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分析生猪价格波动的复杂网络特征及模态传导,构建了生猪价格的复杂网络,分析价格网络的模态特征、生猪价格波动核心模态节点的加权集聚系数、K-核的传导模态和转换时间特征。研究得出,六种模态的加权出度分布的和高达79.26%,模态传导是价格波动的主要传导途径,是一个由6个主要模态组成的单向闭环;价格波动具有较强的渐进性、持续性和周期性;价格的下降模态转换出现在3月、4月、5月,价格的上升模态转换出现在7月、8月、9月、10月和11月。  相似文献   

2.
从复杂网络的视角出发,运用我国沪深A股2002~2012年的数据,建立动态演化的加权股票关联网络,分析网络的拓扑结构特征、网络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网络各关联结构指标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股票间的平均价格波动关联性越大,网络越小且呈现出越强的局部聚集性;各关联结构指标与市场走势间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平均聚集系数越大、点强度分布越有序、股票收益率越高及收益率的波动性越小,网络弹性越强、股票间的价格波动关联结构及模式就越稳定。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分析中国汽车行业成本传导机理,以广州市汽车行业为例,将汽车行业生产链条上的成本传导转化为相应上中下游价格指数同步变化,将2001年1月—2012年11月历年各月原油价格(上游)、石棉瓦刹车片和汽车配件价格(中游)、汽车销售价格(下游)4种价格指数符号化,建立了广州汽车行业成本同步传导网络。研究了该网络的度分布、加权集聚系数、平均最短路径长度、中介中心性以及社团结构等网络动力学性质。研究发现,模态顶点强度服从广延指数分布,网络平均最短路的距离为3.48,模态之间转换出现短程关联性,17个主导节点在网络模态转化中发挥关键性的控制作用,主次模态均有向主模态转换的倾向。采用Newman等的社团算法,把网络分为3个社团,社团内部结构表明价格上涨和下降趋势在形成社团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农产品期货的波动率在农产品衍生品定价、风险分散和农产品风险对冲等领域都起着关键性作用。对波动率进行预测,投资者可以依据波动率预测结果,对预期可能面临的风险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更加精准地进行农产品风险管理。但波动率预测领域存在如下挑战:(1)波动率的预测期限较短,仅为1天或3天,难以反映资产在未来较长时间的价格波动率情况;(2)以往研究多关注于价格等信息,在波动率预测中对于基本面信息考虑较少;(3)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预测模型的可解释性较差,网络构建和超参数的选择多依赖于经验选择。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XGBoost模型的波动率预测框架,考虑价格和基本面数据,对于波动率的长期趋势和短期变化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加入了更多信息维度的模型有助于提升波动率预测的精度,相比于传统的GARCH模型,均方误差MSE缩小了35%以上。  相似文献   

5.
农产品价格指数的误差存在条件异方差问题,还具有杠杆效应。通过应用GARCH系列模型对中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进行研究,发现农产品价格波动特点具有"尖峰厚尾"、非对称性、波动聚集性、零均值等特征。用EARCH模型发现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存在非对称效应。当市场出现"利好消息"的时候,农产品价格波动会出现比较大的波动;而当市场出现"利空消息"的时候,其波动比较平稳。  相似文献   

6.
以广东省135个部门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引入贝塔系数(β)、传导率参数(γ)和对外敏感度参数(θ)3个参数,对以往价格影响模型进行了进一步改进,建立了新的价格影响模型,根据该模型测算了商品或部门之间价格波动关联效应。由于运用价格影响模型研究价格波动关联效应存在拆并投入产出表的困难,为弥补不足,本文引入网络传播的方法,建立网络价格传播模型来模拟在价格影响模型下的价格波动关联效应,得到当价格波动扩散沿网络最短路快速传播时,模拟的结果与价格影响模型下的波动关联效应结果比较相近。该模拟模型的建立可为进一步研究消费品价格波动关联效应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相似文献   

