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摆塔     
在缅甸,有一座独特的佛塔,因为它会摆动,故被称为“摆塔”。这座佛塔是公元5  相似文献   

2.
李晨阳 《世界知识》2008,(12):60-61
去年,缅甸发生了一场带有明显政治诉求的民主运动。游行队伍中身穿袈裟的僧侣方阵静静地走在队伍前面,尤为引人注目。就是在国外,也出现很多缅甸僧侣抗议的身影。甚至有西方媒体将这次运动比喻为“藏红花革命”或“袈裟革命”。按说,按佛教教义,特别是小乘教教义,僧侣应该“出世”和“独善自我”,但缅甸僧侣为何如此热衷于政治?佛教和僧侣在缅甸社会生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相似文献   

3.
《世界博览》2015,(4):66-67
深受印度文化影响的缅甸密林环绕、山涧流水,随着她的对外开放越来越多的西方游客涌入这个美丽的国度。无论在第一大城市仰光,还是旧朝古都曼德勒,或者是佛教圣地蒲甘,都能感受到缅甸人的平和、热情。骑上自行车,到佛塔上看日出,在乌本桥边观日落,静静地欣赏,细细地体会雄伟的建筑与大自然的完美结合。游走于茵莱湖畔,忘却那些凡尘俗事,享受那原本只属于缅甸人的宁静吧!  相似文献   

4.
“擦擦”是藏传佛教的一种艺术品。“擦擦”与佛塔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我国西藏佛塔塔腔内装藏“擦擦”的这一习俗源自古印度佛塔内盛放佛教圣物的宗教礼俗。“擦擦”在西藏的制作和供奉十分普遍,是藏传佛教佛塔艺术中的一颗明珠。  相似文献   

5.
三月亍的起源 三月街,座落在点苍山中和峰的下面,大理名城的西边。街期一般从农历三月十五日开始到二十五日结束,是我省最大的一个民族物资交流市场。 三月街物资交流盛会,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起源属于佛教的庙会。 远在相当于唐、宋的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由于受到印度和唐朝佛教的影响,佛教曾是当时的主要宗教,连国王也崇奉佛教,当时曾大造佛殿,建筑佛塔,俗称“仙都”的中和寺和“佛都”的崇圣寺和大理三塔都是紧靠着三月街兴建的。当时的大理既是南诏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也是佛教活动的中心,在这种佛教的活动中心地带,必然有盛大的庙会举行。  相似文献   

6.
佛普及全国各个佛教胜地,形式多样,风格不一,涵义不同,而数量之最,规格之高,技艺之精,唯在西藏。本从佛塔来历说起,道出佛塔的特点,民族化交流关系和佛塔建筑的艺术价值和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关于虚云和尚中兴临济宗的贡献,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承续法脉,而且通过付传法卷的形式为后世佛法复兴奠定基础。二是修复祖庭。虚云和尚辛劳一生,重建大小寺院庵堂达八十余处,其中著名的祖师道场有:云南鸡足山祝圣寺、昆明云栖寺、福建鼓山涌泉寺、广东韶关南华寺、乳源云门大觉寺、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等六大名刹。三是培养人才。虚云和尚自觉担起培养青年僧才的重任,积极创办佛教学院,先后开设了滇西宏誓佛教学堂、鼓山佛学院、曹溪南华戒律学院、真如禅寺佛学研究苑等,培育了佛教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8.
缅甸是中国的一个邻国,位于亚洲中南半岛西北部。是当今世界上拥有佛塔、寺庙最多的国家。位于仰光市区北部茵雅湖畔的瑞光大金塔,不仅是缅甸人民顶礼膜拜的最大神庙,也是世界公认的最为壮观的建筑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2011年缅甸政治转型之后,一方面实行大国平衡外交,适当拉开与中国的距离,摆脱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依赖;另一方面,又自认为缅甸对中国太重要了,甚至认为没有缅甸的支持和参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都无法实施。那么,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首先,缅甸的地理位置确实重要。缅甸位于东南亚、南亚的交汇处,是中国从陆路进入印度洋的最捷径。在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  相似文献   

10.
正在1988~2010年期间,缅甸存在军人集团、民盟及其支持者、少数民族等三大政治势力。但是缅甸政治转型之后,尤其是2016年4月民盟执政以来,对于缅甸到底存在哪些有影响的政治力量以及这些力量的相互关系,我们似乎不那么清楚了。笔者在此做一梳理。首先,在当下缅甸社会中活跃的政治力量比以前明显增多。除了传统的军人集团、民盟之外,还有少数民族、在野的巩发党、正在注册进程中的88年代和平与开放  相似文献   

