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丰子恺认为,人生是苦闷的,脱离苦海的途径便是艺术和宗教。从实用的角度看,艺术是无用的。然而,丰子恺主张艺术的人生化和人生的艺术化,认为艺术能美化人生,且能用慰安的方式来潜移默化我们的感情,这是艺术的大用。丰子恺自称是儿童崇拜者,认为童心与艺术心、宗教心、赤子之心三位一体,艺术能长养童心,永葆成人的艺术心、宗教心和赤子之心。  相似文献   

2.
<正>在经济学领域里,曾经有一种著名的希尔顿钢板价值观:一块普通的钢板价值5美元,如果把它做成马蹄掌,便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3.
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往往造成了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与失败。积极心态塑造成功人生。  相似文献   

4.
佛教“缘起性空”的般若观是佛教的基石,它用“智的直觉”达到圆教阶段的涅柴法身,其依据是“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人性观。佛教这种将人性神性化的思维模式,形成了般若化的自负、消极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5.
事业、爱情、朋友……某一天,当你发现可以创造出延展和承载自己所有现实梦想的“第二人生”时,将作何感想?事实上,这一切并不遥远,他们同一个叫做“3D虚拟世界”的领域密切相关……[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本文本着探讨《变形记》本义和作者的主观价值指向的阅读原则,视主人公的“变形”为一种人生假设,认为作者通过这一假设预测了自己的人生结局。同时认为该作品存在着两种“异化”:格里高尔的生理“异化”和家人的心理“异化”,而后者才是作品的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7.
莫言1990年代初的小说创作,自称是“游戏的文字”,其实不然。他利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原欲”理论和马斯洛的人生需要层次理论,对人性、人生、人类存在作了形象的阐释,显示出了当时的思想深度和思考倾向。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作品普遍存在着思想大于形象的缺陷。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是当代最活跃的生产力,已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政府运作已受到了广泛关注。如何在当地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中,运用信息技术加强与会者之间的交流互动,促进基层信息化建设,浙江省衢州市政府在这方面做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庄子“至人”、“神人”、“圣人”的人格意向,以及“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内在逻辑联系,介绍了庄子“逍遥无待”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0.
2001年,对于郁霞秋来说,是人生的转折年。这一年之前,她是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这一年之后,她成为一个投身家乡建设的村官和女企业家。从1986年至2001年,郁霞秋一直在江苏省无锡市妇幼保健医院担任肿瘤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发表了十余篇优秀论文,六项科研项目获无锡市科技进步奖,曾获“无锡市十佳青年科技工作者”和“无锡市新长征突击手标兵”等称号,是无锡市卫生系统十大拔尖人才之一。整整十五年的医务工作,郁霞秋用高超的专业技能和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为病人服务,也为自己赢得了荣誉,赢得了尊重。  相似文献   

11.
粱启超的情感说建立在分析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并推及人生观。他认为,文学作品是情感的表现,好的作家只有具备高洁的情感,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传世名篇。在人生中,情感的稳定指向是趣味,一种高级的趣味,必然关乎伦理,关乎宇宙人生。总体来看,梁启超的情感说试图建立小我与大我之间的桥梁,推崇一种超功利的人生态度,将崇高与无我当作人生的追求,因此,情感说就具有了深刻的人生论美学意义,体现了终极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2.
叹人生隔膜伤爱情已逝——鲁迅《伤逝》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文学史家对《伤逝》的权威解读都将《伤逝》局限于五四文本,这些解读几乎都认定《伤逝》是写知识分子追求个性解放的失败,与《伤逝》原生态形象的确存在着差距。本文回到原生态的形象去细读《伤逝》,认为《伤逝》真实地揭示了人生的困境,将人生隔膜、爱情伤逝上升到了形而上的层面,是一个可以超越五四的文本。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是高校“两课”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扣中心内容,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紧紧抓住“三进”工作的关键性环节,从思想认识上、教学方法上、外部环境上着手,重点解决“进学生头脑”这一核心问题,从而整体推进“三进”工作。  相似文献   

14.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根底所在,阅读是生活的一部分,是读者与作者之间心灵的沟通。好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使读者获得心灵的涤荡,智慧的启迪。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一大课题。如何让阅读成为作者与学生之间心灵的沟通,让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成为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绿色通道”?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有如下体会,可供大家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以女性的老年生活为关注点重新解读《玫瑰门》和《长恨歌》,透过女主人公晚年生活中诸多的“同”,揭示其背后不同的人生姿态。通过衣着这一特殊文化符号的指认,揭示司猗纹是一个不自觉的“女权主义”者典范,而王琦瑶是个自觉屈从男权社会的女奴和沉迷于过去想要模糊社会身份的城市贫民。分析老年的情爱显现爱情神话的回响与消解,展现人物精神底色。在与子女与承继者人物关系的深层结构中进一步阐释她们不同的人生姿态,并揭示其人生姿态在新时期中的不同境遇。在整个的分析过程中同时对以往的一些评价进行矫正和重评。  相似文献   

16.
对左翼文学大师茅盾所塑造的“时代女性”系列及其他女性形象,以往多从社会历史原因或作者个人经历方面进行分析,却忽视了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上海的唯美主义文化对其的影响。其实唯美主义不仅客观地影响了“时代女性”的品质和精神,也影响了茅盾对女性形象塑造的角度和趣味。  相似文献   

17.
庄子美学的本质是人生美学,是建立在庄子哲学基础“道”之上的一种指向人生对个体生命进行终极关怀的美学。因此,“道”是其人生美学的基础和核心。以“道”的人生审美精神为轴心,研究、剖析了达“道”者形象的美学象喻。这些形象群诠释着庄子对美的认识和追求,蕴涵着庄子丰富而深刻的人生审美感受。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庄子将自己对审美境界的体认与追求融入到形象体“道”的心灵状态的描绘中。  相似文献   

18.
自媒体作为重要的社交载体发展迅猛,以独特的姿态活跃于90后青年群体之中,对其人生价值观造成了重要影响。自媒体下90后青年人生价值观建构的探索显得很有必要。在此基础之上,对自媒体下90后青年人生价值观的价值取向功利化、理想信念空洞化、责任担当虚无化、政治信仰模糊化四重困境进行剖析,指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正确价值取向、加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引领90后青年逐梦方向、汲取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精华,增强90后青年使命感、捍卫网络主流意识形态,提供优质精神产品四个方面培养90后青年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影响力”只不过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外在因素,其本身并不是生产力;“诚信”属于道德范畴,归于上层建筑,“执法”亦属上层建筑,二者也不是生产力;再有,服务于流通的“关系”、“感情”同样不属于生产力。  相似文献   

20.
如何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是当前高校“两课”教师积极探索的问题。加强“两课”的软硬件建设;把握好基本环节;重视教育者的行为实践和受教育者的学习实践;澄清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些认识误区,是提高“三进”工作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