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蟑螂的颂歌     
每每提到蟑螂,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脏”。其实,蟑螂比人更爱干净,除了吃饭、睡觉与工作,它每天做的就是清洗自己的身体。如果没有蟑螂帮忙清洗发霉发臭的杂物。人类产生的垃圾将更容易危害地球上所有的生物。而且蟑螂总是昼伏夜出,尽量减少和人类发生冲突。人类活动延迟。蟑螂的活动时间也向后推。  相似文献   

2.
"那你肯定没戏."我给他泼了一盆凉水. "为什么?"尼尔愣愣地看着我. "地球上之所以有生物,"我笑着指出说,"大气,特别是氧气固然重要,但却只是条件之一,你怎么能得你诺贝尔奖呢?" "还有水啊!"尼尔举起茶杯,轻轻地晃动着说,"你知道地球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水吗?" 不等我的回答,尼尔就已经开始自信满满地说着:"地球上的水,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首先是火山活动.火山喷出来的气体,有80%多是水蒸气.可以想象,地壳形成初期,地球上是没有水的,但却到处有火山爆发.火山喷发出来的水蒸气,一遇到冷空气,就会变成乌云,下起暴雨.雨水顺流而下,冲刷出了江河.河水流到低处,聚集起来,越积越多,就变成了湖海.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上,火山活动非常多,水也就越积越多,覆盖了地球71%的面积.所以,从太空看地球,大部分都是蓝色的."  相似文献   

3.
请"瓦力"上太空 许多年以后,地球上堆满了垃圾,变得荒无人烟,草木不生,人们被迫转移到了太空船上居住,并请机器人清理地球,机器人"瓦力"就这样干起了清理地球垃圾的工作.在日复一日的单调工作中,"瓦力"渐渐有了意识,开始向往爱情生活.有一天,一个叫"伊娃"的女机器人从天而降,"瓦力"爱上了它,并和"伊娃"一起帮助人类重返地球…… 这是电影《机器人总动员》(Wall·E)中描述的情节.在电影中,堆满地球的垃圾来自人类社会高度的物质化,而今天遍布地球轨道上的"太空垃圾"也同样如此,它们包括各种退役和失效了的人造卫星、大小不一的卫星碎片、各种散落于轨道上的卫星零部件等等.这些东西不仅对运行中的卫星构成了威胁,还有可能坠入地面.2011年10月,德国的X射线观测卫星"伦琴"就让人们大吃一惊.这颗于1999年退役的废弃卫星重约两吨,于2011年10月23日坠入孟加拉湾,尽管这颗卫星在进入大气层时烧掉了一部分,但剩余部分依然十分可怕.经过计算,如果"伦琴"再晚10分钟进入大气层,那么它的坠落地点就不是孟加拉湾,而是北京了.  相似文献   

4.
大陆科学钻探与中国科学深钻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文采 《科学》2002,54(2):22-25
人类在赖以生存的地球上已经历了无数个春秋.长期以来,人们就试图通过各种方法对地球进行探测,但是,由于坚硬地壳岩石的阻隔,迄今为止,人类对地球内部仍然所知甚少.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人类开辟了通往宇宙星际的大门,一个与之相呼应的"入地"计划应运而生,这就是直接观测地球陆壳的"大陆科学钻探".作为"深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大陆科学深钻是当代地球科学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型科学工程,也是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资源、灾害、环境三大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地球的许多岛屿上都存在着动物巨化和矮化的现象。科摩多岛上有科摩多巨晰,马达加斯加岛上有巨型蟑螂,大约1000年前,在新西兰岛上还栖居着身形庞大的恐鸟,这些都属于动物的巨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科学通报》2021,66(21):2635-2648
正指南针,作为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是航海家们的"眼睛",是人类航海活动和探索新大陆过程中必不可缺的工具之一.在茫茫大海上,人们借助指南针来确定方向.然而,自然界中有很多生物并不需要借助任何外物便可完成令人惊叹的长距离迁徙活动,如北极燕鸥每年往返于地球南北极、可可西里藏羚羊上千公里大迁徙、黑脉金斑蝶四代接力往返北美大陆等[1].  相似文献   

