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历史与科学哲学联盟(IUHPS)及逻辑学、方法论与科学哲学分会(DLMPS)主办的最高级别的国际学术大会。大会每四年举办一次。第13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于8月9日至15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这是该大会自1960年在美国召开以来,近半个世纪首次在亚太地区国家举办。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50多名学者参加了本届盛会,他们在为期一周时间里,交流学术成果,建立中外学者之间的友谊与合作。本届大会在推动国际学术交流、促进中国学术发展、使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走向世界等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此次参会学者研究领域集中在哲学逻辑(包括非经典逻辑、逻辑与语言,逻辑的哲学基础,作为建模工具的逻辑)、一般科学哲学、认知科学、心理学与语言学的哲学等。在此,我刊特别就各个专题组织笔谈,以反映当前在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研究领域的现状、热点和学科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实指与综观     
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历史与科学哲学联盟(IUHPS)及逻辑学、方法论与科学哲学分会(DLMPS)主办的最高级别的国际学术大会。大会每四年举办一次。第13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于8月9日至15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这是该大会自1960年在美国召开以来,近半个世纪首次在亚太地区国家举办。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50多名学者参加了本届盛会,他们在为期一周时间里,交流学术成果,建立中外学者之间的友谊与合作。本届大会在推动国际学术交流、促进中国学术发展、使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走向世界等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此次参会学者研究领域集中在哲学逻辑(包括非经典逻辑、逻辑与语言,逻辑的哲学基础,作为建模工具的逻辑)、一般科学哲学、认知科学、心理学与语言学的哲学等。在此,我刊特别就各个专题组织笔谈,以反映当前在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研究领域的现状、热点和学科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历史与科学哲学联盟(IUHPS)及逻辑学、方法论与科学哲学分会(DLMPS)主办的最高级别的国际学术大会。大会每四年举办一次。第13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于8月9日至15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这是该大会自1960年在美国召开以来,近半个世纪首次在亚太地区国家举办。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50多名学者参加了本届盛会,他们在为期一周时间里,交流学术成果,建立中外学者之间的友谊与合作。本届大会在推动国际学术交流、促进中国学术发展、使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走向世界等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此次参会学者研究领域集中在哲学逻辑(包括非经典逻辑、逻辑与语言,逻辑的哲学基础,作为建模工具的逻辑)、一般科学哲学、认知科学、心理学与语言学的哲学等。在此,我刊特别就各个专题组织笔谈,以反映当前在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研究领域的现状、热点和学科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历史与科学哲学联盟(IUHPS)及逻辑学、方法论与科学哲学分会(DLMPS)主办的最高级别的国际学术大会。大会每四年举办一次。第13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于8月9日至15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这是该大会自1960年在美国召开以来,近半个世纪首次在亚太地区国家举办。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50多名学者参加了本届盛会,他们在为期一周时间里,交流学术成果,建立中外学者之间的友谊与合作。本届大会在推动国际学术交流、促进中国学术发展、使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走向世界等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此次参会学者研究领域集中在哲学逻辑(包括非经典逻辑、逻辑与语言,逻辑的哲学基础,作为建模工具的逻辑)、一般科学哲学、认知科学、心理学与语言学的哲学等。在此,我刊特别就各个专题组织笔谈,以反映当前在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研究领域的现状、热点和学科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融合与创新     
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历史与科学哲学联盟(IUHPS)及逻辑学、方法论与科学哲学分会(DLMPS)主办的最高级别的国际学术大会。大会每四年举办一次。第13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于8月9日至15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这是该大会自1960年在美国召开以来,近半个世纪首次在亚太地区国家举办。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50多名学者参加了本届盛会,他们在为期一周时间里,交流学术成果,建立中外学者之间的友谊与合作。本届大会在推动国际学术交流、促进中国学术发展、使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走向世界等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此次参会学者研究领域集中在哲学逻辑(包括非经典逻辑、逻辑与语言,逻辑的哲学基础,作为建模工具的逻辑)、一般科学哲学、认知科学、心理学与语言学的哲学等。在此,我刊特别就各个专题组织笔谈,以反映当前在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研究领域的现状、热点和学科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如何理解涉身认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历史与科学哲学联盟(IUHPS)及逻辑学、方法论与科学哲学分会(DLMPS)主办的最高级别的国际学术大会。大会每四年举办一次。第13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于8月9日至15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这是该大会自1960年在美国召开以来,近半个世纪首次在亚太地区国家举办。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50多名学者参加了本届盛会,他们在为期一周时间里,交流学术成果,建立中外学者之间的友谊与合作。本届大会在推动国际学术交流、促进中国学术发展、使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走向世界等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此次参会学者研究领域集中在哲学逻辑(包括非经典逻辑、逻辑与语言,逻辑的哲学基础,作为建模工具的逻辑)、一般科学哲学、认知科学、心理学与语言学的哲学等。在此,我刊特别就各个专题组织笔谈,以反映当前在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研究领域的现状、热点和学科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国际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联合会(IUHPS)的逻辑、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分会(DLMPS)于1987年8月17日—22日在莫斯科召开了第八届国际逻辑、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耸立在莫斯科大学主楼前面的两块大会标语牌分别用英、俄文写着“科学、人,人道主义”三个大字,鲜明地表现了大会的中心思想。出席这次大会的有几十个国家的近一千五百人。许多国家知名的逻辑学和科学哲学家参加了这次大会。  相似文献   

