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5 毫秒
1.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含铝络合离子在铜电极上的电沉积,以探明含铝络合离子在铜电极上的电极过程及表面合金化.循环伏安结果表明,含铝络合离子在铜电极上还原时,铝络合离子首先被还原为金属铝,接着生成的金属铝与铜基体形成铜铝合金.电沉积实验后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和X射线物相分析仪对样品进行形貌表征及成分分析,扫描电镜及样品侧面线扫描照片结果表明,含铝络合离子在铜电极上析出时与铜基体形成合金,具有明显的过渡层.X射线物相分析结果表明合金为AlCu和Al2Cu,这与铝在铜电极上的循环伏安曲线相吻合,即生成两种新的产物铜铝合金.  相似文献   

2.
水溶性聚合物络合-超滤耦合过程是一种新型的工业废水处理方法。它不但能够实现金属离子废水回用,而且还能浓缩金属离子废水,以便于金属的进一步回收。采用聚乙烯基亚胺(PEI)、聚丙烯酸钠(PAA)为络合剂络合处理金属离子后的浓缩液,可通过调节溶液酸碱度,采用超滤的方法将聚合物与金属离子分离。实验表明:当调节浓缩液pH=1(稀土离子-La2 和Eu2 浓缩液)和pH=2(重金属离子-Cu2 和Zn2 浓缩液)时,在体积稀释因子VDF=3时,恒容超滤过程可以回收92%以上的PEI和PAA,将回收后的聚合物重新用于络合-超滤耦合过程处理含稀土或重金属离子废水,效果与新鲜的PEI和PAA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浸出母液中,稀土总量的EDTA快速络合滴定法。提出了以10%磺基水杨酸2.0ml——乙酰丙酮1.0ml的联合掩蔽剂,作为Al~(3+)的掩蔽剂,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这种双掩蔽剂能有效地掩蔽含量高达59mg的铝离子(Al_2O_3)对稀土元素络合滴定的干扰。  相似文献   

4.
根据络合返滴定中的络合平衡,推导了离子选择电极指示单点络合返滴定的计算公式和滴定曲线表达式,讨论了单点络合返滴定中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与电位测定误差之间的关系。用镉离子选择电极示指示电极,以 EDTA 为络合剂,Cd(NO_3)_2为返滴定剂,对 Zn~(2+),Cu~(2+),Al~(3+)Ti~(4+)分别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本法的测定误差与一般容最分析相近。还用本法测定了矾土试样中 Al_2O_3和 TiO_2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和巧英  斯良琼 《太原科技》2000,(1):38-38,40
通过对溶液中H^+浓度给络合平衡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说明控制溶液酸度可以对一些由多种离子存在的混合体系中的离子进行分别滴定。  相似文献   

6.
水溶性壳聚糖与锌的络合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是壳中提取制备壳聚糖,以NaNO2作解聚剂将壳聚糖解聚成水溶性壳聚糖。用水溶性壳聚糖为材料进行锌离子的络合试验,结果表明:温度40℃,pH4.0 ̄5.5,反应时间1.5h为络合反应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7.
应用络合萃取法与沉淀法分离钢丝绳企业氯化亚铁废水中的重金属元素锌与铅,分析了废水体系中金属离子的存在形态,探讨了不同实验条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得出最佳处理工艺条件为:以甲苯为稀释剂、YF1为络合剂对重金属元素锌进行萃取分离,络合剂浓度为0.5 mol/L,油水体积比(O/W)为0.4∶1,使用1 mol/L NaOH溶液作为反萃剂,锌离子将以四羟基合锌酸根离子的形式转移到反萃水相中;同时研究了萃取剂YF1萃取锌的机理,最终萃合物组成为(YF1)2.H2ZnCl4;选择YF2(0.5 mol/L)作为沉淀剂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元素铅,沉淀剂与废水的最佳体积比为0.04∶1.处理后的高浓度氯化亚铁溶液中锌与铅的浓度均达到10×10-6以下,符合相关企业的质量指标,从而实现了酸性氯化亚铁废水的治理与资源化.  相似文献   

8.
以磷酸三丁酯(TBP)作为络合剂,三氯乙烯为稀释剂,研究了相比、结合剂浓度、溶液pH值等条件的改变对络合萃取处理己内酰胺废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比为13(水相体积有机相体积)、络合剂质量分数为30%、pH=5的条件下用络合萃取法处理己内酰胺废水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络合滴定中,关于在混合离子溶液中进行选择性滴定的适宜pH范围和最佳pH值问题地讨论。根据了不同类型的滴定实例,总结出了关于确定混合离子选择性滴定的适宜pH范围和最佳pH的四种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10.
用络合滴定法结合分光光度法对络合滴定中常用金属离子指示剂铬黑T的配制方法进行了改进,提高了铬黑T溶液的稳定性,有效期可达2个月。  相似文献   

11.
废水中氨氮沉淀物的结晶状态及其与捕收剂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实验室模拟废水和焦化废水研究了废水中其他成分对氨氮沉淀物结晶状态的影响.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模拟废水中生成的氨氮沉淀物是非晶态的,而焦化废水中的沉淀物是晶态的磷酸铵镁.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pH值影响捕收剂十二酸钠或油酸钠与沉淀物的作用机理,pH=9时捕收剂在沉淀物表面发生物理吸附,而pH=11时发生化学吸附.模拟废水中氨氮沉淀物以油酸钠为捕收剂较好,而焦化废水中的氨氮沉淀物以十二酸钠为较好,其原因是沉淀物的结晶状态不同.  相似文献   

