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821年,美国航海家约翰·戴维斯首次踏上南极大陆。自那以来,各国科学家和勘探人员陆续追随彼此的足迹,饱尝艰辛,前前后后历时164载,终在飞机和卫星的协同努力下,于1985年比较完整地绘制出南极的地图。目前,约有2500人常年工作在南极及其近海岛屿的52个基地内,另有28个基地是在南极进入夏季时才有人去工作。研究涉及的学科,包括气象学、高层大气、  相似文献   

2.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一些科学家正在南极绘制地球上最后一个未被勘测的冰下山脉。这个新发现的山脉位于南极冰下4千米深处,面积大小与阿尔卑斯山脉相当,这一发现为科学家们提供了有关南极巨大冰盖的新线索。科学家使用雷达和引力传感器对甘伯采夫冰下山脉首次进行了仔细勘测。他们本以为会发现平坦的山地,不料却发现了山峰不亚于阿尔卑斯勃朗  相似文献   

3.
《科技潮》2008,(9)
据《新科学家网站》8月15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已经开始着手绘制一幅宇宙的3D地图。如果绘制成功,它将是迄今为止最大也是最为详细的地图。这将有助于人们了解宇宙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暗能量在宇宙的形成过程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  相似文献   

4.
<正>在南美洲、澳大利亚,人们较早就发现了恐龙化石,最近科学家又在南极发现了侏罗纪(距今大约2亿年前)和白垩纪后期(距今大约1亿年前)的恐龙化石。从物种进化的角度来说,不同地方的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的概率非常小,更可能的是,其一物种在一个地方产生,然后经迁徙扩散到世界各地去。所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使得科学家猜测,在侏罗纪,澳洲大陆与南极大陆、南极大陆与南美大陆是相连的,恐龙就是从南美大陆进入南极洲,然后横穿南极大陆才到达澳大利亚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部科技》2007,(3):90-90
由来自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科学家所组成的南极调查小组25日表示,因气温上升导致崩塌的南极拉森(Larsen B)冰架下方的海域,今年1月发现了19种新海洋生物,专家忧虑地球温室效应可能带给南极周边海洋生态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少儿科技》2011,(4):42-42
卫星图像不仅能用来绘制各种地图,还能帮助人们发现有害目标。不久前,美国科学家利用来自卫星的遥感图像预测地球上什么时候会爆发流行病。  相似文献   

7.
《科学世界》2015,(4):10
<正>每年,北极燕鸥都会飞行6万多公里,在南极和北极之间迁徙。人类尚且需要地图来导航,鸟儿却能长途跋涉而不迷失方向。长久以来,科学家都相信,鸟类迁徙的秘诀在于它们能感知地球磁场来判断方向,但这其中的机制一直让人费解。  相似文献   

8.
仁青 《少儿科技》2014,(2):38-39
正地球的最南端是冰封的大地,这里天寒地冻、风雪肆虐,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陆——它就是南极大陆(以下简称南极)。不像其他大陆那样,有不同肤色、种族的人在繁衍生息,南极并不适合人类居住。为了进行科学考察,多国的建筑师、科学家不得不在南极修建科考站。迄今为止,中国已在南极建成了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也正在建设中。在南极盖房子可不简单,不仅施工的难度大,而且所建的房子有许多特殊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南极印象     
李东风 《大自然》2011,(5):44-47
南极,科学家探索的圣地。 南极,一个似乎遥不可及的地方。 南极,一个极具诱惑力的名字。 南极,一个让无数人心驰神往的冰雪世界。  相似文献   

10.
该发明涉及一种数据与服务混合加载系统,包括:数据浏览模块用于浏览地图数据、文档数据和图片数据中的任一一种或者多种;所述数据浏览模块包括:网络浏览单元,用于在服务浏览类型为网络服务的情况下,向服务器端发送地图数据获取请求,并根据所述服务器端返回的瓦片地图图片绘制瓦片地图,根据所述服务器端返回的矢量数据绘制矢量地图;本地浏览单元,用于在服务浏览类型为本地数据的情况下,调用MAPGIS获取本地的地图数据,并根据所调用的瓦片地图图片绘制瓦片地图,根据所调用的矢量数据绘制矢量地图。该发明能够实现多样化的数据与服务的混合加载。  相似文献   

11.
《中国西部科技》2011,(21):56-56
[科技日报]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7月21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已经首次绘制出了人体胚胎干细胞内一个名为5-羟甲基胞嘧啶(5hmC)的修饰因子的全基因图谱。科学家  相似文献   