11.
“和尚”应是梵文音译和汉语“秃”字析形名称相统一的对从事佛教人士的一种称呼,词形经历了从“禾上”到“和上”、“和尚”的变化,反映了汉民族接受外来宗教的心理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佛韵向东南     
陈阳 《世界知识》2015,(7):17-19
<正>目前东南亚各国的佛教分为两大派系,一是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国的上座部佛教,二是流行于越南、新加坡的大乘佛教,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华人也有相当部分信仰大乘佛教。其中缅、泰、老、柬四国佛教徒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高达85%、90%、95%、93%。佛教是越南的第一大宗教,全国有75%的人受过佛教教育或影响。佛教也是新加坡的第一大宗教,但信众已从2000年占总人口的42.5%下降到2010年的33.3%。目前,东南亚是世界佛教中心之一,尤其是东南亚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具体考察了贵州著名禅师赤松和尚的生平及其佛教活动。认为赤松由儒入佛,创建黔灵,培养僧才,在振兴禅宗佛学方面作出了自己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正>没人否定民主是个好东西,换句话说,在人类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民主是一个最不坏的制度。因此,缅甸在2010年11月重新举行大选,军人在2011年3月将权力移交给新成立的民选政府,吴登盛领导的新政府在缅甸开展深入的政治、经济改革,国际社会普遍支持缅甸的政治转型和民主化。2015年缅甸将举行新的大选,这是缅甸政治转型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的佛牙“感谢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由于他们的深厚的友谊,缅甸人民的历史愿望得到了满足。……祝缅中两国的友谊万代长留!”这是今年10月15日缅甸总统巴宇博士在仰光机场上迎接佛牙时所讲的话。说瞻拜在中国的佛牙是缅甸人民的历史愿望,是符合事实的。根据佛教典籍记载,释迦牟尼佛逝世后火化,留下了四颗牙齿,其中的一颗  相似文献   

16.
隋代的岭南佛教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仁寿置塔是隋代岭南佛教发展中的关键性因素,对隋代岭南佛教发展影响深远,不仅造成了隋代岭南高僧活动数量的增加和地域范围的扩大,而且吸引了普通僧众和俗家善信的广泛参与,在民间掀起了一场佛教信仰热潮,而这又反映了隋代岭南佛教发展中最为突出的特点,即深受官方佛教政策的直接影响。而仁寿置塔之所以能对隋代岭南的佛教发展影响如此之大,其根本原因即在于隋代岭南佛教发展的整体水平较低,它是当时岭南开发程度较低、全国政治中心北移、隋代佛教政策和王仲宣判乱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佛教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为信仰佛教的外国读者写的一篇简要历史叙述,将佛教建筑在中国发展的全部 过程做了概括性的介绍。 文中首先分析了佛教建筑最初开始的历史和社会根源,然后阐述了南晋、南北朝时 代佛教传播的社会、政治因素,以及由此而来的寺、塔建筑活动的情况;分析了佛教建 筑对中国古代城市面貌和城市人民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并说明即使象寺塔迭样的纯 粹的精神建筑也是脱离不了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所造成的条件的。 文章从石窟寺的建筑开始,叙述了敦煌、云岗、龙门、天龙山、响堂山等石窟,分 析了它们的印度来源和到了中国以后怎样创造性地发展成为中国式的石窟寺。文中著重 指出了这些石窟造象所受到帝国主义文化强盗的掠夺、破坏,并呼吁一切拥有丰富文化 遗产的民族,国家提高警惕。 接着,文章介绍了从晚唐的南禅寺、佛光寺等一直到清代的若干座个别殿、阁和 辽、宋、金、元、明、清的若千佛寺组,除了在它们的总体布局、结构和艺术手法方 面扼要地分析外,还分析了其中有些建筑所受到当时政治、经济和民族因素的影响。 佛塔是作为一个突出的建筑类型而加以阐述的。文章叙述了“塔”由印度传入后如 何结合中国原有的高层水结构而创造一个新的类型以及在其后千余年间的发展,许多新 的  相似文献   

18.
北魏洛阳佛教的复兴与北魏皇室的扶持密切相关,皇室在经济、政治、人员参与等方面的积极扶持是其得以复兴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9.
兰毗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确定了尼泊尔是佛教的故乡.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佛教在尼泊尔一直占有优势;直到15世纪后,印度教不断发展才逐步取代佛教的地位,进而成为尼泊尔的国教.但是,尼历代国王和政府对佛教仍然采取保护政策,佛教依然是尼泊尔的第二大宗教.在尼泊尔,这两大宗教之间从未发生过冲突与争斗,倒是互相影响,互相吸收,和睦共处.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四座塔庙(两座佛塔、两座印度教庙),不仅是加德满都河谷数千座庙宇中的杰出代表,而且是这两大宗教在尼泊尔平等共存的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20.
大错和尚 (钱邦芑 )是明末四川巡按 ,后成为著名的僧人。鸡足山则是云南大理佛教名山。本文对他在鸡足山的交友、修志、诗文创作方面的活动、经历等作了介绍 ,阐述了他对大理地方文化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