12.
重金属捕集剂处理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采用重金属捕集剂处理重金属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讨论了pH值、捕集剂加入量、反应时间、絮凝剂种类及加入量、多种重金属离子共存对重金属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就捕集产物的稳定性与传统中和沉淀法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重金属捕集剂对Pb^2 ,Cd^2 ,Cu^2 ,Hg^2 的去除率均可达99%以上,处理后的废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且处理效果不受pH值、共存金属离子的影响.捕集剂与Pb^2 ,Cd^2 ,Cu^2 ,H^2 生成螯合物的稳定性高于中和沉淀法所得产物的稳定性,因而减少了捕集产物再次污染环境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木屑黄原酸酯的研制及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木材加工行业所产废弃物木屑为原料研制出木屑黄原酸酯,研究了木屑黄原酸酯的使用量、作用时间、pH值和温度对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pH值在5~10范围内,木屑黄原酸酯对Cu2 ,Ni2 ,Zn2 的去除率达98%以上,处理后废水中Cu2 ,Ni2 ,Zn2 的含量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并对木屑黄原酸酯去除金属离子的作用机理和木屑黄原酸酯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从堆肥样中提取腐殖酸,并对其进行表征;以重金属铅为研究对象.考查堆肥腐殖酸对铅离子的吸附情况.研究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不同固液比条件下,堆肥腐殖酸对铅离子的吸附都服从Langmiur吸附规律,本实验条件下,1/500为最佳固液比;傅里叶红外检测表明,铅离子主要与腐殖酸中的羧基和酚羟基发生配位键和.  相似文献   

15.
张恒铭  姚红艳 《科技信息》2011,(13):381-382
腐植酸作为一种经济、简便的净化剂处理工业废水。本文简要概述水中腐植酸的来源、组成及理化性质;重点阐述腐植酸在工业废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乙二胺螯合棉纤维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棉纤维的预处理、醚化、接枝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在不同条件下,研究了乙二胺螯合棉纤维对Cun^2 、Cd^2 、CrO4^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用NaOH预处理棉纤维后,在适当的条件下醚化棉纤维素,再用碳酸钠作催化剂,按3g环氧基纤维素醚与10mL乙二胺配比接枝,得到白色多胺型螯合纤维素。研究表明,乙二胺螯合棉纤维对Cu^2 、Cd^2 较易吸附,且吸附效果良好,对痕量的CrO4^2一有一定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固定化金属螯合亲和膜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纤维素滤纸经碱处理,环氧活化,配基偶联和固定化Cu2 后制得了大 孔纤维素亲和膜,检验了亲和膜的流速与负压,等温吸附,保存方法及使用次数等亲和膜性能指标,设计了一种解决金属离子泄漏问题的新方法,得到的结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凝胶柱,以上结果表明,普通纤维素滤纸可以制成性能优良的亲和膜色谱介质。  相似文献   

18.
乙二胺多(二硫代甲酸钠)的合成及对含铜废水的去除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二胺、二硫化碳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在无水乙醇中合成了乙二胺多(二硫代甲酸钠)(EDAMDT),采用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其对游离态和络合态Cu2+的去除效果以及沉渣稳定性.结果表明,处理50 mg/L游离态Cu2+、硫脲-Cu2+和柠檬酸-Cu2+,EDAMDT最佳投药量分别为183.5 mg/L、196.7 mg/L和204.3 mg/L,Cu2+的去除率分别为99.94%、99.26%和99.31%,残余Cu2+浓度均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GB8978-1996);EDAMDT的pH适用范围为3.36~11.24.在最佳用量时,EDAMDT中螯合基团-CSS-与Cu2+的摩尔比均接近于2∶1,表明-CSS-与Cu2+按摩尔比2∶1形成螯合物.螯合沉淀物EDAMDT-Cu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易产生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选取具有较高氧化还原活性的铁腐殖酸复合物(Fe/HA)作为阳极材料,开展Fe/HA修饰阳极对MFC产电和硝酸盐降解性能影响的研究。通过电沉积法制备Fe/HA修饰阳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Fe/HA修饰阳极的表面形貌特征和活性官能团进行表征;同时采用循环伏安曲线(CV)、塔菲尔曲线(Tafel)和交流阻抗曲线(EIS)对Fe/HA修饰阳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量;并以硝酸盐废水为模拟废水,考察Fe/HA修饰阳极对MFC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HA修饰阳极表面具有松散的簇团状结构和氧化还原活性官能团;[JP2]同时,与空白阳极相比,Fe/HA修饰阳极电荷转移量增加了75.82%,交换电流密度增加了14.95%,电荷转移阻抗降低了17.60%;Fe/HA修饰阳极MFC的最大平均输出电压和脱氮效率较空白阳极MFC分别增加了16.52%和6.47%。通过Fe/HA对MFC阳极的修饰,可有效增加阳极表面氧化还原活性官能团的数量和微生物附着的面积,从而提高电子传递效率,实现对MFC产电性能和脱氮效率的提高,本研究可为金属与腐殖酸复合物阳极材料的开发及其在MFC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Two kinds of metal chelates of rare earth elements reacted with tribrimoarsenazo form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ritic acid were observed by simultaneous technique of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photothermal interference spectrometry. The tendency of the conversion between these chelates as functions of the mole ratio of the reagent and the metal, pH value and the elapsing time was investigated. Kinetic equation of competitive chelating reaction between the TBA-La (Ⅲ) and La (Ⅲ) -critic acid were establish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competitive chelating reaction follows second-order kinetics, for this second-order reaction, k = 5. 55 L·mol-1·S-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