7.
蟑螂之魅     
2011年4月下旬,美国佛罗里达州20多所学校暴发德国蟑螂,学生被迫在户外帐篷里吃午餐,教学也受到影响,这是蟑螂致害的最近例子之一,至于平常人家,几乎无时无刻不被蟑螂烦扰。那么,蟑螂为什么会成为一大公害呢?  相似文献   

8.
黑脉金斑蝶,俗称"帝王蝶",是北美地区最常见的蝴蝶之一,也是地球上唯一的迁徙性蝴蝶.马利筋,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落基山脉以东,北至加拿大、南至墨西哥等广大地区的多年生直立草本毒性植物,全株有含毒性的白色乳汁.  相似文献   

9.
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拥有"河流之王"的美誉,其流域内生长着繁茂的热带雨林.这片神秘的热带雨林人迹罕至,是地球上最凶险的地方之一,生活于此的动物艰难重重.在危机四伏中,被公认为"世界上最不幸勇士"的亚马孙蝌蚪,生存得尤为艰难.  相似文献   

10.
<正>当我们还在惊叹于动物机器人的高仿真度和高灵敏度时,一群微型机器人却已开始融入昆虫、鱼类和鸟类之中,试图控制这些动物的行为,甚至改变它们的生活习性……儿年前,一群美国蟑螂发现,在它们群体中突然出现了4个"陌生人"。小过这些闯入者的模样与它们并没有什么区别,就连气味也差不多。因此,嶂螂群体选择接受了这些"陌生人",并欢迎它们加入自己的家庭中。然而,新来者并不满足于只是成为这个群体中的普通一员,相反,它们开始积极地影响并改变着这个群体的行为。作为在夜间活动的生物,蟑螂通常喜暗避光,但当这群"陌生人"带头向亮处走去时,其余的蟑螂竟然也开  相似文献   

11.
正地球村变得日益拥挤,而地球资源正在被村民们消耗殆尽。与此同时,村民们还给地球带来了各种污染和伤害,以至于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在不断恶化。如果有一天,我们这个地球村变成动画片《机器人总动员》里描述的那样,只有蟑螂才能生存,那该怎么办?到那时,我们恐怕真的要移民到火星或者其他星球上去了。不过,在尚未  相似文献   

12.
夜间人们常会在厨房地面上看到蟑螂匆匆溜走,墙后可能还有不计其数的蟑螂在活动着。要想知道到底有多少只蟑螂藏在暗处,或者想知道周围是否还有蟑螂,这个问题昆虫学家们希望通过利用蟑螂自身的化学物质来解决。这种化学物质是一种性信号素,它是雌蟑螂用来引诱雄蟑螂的一种挥发性物质。将该物质放进捕捉机内,就会引来周围所有的雄蟑螂。新泽西州新布伦瑞克市拉特格斯大学的昆虫学家科贝·夏尔(Coby Schal)说:“没有比性信号素捕捉机更有效的了。”有几种蟑螂利用这些化学物质,但到目前为止,科  相似文献   

13.
一艘由美国航空航天局与欧洲空间局联合研制的以钚为核动力的"卡西尼号"土星探测飞船,于去年10月15日发射升空,开始了为期7年的漫长旅程。"卡西尼号"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土星及其卫星的探测,帮助科学家们全面系统地了解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的土星,从而加深人类对太阳系形成和地球生命起源条件的认识。"卡西尼号"上带有一个预定于2004年7月在土星的卫星"泰坦"上降落的登陆器"惠更斯  相似文献   

14.
漫画欣赏     
对付害虫1.防止蟑螂和蚂蚁祸害房屋最好的办法,是根本不让它们进入室内。可把门窗缝隙封好,安上密实的纱窗。可在地面和墙壁上不留缝隙和孔洞,并把下水道缝隙用锡纸封严,并去除所有可能的卫生死角。2.蟑螂和蚂蚁除了巢穴,还需要食物和水才能生存。如果我们把所有食物都封装或冷藏好,不留食物残渣,及时扔掉垃圾,蟑螂和蚂蚁就断了食物来源。  相似文献   

