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构造转换带对层序及沉积体系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福山凹陷典型三维地震解释结果,以流沙港组构造转换带为研究对象,对其层序构成样式和沉积体系展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构造转换带发育于凹陷中部花场地区,并起到调节东西部构造差异性的作用,其两侧所发育的层序构成样式差异显著,西部发育多级断阶型层序样式,东部发育缓坡型层序样式;构造转换带处发育挠曲坡折型层序样式,高位域时期发育大规模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低位时期发育大范围浊积扇;福山凹陷的沉积充填演化受到构造转换带、相对湖平面变化和古地貌联合控制,不同体系域内转换带对沉积充填控制作用也有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层序地层格架的南阳凹陷油气成藏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阳凹陷层序地层研究表明,油气藏与层序地层体系域关系密切。南部陡坡带容易形成的油藏类型主要有低位和高位砂体形成的砂体上倾尖灭油藏,水下扇砂体形成的砂岩透镜体油藏,湖侵域砂体超覆油藏;深凹区发育处于弯折带之下的低位和高位域的砂岩透镜体油藏;北部弯折带发育低位时期的砂岩透镜体油藏,断层–岩性油气藏及断背油气藏,高位体系域时期的断鼻、断层–岩性油气藏等,湖侵体系域中还可能存在地层超覆油气藏。结合南阳凹陷层序地层特点和各种类型油气藏分布规律,总结了南阳凹陷基于层序地层格架的油气藏成藏模式,将凹陷内的油气聚集带划分为3类:北部弯折带内低位扇油气聚集带;南部砂砾岩体油气聚集带;轴向三角洲油气聚集带。北部弯折带内的低位扇砂岩体油藏的特点有中—短距离运移成藏、中—小断裂和微裂隙作为疏导体系、向心状和垂向油气运移;南部砂砾岩油气聚集带内砂砾岩体垂向连通横向连续,油藏封堵条件差;三角洲砂体油藏类型主要为断块油藏或断裂–透镜状砂体油藏。  相似文献   

3.
基于典型三维地震解释结果,结合东西部构造差异特征,在福山凹陷中部识别出一个构造转换带,该构造转换带主要发育于古近纪流沙港组沉积时期,位于东西部接壤部位花场低凸起之上,转换带两侧分属为2个伸展构造体系,断层的走向和构造样式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花状构造的发育表明存在区域走滑作用,与转换带的成因密切相关。构造转换带为物源入口,控制着砂体和沉积体系的运移方向和展布范围;深层反向断裂有利于油气的疏导和封存;复杂的断裂体系有利于断鼻和断块圈闭形成,同时有利于改善储层物性。构造转换带具有双向油源条件,发育独特的油气成藏模式和多种油气藏类型,由此可见该转换带对油气成藏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4.
以 17条统一流程处理的区域地震大剖面为骨架网 ,综合分析地震、钻井和露头资料的结合 ,并经过 6次反复标定 ,建立起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统一的层序地层格架。将 5 8个已发现的侏罗系油气藏归位到层序和体系域中 ,分析其在层序和体系域中的分布规律。研究发现 ,在层序级别上 ,不同地区油气富集的层位不同 ,总体上有从西到东层位变新的趋势 ;在体系域级别上 ,侏罗系油气主要富集在低位域 ,只在腹部有少量的油气藏位于水进域和高位域。层序格架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储盖组合条件对油气聚集的控制 ,不同体系域内储集层物性的差异对油气富集也有控制作用。因此 ,在今后对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的油气勘探中 ,应重视低位域和盆地的边缘地带。  相似文献   

5.
以17条统一流程处理的区域地震大剖面为骨架网,综合分析地震、钻井和露头资料的结合,并经过6次反复标定,建立起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统一的层序地层格架。将58个已发现的侏罗系油气藏归位到层序和体系域中,分析其在层序和体系域中的分布规律。研究发现,在层序级别上,不同地区油气富集的层位不同,总体上有从西到东层位变新的趋势;在体系域级别上,侏罗系油气主要富集在低位域,只在腹部有少量的油气藏位于水进域和高位域。层序格架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储盖组合条件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不同体系域内储集层物性的差异对油气富集也有控制作用。因此,在今后对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的油气勘探中,应重视低位域和盆地的边缘地带。  相似文献   

