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企业密度、产业关联与产业集群化转移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企业密度的变化是产业集群化转移的基础,多向的产业关联是产业集群化转移的内在要求,企业密度、产业关联与产业集群化转移存在较稳定的三角关系.基于江苏省2002、2007年投入产出表,以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将产业部门划分为敏感关联型、影响关联型、感应关联型和迟钝关联型4种类型,并从制造业中选取13个部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江苏省企业密度、产业关联与产业集群化转移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分为3个阶段:苏南地区企业密度快速增长、产业链深化阶段;苏中地区接受敏感关联型产业集群化转移阶段;苏北地区承接敏感关联型和影响关联型产业集群化转移阶段.  相似文献   

2.
如何实现循环经济理论与油气资源型城市发展实践相结合是油气资源型城市面临的首要任务.以油气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为关注焦点,强调了开展油气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研究的重大意义,分析了油气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研究空白及不足,为深入开展油气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储层综合评价中,评价参数的选择、权重系数的确定等均存在主观人为因素的干扰,如何合理、客观地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显得尤为重要.以白豹地区延长组长6储层为例,运用特征选择分析、灰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储层综合评价,将研究区长6储层划分为4类,其中Ⅰ类储层和Ⅱ类储层作为研究区的最好和较好储层,是寻找油气的有利区带.研究区预测井位的试油日产油量分析结果与通过储层综合评价方法预测出的结果一致.该评价方法确定储层分类方便、有效,并提高了该区块的解释符合率.  相似文献   

4.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过程中财政政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运用财政政策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转型必须明确中央政府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最终责任者,必须兼顾经济发展和忧患意识,做到未雨绸缪,处理好资源产业与接续或替代产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通过优势职能将山西各地级市划分为典型期和变异期资源型城市,并根据各城市主要行业从业人员区位商和外向功能量进一步将其划分为区域综合性城市、多样化制造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最终确定出山西各类型城市转型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产业生态化是当前国际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更是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必然选择.本文依据产业生态学理论,基于技术创新的视角,阐明了产业生态化与生化技术创新的内涵关系,对生化技术创新范畴进行了明细分类.并选取金属资源型城市铜陵市为研究范例,对其产业生态状况、资源代谢流量和产业比较优势进行了定性分析与技术分析,在此基础上,着重对第二产业进行了深入研究,详细提出了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具体路径,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
主导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带动作用,结合区域具体情况构建主导产业选择方法论,对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结合资源型城市情况,从产业运行效率、产业发展规模、产业能耗污染3个维度,综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层次分析法等构建了ESEP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方法,为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并以新疆巴州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为巴州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导向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产业转型是资源型城市面临的重要选择,而环境规制能否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关系到政策制定.利用中国2007年-2016年107个资源型地级城市面板数据,运用面板门槛回归以及熵值法等方法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角度分析环境规制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影响效应.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强度随成长型、成熟型、再生型和衰退型资源型城市类型变化不断加大,且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合理化以及产业结构高度化均表现为“倒U”型曲线关系.根据研究结果,提出要分资源型城市类型设计差别化环境规制政策、增强对环保资金支持和科技创新支持,鼓励民营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产业结构信息熵可以较准确地刻画产业结构总体演变过程,可以反映城市产业发展所处的阶段。通过对比各相关地区产业结构信息熵,可以发现各地区之间的产业发展演变规律及相互关联特征。提出了产业结构信息熵和产业结构均衡度的概念,并给出相应的定义。创新性地将产业结构信息熵概念应用于苏州市产业结构阶段划分和地区间比较,对苏州市的三次产业结构状况进行了定量的描述和分析。运用GIS分析技术辅助进行苏州市产业结构信息熵值划分,并实现可视化表达,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相关方法和结论在城市发展政策研究和制定及城市总体规划研究中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河南科学》2016,(6):991-997
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青岛按照全域统筹、陆海联动的思路,坚持以港兴城、港城联动的策略,将各类临港产业有机融合,集约、高效地利用陆海空间资源,促进临港产业的集群,优化青岛城市空间布局,增强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主要研究青岛临港产业集群的现状及提升对策,从临港产业划分入手,得出青岛临港产业的综合情况.进而运用区位商法测算了各临港产业的集群程度,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出各临港产业与GDP的关联度,得出各产业对GDP的贡献度后作结果分析.基于此,提出加强青岛临港产业集群的对策,以期促进青岛临港经济、城市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产业结构熵、产业结构高级化、偏离-份额分析法定量测算了2000—2017年湖北、湖南省资源型城市三次产业的结构、竞争力及其空间分布的演变趋势与特征,结果发现:1) 2000—2017年6个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熵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整体上呈现产业结构专业化趋势;衡阳市、邵阳市、鄂州市的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加深,郴州市、娄底市、黄石市的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有所降低.2) 2000—2017年湖北、湖南省资源型城市三次产业的结构与竞争力均呈现向好发展的趋势,第一、三产业的竞争力优势不断提升,第二产业的结构优势不断提升.最后,从政府政策层面及各资源型城市发展特点角度出发,为资源型城市发挥产业结构优势、提升产业竞争力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资源型城市发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城市功能不完善是东北资源型城市存在的普遍问题,由此导致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系列问题;未来的发展应在促进经济结构升级和体制转换的基础上,完善其服务、生产、生态、商贸等功能,培育内部增长的活力,营造多元化发展的环境与空间。本文提出了“稳定资源为核心的产业体系、营造城市的创新环境、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和加快开放”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基本战略的观点,以及以就业、环境治理、经济多元化为目标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资源型城市是以不可再生性资源开发利用为支撑的城市.导致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原因,是以不可再生性资源开发利用为主导的资源型产业无力再支撑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实质就是推进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而要推进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就必须以人才资源为支撑。  相似文献   

