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用Sol-gel法合成了Bi1.6Pb0.3Sb0.1Sr2Ca2Cu3Ox体系的高TC超导原粉,对于不同的烧结时间,材料的超导性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超导转变温度为108.3~116.1K)并与同种方法合成的Bi1.7Pb0.3Sr2Ca2Cu3Ox体系进行了比较.用Sol-gel法,在Bi系中掺杂Pb,同样会缩短烧结时间(缩短60h),促进高温相的形成,同时掺杂Pb,Sb,形成超导材料所需的烧结时间进一步缩短(缩短153h).利用SEM和X-ray观察和分析了样品的形貌特征和物相结构.Sol-gel法具有工艺简单,烧结时间短,样品颗粒均匀、粒度小、组分易控等优点,在高TC超导材料中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材料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2.
采用固态反应法制备了名义组分为Bi1.8Pb0.2Sr2Ca2Cu3Ox和Bi0.9Pb0.1Ba0.1Mg0.1Sr0.8CaCu2Ox超导样品,并研究了Ba、Mg掺杂对Bi系超导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及电阻-温度关系的测量获得的实验结果表明,添加Ba和Mg元素可以有效地抑制Bi系2212相的生成,促进2223相的形成,并能提高超导材料的Tc.  相似文献   

3.
采用固态反应法制备了名义组分为Bi1.8Pb0.2Sr2Ca2Cu3Ox和Bi0.9Pb0.1Ba0.1Mg0.1Sr0.8CaCu2Ox超导样品,并研究了Ba,Mg掺杂对Bi系超导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及电阻-温度关系的测量获得的实验结果表明,添加Ba和Mg元素可以有效地抑制Bi系2212相的生成,促进2223相的形成,并能提高超导材料的Tc。  相似文献   

4.
在高Tc超导体Bi_1.6Pb_0.4Sr_2Ca_3Cu_4(1-x)Fe_4xOy中,我们发现由于Cu部分被Fe元素替代,其超导特性发生改变,样品的电阻——温度关系,交流磁化率——温度关系都与不同Fe含量有关。同时研究了得到铋系单相性好的超导材料的烧结工艺。  相似文献   

5.
在室温下测量了Bi2-xPbxSr2CaCu2-xMgxO8+δ超导体的正电子寿命,发现正电子体寿命τb随着Pb含量x的增加而减小;测量了转变温度Tc结果表明,Mg替换不影响电子结构,Pb替换使电子从Cu-O面迁移到Bi-O层,并导致CU-O面空穴浓度增加,转变温度Tc减小.  相似文献   

6.
采用自助熔剂法制备出Bi2Sr2Ca1-xPrxCu2Oy系列单晶样品,通过对样品的X射线衍射(XRD)实验的结构分析,利用对称反射和对称透射几何得到沿单晶a、b、c方向的多级衍射,由此可以得到晶格参数和调制周期。本文给出了Bi2Sr2Ca1-xPrxCu2Oy单晶的晶格参数a、b、c和调制周期s随Pr掺杂量x的变化,并讨论了这种结构细微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在室温下测量了Bi2-xPbxSr2CaCu2-xMgxO8+δ超导体的正电子寿命,发现正电子体寿命τb随着Pb含量x的增加而减小,测量了转变温度Tc结果表明,Mg替换不影响电子结构,Pb替换使电子从Cu-O面迁移到Bi-O层,并导致Cu-O面空穴浓度增加,转室温度Tc减小。  相似文献   

