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2 毫秒
1.
离子扩散系数在蓝宝石扩散热处理改色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实际测定扩散蓝宝石样品中的扩散层厚度和热处理工艺条件 ,计算了Fe2 ,Ti4 致色离子在蓝宝石中的扩散系数 ,分析了Fe2 ,Ti4 离子扩散系数DFe和DTi的影响因素 ,论述了致色离子的扩散系数在蓝宝石扩散热处理改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测试和计算结果表明蓝宝石中Ti4 离子的扩散系数明显大于Fe2 离子 ,二者分别为6 .5 7× 10 -9cm2 ·s-1和 1.6 2× 10 -9cm2 ·s-1.  相似文献   

2.
对蓝宝石进行高温扩散处理,通过加入不同的辅助剂,改善蓝宝石的颜色和透明度。实验证明加入辅助剂Al2O3、硼砂、Na2CO3、MgSO4.7H2O后,加热到1 500℃恒温环境,蓝宝石的透明度和颜色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另外山东蓝宝石在热处理时加入柠檬酸,有利于反应的进行;结合X射线荧光光谱仪、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对蓝宝石的改善前后样品进行了对比测试,分析了改善后颜色和透明度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运用电子探针对石榴石、橄榄石族宝石进行了成分分析,鉴定了宝石种。通过对天然蓝宝石与合成蓝宝石的电子探针成分分析,研究了蓝宝石中致色元素种类、含量和比值,为人工合成蓝宝石以及天然蓝宝石的优化改色提供了依据。同时,还对蓝宝石中人工玻璃包裹体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用核技术研究古汝瓷的呈色和烧制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色差仪测量了各种颜色汝瓷釉面的反射光谱,用Moessbauer谱测定了釉中结构铁(Fe^2 ,Fe^3 )的相对含量和和各种釉色的主波长之间的定量关系,探讨了汝瓷的呈机理和烧制技术,研究表明,天青汝瓷是在重还原气氛中和高温条件下烧成的,粉青汝瓷是在中等不气氛中和稍低温度条件下烧成的,豆绿汝瓷在轻还原氛中和低温度条件下烧成的。  相似文献   

5.
孙雯  张涛 《科技信息》2010,(19):I0252-I0252
翡翠的颜色有原生色和次生色。原生色有不同色调的绿色、白色、紫色、黑色等,次生色有不同色调的红色和黄色。原生色主要由致色离子和矿物组合致色。翡翠中的致色离子主要有Cr3+、Fe3+等。硬玉、绿辉石、钠铬辉石、钠长石、闪石等矿物以不同的比例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不同颜色的翡翠。  相似文献   

6.
水中竞争性阴离子对Fe0除砷效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水中几种无机阴离子H2PO3^-、SiO3^3-、NO3^-、SO4^2-、HCO3^-对零价铁(Fe^0)除砷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H2PO3^-、SiO3^3-的存在会由于竞争性吸附显著降低Fe^0的除砷效率,而高浓度的NO3^-与SO4^2-可以促进Fe^0对砷的去除,HCO3^-对Fe^0的除砷效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通过X射线衍射,X荧光光谱等测试手段对紫色翡翠的致色机理进行讨论,紫色翡翠中Fe含量较高,Mn含量极低.在氧化气氛下,将紫色翡翠加热到650℃,其颜色变淡,认为是Fe2+被氧化成Fe3+所致.紫色翡翠热处理前后的紫外可见光谱图中缺乏Mn3+在540nm的吸收峰,故Mn离子并非致色的主要原因.在还原气氛下,热处理可使紫色...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3d4/3扩离子在立方晶体场中动态Jahn-Teller矩阵的推导,分析了动态Jahn-Teller效应对Fe^2+在Ⅲ-Ⅴ半磁半导体InP和GaP中光谱的影响,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表明在Fe^2+半磁半导体中,比经典晶体场理论分析多出的许多分裂谱线是Fe^2+离子与半导体晶格间的动态Jahn-Teller效应引起,还预测了其他Jahn-Teller效应分裂谱.  相似文献   

9.
用铁粉和稀硫酸还原反萃P204中Fe3+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湿法炼锌过程中P204萃取除铁铁反萃困难的问题,比较铸铁板、锌板、铁粉和锌粉分别作还原剂的还原反萃效果,确定铁粉为最好的还原反萃剂;提出新的Fe^3+反萃方法,该法以铁粉作还原剂,稀硫酸作反萃剂,在机械搅拌和强保护气氛下边还原边反萃负铁P204中的Fe^3+;考察还原反萃时间、负载有机相中Fe^3+含量、铁粉加入量、反应温度、反萃剂酸度对Fe^3+还原反萃率和还原铁粉指数的影响及其与反萃液中Fe2+的含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优条件下,还原铁粉指数为1.087,Fe^3+还原反萃率达73%;反萃液中Fe^2+的质量浓度富集到61.8 g/L,可满足制备FeSO4·7H2O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一种水合对硝基苯酚p-C6H4OHNO2.1.5H2O具有的热色性,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分析测定。p-C6H4OHNO2.1.5H2O表现出可逆的热色性,当加热到135℃时,它会由桔红色变为明亮的红色,温度降低至室温时,其颜色也会缓慢恢复为原来的颜色。方法水合对硝基苯酚p-C6H4OHNO2.1.5H2O的热色性通过原位升温紫外和原位升温IR光谱分析以及DSC-TG测试分析等方法证实。结果分析得出该结晶水合物颜色的可逆变化是由于水合和失水而导致的。结论水合对硝基苯酚p-C6H4OHNO2.1.5H2O是一种新型的热致变色功能材料。  相似文献   

