。【结论】为该区生态环境修复、盐渍土改良、农业生产发展等提供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大兴安岭森林土壤微生物生态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大兴安岭三种不同林型的土壤微生物区系进行了研究,试图阐明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分布特征,为研究森林土壤微生物与森林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为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和管理提供基本资料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大兴安岭森林土壤中各类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差异很大,其数量关系是细菌〉放线菌〉真菌.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组成比例都有明显差异.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呈现的规律为腐殖质层〉土壤表层〉土壤层.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土壤全氮的含量与土壤微生物的数量成正相关;土壤pH值与土壤微生物数量成负相关;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关系不明确.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为了明晰锑冶炼场地土壤中砷在不同区域和土壤剖面各形态分布特征,选取了锑矿区5个区域采集剖面土壤进行室内分析,并按Wenzel改进连续提取法对各土层进行分级提取.结果表明,在锑矿区不同区域中土壤总砷含量和各形态砷存在明显差异,总砷含量从高到低为:选石坪(60.53 mg/kg)居民区(42.07 mg/kg)尾矿区(36.69 mg/kg)冶炼区(31.84 mg/kg)农田区(15.05 mg/kg).残渣态砷占总砷的51.82%~79.00%,且残渣态砷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分布相对稳定;与含水Fe/Al氧化物结合较好的砷(定型Fe/Al氧化物结合态),占总砷的11.31%~42.81%;与含水Fe/Al氧化物结合较差的砷(非定型Fe/Al氧化物结合态)占总砷的2.03%~18.40%;而可交换态和表面吸附态这两种形态占总砷的1.14%~5.91%;总砷和各形态砷在土壤剖面中表现为先上升(0~40 cm土层)后下降至稳定的趋势,土壤总砷和5种形态砷主要分布在0~40 cm土层,其中选石坪为修复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