6.
以构造、层序和沉积研究为基础,从"层序控砂"和"微相控储"的角度预测有利储层分布;结合油气成藏条件分析,探讨松南长岭地区坳陷层油气富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层序旋回控制油气富集部位,重点含油层位靠近成熟烃源岩;沉积相控制有利储层发育区带,主要含油区呈环带状分布于三角洲前缘与滨浅湖的交互区域,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微相中的油气显示较多,且含油气性较好,为有利储集相带;基底断裂带和有利油气聚集区紧密相联,含油气带主要受继承性发育的基底断裂控制与影响;油气富集与地层展布形态、圈闭类型密切相关,中部平缓区为低幅度构造圈闭发育带,东部构造反转区为反转上倾尖灭的岩性和构造-岩性复合型圈闭发育带,而西部斜坡区于西掉断层上升盘,可形成低幅度构造和构造-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7.
在对地震、测井和钻井等资料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将济阳坳陷红柳地区在下第三系划分出了7个三级层序,19个体系域.其中层序Ⅰ、层序Ⅳ为两个T-R层序分为两个体系域,即湖扩展和高位体系域,其他层序均为三分层序,划分为三个体系域即低位、湖扩展(水进)和高位体系域.在层序地层单元划分和对比的基础上,结合断层上下盘地层厚度的差异和地层厚度的变化反映古地形,认为济阳坳陷红柳地区在下第三系沉积时期,发育两种不同类型的构造坡折带,并建立了该区的构造坡折带层序地层学模式,研究了构造坡折带层序地层学模式与含油气性的关系,认为第Ⅰ、Ⅱ层序间的界面附近可形成有利的地层不整合覆盖圈闭与构造一岩性圈闭;第Ⅳ层序低位域可作为油气的运载层,在合适构造的匹配下,可形成有利的构造圈闭或构造-岩性圈闭,对有利区带做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8.
安徽铜陵地区石炭系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野外露头对铜陵地区的上石炭统进行了层序地层分析.上石炭统分为A、B、C 3个沉积层序,分别相当于黄龙组的下部、中上部和船山组.其中层序A、C属于Ⅰ类层型界面,层序B属于Ⅱ类层型界面.与Ⅱ类界面相比,Ⅰ类界面比较清晰易辨.区内缺乏低位域,层序由海侵体系域(TST)和高位域(HST)组成,并且海侵体系域不甚发育,高位域组成了层序的主体.海平面变化控制了层序的演变,但局部构造沉降则影响了沉积物的厚度.  相似文献   

9.
根据露头、岩心、钻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侏罗系层序地层特征、沉积相类型及层序发育的控制因素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乌夏地区侏罗系可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JSS1)、4个三级层序(JSQ1-JSQ4)、11个体系域,沉积相类型包括扇三角洲、曲流河、辫状河、曲流河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等;构造运动、物源供给、湖平面升降是乌夏地区侏罗系层序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但在不同位置作用强度有所差异,分别形成不同类型的油气藏;夏子街、红旗坝地区层序JSQ1低位域形成地层超覆油气藏,哈拉阿拉特山东侧以南的地区层序JSQ4低位域形成地层不整合遮挡圈闭油气藏,黄羊泉、乌尔禾地区层序JSQ1低位域形成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  相似文献   

10.
歧口凹陷缓坡带层序地层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层序地层学原理及构造-沉积关系,对歧口凹陷缓坡带构造样式和层序地层模式进行研究,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依据构造特征将歧口凹陷缓坡带划分为外带、中带、内带3个构造地貌单元,进而将其分为低角度-多断-斜坡型缓坡、低角度-多断-单坡折型缓坡和高角度-多断-多坡折型缓坡3种缓坡构造样式。在歧口凹陷缓坡带沙河街组内部划分6个二级层序和16个三级层序,建立其层序格架,阐明其内部沉积特征。针对3种不同类型的缓坡,分析构造控制下的沉积层序展布特征。结果表明:层序具有不完整性,低位体系域较不发育,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分布广泛;在空间上,由北向南层序的数量减少,厚度减薄,各层序的完整程度也降低;缓坡构造样式控制层序类型和地层结构。  相似文献   

