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通过对分布于横断山区中缅树鼩的肥满度进行测定,探讨中缅树鼩肥满度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将56只体重相近的中缅树鼩随机分为7组(每组8只):对照组(自由取食,control);分别禁食12h(F12h)组、24h(F24h)组和36h(F36h)组;以及禁食36h后重喂食12h(R12h)组、48h(R48h)组和7d(R7d)组.实验结束后测定动物的体重和体长.采用体重与体长立方的比值(K=100 W/L3)作为测定肥满度的指标.结果发现:中缅树鼩雌雄个体肥满度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年龄组之间肥满度差异不显著.中缅树鼩不同季节的肥满度差异极显著,肥满度的季节变化趋势为:冬季最高,秋季较高,春季较低,夏季最低.禁食和重喂食极显著影响中缅树鼩的肥满度,禁食后肥满度降低,禁食24h时达到极显著水平,禁食36h时最小,重喂食7d后能恢复到对照组水平.中缅树鼩肥满度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模式与其生存的食物波动大、高海拔低纬度和年平均温度较低的横断山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不同季节下中缅树鼩脂肪组织的变化情况,利用流式细胞术分别对春夏秋冬四季中缅树鼩白色脂肪细胞进行UCP1、CD137,对褐色脂肪细胞进行UCP1抗体标记研究。结果显示:中缅树鼩白色脂肪组织细胞群夏季UCP1、CD137阳性表达最低,分别为8.98%、4.42%,冬季达到最高,分别为60.91%、35.54%;褐色脂肪组织细胞群在夏季UCP1阳性表达为22.38%,冬季则高至83.78%。以上结果表明中缅树鼩在冬季,白色脂肪组织中UCP1及CD137阳性表达均增加,诱导白色脂肪组织"褐变",可能产生米色脂肪细胞;褐色脂肪组织UCP1阳性表达增加,表明其产热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3.
为了阐明雌性中缅树鼩不同生理期血液激素和脂类指标的变化,对其雌二醇(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睾酮(Testosterone,T)、甲状腺激素(Thyroxine,T_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3,3'5-triiodothyromine,T_3)、瘦素、皮质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乳酸脱氢酶、总胆汁酸、尿酸和总蛋白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较野外种群,实验室驯化种群和繁殖种群血清中雌二醇、孕酮显著降低;而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汁酸、乳酸脱氢酶、尿酸含量显著升高;怀孕期血清中睾酮、总蛋白显著降低,雌二醇、孕酮、T_3、T_4、瘦素、皮质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汁酸、乳酸脱氢酶、尿酸含量显著升高;与未发情期相比,发情期雌性中缅树鼩血液中的雌二醇显著升高,孕酮含量极显著升高。以上结果说明长期驯化的中缅树鼩的动情能力降低,长期圈养同时能降低中缅树鼩的新陈代谢能力。  相似文献   

4.
对野外捕获的463号微尾鼩标本进行秋季和冬季肥满度比较.结果表明:微尾鼩肥满度秋季明显高于冬季,其中雌性微尾鼩秋、冬两季肥满度差异极显著,雄性差异不显著;雌、雄微尾鼩肥满度除成体Ⅱ组(Ⅲ)秋季差异显著外,其余各组秋、冬季差异不显著;不同年龄组的雌性微尾鼩秋季肥满度变化不稳定,冬季肥满度随年龄组增加而降低,雄性微尾鼩秋、冬两季肥满度随年龄组增加而降低,导致以上原因可能与食物丰富度和繁殖有关.  相似文献   