12.
科技信息     
最详细的越战橙剂污染地图美国科学家利用新数据研究了越南战争期间美军在越南喷洒“橙剂”及其他除草剂的情况 ,绘制出了迄今最详细的橙剂污染地图 .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橙剂污染对越南居民及美国士兵健康状况之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 .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计算机数据库 ,涉及喷洒任务飞行路线、除草剂类型和数量、军队部署和调动、地形和土壤类型、越南居民分布情况等 ,据此绘制出了精确的污染地图 .这项研究是迄今有关橙剂污染的最复杂、最精确的研究 ,在此基础上可以估算特定地区的人员直接或间接暴露于橙剂污染的可能性 ,研究橙剂对越南居民…  相似文献   

13.
晕渲法是地图学中一种使用阴影原理,利用色调的明暗、冷暖变化来表示地形起伏的地貌表示方法,17世纪中叶欧洲出现了最早的晕渲法地图。晕渲法在晚清时期传入中国,与同期传入中国的晕滃法、等高线法相比,晕渲法传播不够广泛,留存的地图数量也屈指可数。目前笔者所见最早的实物晕渲法地图是光绪十六年(1890)洪钧依据俄国地图转绘的《中俄交界全图》。国家图书馆《舆图要录》中仅收有7幅采用晕渲法绘制的晚清、民国地图,其中晚清的2幅地图可能由日本地图册转绘而成,5幅民国地图分别由军方测量局和铁路调查局测绘而成。晚清时期,江南制造局组织翻译的军事书籍《行军测绘》(1873)、《测地绘图》(1876)介绍了晕渲法的概念;民国时期,晕渲法概念较为混乱,多部书籍中把分层设色法和晕渲法混淆;随着地图绘制知识的不断更新,晕渲法概念逐渐准确清晰。在近代中国,晕渲法传播不广、应用有限,不属于主流地貌表示方法。  相似文献   

14.
《前沿科学》2013,(2):82-83
美国一项新研究表明,由海水变暖导致的底部融化可能是南极冰架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科学家表示,这一发现有助于南极对海平面影响预测研究的改进。  相似文献   

15.
南极,是南极地区的简称;从地理学的概念来看,是指南纬66度33分以南的地区;从气候学和生物学的概念来看,他还包括比上述南极地区纬度还要低一些的亚南极地区。在人们的心中,南极地区的美在于它冰雪世界的洁白,在于它大气状况的纯洁。在科学家们的心中,南极的美,还有更深一层的含  相似文献   

16.
提起南极,人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企鹅”。这些憨态可人的南极主人总是身穿笔挺的燕尾服接待来访的客人。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我们的企鹅朋友有着怎样的生活呢?我国国家海洋局的科学家曾在南极研究过企鹅的行为,总结出企鹅在生活中常用的肢体语言。  相似文献   

17.
在地图上北纬66度33分处有一条虚线,标注着“北极圈”的字样,说明从这条线往北走即进入北极圈了。北极与南极不同,南极是大陆,终年被冰雪覆盖,四周被大洋环绕。那里没有种子植物,只有真菌、地衣和苔藓,也无固定居民。1959年由12个国家签订的《南极条约》冻结了一切对南极的领土  相似文献   

18.
正美国航空航天局、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近日联合发表声明说,卫星数据显示,今年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缩小至1988年以来的最小面积。今年南极臭氧空洞单日最大值出现在9月11日,约为1970万平方公里。科学家指出,这是南极上空平流层变暖的结果,并不意味着南极臭氧空洞得到快速恢复。今年南极臭氧空洞受到一个不稳定但温暖的南极涡旋的强烈影响,使平流层形成的云  相似文献   

19.
正美国艾伦脑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历经3年,终于绘制出了小鼠大脑的最新3D地图。在这版超高分辨率大脑地图上,可以精确定位单个脑细胞。该论文已于2020年5月7日发表在Cell上。最新的大脑地图是艾伦小鼠脑通用坐标框架(CommonCoordinateFramework)的第3版,因此被命名为CCFv3,可以在网络上公开访问并下载使用工具。为了绘制CCFv3,研究人员利用双光子断层扫描技术一共扫描了1675只小鼠的大脑。处理这些数据时,研究人员先将大脑拆成很多"小块"  相似文献   

20.
前一段时间,在高层次的“奋斗者的足迹”报告会上,南京地质矿产所的金庆民报告了她参加南极考察的经过,并被誉为我国第一位登上南极的女科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