11.
运用平衡剖面技术对长昌凹陷的3条典型地震测线进行平衡复原,揭示长昌凹陷不同构造演化阶段的同沉积构造活动及其所形成的古构造格架,通过对凹陷内次级古构造单元及其演化类型的识别,综合分析构造演化对层序样式的控制,构建研究区沉积层序综合演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长昌凹陷的构造格局依次经历了始新世-早渐新世断陷期、晚渐新世断坳转换期和新近纪坳陷期3个发展阶段,由此产生了3个具有不同古构造格架背景的盆地原型相互叠加。在裂陷Ⅰ幕和裂陷Ⅱ幕主要发育上倾坡脚型断裂陡坡带层序样式和多级陡坡断阶带层序样式,而裂陷Ⅲ幕发育下倾坡脚型断裂陡坡带层序样式和多级缓坡断阶带层序样式,在裂后热沉降阶段主要发育断裂型挠曲带层序样式以及少量下倾坡脚型断裂陡坡带层序样式,而裂后加速沉降阶段则发育简单挠曲带层序样式。与断坡带和挠曲带相关的大型低位三角洲、低位扇以及下切谷充填是长昌凹陷构造岩性或岩性油气藏的有利发育区。  相似文献   

12.
分析坡折带的油源条件、储集条件、输导条件、封盖条件与圈闭条件,并对不同沉积时期不同坡折背景下的隐蔽油气藏类型及分布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受海南隆起持续隆升和中部凹陷区持续沉降,及福山凹陷非对称拉伸应力的控制,在流沙港组沉积期,福山凹陷南部缓坡东、西部形成不同的坡折带类型:即西部受美台断层控制的断裂坡折带,东部受南部缓坡古地形控制的挠曲坡折带。南部缓坡坡折带控沉积作用受湖平面变化及物源供给的影响显著,流二段沉积期控制作用弱,到流一段沉积时期显著增强,坡折背景下流一段低位期和流二段的浊积体形成机理、发育规模及展布样式也存在差异;因坡度、坡折面延伸规模及坡降产生的可容纳空间大小的不同,断裂坡折带和挠曲坡折带控制了不同扇体发育规模及沉积相带纵向分异特征。南部缓坡坡折带是形成隐蔽油气藏富集带的有利地区。该研究结果将为福山凹陷油气藏勘探部署提供科学意见。  相似文献   

13.
哈山地区侏罗系处于盆缘斜坡带,地层超剥关系复杂,圈闭类型及有效性落实困难,制约了该区的勘探进程。以露头、钻井、地震及分析化验资料为基础,将侏罗系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10个体系域,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层序格架内开展砂体研究表明,区内发育湿地扇相、辫状河相、曲流河相、三角洲相和湖相五类沉积砂体,明确了低位域"叠加式"、湖侵域"孤立式"、高位域"切叠式"三类砂体叠置样式,建立了2类4种体系域控圈模式;不整合结构特征、体系域控砂模式耦合控制了不同层序内的圈闭类型及发育规律,低位域毯砂主要发育构造地层圈闭,湖侵域、高位域发育地层-岩性圈闭。  相似文献   

14.
以东营凹陷王家岗沙四上亚段滩坝砂为例,在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的基础上,利用沉积学原理,基于贝叶斯理论将地震、测井和地质统计学信息融合为地层模型参数的后验概率分布,采用Metropolis-Hastings抽样算法对后验概率分布随机抽样,获得反演解,从而预测有利滩坝相带。结果表明:东营凹陷王家岗地区沙四上亚段低位域发育滩坝砂,其中准层序组2沉积时期以坝砂为主,砂体厚且横向分布稳定,而准层序组1和准层序组3沉积时期滩砂和坝砂间互发育,砂体厚度相对较小;湖侵域和高位域主要发育碳酸盐岩滩坝,滩坝砂零星状分布。该方法体现了相控的思想,预测结果更符合地质规律,在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滩坝储层预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同类型储层预测提供了有利支持。  相似文献   

15.
歧口凹陷滨海斜坡下第三系异常压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口凹陷下第三系发现的油气藏几乎都与异常压力有关,通过对测井资料的分析,结合沉积体系、层序地层学研究,认为东三段、沙一中存在两个异常超压带。产生超压的因素主要为沉积物快速堆积,烃类生成,欠压实及粘土矿物转化。异常高压层作为良好的区域盖层,致使油气富集于沙一下,因此下步油气勘探应把沙一下作为重点主探层系,在层序地层格架的约束下,重点搜索低位体系域各类岩性圈闭油气藏,同时在斜坡高部位还需注意构造岩性油气藏的寻找。  相似文献   