5.
中缅树鼩静止代谢率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测定了分布于我国云南高原的中缅树(Tupaiabelangeri)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静止代射率(每小时每克体重的耗氧量,YRMR)和体温调节能力.T.belangeri的体温为(37.6±0.15)℃(冬)和(38.7±0.13)℃(夏);体温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冬夏2季的下临界温度分别为27.5和30.0℃;热中性区内的静止代谢率(YBMR)是(1.56±0.03)mL·h-1·g-1(冬)和(1.94±0.09)mL·h-1·g-1(夏)为体重预期值的155.3%和182.6%.2季的YBMR没有显著差异;冷压下最低平均热传导(Cmin)冬夏2季分别为(0.1449±0,002)和(0.1860±0.01)mL·h-1·g-1·℃-1,为预期值的176.9%和199.9%,夏季显著高于冬季.T.belangeri在热能代谢和体温调节方面具有热带小型哺乳动物的特征,同时,又显示出某些适应于高原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尿液、粪便及胸腺分泌物对中缅树鼩个体识别的影响,通过Y-迷宫对中缅树鼩尿液、粪便和胸腺分泌物三种气味源的选择频次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用三种气味源与对照作为刺激源时,中缅树鼩均显著选择尿液和胸腺分泌物(P0.05);在习惯性实验中中缅树鼩对同性尿液和胸腺分泌物的选择频次持续下降,对陌生个体尿液和胸腺分泌物的选择频次显著增加(P0.05);尿液、胸腺分泌物在雌雄中缅树鼩个体识别的影响表现出明显差异,中缅树鼩对尿液和胸腺分泌物的选择频次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而且雄性胸腺分泌物较雌性更受关注(P0.05),但雌性尿液比雄性更受关注(P0.05)。以上所有结果说明,中缅树鼩的尿液和胸腺分泌物中包含个体信息并用以识别个体,这两种气味源中所包含的化学信号对中缅树鼩个体间的交流极为重要,而粪便可能仅为单纯的排泄生理。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中缅树鼩冷驯化条件下脂肪组织的产热活性及白色脂肪组织是否会褐变,实验首次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射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PET/CT)对中缅树鼩脂肪组织代谢活性进行了探讨,并通过不同的药物浓度梯度实验,首次成功获取中缅树鼩的最佳注射浓度为110~160μCi,此时能够获得最有效的示踪剂辐射值。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冷驯化时间的延长,冷驯化0 d、28 d、49 d中缅树鼩褐色脂肪组织的PET/CT扫描成像差异显著。冷驯化28 d时颈部、肩胛、腋下等褐色脂肪组织的平均SUV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至49 d时分别增加了10.4倍、9.8倍、13.65倍。冷驯化28 d中缅树鼩腹股沟、腹部大网膜、肠系膜等白色脂肪组织的平均SUV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至49 d时分别增加了5.5倍、2.56倍、5.17倍。结果说明,在冷驯化下,中缅树鼩通过增强褐色脂肪组织产热活性,以提高产热应对冷胁迫。冷驯化使中缅树鼩白色脂肪组织增加了18F-FDG的吸收值,意味着此时树鼩白色脂肪组织中可能褐变产生了米色脂肪细胞。  相似文献   

8.
对不同来源(野外、实验室驯化和实验室繁殖)的中缅树鼩的体重、身体组成和消化道形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实验室驯化种群和实验室繁殖种群胴体湿重差异显著,实验室繁殖种群的心干重、肝脏重、肺湿重、肺干重和肾干重都较其他两个种群明显偏大.实验室驯化种群个体之间的胃含内容物重差异显著,胃长度较其他两组差异极显著,其他消化道形态差异指标均表现为野外个体较小.表明不同来源的中缅树鼩在体重、身体组成和消化道形态等方面已经出现了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和其栖息的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9.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法,测定了四川短尾 (nourosorexSquamipes)和中麝 (Cocidurarussula)的心脏、肾、骨骼肌、肝和脑中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结果表明,各组织LDH同工酶的区带数、各区带的迁移率,相对活力及亚基含量具有明显的种属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橄榄蚶含水量、肥满度和生化成分的周年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于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测定了采自浙江灵昆岛潮滩的橄榄蚶含水量、肥满度和生化成分,分析其周年变化.结果显示:橄榄蚶含水量、肥满度和各生化成分的月间变化差异显著.含水量和肥满度的周年变化范围为74.59%-81.36%和6.92%-14.11%,橄榄蚶肥满度与含水量的周年变化呈显著的负相关;软体部干物质中蛋白质、脂肪、可溶性糖、总糖和灰分的周年变化范围分别为55.17%-66.80%、5.60%-16.81%、2.43%-6.42%、6.82%-21.20%和4.37%-12.13%,不同生理变化阶段的生化成分主要与繁殖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11.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园盘电泳和光电扫描仪对懒猴和树的心、肌、肝,肾、肠、脾、肺、血的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懒猴肝脏仅显示3条酶带和树血液显示4条酶带以外,两种动物所有被测的其它器官组织均有5条酶带;不同种的同一器官组织,同一物种的不同器官组织,各酶带的相对百分含量绝大多数都显著不同.表现了种属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同时,计算了血清乳酸脱氢酶同工酶A、B亚基的相对百分含量,并与人、猴、小白鼠已知血清参数进行了比较,发现A亚基的百分比值:小白鼠>树(>懒猴>猴>人,表明亚基的百分含量与动物的进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身体成分研究在竞技体育、体质健康测试以及临床医学、营养、老年、发育等领域应用广泛,目前其测定方法及肥胖判别标准运用不一.介绍了当前身体成分研究理论和方法,旨在解决具体实践中身体成分的测定方法以及肥胖标准的判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了解云南省树鼩(Tupaia belangeri)体表寄生恙螨的种类构成、物种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情况。方法:选择云南省20县(市)进行现场调查,用鼠笼加食饵诱捕树鼩,收集其双侧耳廓和外耳道的恙螨幼虫,进行分类、鉴定。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群落均匀度(J’)、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生态优势度指数(C’)对树鼩体表寄生恙螨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分析;用扩散系数(C)、Cassie指数(CA)及聚块指数(m*/m)进行空间分布型研究。结果:捕获树鼩229只,其体表共采集恙螨13 609只,隶属于3亚科10属68种(不含4种待定种)。总染螨率为33.6%,总螨指数为59.4,其中中华纤恙螨、树鼩纤恙螨、永胜纤恙螨、小板纤恙螨、乡野纤恙螨、于氏纤恙螨、王氏纤恙螨和西盟合轮恙螨8种为优势种。用上述3种空间分布型指数对树鼩体表的8种优势恙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均呈聚集分布,除西蒙合轮恙螨CA=0外,其余均大于界限值0或1。结论:云南省树鼩体表恙螨种类繁多,数量丰富,物种多样性高8,种优势恙螨呈聚集型分布。  相似文献   