14.
京-津-冀都市圈是我国重要的产业集聚区,在全国居于重要地位,但其内部产业水平差距较大。按照产业发展现状、潜力和所承担的功能等,把京-津-冀都市圈划分为4种产业类型区,其中,京津-廊坊地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石-保-沧地区突出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唐山和秦皇岛地区突出重化工业的优化和升级;北部张-承地区强化生态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路智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1):12691-12701
我国低渗油气资源储量丰富,水力压裂是开采此类资源的重要措施。但随着生产进行,水力裂缝失效将导致油气产量下降,化学暂堵转向压裂是恢复和提高低渗透油气产量的重要方法之一。暂堵剂能够对高渗透层进行封堵,迫使压裂液转向,实现对剩余油聚集区的压裂改造。根据暂堵剂形态的不同将暂堵剂分为颗粒类暂堵剂、压裂暂堵球、纤维类暂堵剂及冻胶类暂堵剂,从封堵机理、优缺点及暂堵剂研发现状等方面对上述四类暂堵剂以及几种新型暂堵剂进行了综述,并对暂堵剂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认为可降解水溶性暂堵剂是今后的主流发展趋势,根据地层情况选择多种类型暂堵剂实施复合暂堵有利于提升封堵效果,根据数值模拟结果来指导暂堵转向压裂施工参数的定量优化是亟待攻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资源型城市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像产业结构单一和生态环境脆弱等桎梏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能否成功转型,关系到国家和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转型过程中,农业产业化凭借其产业优势和特点,通过完善和创新"公司+农户"模式、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重点发展特色化高效农业与利用城乡一体化的推动作用等具体途径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田后续高效井的部署难题,在精细构造成图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圈闭的识别和分类,通过海量钻井资料统计分析油气富集规律,重新落实构造对油气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的构造圈闭类型可分为背斜圈闭、断背斜圈闭及与走滑断裂相关的断裂圈闭共3大类6小类;研究区碳酸盐岩储层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连通性,油、气、水的分布宏观上和微观上符合油气差异聚集原理。构造圈闭是油气最富集的区域,是高效井集中分布区,油气藏富集模式可分为圈闭内富集型、斜坡全充注型、斜坡半充注型和斜坡全漏失型四种,其中斜坡全充注型和圈闭内富集型是钻探获高效井最有利的地质目标。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反工业化”现象,资源型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失衡问题严重突出。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基础上,提出比较优势再造、贸易比价调解机制、反锁定和产业融合等多方面对策建议,以促进山西省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的均衡发展,为其他资源型区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