7.
针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非线性特征明显、传统时间序列方法在预测农产品价格短期波动存在不足等状况,本文将混沌理论和神经网络技术应用到农产品价格短期预测研究中,充分利用相关技术优势,设计了动态混沌神经网络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选取2008年1月21日-2012年7月1日的中国马铃薯日度价格为研究对象,对所构建的动态混沌神经网络时间序列预测模型进行学习、训练和测试,并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价与分析,最后,将所构建模型的预测结果与传统预测方法预测出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整个动态混沌神经网络结构为27-12-1,所设计的基于动态混沌神经网络的马铃薯价格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在预测精度和性能上较ARMA模型均具有明显优势,这一预测模型在农产品价格时间序列短期预测研究上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运用弹性概念,对国际农产品价格变动对进口需求量的弹性进行分析,继而基于最新的2012年投入产出表,编制社会核算矩阵,建立CGE模型,定量剖析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国际农产品的价格需求弹性为负,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宏观经济影响不大,但会推动物价上升,提高居民生活成本,使居民社会福利受损,而农产品价格下降会对GDP造成一定影响。同时,造成与农业紧密相关的食品业、纺织服装业等行业的产出随着价格波动幅度的上升而收缩,随着价格的下降而扩张。  相似文献   

9.
构建了包含石油价格的中国开放经济模型,采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方法研究了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差异化影响与多时点冲击效应,主要研究结论为:在短期和中长期,国际石油价格上升和下降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冲击效应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国际石油价格对于中国经济波动的短期冲击效应大于中长期效应,且由于中国实施的成品油价格管制等原因,相对于石油价格下降而言,国际石油价格上升对于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较为显著。具体时点的冲击结果显示,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对中国经济波动的正向影响呈现出传递速度快、传递时间短的特点;与之相对,国际石油价格下跌对中国经济的负向影响则呈现传导时期长、作用时间久的特征。基于不同时期、不同时点的视角,国际石油价格变动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均具有显著的时变特征。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农产品贸易条件的问题,测算了1993~2003年我国农产品价格和收入贸易条件指数,分析贸易条件及其变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产品的价格贸易条件有恶化趋势,2003年的指数达最低点,为0.89;收入贸易条件指数在0.84—1.30之间变动。10年来,我国对美国和阿根廷的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均小于1;对巴西则基本都大于1,最大值达1.42。主要进口农产品中,豆油的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在0.84。5.87之间波动;棕榈油的指数有增加趋势,2003年达到峰值1.79;大豆的指数变动平稳,最大值为1.15,最小值为0.82;小麦的指数在0.74。1.66之间波动。4种进口产品的收入贸易条件指数波动幅度非常大。主要出口农产品中,玉米、大米和葱蒜的贸易条件无论价格还是收入都出现恶化趋势,尤其是葱蒜,2003年的价格和收入指数分别降至0.45和0.54。整体来看,我国农产品的价格贸易条件亟待改善。图2,表2,参10。  相似文献   

11.
大宗敏感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问题始终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选用多重属性兼具的重要大宗农产品——食糖,基于2006~2017年月度频率数据,结合PPM模型展开价格系统非周期性、非规律性的结构性突变特性检验,判别突变拐点、次数、强度、方向,并深入解析异动诱发机理。结果表明:在研究区间内,中国糖业共历经6次异常突变,下降、上升的突变各3次;国际市场和期货市场是触发价格突变的主导,其次为能源市场,且三者与糖价突变方向趋同;上升突变比下降突变成因更为复杂,但多数时候亦是全球化、金融化、能源化属性综合作用的结果,仅在少数阶段或特定时期通胀因素方面表现出微小差异。基于季度频率数据的稳健性检验再次证实了上述结果的可靠性。新时代背景下,为有效应对价格异常波动新特性并确保食糖产业安全,工作重点应从食用性和战略性的传统属性,切换至全球化、金融化、能源化三大新型冲击属性。  相似文献   