16.
塔河油田三叠系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分析三叠系岩心、录井、测井资料的基础上,将三叠系划分为8个三级层序,并识别出辫状河、湖泊及辫状河三角洲3种沉积相类型.高位体系域以辫状三角洲细砂岩为主,湖侵体系域以湖相泥岩为主,低位体系域发育粗粒的陆上河流沉积.储层主要发育在各三级层序的低位体系域,即粗粒的陆上河流沉积体系.三叠系最有利的沉积相带分布在盐边和盐上地区,因此,盐边和盐上的岩性、构造叠置区是三叠系最有利的油气勘探地区.  相似文献   

17.
廊固凹陷古近系陆相断陷湖盆层序地层发育主控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廊固凹陷是一个典型的陆相断陷湖盆,多物源、近物源、相带窄、相变快等特点决定了其层序发育控制因素与被动大陆边缘海相盆地存在较大差异.廊固凹陷古近系可划分出3个二级层序7个三级层序.3个二级层序发育时期与廊固凹陷断陷发育早期、断陷发育中期、断陷改造期相吻合;构造运动在影响二级层序发育的诸多因素中占主导地位.考虑到盆地对构造和气候的沉积响应极为复杂,因此分析三级层序发育的控制因素时,不能把构造、气候等因素分开,而是特别注意各因素对沉积基准面旋回的贡献;认为构造和气候是影响三级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湖进体系域烃源岩发育,低位以及高位体系域储层发育,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条件.  相似文献   

18.
济阳坳陷新近系是重要含油气层位之一,但由于研究区内油气分布极不均衡,使得区内不同部位研究程度差异较大,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根据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基本理论以及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对全区进行了层序地层构型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冲积河流相地层的体系域构型包括4部分,即低位体系域、扩张体系域、高位体系域和收缩体系域.低位体系域主要发育冲积扇辫状河沉积;扩张体系域发育辫状河向曲流河过渡沉积;高位体系域主要发育曲流河沉积,其泛滥平原亚相广泛分布;收缩体系域发育曲流河向辫状河过渡沉积.在不同沉积背景下,同一时期的相同类型体系域中发育的沉积类型及沉积体系不同,陡坡带发育冲积扇辫状河体系,缓坡带发育小型扇及扇前洪泛平原间歇河道体系.准层序组类型与经典层序地层学中的类型相似,但是其内部各准层序以正韵律为主.  相似文献   

19.
济阳坳陷新近系层序地层构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济阳坳陷新近系是重要含油气层位之一,但由于研究区内油气分布极不均衡,使得区内不同部位研究程度差异较大,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根据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基本理论以及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对全区进行了层序地层构型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冲积河流相地层的体系域构型包括4部分,即低位体系域、扩张体系域、高位体系域和收缩体系域.低位体系域主要发育冲积扇辫状河沉积;扩张体系域发育辫状河向曲流河过渡沉积;高位体系域主要发育曲流河沉积,其泛滥平原亚相广泛分布;收缩体系域发育曲流河向辫状河过渡沉积.在不同沉积背景下,同一时期的相同类型体系域中发育的沉积类型及沉积体系不同,陡坡带发育冲积扇辫状河体系,缓坡带发育小型扇及扇前洪泛平原间歇河道体系.准层序组类型与经典层序地层学中的类型相似,但是其内部各准层序以正韵律为主.  相似文献   

20.
哈山地区侏罗系处于盆缘斜坡带构造背景,地层超剥关系复杂,圈闭类型及有效性落实困难,制约了该区的勘探进程。笔者以露头、钻井、地震及分析化验资料为基础,将侏罗系划分为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10个体系域,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层序格架内开展砂体研究表明,区内发育湿地扇相、辫状河相、曲流河相、三角洲相和湖相五类沉积成因砂体,明确了低位域“叠加式”、湖侵域“孤立式”、高位域“切叠式”三类砂体叠置样式,建立了2类4种体系域控圈模式;不整合结构特征、体系域控砂模式耦合控制了不同层序内的圈闭类型及发育规律,低位域毯砂主要发育构造地层圈闭,湖侵域、高位域发育地层-岩性圈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