14.
从中国石龙子(Eumeces chinensis)胃、小肠和大肠中分离出的细菌包括枸橼酸杆菌属的弗劳地枸橼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和异型枸橼酸杆菌(Citrobacter diversus)、变形杆菌属的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肠杆菌属的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芽孢杆菌属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葡萄球菌属的表皮葡萄球菌(Staphtlococcus epidermidis)和类杆菌属普通类杆菌(Bacteroides vulqatus).细菌在胃、小肠和大肠中分布数量为3.42x10~6、2. 04 x 10~6和 1. 11x 10~9.弗劳地枸橼酸杆菌为优势菌群.分离出的霉菌属于青霉属(Pen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和毛孢子菌属(Trichosporon),主要是青霉属。在胃、小肠和大肠中霉菌的数量分别是2.19x10~4、1.67x10~4和1.61x10~4,酵母菌和放线菌都未发现.  相似文献   

15.
大鲵消化道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中国大鲵消化道各部分的形态结构、长度和组织结构,并观察了饥饿和饱食后消化道的变化,消化道各部分的差别主要在粘膜层和肌层。食道粘膜为复层柱状上皮,其中含有杯状细胞胃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肠粘膜上皮为含有杯状细胞的柱状上皮;在肠粘膜上皮下,有许多细胞隐窝。饥饿后,胃肠萎缩,粘膜层减薄、胃腺和隐窝等组织结构减少。饱食后,则胃肠上皮和胃体积增大,细胞处于旺盛的消化吸收状态。  相似文献   

16.
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现代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汉族、蒙古族大学生体成分与体质指数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82例(男101例,女181例)蒙古族、255例(男128例,女127例)汉族大学生的身高、体重、肱三头肌皮褶与肩胛下皮褶进行测量.用长岭公式和Brozek公式估算体成分,并计算BMI、身高体重指数、Rohrer指数、Broca指数、Livi指数,对各指标进行民族间、城乡间比较.结果表明:(1)城市汉族男生的肱三头皮褶、肩胛下皮褶、体脂含量、Rohrer指数、Broca指数均明显高于城市蒙古族男生:(2)城、乡蒙古族男生的Rohrer指数、Broca指数、BMI指数、Livi指数差异明显,乡村男生各指数均高于城市男生,乡村男生身体的营养和充实程度优于城市男生;(3)男生瘦体重与身高体重指数民族与城乡间的差异均不显著.而女大学生的体成分与体质指数均未见民族间与城乡间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