8.
四年一次的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第九届于1991年8月7日~14日在瑞典的乌普萨拉举行。参加大会的各国代表有700余人。会议除开幕、闭幕式外分15个分组举行。开幕、闭幕式均由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学会会长J.科恩主持。开幕式后由维也纳学派成员、芬兰的老哲学家冯·赖特作报告,闭幕式前则由美国的S.克里普克作报告。除此以外,大会还邀请了43个分组报告,这些报告也在礼堂举行。我是作为第九组科学技术伦理学分组的应邀报告人在8月14日作了《科学技术伦理学的概念问题》报告,另外我还在8月  相似文献   

9.
著名哲学教授艾利奥特·索伯访问北京李建会应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和北京师范大学的联合邀请,国际科学哲学、逻辑学和方法论研究学会秘书长,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哲学系主任,美国中西部哲学学会会长,著名哲学教授艾利奥特·索伯(ElliottSob...  相似文献   

10.
为加强各国科学家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便于国内外学者在会议期间自由交流,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国际学术交流委员会研究决定:由国际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联合会/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分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美国波士顿大学科学哲学和科学史中心联合主办的1992北京国际科学哲学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外学者食宿均安排在友谊宾馆内。因此,中国学者的注册费为每人600元(研究生,本科生减半)。 报名办法:  相似文献   

11.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自然科学,尤其是数学基础研究导致了数理逻辑的兴起和公理化浪潮。作为科学发展的哲学反响,逻辑实证主义者提出了科学研究活动的理性重建纲领。由于逻揖实证主义者过于注重科学理论和科学评价的逻辑学、语言学特征,忽略了社会、历史因素对科学研究活动的影响,因此,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历史学派的攻击下,逻辑实证主义的理性重建纲领被搁置起来.但几乎与此同时,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把人工智能研究提到日程上来了。它要求进一步认识科学理论的结构、科学研究活动的一般方法论规则,同时也表明了启发式规则在问题求解、机器学习及其它智能模拟过程中的方法论意义;另一方面,科学哲学开始重新研究“科学发现的逻辑”,研究的结果使一部分科学哲学家认识到;方法论  相似文献   

12.
1987年4月13日至4月23日我应邀参加了设在南斯拉夫杜布罗夫尼克(Dubrovnik)市的国际大学校际研究生研究中心(Inter-University Centre of Postgraduate Studies)所举行的科学哲学讲座。这个讲座从1974年开办以来,每年举办一次。先后开设过科学的基础和知识论、科学史与伦理学、理论与说明、哲学和科学方法论、科学说明、科学的合理性、生物学哲学、科学的进步、科学的价值、科学和技术的社会方面等课程。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黄顺基(1923—2016),是中国人民大学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开拓者和领路人,为自然辩证法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逻辑学和科学方法论研究。20世纪50年代,针对苏联学界将形式逻辑视为一门哲学学科、将同一律等同为形而上学的观点,王方明和黄顺基提出,形式逻辑  相似文献   