8.
选择过渡金属中磁性比较特殊的Mn替代Bi2Sr2CaCu2Oy(Bi2212相)中的Cu,采用自助熔剂法制备出Bi2Sr2Ca(Cu1-xMnx)2Oy(x=0.01,0.05,0.08,0.1)系列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单晶的c轴长度随Mn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单晶的ab面电阻率与温度变化的测量表明,零电阻温度Tc随Mn含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超导电性被抑制。Mn元素替代Bi2212中的Cu所引起其结构与超导电性的变化,本文给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Bi1.6,Pb0.4Sr2Ca2Cu3Ox超导体在650℃氧气中等温退火,调制结构由纯Pb型,经由Bi,Pb混合型,最后变为纯Bi型;反之,经氧气处理后,又在650℃流动氮气中等温退火,调制结构又由纯Bi型,过渡到BiPb混合型,最终将恢复到纯Pb型,整个过程基本可逆,调制结构的变化与Pb离子运动密切相关,Pb离子分布不均导致了Bi,Pb混合型调制结构。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掺Sb对biSrCaCuO超导电性的影响.对Bi系材料中Sb,Pb的最佳含量和烧结工艺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对Bi ̄(1.7)Pb ̄(0.3)Sr_2Ca_2Cu_3O_(y-x)F_x(x=0.8)超导体T_c介于114~118K的样品进行SEM和TEM结构观察.超导体的晶粒尺寸大小不一,内部孔洞较多,元素的成分分布极不均匀.含F样品存在2种结构的2223相,其中含F的2223相沿b_F方向的调制周期为13.88,不含F的2223相沿b方向的调制周期为9.42,含F单胞在ab面的点阵常数略有收缩.F取代部分O是产生调制周期变长和T_c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铅铈和常用板栅合金在硫酸溶液中生长的阳极膜的比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伏安法研究在4.5mol.dm^-3H2SO4溶液中的Pb-Ce(x(Ce)=1%)合金上生长的阳极膜,并与Pb-Sb(x(Sb)=7%)和Pb-Ca-Sn(x(Ca)=0.5%,x(Sn)=1.5)两常用板栅合金的作比较,实验结果表明,Pb-Ce合金上生长的α-PbO2和Pb(II)氧化物的生长速率均显著低于Pb-Ca-Sn的,但高于Pb-Sb,也即Pb-Ce的耐腐蚀性优于Pb-Ca-Sn,但  相似文献   

13.
EffectofProcesingProcedureonCriticalCurrentDensityofAg┐sheathed(Bi,Pb)2Sr2Ca2Cu3OxSuperconductingTapesMaYanwei(马衍伟),WangZutan...  相似文献   

14.
用氯铂酸铵对铋系超导陶瓷进行铂掺杂,既能改善Bi(Pb)SrCaCuO陶瓷的烧结性能,又可以提高其超导特性.通过XRD和SEM分析,发现一定含量的铂掺杂能促进铋系超导陶瓷晶粒定向排列.文中亦讨论了铂掺杂对铋系超导陶瓷材料磁化率和磁滞回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介绍高TcBi(Pb)-Sr-Ca-Cu-O体系超导体的合成、测试,进行结构与超导性能关系研究,认为结构的稳定性和有序度对Bi-2223相的生成和超导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采用草酸盐和铵盐溶液法制备PTCR热敏陶瓷的前驱体(Ba_xSr_(1-x))TiO_3和(Ba_yPb_(1-y))TiO_3,加入半导化剂Sb_2O_3、或Nb_2O_5,以及AST剂(Al_2O_3、SiO_2和TiO_2)等,研制成功低电阻率(ρ≈10Ω.cm) 的PTCR热敏陶瓷产品。  相似文献   

17.
利用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研究了Bi2(Sr,Ca)2Cu2Oy超导体中Cu原子与Bi原子的局域结构.结果表明:Cu原子第一配位层是五配位的氧原子,第二配位层是四配位的Ca原子和一配位的Cu原子,但不含Sr原子的结构信息,这是Sr-O层与Cu-O层层间距较大所致;同时测定Bi原子第一配住层含有2.3个氧原子,用非公度调制结构模型解释了Bi原子的配位状况.  相似文献   

18.
采用EHT近似下的紧束缚能带结构方法,从能带结构、态密度和电荷分布等方面研究了Tl_2Ba_2CuO_6,Tl_2Ba_2CaCu_2O_8和Tl_2Ba_2Ca_2Cu_3O_(10)超导体系的电子结构.从2-2-0-1,2-2-1-2到2-2-2-3相,费米能级附近的态密度及穿过费米面的能带数目相应增加.解释了随着单胞中Cu-O面数目的增加,超导转变温度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PbO—Bi2O3—B2O3玻璃中引入少量Cr2O3对玻璃的颜色及析晶性能的影响。在PbO—Bi2O3—B2O3玻璃的配合料引入0.01—2(wt%)的Cr2O3随着Cr2O3含量的变化,玻璃颜色从橙黄、橙红到深红变化,直至析晶、失透。当Cr2O3引入量在0.25~0.5(wt%)时,适当控制热处理条件,可得到含有粗大晶体的红色玻璃,EDS测试表明,析出矿物的化学组成为Al和K,其原子比为1:1。  相似文献   

20.
用普通的电子陶瓷工艺制备了PbO-SrO-BaO-Nb2O5(PSBN)系统民陶瓷,研究了PSBN系统铁电陶瓷的介电性能与烧结温度的关系,XRD分析表明:PSBN系统铁电陶瓷的主晶相是Pb0.7Ba0.3Nb2O6(PBN)、Sr0.5Ba0.5Nb2O6(SBN)和Ba0.27Sr0.75Nb2O5.78(BSN),将这一复杂的化学系统看作三元系固熔体,其中PBN、SBN和BSN各相比例随烧结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