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近两月来,欧洲各国关系似乎有改善的趋势,如法意罗马协定,英法伦敦协定,以及法奥巴黎协定,都很顺利的成功.这样发展下去,一定有更大的收获在后头.就说今年是「欧洲协定年」也未尝不可.但是我不明白,为什么东欧互助公约闹了大半年,到现在还在搁浅中呢?乙一切都不是偶然的,成功有成功的原因,搁浅也有搁浅的原因.甲那么,东欧互助公约搁浅的原因在什么地方呢?  相似文献   

2.
关于生命,有三个很古老的哲学命题:我从哪里来?我为什么活着?我将要到哪里去?而作为一名中学校长,我也常常拿这样三个问题来追问我的老师:课堂是什么,我们要将课堂引向何方,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学生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3.
我与美学     
我与美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其实出于偶然。至今想来,往事渺茫,很难全部说得清楚。我只知道,我于1923年1月12日,诞生于四川万县三正乡苦葛霸。这是一个十分闭塞的地区,周围全是山。一座山高过一座山,最高的仰头部看不到巅。在这样的环境里,不仅看不到电影、戏剧和舞蹈,甚至连唱曲的,也很少光顾。我父亲因为偶而要给农民看看病,家中除了三二本破旧的医书外,什么书都没有,自然也就没有文艺作品了。因此,我不像有的先生是从文艺走向美学的。如果我也谈得上受过什么美的薰陶的话,那么就是我家乡的那些山,以及山间的泉水、树木和白云。小时候,我很喜欢爬山,常常爬了一座山又爬一座山。夏天傍晚,爬到山顶,看那群山万壑,红霞满天,真是如醉如痴,欣喜若狂。或者呢?我沿着山中的小溪走去,满溪乱石.间有急湍,那味道也是够我回忆一辈子的。至于风起的时候,松涛怒吼,山呜谷应,更有一种说不出的心灵的震颤。因此,是自然的色彩与声音.是自然的美,启发了我对于美的向往和追求。  相似文献   

4.
亲爱的朋友们:现在人们从四面八方用各种话来骂中国。我不准备花费时间和篇幅来列举扣的这些帽子。“与其咒骂黑暗,不如燃起一支明烛”。我不想咒骂任何人,只简单地讲一讲我为什么要到中国来,以及我看到了什么。我为什么在七十二岁的时候来到中国在我1946年第一次看到延安的时候,.我刚满六十岁。那时我已经经历过两大社会制度。我的前三十年是在美国西部度过的,我们曾在那里为争取较好的民主形式、妇女选举权、劳工参政以及通过公用事业公有化来反对“华尔街章鱼”而斗争。我成为西雅图教育委员会委员,后来成为中央劳工理事会主  相似文献   

5.
亦仁 《青年科学》2009,(7):38-38
有一个孤儿,生活无依无靠,四处流浪。 一天,他走进一座寺庙,拜见那里的高僧。孤儿说:“我什么技术都没有,该如何生活啊?”高僧说:“那你为什么不去做呢?”“像我这样的人能做什么呢?”孤儿说。  相似文献   

6.
恐怖魔鬼谷     
哈哈博士整装待发的时候,溜溜球和李晓楠背着行囊进来了。"听说过魔鬼谷吗?我打算去那里,那是个很可怕的地方。"哈哈博士先声明此行不同寻常。"有哈哈博士在,我们什么也不怕!"溜溜  相似文献   

7.
五百年前我做了一件错事,很多人很多神仙都说我做的那件事情是一件错事,虽然我自己并不那么觉得但事实上不管我是否承认自己是否做了一件错事,我还是受到了惩罚,我被压在了一个叫五行山的脚下。佛祖的力量强大的可怕,在这样的力量面前我认输。于是我在五行山下心甘情愿地过了很多个春秋冬夏,一直到她的出现。那天她穿一件淡蓝色的碎花裙子,我一下就看得出她是龙宫里的孩子,因为只有龙宫里的孩子才会穿这样的衣服。她好象对我很好奇,还有一点点恐惧。所以她  相似文献   

8.
小时候我生活在一个叫做小煤场的地方,那时,我父母不在北京,我和爷爷奶奶住在一间很小很矮的平房里。我平时都在幼儿园上全托,只有周末才回去。我住的地方很无聊,因为那里没有孩子,都是工人。周末陪我玩的朋友只有一只狗,现在想起来是很难看的一只狗,甚至不知道是什么狗,我奶奶管它叫土狗。当年它还是只小狗,很小的小狗。我也是个小孩,很小的小孩。土狗的来历至今不知道,也许是我想不起来了,反正有一天我回家的时候它就在那里,躺在一个筐子里,刚断奶,牙还没有长全。那时候我高兴坏了,于是每个周末都盼着回家,盼着抱着它玩,盼着给它喂食。那…  相似文献   

9.
西德今昔     
西德的正式名称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这一长串名字,读起来饶舌,写起来麻烦,因此人们在非正式场合习惯地称它为西德。气候宜人,工业发达,这是到过西德的人的共同印象。西德的气候得天独厚,一年到头风调雨顺。我在那里工作过多年,没有见到过久旱不雨,也没有经历过暴雨成灾。那里夏季不热,冬季不冷。我第一次到西德时,恰值北京炎夏。当我在法兰克福机场办手续,搬箱子,忙得汗流浃背时,真想找个有电扇的地方吹一会儿。但我很快发现,不仅机场没有电扇,汽车没有冷气,而且房间也没有空调。开始时我觉得很奇怪,傍晚的凉意使我顿悟,这些在西德派不上用场。那里的冬天温和湿润,即  相似文献   