14.
2004年7月3日下午在清华大学甲所多功能厅会议室召开了“第13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与科学哲学大会”(以下简记LMPS大会)筹办研讨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逻辑学会、相关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学术机构学科点等20多家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另有一些相关单位由于路途较远等原因未能与会,但表达了希望共同协作,办好该次盛会的愿望。会议围绕组委会组织形式及组委会名单确定、大会的专题设定、组织接待工作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富有成效的讨论,在相关问题上形成了共识。  相似文献   

15.
东华大学科技与哲学研究中心于 2 0 0 4年 12月 2 9日正式揭牌。来自中科院、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山西大学等十数名哲学界知名学者到会祝贺。东华大学科技与哲学研究中心是该校哲学学科的研究平台。它以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大背景 ,综合东华大学有关学科的优势 ,调动该校人文学院的科研力量 ,广泛联系国内各兄弟高校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单位 ,对科学技术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学、伦理学、中国传统哲学等开展多方面研究。重点研究方向为 :虚拟哲学与科学认识论、科学思想史与科学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近年来 ,华东大学…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11月10日是中国科学哲学和逻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日子。百余位中外科学哲学、逻辑学与科学史,以及相关科学领域,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著名学者,相聚在复旦大学光华楼,共同见证了中国  相似文献   

17.
本文的新贡献在于将经济学方法论拓展到管理学领域,为管理哲学提供了新颖的方法论工具,即科学哲学。文中采用经济学方法论中负有盛名的纲领方法论观点,去解读泰勒(F.W.Taylor)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梅奥(G.E.Mayo)的组织管理理论,展示了核心假说、辅助假说、正面启发法等概念工具对分析管理学的经典理论时独特的方法论功效。  相似文献   

18.
莫斯科方法论小组(MMK)是苏联(俄罗斯)哲学和逻辑学史上时间跨度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影响范围最广的学术共同体之一。MMK的杰出领导者季诺维耶夫最早研究了马克思《资本论》中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深刻揭示了《资本论》蕴含的辩证逻辑和科学逻辑;谢德罗维茨基是MMK的精神领袖和有力组织者,在他的领导下,MMK经历了思维研究、活动研究和一般方法论研究三个发展阶段,相应地形成了内容-发生逻辑、活动论和系统-思维活动方法论三种范式。MMK主张的方法论主义和发起的方法论运动是20世纪60-80年代苏联“新哲学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发了苏联自然科学哲学的“方法论转向”。MMK为科学哲学在苏联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和人才基础,时至今日,MMK倡导的“社会-文化范式”和“方法论思维”对俄罗斯科学哲学未来发展和分析方法都具有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9.
理想化是科学合理性的关键因素,而基于理想化假设的隐喻建模在广义的方法论意义和逻辑学意义上体现了科学合理性。在方法论意义上,隐喻建模的理想化表征本质上是一种简单化的过程,在相似性的基础上建立起意向性的关系系统,体现了科学表征的普遍性特征。在逻辑学意义上,理想化的理论陈述应该被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反设事实条件句,而反设事实的理想化逻辑具有非经典性。  相似文献   

20.
系统科学哲学在不同的研究阶段形成了不同的理论范式,主要有一般系统理论范式、自组织理论范式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范式。一种力图运用系统概念、以复杂系统整体论理念为核心、以超越还原论的系统方法论认识和处理系统复杂性问题的系统科学哲学体系正在逐步成熟。中国系统科学哲学理论范式的构建,需要在科学哲学的层面,对各个理论范式进行新的分析和概括。特别是,需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整体论思想,用现代系统科学的语言重新阐释,吸收融入系统科学哲学的思想和方法论之中;以认识和处理复杂性为核心,提炼出复杂系统整体论、复杂系统原理和复杂系统方法论;在中国社会实践中发挥和发展其独特的方法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