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前天然草地资源退化严重,对其管理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但传统的天然草地管理由于缺乏一个空间数据和图象数据结合的技术平台而受到制约。本研究以兵团农七师131团草地资源野外调查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对该团天然草地资源进行数字化工作,将天然草地资源分布、利用现状、环境条件、生产力状况等属性数据和矢量化后的电子地图(1:50000)连接起来,充分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的优势。结果表明:可以实现该团天然草地资源利用、管理过程当中的数据输入、查询以及后续的更新工作。  相似文献   

2.
天然草地类型综合评价的相对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各类型天然草地的盖度、可食风干牧草产量、牧草利用率、草群中优良牧草比率、草地可利用面积系数、羊单位需草地面积等指标,应用相对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准噶尔西部巴尔鲁克山地区的天然草地类型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以探讨相对关联度分析运用于天然草地类型综合评价的数量化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
天然草地资源是一牧场草原畜牧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该地草地资源及利用进行了研究。即按全国统一标准把天然草地划分为5大类、6草地组和10个草地型,并建立了草地类型分类系统,就各大类草地的自然、经济特征进行了概述。采用草地牧草适口性和产草量相结合法对草地资源进行了等级评价,估算了各季节牧场的载畜量和分析了草畜供需关系。对草地资源特点进行了阐述,分析了该牧场草地利用中的突出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存在问题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4.
新疆北塔山天然草地营养类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新疆北塔山天然草地实地考察,采集混合草群样品,经化学分析,按照全国统一标准和方法,对北塔山天然草地进行了营养类型划分,阐述了各营养类型草地自然、经济特征,并对各营养类型草地的营养特点、饲用价值和适宜放牧家畜配置等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5.
青海草地资源综合评价原则及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草地资源评价的研究现状,结合青海草地资源的特点、功能及利用,提出了综合评价的依据是草地基况、草地功能与使用价值,评价的原则是:综合性、相对性、持续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基础性与目的性相结合和简单适用,同时介绍了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2004年以来,我与市、县(区)畜牧部门有关技术人员配合,对我市十二县(区)天然草地资源进行了调查。调查采取以县为单位,按照不同地貌特点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内容包括草地类型、面积、牧草种类、生产能力、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等。通过调查分析,进一步研究造成草地退化的原因,探索我市天然草地建设与恢复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新疆兵团农十二师104团天然草地资源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天然草地野外考察为依据,概述了草地形成的自然条件,划分了草地类型,研究和分析了各类草地的自然、经济特征,并对天然草地资源进行了等级评定,估算了各季节牧草载畜量,分析了草畜供需潜力,阐述了该团草地资源存在的优势条件,提出了制约草原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天然草地的组成类型及退化特征,对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退化草地生态的恢复治理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对白银地区天然草地资源组成、草地类型结构以及退化草地植被特征进行了系统调查与分析,研究了不同退化演替时期草地植物生态型、生产力的构成变化规律.随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从初期到后期,高位芽植物最先消失,草地植物群落物种数和优势种密度急剧下降,群落盖度、生物量比、鲜草产量与可食草产量百分数均呈逐渐下降趋势.提出了天然草地永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新疆草地资源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疆天然草地资源比较丰富,是中国重要的草原之一。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毁草开垦,乱挖药草,牲蓄增加,过渡放牧等不合理利用的原因,使草地退化,土地荒漠化、优良牧草减少、牧草产量下降、草地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增多,结果畜牧业生产难以可持续发展,草地资源与畜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使畜产品数量减少、质量下降、抗灾能力退弱。因此,提高认识改变思想观念,因地制宜,加强草地管理和建设,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推广先进技术,改变靠天养蓄地现状,实现草业现代化,走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之路。  相似文献   

10.
草地植被具有覆盖地表、涵养水分、净化空气、防风固沙、抗旱防涝、保持水土的作用,缓解洪涝灾害等诸多公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处于长江源头地区,其天然草地是全州面积最大的土地类型,它对于治理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剖析甘孜州草地资源概况、利用现状及草地退化的成因,提出了治理草地生态环境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1.
对青海泽库县草地资源及草地环境进行综合分析,认为由于受海拔的影响,气候寒冷,草地类型和草地植物以高寒类型为主;热量不足限制了牧草的生长和高产量的形成.自然因素和草地不合理利用、虫鼠害的交替作用,使近50%的草地已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黑土滩"1982~1998年16年间增加了1.518×104hm2,平均每年增加近1 000hm2;鼠虫害危害面积为30.22×104hm2,损失牧草3.49×108kg,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草地环境的良性循环.此研究针对当地草地资源及草地环境现状,提出区域草地恢复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国产环境减灾小卫星星座的HJ-1A和HJ-1B星于2008年发射升空,其具有的高时间分辨率和中高空间分辨率的特点,使它们可在资源环境监测中发挥巨大作用.文章探讨了利用环境减灾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估测中国重要牧草基地呼伦贝尔草原叶面积指数的可行性.为实现此目的,2009年夏季获得呼伦贝尔草原区遥感影像三景和对应地面采样点草地叶面积指数信息,利用8个常用光谱指数分别建立了叶面指数的反演模型.结果表明:各光谱指数均与叶面积指数具有较好的定量关系.其中,增强光谱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的结果最好,模型的交叉检验决定系数为0.50,均方根误差为0.34.环境减灾卫星可为草原监测和管理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
在调查研究及对大量资料进行综合的基础上,对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自然平衡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捕食性,寄生性天敌昆虫的主要类群,分布情况以及捕食寄生对象,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论述,为内蒙古天敌昆虫资源的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和保护利用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草原保护事关生态保护、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大局,草原保护红线工程的建设是进一步推进草原合理保护利用的必要条件,草原保护红线工程的制度设计又是整个草原保护红线工程的保障工程,是草原保护红线工程的长效机制,建立系统科学合理的草原保护红线制度势在必行。阐述了草原保护红线工程的制度设计的必要性,总结了现行草原制度取得的成效,指出了现行草原保护红线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并从健全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制度、实施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监管制度、建立生态环境资源损害追偿制度等三个方面对草原保护红线工程的制度设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贝加尔针茅草原的调查研究,分析了严重放牧样地、中度放牧样地、天然草地以及放牧后围封样地的群落水平与个体水平根冠比的差异,以及各构件生物量分配比例,得出以下结论:1)严重放牧样地地上、地下生物量显著小于天然草地,过度放牧后植物的根冠比显著高于天然草地;2)中度放牧样地的地下生物量与天然草地相差不大,群落水平的地下生物量最高;3)放牧样地受到破坏后围封,个体植株较天然草地小,但生物量略高于天然草地.  相似文献   

16.
对北京山区草场的基本特点、草场利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合理利用与开发草场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7.
我国温带南部草原植物蒸腾特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宁夏盐池典型草原地区长芒草草原和人工草地的蒸腾特点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人工草地苜蓿的蒸腾强度比天然草地的大部分植物种都低得多。整个生长季中,苜蓿蒸腾强度变幅很大,表现出水分利用的灵活性。群落的不稳定性也反映在蒸腾过程之中,天然草地的蒸腾过程要稳定很多。苜蓿较低的蒸腾强度使其有可能更经济地利用水分,这在蒸腾强度和蒸腾耗水的关系中得到了证实。对提高草地的第一性生产力提供了科学根据,天然草地虽然蒸腾过程比较固定,但对提高第一性生产力帮助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