15.
陈发虎  刘建宝 《科学通报》2020,65(8):649-650
正由Science Bulletin编委会和编辑部主办、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协办的首届地球科学前沿学术沙龙于2020年1月11日在北京召开.此项活动前身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结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实施10周年纪念活动和"十一五"地球科学发展战略规划的研讨发起的"地球科学家学术沙龙",此前分别于2003年(北京)、2005年(北京)、2008年(南京)、2010年(广州)和2012年(厦门)举办了5届.参会者一直以《科学通报》地球科学编委会成员为主.地球科学家学术沙龙一直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的学科发展战略研讨活动相结合,旨在促进地球科学各分支学科科研一线的中青年学者交流和合作.沙龙研讨的内容涉及地球深部和表层科学各个领域,有效地促进了不同领域和方向的学术交流.根据此次学术沙龙的决议,地球科学前沿学术沙龙将继承之前"地球科学家学术沙龙"的传统,作为系列学术活动继续举办下去,每两年一次,以促进地球科学各分支学科的交流和学科交叉.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地球上拥有67亿人口.这也是地球上最拥挤的时候.许多科学家都在谈论"人类时代"给地球带来的破坏,譬如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变暖,人类释放的化学物污染了海洋和河流,人类的乱砍滥伐造成森林面积急剧减少等.  相似文献   

17.
正最近,在形成于41亿年前(即所谓"冥府地球"时期)的一粒晶体中,科学家发现了携带类似有机物标记的碳。这一时期的地球仍然呈熔融态,表面温度很高。科学家说,这粒晶体暗示地球生命的最早出现时间比之前的估计早了3亿年。地球形成于45亿年前,但生命最早于何时出现在地球上这个问题没有定论。已知且可靠的最古老化石的年代在大约34.3亿年前,岩石中的化学标记则暗示地球生命最早可能出现于38亿年前。科学家最近检测了  相似文献   

18.
<正>说起拥有强大生命力和古老历史的生物,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蟑螂。这种认识是否准确暂且不谈,但蟑螂的确是一类化石记录非常丰富的生物。发现一块新的蟑螂化石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但最新发现的一块约有一亿年历史的缅甸琥珀里包含的蟑螂化石新种有点特别:这只来自中生代的"小强"Manipulator modificaputis是一位肉食者。祖先是捕虫高手现在的蟑螂大约有4 500种(不包括白蚁),均  相似文献   

19.
地球资源在枯竭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超出了资源再生速度,而自然环境的自洁能力也跟不上人类排放污染的速度.据美国环保机构"全球生态足迹网络"发布的历史数据,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呈现生态盈余,直到20世纪70年代,"地球透支日"开始出现."地球透支"的概念最早由"全球生态足迹网络"提出,是指在一年内,人类对地球自然资源的消耗量超过了地球自然资源的再生总量."地球透支日"是不确定的.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耗也在不断增加,"地球透支日"每年都在提前.  相似文献   

20.
地球物理学研究的主体内涵是地球内部物理学,而地球内部物理学研究的核心则是地球内部结构、物质的运动和力源及其响应.在研究和探索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交换的深层过程与力源机制的基础上提出:(1)地球内部各圈层结构和物质组成是研究物质运动、介质属性、结构和深层过程的基础;(2)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和板块运动是地球内部岩石圈物质飘曳在软流圈上运动极为重要的地球科学事件,大陆溢流玄武岩的喷发和地幔热柱的上升体现了水平力系与垂直力系并存和其耦合响应;(3)强烈地震的发生、火山喷发、青藏高原的整体抬升、第二深度空间金属矿产资源、油气能源形成与聚集是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交换的产物;(4)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的驱动力源是其物质力学属性研究与探索的核心问题之一,但有关一系列的假说却难以解释发生在地球上的诸多事件,唯地幔对流说取得了较多的共识,由于尚缺乏可靠的精确实测论据,故乃为一假说;(5)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蜕变和核-幔热动力边界层及其产生的热能可能是驱动地球内部物质运动最可能的能源.地球内部是否可能还存在像天体运动研究中最近提出的"暗物质"和"暗能量"呢?为此尚必须深化认识地球本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