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构加成水解法合成二聚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制备了相关模型化合物 ,应用化学分析、NMR分析方法进行鉴定 ,提出结构加成水解法合成二聚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的反应机理 .合成反应过程中 ,二聚环戊二烯降冰片环上的9、10双键与顺丁烯二酸的羧基在H+存在下发生加成反应 ,生成顺丁烯二酸—DCPD酯 .在合成反应过程中二聚环戊二烯是端基封闭剂 ,无Diels -Alder加成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2.
夏君 《天津科技》2010,37(6):25-27
通过Diels-Alder加成反应,以双环戊二烯(DCPD)为原料,合成高密度燃料TCPD。并主要研究不同反应条件对TCPD合成的影响,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停留时间、溶液中DCPD浓度对反应的影响,找到较优的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3.
氟化在改善缺钙型羟基磷灰石的热稳定性的同时,可以保持材料原有的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在同等化学沉淀条件下,通过X射线衍射(XRD)表征,在氟加入量不同时,研究合成产物及其热稳定性.不添加氟,合成产物主要为二水合磷酸氢钙(DCPD),并含极少量羟基磷灰石(HA);加入少量氟,合成产物为DCPD和缺钙型氟化羟基磷灰石(D-FHA)混合物;随着氟含量提高,样品04F的合成产物中DCPD消失,仅剩D-FHA,可见氟在这一合成反应过程中促进了DCPD向D-FHA的转变.对合成产物进行煅烧的结果表明:加热温度为200℃时,只有无氟和02F这两种样品发生脱羟基反应,在氟含量继续增加时,该反应消失;加热温度为600℃时,04F样品中的D-FHA开始分解为β-Ca_3(PO_4)_2和β-Ca_2P_2O_7两种磷酸钙,继续增加氟含量时发生这一分解的温度升高,可见D-FHA的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4.
方解石去除水体中高浓度磷酸盐的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X线衍射分析(XRD)、红外光谱分析(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检测手段考察方解石除磷的主要产物及其微观形貌,研究除磷过程中主要控制步骤的反应动力学,建立主要控制步骤的最概然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方解石除磷包括生成CaHPO4.2H2O(即DCPD)沉淀与DCPD转化为非晶态磷酸三钙Ca3(PO4)2.xH2O(即ACP)沉淀2个主要步骤,其中,DCPD→ACP转化过程是达到磷酸盐高去除率的主要控制步骤,而阳离子的内扩散是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平板内扩散模型较好地反映了该过程的动力学过程;DCPD的转化率X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可描述为(1-X)2=-kt,表观活化能约为12.84 kJ/mol;DCPD在反应过程中总体维持板状形貌,在微观尺度上为平板内扩散的动力学模型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苯乙烯悬浮聚合反应中,用DCPD作为前期引发剂,BPO作为后期引发剂,探讨了不同DCPD用量对悬浮PS树脂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得到前期转化率P_0随DCPD在苯乙烯中的重量浓度Q增大而增加,悬浮PS树脂的平均粒径,粒径分布标准偏差σ~2均随Q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6.
采用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可降解明胶材料与β-磷酸三钙(-βTCP)、磷酸二氢钙(MCPM)进行复合,制备出明胶/透磷灰石(DCPD)复合型骨水泥材料.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RD法对骨水泥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明胶/DCPD骨水泥固化时间、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质量分数的明胶对骨水泥固化时间的影响不大;明胶显著提高了DCPD骨水泥的机械特性,复合7.5wt%明胶的骨水泥有较好的调和性,而且抗压强度较大;水泥成型后未养护比养护后的抗压强度大.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在单配钨酚-Et2AlCl作催化剂下,双环戊二烯(DCPD)和苯乙烯(St)的共聚反应特点,制备出了聚双环戊二烯/聚苯乙烯(PDCPD/PS)共聚高分子。聚合反应表明:苯乙烯的存在对DCPD的聚合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溶剂刻蚀后样品淬断面红外表征结果中仍显示有苯乙烯的吸收信息,而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到相分离所具有的"海岛"形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显示在100℃左右没有出现PS的玻璃化转变,热失重分析也没有观察到相应于PS分解点。上述结果表明DCPD和St发生了共聚反应。  相似文献   

8.
通过引入不同含量的2,2-双(羟甲基)丙烯酸丁酯(HBA),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双键含量的可光聚合含硅聚氨酯丙烯酸酯水性低聚物(HBA-WSiPUA),它们均可以形成稳定的白色乳液,且粒径分布均匀。详细研究了低聚物中双键含量对低聚物的光聚合行为和光固化膜的热性能、物理力学性能及表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低聚物的最终双键转化率均在90%以上;随着双键含量增加,光固化膜的拉伸强度、硬度、初始分解温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都随之增加,最高分别可达15.2 MPa、6H、286 ℃和80 ℃,而光固化膜的断裂伸长率、表面水接触角和吸水率则随之降低,吸水率最低可至2.5%。  相似文献   

9.
通过四辛基溴化铵稳定的金纳米粒子(TOAB-Au)与含可聚合双键的二硫化物配体之间的置换反应,制备了四种双键功能化的金纳米粒子,并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X-光电子能谱、透射电镜和热重分析对金纳米粒子的形貌和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双键功能化的金纳米粒子能够稳定地分散在氯仿和四氢呋喃溶剂中,粒子直径在4 nm到8 nm之间,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峰随配体的不同在521 nm到532 nm之间改变。四种双键功能化的金纳米粒子的表面配体接枝密度在4.2到6.6之间。  相似文献   

