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美国生物哲学家特库姆塞·费奇挑战了心灵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所坚持的衍生意向性的一元论主张。他站在非适应主义的立场上创造性建构了"纳米意向性"理论,以此解释无法还原为物理作用的下行因果关系的真核细胞层次上的组织作用,尝试从功能和发展的阶段来描述心智的进化轨迹,即"纳米意向性-复合意向性-微观意向性-序列意识"。尽管费奇的纳米意向性对克服进化认识论适应主义路向的弊端进行了有益尝试,但仍存在概念和方法上的局限。  相似文献   

2.
进化认识论的兴起与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进化认识论这一新的西方认识论派别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在理论上想要解决的基本认识论问题作了全面而系统的梳理.作者一方面对进化认识论在整个哲学认识论史中的承先启后进行了交代;另一方面,又将进化认识论的发展历史本身分为三个基本阶段生物进化认识论、心理进化认识论和哲学进化认识论,并对每个阶段上的代表人物及其基本思想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3.
“控制论原理研究计划”具有其明确的组织目标、独特的核心概念和主要原理,力图建立一个“进化一控制论系统哲学或世界观”体系。进化系统哲学以进化论、自组织、系统论和控制论等系统科学为基础,并进行概念、原则和方法的整合与统一,涵括了过程本体论,建构认识论,进化伦理观三个哲学层面。这种系统哲学或世界观将为一系列古老的哲学问题提供新的答案。  相似文献   

4.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和进化认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波普尔在上世纪完成他的证伪主义的逻辑学和方法论论证及其在政治哲学中的应用研究之后。从60年代中期开始,重点转向三个世界的本体论,进化哲学和生物学哲学的研究。其中对进化认识论研究占着一个突出的地位,他将猜测与反驳的知识增长过程看作是一个多样性的试探性解决,变异和自然选择过程,阐明了知识进步的达尔文机制,他提出和阐明一般进化论的原则,并将它应用于动物行为,生命世界的认识的发展,人类技术与文化的进步以及世界3的自主发展中去尽管当代许多哲学家认为,证伪主义已被“证伪”,我却认为,她是一只火凤凰,经过被批判的烈火的洗礼,却在进化认识论中获得重生。  相似文献   

5.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10):110-115
马克思的自然观破除了旧哲学自然观的抽象性和非现实性,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马克思克服了传统旧哲学在观念范围内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局限,探讨了造成生态危机的世界观、认识论和社会历史根源。在马克思看来,传统哲学的观念建构论是造成生态危机的世界观根源;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是造成人与自然关系错位的认识论根源;资本生产方式是导致生态危机发生的社会历史根源。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当代价值,它为破解当代生态危机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导引。  相似文献   

6.
生物进化认识论概述李平生命认知(bio-cognition)是进化认识论(通常简称EE)的重要课题,一些学者把这方面的研究叫做生物进化认识论或认知机制进化认识论,以区别于进化认识论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如科学进化论。进化认识论创始人、诺贝尔奖获得者、动物...  相似文献   

7.
科学认识论的五形态及其对人工智能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伟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2):17-20,33
现代西方科学认识论的研究出现了五种形态,它们包括进化的认识论、自然化的认识论、认知科学、认知的神经科学和社会化的认识论等。它们对人工智能具有基础性研究的意义,人工科学只有与认识论相结合,才能得以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进化认识论和自然主义的先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进化认识论和自然主义的先驱李醒民我已撰文论述了恩斯特·马赫(ErnstMach,1838—1916)是维也纳学派的先师和逻辑经验论的始祖。[1]体文则要论证,马赫也是进化认识论和自然主义的先驱。进化认识论(evolutionaryepistemolo...  相似文献   

9.
2022年是苏联著名科学哲学家科普宁诞辰100周年。科普宁是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科学哲学家和逻辑学家,科学哲学“基辅学派”的创始人,他关于科学认识论和科学逻辑的研究成为苏联哲学中最富有创造性的成果之一。科普宁是坚定的认识论主义者,反对哲学是关于“整个世界”的科学;他促进了苏联科学哲学从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向,指出科学研究就是科学认识的过程,即感性与理性、经验与理论、知性与理性的辩证统一;他坚持辩证法、逻辑和认识论“三者一致”的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研究的逻辑”和“观念”的范畴,与波普尔的“科学发现的逻辑”和库恩的“范式”概念相得益彰。在任何艰险的环境之下始终坚持独立思考而不是随波逐流,是科普宁留给我们最宝贵的哲学遗产。  相似文献   