12.
旨在研究汉语句法网络的复杂性和复杂网络指标作为一种语言学研究手段的可行性,给出了如何按照依存句法树库构建句法网络的方法,自建了两种不同语体的汉语句法网络,对平均路径长度、聚集系数和度分布等复杂网络指标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两个句法网络和随机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和直径大致相当,但句法网络的聚集系数要远远大于随机网络,句法网络的度分布符合幂律,因此两种句法网络均为小世界和无尺度网络.发现两种语体的句法网络直径相同,但在平均度、平均路径长度、聚集系数和幂律指数方面则有较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13.
选取小麦、玉米、大豆作为研究对象,利用2005~2015年的月度数据和分位数回归方法检验国际大宗农产品定价对中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大宗农产品定价对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价格和现货市场价格均具有显著地正向影响,且对期货市场的影响力大于现货市场。此外,金融危机前国际大宗农产品定价对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价格和现货市场价格的影响力均大于金融危机后。分位数回归结果进一步揭示了,在各分位数水平上国际大宗农产品定价对中国农产品价格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在中低分位点的影响力基本大于高分位点。不同类型农产品的回归结果表明,国际大宗农产品定价对中国不同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采用网络分析和溢出指数法对全球11个主要股票市场隐含波动率指数波动溢出的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样本期内美国股市是全球股票市场波动溢出网络的中心;英国、法国、德国组成小聚集群体,相互之间存在明显的波动溢出,但对其他市场的溢出强度较弱;其他市场是波动溢出的主要吸收者。国际股市间的总波动溢出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在金融震荡时期显著上升。经济基本面和市场传染机制可以较好地解释了一国股市的对外溢出强度,并且市场传染机制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网络结构特征与链路预测算法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航空网络、科学家合作网络和线虫新陈代谢网络等5种实际网络为例进行了综合实验,用结果数据定量化描述了同配系数、集聚系数和网络效率等网络结构特征参数,与基于局部信息和全局信息的两类链路预测方法结果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得到了网络同配系数为正且聚集系数大于阈值(约0.1)时适用基于局部信息的预测方法,否则适用基于全局信息的预测方法;以及集聚系数、网络效率与局部信息预测方法的结果成正比,与全局信息预测方法成反比等结论。这些结论为通过网络特征参数进行链路预测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定量化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股票关联网络弹性衡量了股票间价格波动关联模式的稳定性,其与市场运行状态之间密切相关。构建动态演化的中国沪深A股股票关联网络,运用动态熵方法衡量网络弹性。建立了网络弹性与市场运行状态变量之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及脉冲响应函数,创新性地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动态相互影响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弹性是市场指数收益的格兰杰原因,市场指数收益波动是网络弹性的格兰杰原因。网络弹性冲击对于市场指数收益具有较长期的负向影响,市场指数收益波动冲击对于网络弹性具有较长期的正向影响。随着滞后期数的增加,上述影响强度均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中国原油期货与国际原油期货间的价格波动溢出效应及其持续性进行了研究.鉴于BEKK模型在刻画多市场间波动溢出效应及其方向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本文首先构建了关于WTI、Brent和INE的三元BEKK-MGARCH模型;以十组交割期限不同的合约数据为样本,实证探讨了三者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及其方向性;结合BEKK系数矩阵估...  相似文献   

18.
上海公共交通网络复杂性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李英  周伟  郭世进 《系统工程》2007,25(1):38-41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可以抽象为由公交线路和停靠站点构成的网络,这个网络的几何性质对公共交通的状况具有重要影响。在本论文中,以上海市的公共汽车交通系统中的停靠站点网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复杂性分析,计算了网络的度分布、平均路径长度、聚集系数等指标,并测试了网络在随机失效和有选择性攻击情况下的抗毁性。结果表明,上海市公共交通网络的度分布符合幂率分布,具有较小的平均路径长度和较高的聚集系数。在抗毁性方面,公共交通网络对结点的随机失效具有很强的抗击能力,而对有选择性攻击的抗击能力很弱。因此,可以看出上海市公共交通网络是一个无尺度复杂网络。  相似文献   

19.
电视节目竞争关系的超网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超网络中点度、点超度、加权点度、边度、超边度、聚集系数、平均距离等拓扑特性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将电视节目定义为节点,将播出时间段定义为超边,采用超网络方法分析了电视节目的竞争关系。实证结果显示,这些统计属性的累计概率分布服从指数分布,说明多个随机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了该超网络的形成。其中,加权点度能够更好地描述超网络的竞争态势。较小的平均距离和较大的聚集系数表明该超网络符合小世界效应。这些拓扑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竞争超网络所具有的特点,方法同样适用于实证分析其它合作或竞争超网络。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陆电影网络的实证统计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中国大陆近80年的电影网络进行了实证研究.采用二分图及其投影来描述大陆电影合作竞争网,得到了平均距离、距离分布、平均群聚系数、群聚系数分布、度分布、点强度分布、项目度分布、项目大小分布、同类性等统计性质,并根据这些统计性质进行了初步分析.结论表明这种复杂网络描述方法有助于发现和理解一大类合作-竞争系统的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