10.
降低牙矿物质的溶解度是防止龋齿的重要方法之一。氟对于羟基磷灰石(HAP)溶解度影响的研究已有报道,然而氟对于牙矿物质中的其它基本无机成分,如二水磷酸氢钙(DCPD)等溶解度的影响则研究较少。本文以XRD、SEM等为表征手段,研究了37℃下DCPD在不同浓度的NaF溶液中水解的pH、氟离子浓度变化规律及转化产物,并与HAP在相同条件下的结果进行对比,以恒pH的方法对DCPD、HAP及其转化产物的溶解性质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DCPD在NaF溶液中水解的产物随着氟浓度的提高依次为:无水磷酸氢钙(DCPA)、DCPA+氟基磷灰石(FAP)、FAP、FAP+CaF2,恒定pH测定的溶解曲线表明,经氟处理后的磷酸钙盐的抗酸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伯醛化合物加成在富电子碳-碳双键的自由基链反应可以通过硫醇的催化使用来实现,硫醇的作用表现为一个极性可逆的催化剂,它可以促使氢原子从醛完全转移至加成自由基上,该自由基是载链酰基自由基加成至烯酰胺上生成的。  相似文献   

12.
分析铁催化α砜基碳负离子的烯烃化反应中的双键异构化现象。推测反应中的烯烃异构化是由于反应所生成的铁氢复合物催化作用,双键异构化过程可以推测为铁氢复合物的加成-消除机理.提出铁氢复合物可能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3.
以密度泛函理论(DFT)和电负性均衡原理为基础,明确处理了双键的结构,发展建立原子一键电负性均衡方法中的σπ模型(ABEEMσπ),本模型将双键划分为一个σ键区域和四个π键区域(每个双键原子各有2个π键区域),其中,σ电荷中心位于两成键原子之间共价半径之比处;π电荷中心垂直于双键所在平面,置于双键原子上下两侧。本文给出分子中各部分有效电负性的精密公式,以及参数确定方法,并应用该方法简捷快速地计算了C18N3O3H27C15NO2H21,以促甲状腺激素放激素TRH等有机和生物大分子体系的电荷分布,得到的结束可以和相应的从头算项媲美。  相似文献   

14.
伯醛化合物加成在富电子碳碳双键的自由基链反应可以通过硫醇的催化作用来实现,硫醇的作用表现为一个极性可逆的催化剂,它可以促使氢原子从醛完全转移至加成自由基上,该自由基是载链酰基自由基加成至烯酰胺上所生成的  相似文献   

15.
液体聚丁二烯的环氧化研究(Ⅱ)——过氧甲酸现场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过氧甲酸现场法 ,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环氧值的液体环氧化聚丁二烯(L EPB) ,研究了温度、溶剂、反应时间和原料配比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规律 ,并通过开环几率和双键反应程度对环氧化反应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为 :甲酸 /双键摩尔比 0 .4;双氧水 /双键摩尔 1 .0 ;甲苯 /LPB重量比 3  相似文献   

16.
通过二维相关光谱分析方法,对PUA(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的紫外光固化过程中羰基区和不饱和双键区的谱带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在含有以IPD 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PCDL 5652(聚碳酸酯二醇)/HEA(丙烯酸乙酯)/HDDA(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型PUA树脂和HDDA、TM P-TA(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NVP(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紫外固化配方中,NVP羰基伸缩振动位于1 705 cm-1附近,TM PTA中的羰基在1 725 cm-1附近,HDDA和PUA上HEA片段的羰基伸缩振动都发生在1 715 cm-1附近。随着紫外固化过程中双键的交联,丙烯酸酯官能团上的羰基发生蓝移,逐渐变化为高频率1 735 cm-1和1 740 cm-1附近的羰基。和不饱和双键关联的羰基偶极矩变化的次序为:1 705 cm-1>1 725 cm-1>1 715 cm-1;对应的双键反应活性次序为:NVP>TM PTA>HDDA~HEA。表明在该紫外固化体系中,不同反应官能团之间的相对活性可以通过二维相关光谱由与之关联的羰基偶极矩的变化次序来对比。  相似文献   

17.
以二硫化钼为核,聚苯乙烯为壳,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方法,成功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聚苯乙烯/二硫化钼(PS/MoS2)有机-无机纳米复合微球。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透射电镜、扫描电镜、能量色散谱仪等多种方法,对PS/MoS2纳米微球的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利用分散性试验考察了PS/MoS2纳米微球在油溶性单体双环戊二烯(DCPD)中的分散性。试验结果表明:聚苯乙烯包覆在MoS2的表面,形成核壳结构;纳米粉体呈球形且粒径尺寸均一。分散性试验表明PS/MoS2纳米微球在DCPD中具有极佳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亲核置换反应使硅碳双键置于大的共轭体系中,合成了一种含有硅碳双键的化合物。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鉴定了其结构。研究了它在溶液中的性质,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CNDO/2法研究了硅碳双键Si=C不稳定的原因。通过分析SiH2CH2的烷基和苯基取代物的计算结果,对有大基团连接硅碳双键的化合物之所以能稳定存在做了合理的说明。  相似文献   

20.
不饱和硅碳双键化合物(硅碳烯)结构复杂,既有与烯烃相似的平面结构,又有重烯烃同系物相似的非平面结构.自1967年第一个不稳定硅碳双键中间体被发现以来,不饱和硅碳双键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反应活性研究进展很快.硅碳双键化合物反应活性高,在有机合成和有机硅高分子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近年来不饱和硅碳双键化合物合成及其反应活性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