10.
阿默德提出自然化认识论的无害命题,试图克服替代命题和转换命题在改造传统认识论时面临的困境,为此,他认为哲学断言像科学断言一样是可以经验地检验的,所不同的是科学断言的经验可检验性是明确的,而哲学断言的经验可检验性是隐含的。但是,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无害命题在改造传统认识论的过程中并没有给出可行的自然化方案,因此阿默德的努力是不成功的。  相似文献   

11.
预见理论的科学认识论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科学哲学的预见理论中有心理主义、机械决定论、归纳概率论和后实证主义等不同导向。每种导向的预见理论既有合理的一面,又有其不可克服的缺陷。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立场出发,进行科学预见的一般原则应为:预见理论必须做到经验与理论的统一、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本质与现象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适应论纲领长期以来在进化认识论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生物体与环境的区分和基于自然选择的被动适应关系,建立了关于真实的对应理论,从而形成了其实在论立场。随着适应论纲领不断受到挑战,其实在论观点也受到内在怀疑论的致命威胁。本文通过对新近出现的激进建构论、非适应论的进化认识论以及应用的进化认识论进行评析,探讨其中的实在论议题,从而重构进化认识论中的实在论立场并为其提供辩护。  相似文献   

13.
进化心理学理论、意义与局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进化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研究中的一种新趋向,它运用进化理论探索人的心理的起源和本质。本文在阐述进化心理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说明了进化心理学研究的意义与局限。  相似文献   

14.
论恩格斯关于物质形态进化的学说──纪念恩格斯逝世100周年韩民青恩格斯(820.11.28—1895.8.5)一生十分重视自然科学,特别关心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哲学问题。他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根据自然科学的材料,为建立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做出了独特...  相似文献   

15.
从拉卡托斯到欧内斯特:数学哲学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卡托斯(Imre Lakatos,1922-1974)的数学哲学是超越传统数学哲学的大胆创新之一,它把历史、方法论和易谬主义认识论融合于数学哲学领域中,突破了传统的基础主义教学哲学的局限,由此发起了一场对数学哲学的重建运动.在拉卡托斯的教学哲学基础上,欧内斯特(Paul Ernest)提出了数学哲学的社会建构理论,该理论在明确承认数学的社会和文化领域的作用方面远远超出了拉卡托斯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普遍语法与语言范式——从哲学、心理学到生物学的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遍语法思想具有悠久的认识论渊源。乔姆斯基认为普遍语法是人脑初始状态与生俱来的生物属性,语言研究最终会同主流的自然科学统一融合。本文扼要论述了普遍语法从哲学、心理学到生物遗传与进化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作者指出普遍语法不仅改变了传统语言研究的范式,其自身也经历了多个范式的转变,当前提出的“唯递归性假设”就是普遍语法在生物遗传与进化研究基础之上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7.
自然化认识论不可能是规范的吗?──评H.I.布朗对自然化认识论的辩护叶初升西方认识论发展史的主旋律一直都是基础主义的规范认识论。然而,自从1969年奎因倡导自然化认识论以来,许多哲学家积极响应并发展了这种自然主义认识论。坎贝尔、吉尔、撒伽德、劳丹、胡...  相似文献   

18.
波普尔独特的身心学说既是其创立三个世界理论和进化认识论的逻缉起点和中介环节,也在20世纪西方心智哲学研究中占有一定地位。其核心观点是:1.否定身心问题是语言问题;2.把身心问题纳入宇宙生命演化的整体视域;3.认为意识和精神现象是宇宙自然生命演化中“突现”的客现实在;4.承认精神状态与躯体物理状态之间的相互作用。波普尔的身心学说作为一种研究纲领对当前的心智哲学研究也颇具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保卫实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客观存在是自然辩证法的认识论基础。后现代哲学和后现代科学哲学否定客观实在的认识论纲领,引起站在自然科学唯物主义立场上的科学家的愤怒,也使一些科学哲学家重新思考实在在认识论上的基础地位。本文主张,否认科学认识的基础是实在,必钭导致以主观的文化取向取代科学独立地位的严重后果。这是历史的倒退。  相似文献   

20.
蒯因的自然化认识论纲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蒯因的自然化认识论纲领陈波1969年,蒯因在维也纳国际哲学会议上发表著名论文《自然化认识论》,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他自发表《经验论的两个教条》一文(1051)以来就一直模糊具有的思想:通过将认识论自然化来拯救经验主义认识论。更具体地说,蒯因认为,认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