11.
先用酸析法对棉浆泊黑液进行预处理 ,然后用 H2 O2 -Fe2 + 法进行催化氧化。文章研究了 H2 O2 投加量及投加方式、F e2 + 投加量、反应时间和 p 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条件下 ,废水的 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可达 94.1%和88% ,出水用石灰乳中和后可直接排放  相似文献   

12.
采用XRD、循环伏安和硬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不锈钢中的电化学诱导表面退火(EISA)的机理及处理工艺。结果表明:阴极过程中的H+离子还原、H原子向钢内部的扩散和积聚,阳极过程中H原子重新氧化是EISA相变的决定性过程。-1.44 V(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的阴极电位可致H+离子还原,足以导致EISA相变。当阳极电位高于0.3 V(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时会形成过厚的钝化膜,阻止H原子的扩散,从而抑制EISA相变。长阴极/短阳极的处理方式可以提高EISA处理效率。只有在电脉冲处理过程中防止溶液中Fe2+/Fe3+反应发生才会发生EISA相变。  相似文献   

13.
以自制的锐钛矿TiO2纳米晶为光催化剂,高压汞灯为光源,考察了亚甲基蓝溶液初始浓度、催化剂用量、pH值、O2和Fe^3+等因素对其光催化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pH值为5.6,最佳的催化剂用量为1.5g/L,通入一定量氧或加入少量的Fe^3+离子能有效的促进TiO2光催化亚甲基蓝降解.  相似文献   

14.
The oxidation state recorded by rocks from the Earth's upper mantle can be calculated from measurement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Fe3+ and Fe2+ between the constituent minerals. The capacity for minerals to incorporate Fe3+ may also be a significant factor controlling the oxidation state of the mantle, and high-pressure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of this property might provide important insights into the redox state of the more inaccessible deeper mantle. Here we show experimentally that the Fe3+ content of aluminous silicate perovskite, the dominant lower-mantle mineral, is independent of oxygen fugacity. High levels of Fe3+ are present in perovskite even when it is in chemical equilibrium with metallic iron. Silicate perovskite in the lower mantle will, therefore, have an Fe3+/total Fe ratio of at least 0.6, resulting in a whole-rock ratio of over ten times that of the upper mantle. Consequently, the lower mantle must either be enriched in Fe3+ or Fe3+ must form by the disproportionation of Fe2+ to produce Fe3+ plus iron metal. We argue that the lower mantle contains approximately 1 wt% of a metallic iron-rich alloy. The mantle's oxidation state and siderophile element budget have probably been influenced by the presence of this alloy.  相似文献   

15.
采用DMol3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了Cu2+,Fe2+,Mn2+与壳聚糖中3种不同化学环境氧原子的相互作用.初始结构采用悬式模型(pendantmodel),利用竞争配位法设计了H2O和OH-分别与Cu2+相互作用形成六配位、与Fe2+和Mn2+相互作用形成七配位的中性络合物.9个初始结构在GGA水平上,利用非对称限制法、自旋非限制法及BLYP/DND法进行了全优化和频率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Cu2+,由于Jahn-Teller效应,其络合物为四配位;Fe2+和Mn2+主要形成五配位或四配位的络合物;壳聚糖中只有C3位上的羟基O3′能与3种金属离子发生配位作用.  相似文献   

16.
水泥窑烧成带用镁铬砖残砖产生的铬污染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研究一种可替代镁铬砖在水泥窑上使用的新型耐火材料Mg O-Al2O3-Fe2O3(Fe O)系耐火材料。利用XRD和SEM分别研究了以高纯镁砂与电熔铝铁尖晶石制备的镁-铁铝尖晶石砖和烧结镁铁砂与电熔铝镁尖晶石制备的镁铁砖烧成后铁的存在状态。结果发现:铁铝尖晶石在高温下分解出Fe2+与Al3+,与Mg O相互扩散,Fe2+与Mg O反应生成(Fe,Mg)Oss固溶体,Al3+与Mg O反应,形成Mg Al2O4,试样中Fe2+的扩散速度大于Al3+;在高温状态下,烧结镁铁砂中Mg Fe2O4的Fe3+不稳定转变为Fe2+,Fe2+扩散到镁铝尖晶石表面,取代了部分Mg2+的位置,形成镁铁铝固溶体。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几种常见金属离子对紫叶小檗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钠、钙、锌、铜、镁、锰、铝离子对紫叶小檗色素有增色,护色作用,铅离子对呈色无明显影响,但可加速色素的降解。铁、锡离子可使色素溶液变色。  相似文献   

18.
自Cohen等人[1] 揭示β C3N4 的结构和性质以来 ,实验聚合沉积 β C3N4 膜的工作一直继续进行着 .早期的工作[2~ 10 ] 大多数采用气相沉积 ,工作气体一般是CH4 N2 或CH4 NH3,由于金刚石、石墨和C3N4 中C( 1s)的结合能非常接近 ,在聚合反应时因相互竞争 ,其沉积产物常常是无定形碳、石墨、金刚石和C3N4 的混合物 .而在C3N4 聚合物中 ,常常包含有β C3N4 ,α C3N4 和石墨结构型C3N4 .Chen等人[11] 提出 ,采用适宜的有机分子预聚体 ,YouJi tani等人[10 ] 提出采用不含C≡N的有机分子预聚体 ,…  相似文献   

19.
以H3BO3为助熔剂,在1200℃、H2还原气氛下成功制备出绿色荧光粉SrAl2O4∶Eu2+,并研究了不同H3BO3含量对SrAl2O4∶Eu2+发光性能和余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H3BO3含量的增加,样品的发射光谱发生了"蓝移"现象,并随B3+的掺入,Sr0.96Al2O4∶0.04Eu2+呈现出了长余辉特性,同时增强了样品的发光强度和余辉时间,最佳的H3BO3含量为15%,其余辉时间可以达到6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