10.
1.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  相似文献   

11.
王淼 《少儿科技》2008,(4):36-36
如果现在告诉你世界上有这样一个地方,在那里,树旁、墙边,甚至是马路上都遍布着钱币,你相信吗?是的,这个地方确实存在。它就是位于太平洋上的雅浦岛。"遍地是黄金",这句话在雅浦岛上可一点也不夸张。这里的居民们有个很  相似文献   

12.
像北京这样的城市,人口1000多万,每天有数不清的垃圾,这些垃圾像山一样地被堆积在郊外的垃圾场里。生活在市区的人们是见不到垃圾山的景象。郊外垃圾场几乎是被市民遗忘的地方,如果说能被想象的话,除了偶尔开进的运垃圾的车瞬间打破那里的沉寂,剩下的便是老鼠们悄然打发着无聊的日子,但老鼠并不是那里的唯一“住户”,还有一群人也生活在那里。  相似文献   

13.
张基益 《科技信息》2012,(32):27-27
一、研究缘由 在偶然的一次见习时发现这样的一个现象,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不举手,但一直在认真听讲,表现的既不积极也不消极,中规中矩,老师也很少提问他们。我感到很奇怪,在我的印象中小学生挺爱发言的,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带着这种疑问,我与其中的一个小女孩进行了交谈,我问道:“你为什么上课不举手回答问题呢?”/卜女孩(小孩是三年级)怯生生的说:“我以前也举手,但老师从来没有提问过我,后来也就不想举了,反正老师也不会提问我。”听了以后,感到很心酸,三年了,竟然有的学生没有被提问过一次,一次次的举手期待,一次次的失望,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多么痛苦的事,  相似文献   

14.
<正>我是一只出生在乡野的小狗。父母给予了我健硕的身材和敏锐的嗅觉。父母常说,如果我生在好地方,一定会过得更好。可是,我很喜欢我的家乡,觉得家乡可以用一个字"美"来概括,到处都是青山绿水,空气十分清新。在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喜欢躺在翠绿的草坪上晒太  相似文献   

15.
正二十年前的山东潍坊,一名初中一年级男生写了篇谈理想的命题作文。他立志为国守南沙,并且这样憧憬未来,"十几年后的南海,祖国在那里填海造陆,我也参加了,我们的目标是确保谁也不敢再偷盗中国的哪怕一寸土地"。这个男孩名叫王晓鹏。十多年后,他成了一名海疆问题研究者,经常出现在各大电视台的国际时政节目里宣讲南海问题。而随着南海岛礁扩建工程的推进,中国在南海的维权  相似文献   

16.
狐狸搬家     
正一年中,狐狸接连搬了三次家。狐狸先是住在山林里,不久搬到草原上,然后又搬到海边,现在搬到了沙漠里。山羊看到狐狸这样折腾,问它:"你在一个地方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去别处呢?"狐狸很委屈地回答:"我每次在一个地方住了没多久,就闻到这地方有一股难闻的怪  相似文献   

17.
记得少时写关于母校的作文,总是喜欢这样开头,"我们学校耸立在巍巍的芙蓉山下,滔滔的岱水河畔……"这样的句式不免带有文革"假大空"的遗风,却也真切地反映了家乡的芙蓉山和岱水河在我心目中的份量;"巍巍芙蓉山"不为过,但"滔滔岱水河"却实在是夸张了.  相似文献   

18.
<正>我的家乡是美丽的巢湖。我们这儿的年夜饭和其他地方的差不多,都是满桌子美味佳肴,但是我们也有特色菜肴。年夜饭一般安排在除夕。在我的家乡巢湖,年夜饭不仅仅可以在晚上吃,还可以在中午吃,但是必须在正午之后吃。我和爸爸妈妈每年吃两次年夜饭,一次是除夕在外婆家吃,另一次是正午之后在自己家吃。年夜饭的学  相似文献   

19.
因为一个朋友的道别,晚上在 Mandarin吃饭,我足足迟到了半个小时。到的时候,GC女士已经坐在那里并点完了酒莱,她放下酒,来握我的手。这是我第二次见到GC女士,G是她丈夫的姓,C是她娘家姓。第一次见到她时也是在同一个朋友那里,她很仔细地观察我,沉着脸问我是哪里人,她一直用“你”称呼我,我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个小天使,一个生活在天庭快乐无忧的小天使。我今年8岁,是天王最最宠爱的孩子。我经常在天王的怀里撒娇并问天王他为什么爱我?天王总是回答,说我是最漂亮最可爱最聪明最懂事的孩子。在我的脸上有着最最天真灿烂的笑容。有一次我问天王:“你是如此地爱我,是不是我很像你。”可天王却说:“不,孩子,你像你的父母。”我很迷惑,我不知道父母是什么。天王说:“孩子,父母就是生你的人,他们在人间,你是他们的孩子,你从人间而来,才来到天王这里。”我又问:“那我为什么不在人间,为什么不能与父母在一起?”天王说:“人间会有很多的无奈。你的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