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诉前财产保全是我国民事诉讼中的重要制度,建立和完善诉前财产保全制度,有利于维护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但现行民事诉讼法对诉前财产保全制度规定得比较简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财产保全制度进行比较研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财产保全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刑事诉讼法规定检察机关可以作为诉讼主体参与附带民事诉讼。检察机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具备前提条件、一定情形下的程序条件和实质条件,其在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诉讼地位是财产遭受损失的国家或集体的诉讼代表人。从立法的原意和诉讼原理来看,检察机关在附带民事诉讼方面应当享有处分权。  相似文献   

3.
在战国,仲裁机构受理案件为数不多,本文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且就仲裁过程中财产保全的问题,比较其与民事诉讼过程中的财产保全的异同,以及在仲裁财产保全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4.
司法公正是现代法治的基本要求,是民事诉讼的价值追求之一。司法公正由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部分构成,两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民事保全程序是民事诉讼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当事人合法权利、维护司法判决权威具有重要意义,民事保全程序必须满足司法公正的相关要求。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对于民事保全程序的规定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本文以司法公正为视角,分析了民事保全程序的基本理论,以及司法公正与民事保全程序的关系,在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的视角下探讨了民事保全程序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杨超 《广东科技》2002,(10):46-48
不久前,广东苹果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苹果”)以广州市苹果鞋服发展有限公司(美国苹果商标使用者,以下简称“美国苹果”)侵犯其“苹果”商标所有权为由,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诉前禁令及诉前财产保全和诉前证据保全,并获得法院的裁定支持,从而打响了广东省法院自新的《商标法》增加“诉前禁令”后该条款运用的第一炮。(详情请参阅2002年8月27日《广州日报》)。  相似文献   

6.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制度的立法目的在于减轻诉累,提高诉讼效率,保证正确处理刑事案件,维护司法判决的统一性和严肃性,维护国家、集体财产利益以及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但是我国在立法规范和制度设计上仍然存在许多缺陷,因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完善:规定司法机关的告知义务,明确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提起时间,诉讼时效和检察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7.
司法公正是现代法治的基本要求,是民事诉讼的价值追求之一。司法公正由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部分构成,两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民事保全程序是民事诉讼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当事人合法权利、维护司法判决权威具有重要意义,民事保全程序必须满足司法公正的相关要求。从实体公证的角度来看,保全程序不应当规定必须提供担保,而民事保全的担保额应当以被申请人可能遭受的损失的数额来计算。从程序公正的角度来看,应当规定被申请人在某些情况下参与保全程序的权利,并建立保全异议程序。  相似文献   

8.
2012年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对现有的保全制度进行了修改,增加了行为保全制度,并具体规定了行为保全的类型、条件、启动方式、担保、裁定、解除等内容。该制度在我国立法上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进程,此次修改具有显著的进步意义,但在行为保全制度的构建和设置上仍有些许不足,本文建议在启动方式、诉前保全中的起诉时间、行为保全审理过程中的程序保障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9.
张振南  许燕燕 《科技信息》2012,(1):659-659,668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在刑诉讼过程中,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在刑事诉讼的同时附带提出要求被告人赔偿损失的民事诉讼。但是,由于现行法律和相关的司法解释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过于笼统,条文也失于简单,同时人民法院在具体作法上也不够规范、统一,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文章就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当事人问题的确定与完善,提出自己的粗浅的看法,以期对促进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正确及时处理案件起到一定的参考与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英美的"中间禁令"制度,德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假处分"制度,法国的"紧急审理程序",为我国民事诉讼行为保全制度的理论研究和立法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价值。值此民事诉讼行为保全制度即将在我国法律上确立之际,文章针对目前存在的行为保全制度若干问题进行论述,提出见解,以期推进行为保全制度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1.
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及具体程序规定不明确,导致司法实践中存在诸多缺陷,本文拟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审理及执行程序方面存在的缺陷及完善略陈管见,以期对将来刑事诉讼法再修改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中损害赔偿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给司法实践带来了极大的困惑。通过对相关立法条文在语意、逻辑以及法理等方面的分析、论证,认为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不支持精神损害赔偿的制度安排不合理;同时认为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对于物质损失范围界定不明,而且司法解释之间存在矛盾与冲突。我国需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建构中支持精神损害赔偿,并且进一步明确物质损失范围的界定标准。  相似文献   

13.
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诉讼中的困境及超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刑事诉讼法》未将精神损害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这一规定在司法运作过程中已经消解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价值,实际上已经限制了刑事被害人的诉权,不利于被害人权利的保护。我国应及早通过立法修改,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并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规定相对较长的审理期限。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对精神损害的赔偿仅限于民事诉讼,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害人提起的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却持否定态度。这既不符合立法精神,也不利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应确立精神损害赔偿,并应在制度上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5.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责任制度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核心,一直以来颇有争议。本文站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高度,立足于立法和司法实践,对我国现行的附带民事责任制度进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构附带民事责任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结合最高法院新近发布的司法解释中对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所作的有关规定,对建立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意义,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成立的条件、范围和种类等相关问题,从理论上和审判实践上进行了较为深入全面的具体分析与论述,建议尽快对行政诉论法进行修订,补充完善,以确立我国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7.
刑事犯罪引起的附带民事赔偿就其性质而言,与一般的民事侵权导致的民事赔偿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因前者是附带于刑事案件而启动的一种民事诉讼,导致其与一般的民事诉讼在起诉、受理、审判、执行等 多方面存在很大的区别,而且这种区别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最终实现,侵害了刑事案件被害人(包括国家)的合法权益,损害了刑事司法的公正性和严肃性。又因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对刑事附带民事赔偿问题的规定尚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司法实践中对此类问题的处理缺乏统一的标准,致使赔偿的实现进程步骤维艰,故对附带民事赔偿问题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巨大的实践意义。文章仅就赔偿的性质、范围、程序以及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误区及解决方法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在使用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模式是先刑事后民事,民事附随于刑事。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着民事部分执行难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出现,实务界不得不采取先民后刑和刑民分离这两种模式。可见,我国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模式并不是很完善,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鉴于此,在讨论他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模式,本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模式等的基础上本文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分成三种模式进行简要的介绍,论述,说明利弊。  相似文献   

19.
当事人制度,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该制度的相关立法过于简单,给当前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司法实践带来了诸多困惑与分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及时完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制度立法,准确司法,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国现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与法国、我国台湾地区的类似制度的比较研究,阐明了它们之间的巨大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存在的原因,试图为改革中国现行刑事附带民事制度提供合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